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九 - 圍棋

By Oliver
at 2005-08-12T18:32
at 2005-08-12T18:32
Table of Contents
十九 爾虞我詐
文化、文政年間,由于元丈、知得旗鼓相當,二人又相待以誠,不肯私下鑽營,故名人棋所一直空位。于是給了后起之秀的丈和一個絕好的机會。
丈和為人頗有野心,一當上坊門跡目,便開始動棋所的念頭。尤其戰胜知得之后,威名大振,對棋所更不做第二人想。不料,還未等好夢做完,卻出了一個大對頭。此人便是井上家的十一世幻庵因碩,他与本因坊元丈、安井知得、本因坊秀和一起,被譽為“棋壇四哲”,是日本棋史上极其有名的人物。
幻庵因碩原名橋本因徹,生于寬政十年(1798),比丈和小十一歲。此人六歲投在井上家的服部因淑門下,因學棋用心,進步神速,深得老師歡心。因淑常夸贊道:“此子前途無量,日后必為大名家無疑。”并在幻庵十三歲時,將其收為養子,改名為服部立徹。
文政二年,井上十世因砂苦求因淑,欲把幻庵立為井上家的跡目。因淑不便拒絕,自思日后幻庵如將井上家發揚光大,自己面上亦增光彩,終于忍痛割愛,于是幻庵便成為井上家的跡目,又改名井上安節。文政四年升為六段。
文政七年,井上因砂退隱,幻庵繼任井上家掌門人。同年的御城棋便執黑胜了本因坊元丈而名噪一時。幻庵天性豪邁,且胸怀大志,不但棋好,而且喜歡研究《孫子兵法》,頗懂一些韜略權謀。雖然元丈、知得都是八段准名人,便是坊門跡目丈和也有七段實力,他卻都不放在眼里。文政十年(1337),幻庵剛剛与林元美一起升為七段,便虎視棋所寶座,居然野心勃勃想領導群雄,終于引起文政棋壇的一場喧然大波。
幻庵自知要想稱霸棋壇,非先有八段准名人的資格不可,自己剛升七段,馬上又想升八段,其余三家必有异議,何況丈和也在動棋所的腦筋。如此一想,不禁大為煩惱。轉念又想:“丈和那家伙既然野心勃勃要當棋所,我何不投其所好,來個欲擒故縱?先將他捧為八段,他必然投桃報李。此時坊門又与林家甚好,只要丈和答應我升八段,林元美也不會反對,安井知得一個老頭子便好對付了。嘿嘿!丈和啊,丈和,我升八段之日,便是你倒霉之時。姑且讓你先做做好夢吧。”幻庵越想越美,當即去聯合本因坊家和林家。
此時,元丈已退隱,丈和剛剛執掌坊門,恐怕高居八段的安井知得先對棋所下手,一听幻庵來意,樂得嘴都合不上了。那林元美也是個混水摸魚的行家,三人一拍即合,你吹我唱,互相標榜。第二年初,丈和果然升為八段准名人,和知得分庭抗禮了。
幻庵見丈和升為八段,馬上開始下一步計划。是年十一月,委托義父服部因淑去見丈和,說道:“足下榮升八段,可喜可賀。今日棋壇,盛況如斯,非大賢者不得任名人棋所,唯足下乃名門之棟梁,日后必能擔此重任。此事林元美与因碩將一致擁戴,只怕安井知得節外生枝,不知足下有妥善對策否?”
丈和心知因淑話出有因,忙道:“未見及此,愿聞其詳。”
因淑又道:“本門自六世春達以來,家督鮮有過七段者,今義子因碩,藝尚不劣,本不該再有奢望。但為足下計,斗膽請足下承諾將因碩晉升為八段,以因碩制知得,則足下可兵不刃血,而坐取荊州!足下以為如何?”
因淑到底老謀深算,這一番話說得著實動听。誰知丈和更是老奸巨滑,心中暗道:“原來因碩也想趁火打劫,哼!沒這么容易吧。”但又一想:“此時棋所未到手,不宜得罪井上家,反正安井知得脾气倔強,對此必不答應,還是讓他去做惡人吧。”當即斂容答道:“好說,好說此事我盡力而為。”
幻庵聞直,心中大喜,以為丈和中計,哪里知道已被丈和裝在了葫蘆里。翌年二月四日,因淑父子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准備,便由因淑出馬去見知得,請求讓幻庵升八段。果然不出丈和所料,這老頭儿全然不買帳,听明來意,一口回絕,說道:“什么?因碩剛升七段,之后一局都未曾下過,如今竟要升八段重位,簡直是豈有此理!還是等几年再說吧。別人態度如何我不管,至于我,非經十番大賽,決不輕易應承。”
對此,因淑父子早已料到。只見因淑不慌不忙地從怀中取出一封挑戰書來,滿臉堆笑道:“既然如此,便請老先生作十局考試吧。”當即催促知得蓋印,由自己送呈元老。知得方知因淑父子早有預謀,只得冷笑答道:“何必心急,此書且置我處,由我送呈好了。”
因淑一出安井家,便直奔坊門拜訪丈和,將知得拒絕,雙方決定以十番爭棋解決的使,据實相告,并要求丈和實踐諾言,在因碩升八段的推荐書上蓋印。丈和不防幻庵說干就干,不由一怔,連忙對因淑道:“因碩确有八段實力,但他剛升七段,若馬上冒然推荐,恐欲速則不達,此事不宜過急,好在你們已有十番棋之約,且下下來再說吧。”一頓搪塞,因淑不得要領,只好怏怏而歸。
丈和本想由知得、因碩相爭,自己坐受漁人之利。后來一想,因碩為何如此心急火燎要晉升八段?而且竟敢与知得下十番棋,莫非他有恃無恐?心中頓生疑惑,便召林元美來商議。林元美獻計,讓丈和買通幻庵因碩的門人,以刺探軍情。果然此計甚靈,沒過多久,幻庵心中所想盡數為細作探明。原來幻庵确信自己棋力不在丈和以下,急于升八段是要牽制丈和,与知得爭棋更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因為知得年邁多病,十番棋下來,恐怕老命都要保不住,所以幻庵因碩自信穩操胜券,不過是想借爭棋先試寶劍,然后乘胜再取丈和的腦袋。
丈和听后,著實吃了一惊,決定不等知得与幻庵的十番棋開賽,便搶先發難,運動名人棋所。同時請林元美走內線,去疏通元老們。那林元美博學多才,交游甚廣,与元老們交情不淺。但此人也是個難斗的角色,趁机討价還价,對丈和說:“足下有意棋所,我自當成人之美,望足下事成之后,推荐我為八段准名人。”時在用人之際,丈和自然一諾無辭,于是二人拍板成交。不久,丈和、林元美一起去見知得,雙方坐定后,林元美朗聲說道:“棋所空位已久,實于發揚弈道不利,老先生德高望重,本該就任棋所,但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恐怕力不從心,難負重任。如
今丈和乃當世奇才,就任棋所是眾望所歸,不僅我等擁護,元老們也有此意,望老先生玉成。”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在准備全力應付幻庵的知得,一听丈和要當名人棋所,惊得几乎呆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丈和這一番活動,早被幻庵看在眼里。他一得知安井知得對丈和此舉既惊又恐,立即趁虛而入,向知得進言道:“丈和做名人棋所未免太早了點,但要想阻止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爭棋,而且普天之下,只有老先生夠資格与丈和一爭。”知得听了此言心中扑通一跳。原來知得年邁体衰,早有告退之意,只因儿子安井俊哲棋力還不足執掌門戶,故勉強支撐。如今听說要讓他去和銳气正盛的丈和相拼,心中頗杆忐忑。幻庵察言觀色,知道時机已到,便又說道:“老先生如不便出面相爭,我刀有個主意。老先生准我升為八段,我便有資格与丈和決戰,替老先生教訓教訓丈和。”果然
知得首肯。幻庵因碩得此一票,便輕而易舉地升為八段准名人,与丈和、知得形成鼎足之勢。
知得既得到幻庵打頭陣的保証,十天后便以首席准名人的身份召集各家首腦開會。服部因淑因為是棋壇元老,故被特邀參加。會上知得單刀直入地首先問道:“丈和已申請名人棋所,各位對此有和高見?”以為幻庵必定會隨之發難。不料幻庵如木雕泥塑一般,毫無反應。知得只得打開窗戶說亮話,說道:“丈和申請做名人棋所,為時尚早,如丈和認為此舉勢在必行,那就只好以爭棋解決了。”說罷,便對幻庵道:“因碩新八段,你來下爭棋如何?”誰知因碩仍作痴呆狀,一言不發,似乎全然忘了前約。倒是因淑皮笑肉不笑地回答道:“知得先生乃棋壇宿老,還是您親自出馬
吧。”
知得這才如夢方醒,知道自己上了幻庵的當,只气得發昏,但事已至此,再無回旋余地,只得宣布自己出馬与丈和爭棋。同月下旬,爭棋獲得元老的許可,但由于知得、丈和先后生病,爭棋遲遲沒有開始。
再說幻庵見二人相爭,几乎在會上笑出聲來。原來這出戲,完全是他一手導演的,即將八段免狀騙到手,又促成知得与丈和的爭斗,自己作壁上觀,确是一箭雙雕,左右逢源。不過,此計雖妙,卻瞞不過丈和。
文政十二年四月,丈和趁爭棋日期未定之際,前去拜訪幻庵。先捧了幻庵一番,然后說道:“足下如能贊同我任名人棋所,六年之后,我必讓位給足下,并准備立下保証書。”
這一番話,果然打動了幻庵。幻庵自思与丈和相爭未必有胜算,而且下爭棋,也要花三五年時光,故覺得這筆買賣還做得過。于是二人化敵為友,拍板成交。幻庵先寫一份“備忘錄”,承認丈和的名人資格;丈和也交換一份保証書,同意六年為限,將推荐幻庵為棋所。此外,幻庵還答應丈和退位時,由井上家付坊門二百兩銀子,作為丈和的退休費。為表明心跡,雙方還以自己的親生儿子作為人質交換。
卻不料,丈和一拿到幻庵的“備忘錄”,態度就變了。幻庵看看不對頭,再細看丈和的保証書,方知此書對六年之后禪讓与否,根本沒有約束力,至于親子為質,更是無稽之談。試想,那名人棋所乃朝廷任命,豈是私人可以隨便相授的?皆因幻庵利令智昏,結果反吃了丈和一個啞巴虧,也算是他欺騙知得的報應。
幻庵越想越气,當即去向知得請罪,并自高奮勇要求替知得与丈和下爭棋。知得當然同意,丈和卻以幻庵的“備忘錄”為由,來個不理不睬。正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林元美已大功告成--元老們突然宣布任命丈和為名人棋所。不識相的因淑還去質詢為何未經諸家同意便匆匆決定?元老們答道:“林元美及井上因碩已同意擁戴,有書為証;安井知得又自動撤回爭棋之要求,等于承認不敵。你還有什么說的?”這一來,井上、安井兩家棋士,個個張口結舌,呆然若失。
--
百分情意給他九十九,留下一分解我憂愁
--
文化、文政年間,由于元丈、知得旗鼓相當,二人又相待以誠,不肯私下鑽營,故名人棋所一直空位。于是給了后起之秀的丈和一個絕好的机會。
丈和為人頗有野心,一當上坊門跡目,便開始動棋所的念頭。尤其戰胜知得之后,威名大振,對棋所更不做第二人想。不料,還未等好夢做完,卻出了一個大對頭。此人便是井上家的十一世幻庵因碩,他与本因坊元丈、安井知得、本因坊秀和一起,被譽為“棋壇四哲”,是日本棋史上极其有名的人物。
幻庵因碩原名橋本因徹,生于寬政十年(1798),比丈和小十一歲。此人六歲投在井上家的服部因淑門下,因學棋用心,進步神速,深得老師歡心。因淑常夸贊道:“此子前途無量,日后必為大名家無疑。”并在幻庵十三歲時,將其收為養子,改名為服部立徹。
文政二年,井上十世因砂苦求因淑,欲把幻庵立為井上家的跡目。因淑不便拒絕,自思日后幻庵如將井上家發揚光大,自己面上亦增光彩,終于忍痛割愛,于是幻庵便成為井上家的跡目,又改名井上安節。文政四年升為六段。
文政七年,井上因砂退隱,幻庵繼任井上家掌門人。同年的御城棋便執黑胜了本因坊元丈而名噪一時。幻庵天性豪邁,且胸怀大志,不但棋好,而且喜歡研究《孫子兵法》,頗懂一些韜略權謀。雖然元丈、知得都是八段准名人,便是坊門跡目丈和也有七段實力,他卻都不放在眼里。文政十年(1337),幻庵剛剛与林元美一起升為七段,便虎視棋所寶座,居然野心勃勃想領導群雄,終于引起文政棋壇的一場喧然大波。
幻庵自知要想稱霸棋壇,非先有八段准名人的資格不可,自己剛升七段,馬上又想升八段,其余三家必有异議,何況丈和也在動棋所的腦筋。如此一想,不禁大為煩惱。轉念又想:“丈和那家伙既然野心勃勃要當棋所,我何不投其所好,來個欲擒故縱?先將他捧為八段,他必然投桃報李。此時坊門又与林家甚好,只要丈和答應我升八段,林元美也不會反對,安井知得一個老頭子便好對付了。嘿嘿!丈和啊,丈和,我升八段之日,便是你倒霉之時。姑且讓你先做做好夢吧。”幻庵越想越美,當即去聯合本因坊家和林家。
此時,元丈已退隱,丈和剛剛執掌坊門,恐怕高居八段的安井知得先對棋所下手,一听幻庵來意,樂得嘴都合不上了。那林元美也是個混水摸魚的行家,三人一拍即合,你吹我唱,互相標榜。第二年初,丈和果然升為八段准名人,和知得分庭抗禮了。
幻庵見丈和升為八段,馬上開始下一步計划。是年十一月,委托義父服部因淑去見丈和,說道:“足下榮升八段,可喜可賀。今日棋壇,盛況如斯,非大賢者不得任名人棋所,唯足下乃名門之棟梁,日后必能擔此重任。此事林元美与因碩將一致擁戴,只怕安井知得節外生枝,不知足下有妥善對策否?”
丈和心知因淑話出有因,忙道:“未見及此,愿聞其詳。”
因淑又道:“本門自六世春達以來,家督鮮有過七段者,今義子因碩,藝尚不劣,本不該再有奢望。但為足下計,斗膽請足下承諾將因碩晉升為八段,以因碩制知得,則足下可兵不刃血,而坐取荊州!足下以為如何?”
因淑到底老謀深算,這一番話說得著實動听。誰知丈和更是老奸巨滑,心中暗道:“原來因碩也想趁火打劫,哼!沒這么容易吧。”但又一想:“此時棋所未到手,不宜得罪井上家,反正安井知得脾气倔強,對此必不答應,還是讓他去做惡人吧。”當即斂容答道:“好說,好說此事我盡力而為。”
幻庵聞直,心中大喜,以為丈和中計,哪里知道已被丈和裝在了葫蘆里。翌年二月四日,因淑父子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准備,便由因淑出馬去見知得,請求讓幻庵升八段。果然不出丈和所料,這老頭儿全然不買帳,听明來意,一口回絕,說道:“什么?因碩剛升七段,之后一局都未曾下過,如今竟要升八段重位,簡直是豈有此理!還是等几年再說吧。別人態度如何我不管,至于我,非經十番大賽,決不輕易應承。”
對此,因淑父子早已料到。只見因淑不慌不忙地從怀中取出一封挑戰書來,滿臉堆笑道:“既然如此,便請老先生作十局考試吧。”當即催促知得蓋印,由自己送呈元老。知得方知因淑父子早有預謀,只得冷笑答道:“何必心急,此書且置我處,由我送呈好了。”
因淑一出安井家,便直奔坊門拜訪丈和,將知得拒絕,雙方決定以十番爭棋解決的使,据實相告,并要求丈和實踐諾言,在因碩升八段的推荐書上蓋印。丈和不防幻庵說干就干,不由一怔,連忙對因淑道:“因碩确有八段實力,但他剛升七段,若馬上冒然推荐,恐欲速則不達,此事不宜過急,好在你們已有十番棋之約,且下下來再說吧。”一頓搪塞,因淑不得要領,只好怏怏而歸。
丈和本想由知得、因碩相爭,自己坐受漁人之利。后來一想,因碩為何如此心急火燎要晉升八段?而且竟敢与知得下十番棋,莫非他有恃無恐?心中頓生疑惑,便召林元美來商議。林元美獻計,讓丈和買通幻庵因碩的門人,以刺探軍情。果然此計甚靈,沒過多久,幻庵心中所想盡數為細作探明。原來幻庵确信自己棋力不在丈和以下,急于升八段是要牽制丈和,与知得爭棋更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因為知得年邁多病,十番棋下來,恐怕老命都要保不住,所以幻庵因碩自信穩操胜券,不過是想借爭棋先試寶劍,然后乘胜再取丈和的腦袋。
丈和听后,著實吃了一惊,決定不等知得与幻庵的十番棋開賽,便搶先發難,運動名人棋所。同時請林元美走內線,去疏通元老們。那林元美博學多才,交游甚廣,与元老們交情不淺。但此人也是個難斗的角色,趁机討价還价,對丈和說:“足下有意棋所,我自當成人之美,望足下事成之后,推荐我為八段准名人。”時在用人之際,丈和自然一諾無辭,于是二人拍板成交。不久,丈和、林元美一起去見知得,雙方坐定后,林元美朗聲說道:“棋所空位已久,實于發揚弈道不利,老先生德高望重,本該就任棋所,但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恐怕力不從心,難負重任。如
今丈和乃當世奇才,就任棋所是眾望所歸,不僅我等擁護,元老們也有此意,望老先生玉成。”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在准備全力應付幻庵的知得,一听丈和要當名人棋所,惊得几乎呆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丈和這一番活動,早被幻庵看在眼里。他一得知安井知得對丈和此舉既惊又恐,立即趁虛而入,向知得進言道:“丈和做名人棋所未免太早了點,但要想阻止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爭棋,而且普天之下,只有老先生夠資格与丈和一爭。”知得听了此言心中扑通一跳。原來知得年邁体衰,早有告退之意,只因儿子安井俊哲棋力還不足執掌門戶,故勉強支撐。如今听說要讓他去和銳气正盛的丈和相拼,心中頗杆忐忑。幻庵察言觀色,知道時机已到,便又說道:“老先生如不便出面相爭,我刀有個主意。老先生准我升為八段,我便有資格与丈和決戰,替老先生教訓教訓丈和。”果然
知得首肯。幻庵因碩得此一票,便輕而易舉地升為八段准名人,与丈和、知得形成鼎足之勢。
知得既得到幻庵打頭陣的保証,十天后便以首席准名人的身份召集各家首腦開會。服部因淑因為是棋壇元老,故被特邀參加。會上知得單刀直入地首先問道:“丈和已申請名人棋所,各位對此有和高見?”以為幻庵必定會隨之發難。不料幻庵如木雕泥塑一般,毫無反應。知得只得打開窗戶說亮話,說道:“丈和申請做名人棋所,為時尚早,如丈和認為此舉勢在必行,那就只好以爭棋解決了。”說罷,便對幻庵道:“因碩新八段,你來下爭棋如何?”誰知因碩仍作痴呆狀,一言不發,似乎全然忘了前約。倒是因淑皮笑肉不笑地回答道:“知得先生乃棋壇宿老,還是您親自出馬
吧。”
知得這才如夢方醒,知道自己上了幻庵的當,只气得發昏,但事已至此,再無回旋余地,只得宣布自己出馬与丈和爭棋。同月下旬,爭棋獲得元老的許可,但由于知得、丈和先后生病,爭棋遲遲沒有開始。
再說幻庵見二人相爭,几乎在會上笑出聲來。原來這出戲,完全是他一手導演的,即將八段免狀騙到手,又促成知得与丈和的爭斗,自己作壁上觀,确是一箭雙雕,左右逢源。不過,此計雖妙,卻瞞不過丈和。
文政十二年四月,丈和趁爭棋日期未定之際,前去拜訪幻庵。先捧了幻庵一番,然后說道:“足下如能贊同我任名人棋所,六年之后,我必讓位給足下,并准備立下保証書。”
這一番話,果然打動了幻庵。幻庵自思与丈和相爭未必有胜算,而且下爭棋,也要花三五年時光,故覺得這筆買賣還做得過。于是二人化敵為友,拍板成交。幻庵先寫一份“備忘錄”,承認丈和的名人資格;丈和也交換一份保証書,同意六年為限,將推荐幻庵為棋所。此外,幻庵還答應丈和退位時,由井上家付坊門二百兩銀子,作為丈和的退休費。為表明心跡,雙方還以自己的親生儿子作為人質交換。
卻不料,丈和一拿到幻庵的“備忘錄”,態度就變了。幻庵看看不對頭,再細看丈和的保証書,方知此書對六年之后禪讓与否,根本沒有約束力,至于親子為質,更是無稽之談。試想,那名人棋所乃朝廷任命,豈是私人可以隨便相授的?皆因幻庵利令智昏,結果反吃了丈和一個啞巴虧,也算是他欺騙知得的報應。
幻庵越想越气,當即去向知得請罪,并自高奮勇要求替知得与丈和下爭棋。知得當然同意,丈和卻以幻庵的“備忘錄”為由,來個不理不睬。正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林元美已大功告成--元老們突然宣布任命丈和為名人棋所。不識相的因淑還去質詢為何未經諸家同意便匆匆決定?元老們答道:“林元美及井上因碩已同意擁戴,有書為証;安井知得又自動撤回爭棋之要求,等于承認不敵。你還有什么說的?”這一來,井上、安井兩家棋士,個個張口結舌,呆然若失。
--
百分情意給他九十九,留下一分解我憂愁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Rachel
at 2005-08-17T10:59
at 2005-08-17T10:59

By John
at 2005-08-19T16:46
at 2005-08-19T16:46

By Isabella
at 2005-08-20T16:50
at 2005-08-20T16:50
Related Posts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八

By Elma
at 2005-08-12T18:29
at 2005-08-12T18:29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七

By Bethany
at 2005-08-12T18:26
at 2005-08-12T18:26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六

By Caitlin
at 2005-08-12T18:12
at 2005-08-12T18:12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五

By Bethany
at 2005-08-12T18:12
at 2005-08-12T18:12
日本圍棋故事之十四

By Heather
at 2005-08-12T18:12
at 2005-08-12T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