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圍棋故事之六 - 圍棋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05-08-12T18:08

Table of Contents

六 道悅拼死爭棋

在本因坊算悅和安井算知六番棋之前,御城棋雖隆重,但胜敗還僅是關系榮譽,之后,對局者就把積仇宿怨摻了進去,一子下去,恨不能將對方打個腦漿迸出,方感痛快,故而對局時火藥味极濃。

再說算知當上了名人棋所,本因坊家對此极為不滿。原來那安井算知為人十分乖滑,接人待物的本事更比他棋盤上的功夫高明得多,因此頗受一些元老的賞識。再加上過去与本因坊家有淵源的元老們,死的死,老的老,眼見机會成熟,算知再一運動,果然名人棋所就“內定”給了他。此時眾人還蒙在鼓里,直到那年御城棋比賽前三天,本因坊家才得知消息,繼承算悅衣缽的三世道悅气得几欲昏倒。

道悅棋藝并不弱于乃師,但在之后十年的御城棋中,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偶然巧合,道悅一直不曾与算知交過手,所以二人到底誰厲害還是個謎。沒有比過棋而居然被推為名人棋所,事無先例,這种既不公平又不光明的舉動,無怪本因坊家的棋士憤憤不平。

繼之而來的一個消息,說后天御城棋的安排是新名人安井算知讓先對本因坊道悅。道悅听了愈加不快,咬牙切齒地發狠,要把算知殺個落花流水。

盡管道悅慷慨誓師,要滅此朝食,但又被算知搶了先著-第二天道悅忽然被當朝元老松平肥后守召去。松平一本正經地說:“名人棋所已成定局,天皇亦已同意,此事再無挽回。明天的對局,你拿黑棋,如果輸了,未免太講不過去,所以我已交代算知,叫他無論如何不許贏。但他是名人,又不便輸,輸了連我們都有保荐不實的罪名。因此大家不輸不贏,下個和棋吧。”

道悅听了,恰如迎頭澆了桶冷水,明知又是算知做了手腳,但對元老的話也不敢違抗,只得忍气道:“明天的棋謹遵台命。但本人希望在御城棋之后,和安井算知再下分先二十番棋,以決雌雄。”松平不置可否,只說:“明天切記對局,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

第二天比賽開始,雖然已經講了“和”,但道悅不能不存戒心,所以官子以前下得非常小心。這局棋弈得相當精彩,直到二百手以后,道悅已胜定才開始放松,故意在官子上吃虧,可對局終了,一算目數,還是黑棋多了一目,雙方都顯得十分尷尬。幸虧元老們串通一气,一口咬定是和局,天皇也就深信不疑,于是皆大歡喜而散。

經此一役,道悅越想越覺得窩囊,七天之后,就去懇求當時元老之一加賀甲斐守,要和算知下分先二十番棋。誰知加賀說道:“你真不自量力,想和算知下二十番棋,你有多少把握?你知道后果嗎?爭棋輸了要流放异島,永服苦役,這滋味可不好受呀!”

可道悅心志已堅,俯伏流淚表示,雖赴湯蹈火也要一試,如敗則甘愿受罰。加賀甲斐守感其心誠,便答應去和元老們商量。終于決定:一年下二十局,六十局定輸贏。至于辦法,因為算知是名人棋所,所以道悅受先。

爭棋獲允,自然不去計較受先,只是暗暗發誓,要在二十局內將受先改了。這二十番大戰,第一局就是那局“假和”,以下九局,道悅五胜三和一負,但當時的規矩,如果不是連胜四局,便要多胜六局才能改變辦法。道悅自以為胜券在握,不料關系重大的十一、十二兩局,卻被算知贏去,落了個空歡喜一場。

道悅回去將這兩局輸棋細細研究,擺了足有數十遍,還是不明瑕疵何在。焦慮之中,忽然想起加賀甲斐守的警告,不由大為煩惱起來。

一天,道悅正對著棋局長吁短嘆,他的唯一的得意弟子道策忽然過來說道:“老師,我看您這兩局下得确有問題。”徒弟竟敢批評起師父的棋來,道悅為之愕然。原來道策的棋力早已青胜于藍,見師父如此焦心,再也忍耐不住,故直言相諫。道策批評第十一局棋(見譜4)說:“黑19碰,并非好棋,至27止,反有幫白走厚之嫌;黑41打入,應先在81位虛刺,与白92位交換一手,以后黑45、47托虎時,白再48位打就勉強了....”這一番批評,講得頭頭是道,道悅深以為然,于是不惜以師長之尊,移枰就教。

事實上,道策所言极是,其中黑先在81与白92交換一手,再45、47托虎,至今還在沿用,成為定式,可間見道策當真了得。道悅得道策授以机宜,對安井算知的瑕疵之處無不了然,果然連胜兩局,到了第十六局(見譜5),就把算知殺敗由定先變為先相先。由于此局關系重大,雙方均弈得謹慎之极,最后 2譜中的黑43、47的絕妙手筋一發,道悅才險胜一目。此局獲胜,道悅再無被流放遠島之顧慮。

兩雄的二十番爭棋,下了八年之久終于告一段落。道悅十三胜、四和、三負,高奏凱歌。算知自覺被后輩改了規定,面上無光,于是放棄棋所,退歸林下。但事實上,算知此時已五十二歲,道悅僅三十三歲,從年齡之差來說,不能不承認算知善戰。何況算知能把道悅的定先維持了十六局,可見棋力确實比道悅好一些。一般評論認為安井算知并非輸于道悅,而是輸給其徒弟道策的。后來,在道策就任棋所后(1681),与老師道悅下了一盤讓先棋,僅弈了
154手,道悅就認輸不下了,這更証明道策青胜于藍的才能。此局道悅的黑53、87、89不佳,而道策的白棋,布局就相當漂亮,一反傳統的占目外、三間夾等等,一招一式都与現代棋理相符,尤其白54首創的輕妙著法,更為現代棋士所沿用。因此可以說道策是現代布局理論的奠基人。這局棋道策中盤胜,故被稱為“出藍秘譜”(見譜6)。



返回



--
百分情意給他九十九,留下一分解我憂愁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日本圍棋故事之五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5-08-12T18:08
五 算砂托孤 德川時代,名人棋所之決定是极嚴格的。其產生有下列三途:一是官命,二是協同相荐,三是爭棋獲胜。其中“官命”這一條簡直不可能,事實上日本的名人,大都是憑本領掙來的。算砂之名人乃為眾望所歸,大家都沒話說。等到算砂死后,名人的問題就多了,此為后話。 從1603年至1623年,本因坊算砂整 ...

日本圍棋故事之三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05-08-12T18:07
三 本因坊和名人棋所的由來 繼寬蓮之后,又出了個叫日蓮的和尚。日蓮在日本可是大大有名的高僧,他繼我國“天台宗”之法脈,開創“日蓮宗”,其在沙門的地位和我國禪宗的達摩祖師差不多。此人极是聰慧,棋藝當然也很高明。在日本現存的古棋譜中,最古的當推日蓮与其弟子吉祥丸(又名日朗)的對局譜。(見譜1) ...

日本圍棋故事之二 佳人戲棋圣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5-08-12T18:05
醍醐天皇延喜年間,寬蓮和尚集日本六百年來圍棋發展之大成,使棋界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确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大凡歷史上的出名人物,必會有許多關于他的軼事流傳下來,寬蓮當然也不例外,在《今昔物語》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寬蓮照例進宮陪天皇弈棋,弈畢,乘車返回彌勒寺。其時正是春光爛漫的季節,寬蓮倚坐車內 ...

日本圍棋故事之一 金枕之爭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5-08-12T18:04
日本之有圍棋,溯源甚遠。一般傳說認為是后來官至右大臣的吉備真備從我國傳過去的。但試查日本歷史:吉備真備在二十四歲時和阿部仲英留唐,二十年后單獨返國,時在日本圣武天皇天平七年(公元735年),而据日本各种文獻所載,在吉備出國留唐前二十年圍棋已經流行,其弈風之盛,甚至使天皇下詔“弈棋与賭博同禁”。憑此一點,便可知 ...

Re: 從數學的公理系統出發探討..............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5-08-12T17:52
其實既然有存在的可能性,就真的可能存在。 趙治勛碰到兩次多劫循環。 吳清源碰到一次單劫別人不補,碰到一次有劫自己要補(這次是半目胜負)。 所以說呢,如果真的有一個极完善的規則,還是大家所希望的。 ※ 引述《cabon (低語森林悄悄寧靜)》之銘言: : 文章系列說真的我沒看完.. : 只是想問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