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三 - 圍棋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5-08-12T18:11

Table of Contents

十三 勾心斗角

道知死后,由十八歲的井口知伯繼任第六世本因坊。當時知伯棋力為六段,正是年輕有為的時候,不料此人運气不佳,六年后,忽然跌了一跤,就此嗚乎哀哉了。于是知伯的大徒弟秀伯又繼任本因坊,時在享保18年(1733)。

秀伯上台年僅十八歲,棋力五段。秀伯雖年輕,頗有雄心壯志,發誓要恢复祖師道策的盛況,重揚坊門舊日之威名,于是晝夜苦研,不敢有絲毫怠懈。僅僅四、五年時間,果然棋力大進,秀伯便向其余三家提出要求,想升為七段。彼時四大家明爭暗斗,合縱連橫,林家与井上家要好,而井上家与本因坊家因有“道節背約”之前怨,故兩家共同抵制本因坊家。本因坊家無奈,只得屈尊与死對頭安井家稱兄道弟起來。所以秀伯之事,安井家表示支持,但林家和井上家不同意。秀伯大怒,當即提出与五世林門入下二十番爭棋,決一死戰。林門入老謀深算,自知五十多歲的老頭子与
年輕人爭棋討不了便宜,就托辭有病,推井上家六世因碩為代表應戰。

井上六世因碩,原名伊藤春碩,棋力七段,五世因碩退隱后,他剛剛當上井上家的掌門人,正想出出風頭,為自己掙個名聲,故慷慨出戰。

元文六年(1738)七月爭棋開始,至翌年六月僅弈了八局。秀伯四胜三負一和,形勢還不錯。不料秀伯平日用功過度,爭棋又費盡心血,心力交瘁之下突然吐起血來,而且病況愈重。于是只好由元老們出面中止爭棋。事實上,如從這八局的胜負來看,秀伯棋力确實不在七段以下,再弈下去,升為七段是沒問題的。可惜秀伯也是個苦命人,吐血之后,僅支撐三年余,終于“壯志未酬身先死”,享年只有二十六歲。

再說當初道知死后,名人棋所空位,其余三家有看著眼熱。本來以安井仙角准名人的棋力,倒夠資格繼任,無奈他自從与道知爭棋失利,“輸棋賴帳”的臭名遠揚,從此唯唯諾諾,哪敢再爭棋所。仙角既不敢出頭,其他人更不敢妄動。后來仙角死去,井上家的四世因碩准名人也退隱,本因坊家的知伯、秀伯又先后短命死去了,后繼之人中均無杰出棋士,故無人敢問津棋所寶座。偏偏五世林門入老頭子利令智昏,自覺其余三家都做過名人棋所,唯獨林家不曾做過,何不趁此大好時机,雖是猴子也該稱稱王,何況自己乃是堂堂八段准名人,于是上竄下跳,開始積极運動。

殊不料,作為盟友的井上家一听他要做名人棋所,頓時反臉不認,本因坊和安井兩家更是嗤之以鼻。林門入“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落了個孤家寡人的下場,心灰意懶,索性告老退隱了。

不久,在寬延元年(1748)琉球又來了二名棋士,一個叫田頭親云上,一個叫輿那霸里之子。此二人自然要按舊例和名人棋所弈棋,順便討一張免狀去。六世井上因碩自林門入退隱后,自覺余子碌碌唯我獨尊,見此机會便想效法祖師四世道節的現成規矩,一步登天。其他三家洞若觀火,怎肯讓他如愿,便聯合陣線,全都不理不睬。六世因碩一怒之下,干脆獨家包辦,自己出面与田頭下三子棋,由跡目岡田春達讓与那霸四子對局。

六世因碩原以為穩操胜券,三家不合作未必不是好事。哪知這田頭的棋力比當年來朝的 比賀之流有過之而無不及。六世因碩以七段的棋力硬要充名人格,讓人家三子,豈不是自討苦吃(見棋譜13)。兩人一交手,六世因碩頓覺吃力,不得不竭力周旋,下了數十手還未見好,不覺焦躁起來。第87手,白棋終于走了步大惡手,被田頭趁勢猛攻,殺得因碩中盤大敗。岡田春達也被与那霸殺了個不亦樂乎,中盤就認輸了。田頭因獲大胜,不免得寸進尺,竟想趁机要一張五段的免狀。六世因碩吃了敗仗,大失面子,雖然有心烘云托月,以挽回影響,但也不敢太過分,最后只得承認田
頭有四段實力,由自己出名以“大國手”的身份給与免狀。

經此一戰,琉球棋手楊眉吐气,雪了以往之辱,從此竟再不來日本了。

六世因碩“大國手”的癮倒是過了,但敗給“下邦”畢竟是羞于見人之事,心中甚是懊悔。可他做夢也不曾想到,此事并未了結,還埋下了一個大大的禍根。

原來輿那霸回國之后,專心研究,自覺棋力又有增進,愈發夜郎自大起來。偶爾听說中國弈風也很盛,便前往比棋,想為琉球揚揚名。當時中國棋壇正是范西屏、施定庵等人稱雄的時代,個個棋力了得,殺法高強。与那霸等人一面孔的高棋派頭,可一交手,碰到中國國手們“能沖就沖逢斷必斷”的硬派作風,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個個被殺得落花流水,連呼“厲害,厲害”,連忙鎩羽而歸。回到琉球,人家問他到底中日兩國棋力孰強孰弱?与那霸長嘆道:“中華大國,人才出眾。日本棋士,別說井上因碩,就是本因坊道策再世,也万万敵不過中國棋手呀!”此消息傳
到東瀛,把日本人的肚皮都气破了,一致痛罵六世因碩喪權辱國,嚇得他連忙禪位給岡田春達,從此再不敢出頭。




--
百分情意給他九十九,留下一分解我憂愁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一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05-08-12T18:10
十一 道節背約 道知經過与仙角爭棋的一場惡戰,頗長了見識,到十七歲那年,棋力忽然大進,迥异尋常,便由道節推荐,升到七段上手的地位。 翌年,道節見道知已然成年,便想放手讓他自立。一天,道節召集坊門弟子和自己井上家的弟子,當眾宣布道:“遵師遺命,扶植道知,自問未負重托。現作七局考驗,如成績相當,道知便可擔起 ...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05-08-12T18:10
十 仙角爭棋 道策死后,井上四世道節因碩倒也不負師父重托,不遺余力地指教本因坊道知。原來道節為人甚是自負,頗有些自命不凡,但對乃師道策卻敬如天人一般。后來有人奉承道節,說道節足以与道策分先,道節嘆道:“誠然老師讓我一先,相當吃力,但如把棋盤擴大四倍,老師足能讓我三子。他之技有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我們在縱 ...

日本圍棋故事之九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5-08-12T18:10
九 六天王与五名士 道策任名人棋所的元祿年間,由于社會太平,世人多好棋道,加上道策治理有方,幕府再大力支持,一時弈風大盛,棋士的地位亦隨之提高。這就是日本棋史上有名的“元祿盛世”。 當時,各大名門望族爭相供養或扶持四大家的有名棋士,以他們的獲胜為榮,故而四大家棋道發達,人材濟濟。其中又以本因坊家為最。后 ...

日本圍棋故事之八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05-08-12T18:09
八 名人之王 按說道悅冒著“發配遠島”之危險,在二十番爭棋中大獲全胜,逼得安井算知不得不自動讓位,接任名人棋所當然名正言順。但道悅在嘔心瀝血的爭棋過程中,飽嘗人世之炎涼,已把名人棋所看得淡了,而且自知棋藝不如徒弟道策,于是索性讓道策撐起本因坊家門戶,同時推荐他為名人棋所。自己則激流勇退,做起世外高人來。 ...

日本圍棋故事之七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05-08-12T18:09
七 春海的天元之局 安井算哲膝下有三男一女,棋力以涉川春海為最強,當算哲決定引退時,春海還年幼,沒有繼承的資格,故將算知立為安井二世。 春海為人极聰明,不但棋好,而且對天文學很有研究,久而久之,便將天文學的理論應用于盤面。春海認為天元為棋盤上的絕對制高點,黑棋第一著如下在天元上,可一子牽動全局,有八方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