李世石 VS AlphaGo 第二局看法 - 圍棋
By Rachel
at 2016-03-11T05:35
at 2016-03-11T05: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neutrino (十年一夢)》之銘言:
: 我其實有些不懂,
: 為何很多評論會覺得AlphaGo的出乎意料的著手都被認為是"電腦才有的想法"
: 在那當下我反倒是覺得AlphaGo出乎意料的"像人"
: 像第二局37手, 若是藤澤秀行下出來, 是不是不會那麼意外?
: 挺像"秀行的次一手"?
: 我朋友說他覺得101讓他想起吳清源. 37倒是讓他想到武宮.
: 感覺AlphaGo的棋對子的效率不像最近的職業賽事那麼重視,
: 但是隱約好像帶著一點秀行+六超的某幾位部份風格,
: 加上李昌鎬的不慌不忙?
: 也許AlphaGo的學習過程中自然融合了這些前輩的精神,
: 讓他們合體再現在棋盤上了.
: 我棋力很低, 以粉絲心情說說感覺而已, 見笑了.
不可能 AlphaGo的棋經過計算的 不會有個性
由於他的限制他一定是經驗累積式的 下在勝率最高的位置附近
所以你要贏他 通常要有意料之外的強烈下法 這樣一來他沒辦法準確預測
我猜AlphaGo之所以搶先手 是因為他可以強迫對方走向一般的布局
一旦進入他的模式裡面 電腦的運算不太會失誤 勝率就會高
這次分析說的提前成型也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因為他計算通常比人準
但是他的計算方法 應該是選擇性的計算最常出現的範本
對於沒看過的下法 他表現一定不好
電腦的思維跟人不一樣 他可以攻擊人的弱點 不表示他本身的計算法沒有弱點
希望李九段後面可以扳回一城
--
: 我其實有些不懂,
: 為何很多評論會覺得AlphaGo的出乎意料的著手都被認為是"電腦才有的想法"
: 在那當下我反倒是覺得AlphaGo出乎意料的"像人"
: 像第二局37手, 若是藤澤秀行下出來, 是不是不會那麼意外?
: 挺像"秀行的次一手"?
: 我朋友說他覺得101讓他想起吳清源. 37倒是讓他想到武宮.
: 感覺AlphaGo的棋對子的效率不像最近的職業賽事那麼重視,
: 但是隱約好像帶著一點秀行+六超的某幾位部份風格,
: 加上李昌鎬的不慌不忙?
: 也許AlphaGo的學習過程中自然融合了這些前輩的精神,
: 讓他們合體再現在棋盤上了.
: 我棋力很低, 以粉絲心情說說感覺而已, 見笑了.
不可能 AlphaGo的棋經過計算的 不會有個性
由於他的限制他一定是經驗累積式的 下在勝率最高的位置附近
所以你要贏他 通常要有意料之外的強烈下法 這樣一來他沒辦法準確預測
我猜AlphaGo之所以搶先手 是因為他可以強迫對方走向一般的布局
一旦進入他的模式裡面 電腦的運算不太會失誤 勝率就會高
這次分析說的提前成型也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因為他計算通常比人準
但是他的計算方法 應該是選擇性的計算最常出現的範本
對於沒看過的下法 他表現一定不好
電腦的思維跟人不一樣 他可以攻擊人的弱點 不表示他本身的計算法沒有弱點
希望李九段後面可以扳回一城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6-03-11T08:11
at 2016-03-11T08:11
By Bethany
at 2016-03-13T09:25
at 2016-03-13T09:25
By Odelette
at 2016-03-15T08:40
at 2016-03-15T08:40
By Connor
at 2016-03-18T20:53
at 2016-03-18T20:53
By Jack
at 2016-03-21T03:19
at 2016-03-21T03:19
By Elizabeth
at 2016-03-25T20:06
at 2016-03-25T20:06
By Charlotte
at 2016-03-30T01:47
at 2016-03-30T01:47
By Ida
at 2016-04-03T00:32
at 2016-04-03T00:32
Related Posts
李世石 VS AlphaGo 第二局看法
By Jack
at 2016-03-11T03:44
at 2016-03-11T03:44
李世石與 AlphaGo第二局有哪些關鍵之處
By Caitlin
at 2016-03-11T03:25
at 2016-03-11T03:25
李世石 VS AlphaGo 第二局看法
By Iris
at 2016-03-11T02:31
at 2016-03-11T02:31
Re: AlphaGO會不會毀了圍棋?
By Jack
at 2016-03-11T00:49
at 2016-03-11T00:49
AlphaGo靈魂之師:類神經網絡制勝必成無敵
By Carol
at 2016-03-11T00:27
at 2016-03-11T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