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圍棋故事之十八 - 圍棋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5-08-12T18:29

Table of Contents

十八 算節決死


丈和當上本因坊跡目時,棋力六段。當年參加御城棋賽,就執黑五目戰胜了名揚天下的安井知得,令人刮目相看。事實上,丈和本屬大器晚成的類型,三十歲以后,潛力突然爆發,此時棋雖六段,但實力之強确可与第一流名家相角。

文政三年,知得与丈和又有一次御城棋外的大決斗,此棋由四月十五日開始,當天下了55手打挂,四月三十日84手打挂,五月十四日日以繼夜,一直下到十五日晚才終局。這一場龍爭虎斗,下得精彩絕倫,被日本棋界認為是古今第一名局,并稱之為“當世极妙棋”(見棋譜15)。

此局知得取實利在前,騰挪治孤在后,构思之巧,算路之深,實為其一生不可再得的代表作。

其中白28低位拆大場,似拙實巧,誘黑29飛壓,然后30以下連爬,看似黑棋得利,可白36后,黑在右邊卻無佳點可選,如普通在38位低拆,則白于37位飛壓,黑被壓低,成重复形,故黑37小尖。于是白38分投,黑右下勢力效能大減。結果先前黑29至白36的進行,黑棋反倒虧了。此局部弈法,日本棋士稱之為“使敵落空戰法”。直到現在仍被人們所效法。

丈和的黑棋下得也相當出色,布陣有序,攻防有方,不急不噪,步步為營,知得一時也奈何不了他。第 101手丈和長考了三小時,一子落盤,知得神色大變。接著白 102手也想了三小時,最后黑棋二目胜。于是丈和名气大增,眾人皆以為將來的名人非丈和莫屬。不料,卻因此惹惱了一個人,此人便是外山算節。算節也是元丈門下的高徒,資格遠比丈和要老,見丈和如此得志,當然不大服气,總想找机會殺殺丈和的威風。不久,机會果然來了。

文政五年(1819),為紀念一世本因坊算砂逝世二百周年,棋界同仁齊聚寂光寺舉行佛事棋會,決定由關東、關西兩地區各推舉一名优秀棋士進行對抗賽,作為棋會的壓軸戲。關東方面自然由丈和出戰,關西方面則一致推舉算節。算節正求之不得,當即披挂上陣。

此時丈和七段,算節五段,算節執黑先著。當時此棋并無時間限制,加之對局雙方皆慎重非常,所以一連下了四天,前后打挂四次,僅下了一百多手(見棋譜16)。

白 118跳后,盤面形勢相當難解。黑棋全盤實地不少,先著效力似乎仍在,但是白中央模樣甚大,亦不能小覷。算節想先破腹空,又恐右上不保;但先保右上黑角,又怕白棋腹空太大,比了又比,算了又算,取舍之間甚感艱難。長考兩小時,終于咬緊牙關打出 119手。

算節到底是年近半百之人,連日鏖戰,精力不支。此手剛一打出,忽覺白棋外勢浩大,中原恐無染指余地,心中大急,只覺眼前一黑,向后便倒。眾人嚇得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在旁觀戰的服部因淑,畢竟年紀大一些,平時又与算節私交甚好,深知其中奧妙,忙搶步上前扶起算節,在其耳邊輕聲鼓勵道:“此棋黑形勢不坏!”

此舉果然靈驗,算節應聲而起,可欲待再搏,手卻顫抖得拿不住棋子,只得回頭對因淑道:“倘若再下,我必死去。希望暫且打挂。但此局面黑棋如劣勢,世人會恥笑我怕輸而避戰,假如黑棋果有敗兆,我將拼死下下去!依君之見,盤面形勢到底如何?”

那因淑乃井上家的高人,棋力七段。此人不僅技藝高強,而且對局時“鬼手”极多,令人防不胜防,人稱“鬼因淑”。故而算節有此一問。因淑聞言,再三估算,也難分优劣,只得答道:“胜敗實難判斷,還是打挂為好。”于是去和丈和商量。丈和亦覺形勢复雜,白棋實難選點,便來個順水推舟,答應打挂。如此一來,此局棋便永遠地打挂了。

事后,算節复盤研究多遍,不禁惋惜道:“此棋如續下下去,我當三目胜。”丈和那邊也毫不客气地說:“當然是白棋一目胜!”且不論二人自吹自擂,据當時棋界評論:此局若讓安井知得來下,無論執黑執白都是他贏。由此可見局面是何等微妙。后來,十八世本因坊秀甫在評論此局時說道:“這种局面,推測終盤的目數實在是毫無意義


--
百分情意給他九十九,留下一分解我憂愁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五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05-08-12T18:12
十五 過往風云 話說本因坊家的知伯、秀伯、伯元,接二連三短命夭亡,坊門一時元气大傷,直到九世察元繼位,情況才漸漸好轉。 察元執掌本因坊門戶時才二十二歲(1754),棋力六段。此人生性 腆,和生人說話都要臉紅,故其余三家都未曾把他放在眼里。不料,察元對人雖怕羞,在棋上可半點不含糊,他名為六段,棋力足有七 ...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四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05-08-12T18:12
十四 人鬼對局 日本棋壇一向是以本因坊家為中心的,可是道知死后,六世知伯、七世秀伯都是短命而死,故元气大傷。繼任的八世伯元一直多病,棋力平平,而且二十七歲時又病死了。其余三家也沒有什么杰出人物,所以此一段是日本圍棋不景气的時期。但是,在寶歷年間(1760左右),正是八世本因坊伯元繼承坊門的時候,卻發生了一 ...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三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5-08-12T18:11
十三 勾心斗角 道知死后,由十八歲的井口知伯繼任第六世本因坊。當時知伯棋力為六段,正是年輕有為的時候,不料此人運气不佳,六年后,忽然跌了一跤,就此嗚乎哀哉了。于是知伯的大徒弟秀伯又繼任本因坊,時在享保18年(1733)。 秀伯上台年僅十八歲,棋力五段。秀伯雖年輕,頗有雄心壯志,發誓要恢复祖師道策的盛況, ...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二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5-08-12T18:11
十二 英年早逝的道知 道節死前,自覺久占寶座,心中甚是內疚,所以關照安井家及林家務必推荐本因坊道知繼任名人棋所。喪事一過,道知自以為名人棋所非己莫屬了,不料三家領袖敬而遠之,并無推荐之意。原來當時道知雖棋高一籌,但安井家的四世仙角,當年爭棋慘敗之余恨未消;井上家、林家的掌門人均是道知的師兄,叫師兄來捧師弟 ...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一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05-08-12T18:10
十一 道節背約 道知經過与仙角爭棋的一場惡戰,頗長了見識,到十七歲那年,棋力忽然大進,迥异尋常,便由道節推荐,升到七段上手的地位。 翌年,道節見道知已然成年,便想放手讓他自立。一天,道節召集坊門弟子和自己井上家的弟子,當眾宣布道:“遵師遺命,扶植道知,自問未負重托。現作七局考驗,如成績相當,道知便可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