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 任天堂

By Isla
at 2011-05-07T02:26
at 2011-05-07T02: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ichupichu (浮雲飄呀飄)》之銘言:
: 說實話整個想法都偏了不太想回,不過難得有機會賺文章數,目標破百~。
: : 在日本明明有一千萬台的巿佔,且下代機仍未宣佈的情況之下,
: : 只剩下十幾款三廠未發售的遊戲,這種情況從未出現過。
: : 連小廠都拿不出作品放到Wii上,可見Wii對吸引三廠的作法是失敗的。
: 不要只用區域性的眼光看世界,日本的廠商封閉高到都有人(CAPCOM)自承病態了。自
: 己翻翻歐美的發售表,連不知道誰會買的教育性質軟體都在出。
在歐美, 三廠遊戲不足這問題的確是沒有比在日本嚴重,
但也僅限於二三流的作品,大作數量仍是明顯缺乏
: : 大廠是睹在PS3上,MGS4、FF13、DMC4、BIO5....這些開發費高昂的作品,
: : 全都是往PS3及X360跑,且出在Wii的作品通常是二線作品,成本跟一線沒的比。
: 你大概不知道有很多時候不往WII出,是因為MS索尼有的獨佔優惠,因為都是檯面下
: 交易,從財力到人力支援,最近最好的範例就是我曾提到的質量效應2。
的確,有時候"獨佔"背後玩的是龐大的金錢遊戲,
但不往 Wii 出的原因難道不是 Wii 的硬體限制導致嗎?
再怎麼投入開發 Wii 還是只能輸出鋸齒般的 480P
Mass effect 2出在 Wii 上的必要性在哪裡??
畫面與雙HD主機差一截,操作需重新設計,網路環境差異更大。
Wii的硬體造成推力,MS索尼的獨佔優惠形成拉力,
三廠大作自然漸漸遠離Wii。
: : 但問題是大廠對Wii頂多拿二線的開發人員,主力都往HD機放。
: : 人員技術不足,自然連畫面都弄不好,也符合Wii三廠作品畫面通常是在比爛,
: : 二、三流的放到Wii上,要來跟任天堂一流的開發人員相對抗,
: : 下場自然很慘。
: 你都知道是三廠策略錯誤了,就不要一直再住上面打轉。
: : 再加上任天堂要先付現購片,不但量大且補貨很慢,
: : 反觀SONY不但隔月付,且量少補貨又非常快,
: : 使熱門作品不致被二手市場打的很慘,等於是能保證三廠的銷量最大化。
: : 所以日廠寧願把二線作品丟到PS2或PSP上,也不願丟到巿場正熱的Wii上,
: 這怪任社上很怪,任社不給融資,還有銀行會放款,或要求股東增資阿。出貨太多?市
: 場行銷部門太混,淨是出些沒人想玩的遊戲又膨風以為賣得好,一次可以說是失手,
: 幾次下來了教訓還學不會就不要怪別人。
: 最好的範例就是早些年的葡式蛋塔,意外熱賣後一堆人搶進,最後倒光,他們是不是
: 該找食材供應商要求同樣一套?意外的反倒是肯德基做出市場區分,蛋塔賣出穩定市
: 場了。
任天堂的出貨問題主要是"風險",並不是"錢從哪來",
不管廠商是跟銀行借貸還是要求股東增資,風險都在廠商這邊,
廠商當然會傾向風險較小的作法
: : 其實還有PSP及NDS,當年日本的PS2市場還是被NDS所打敗。
: : PSP目前在日本還打敗3DS,可見缺三廠的問題有多嚴重。
: : 3DS任天堂的政策是讓三廠來打天下,
: : 但三廠中的大廠除了CAPCOM肯拿出一線作品來首發,
: : 剩下的通常是撈一筆而已,甚至能做到畫面比PSP差或是刪掉一些東西,
: : 三廠都這樣不用心於3DS,任天堂再不檢討自身,問題還是會遲續下去。
: 同上,三廠不想用心又怪到任天堂。
: : 任天堂跟誰合作都只是一時的,
: : 除非能獨佔GTA、COD、FF、MGS..這些歐美熱門的作品,
: 獨佔要錢、錢、錢、錢、錢,除了錢還是錢,像是GTA、質量效應這沒上市就知道會
: 賺翻這類大作,都是主機商捧大大大錢去綁下來,不然你以為廠商會甘願放棄其他主
: 機的出貨量嗎。
任天堂的現金挺多的,錢、錢、錢、錢、錢,除了錢還是錢, 對任天堂應該不成問題
: : 否則一時的獨佔是無助於廠商的出走。
: : 廠商是要賺錢的,且現在遊戲需求的資金很高,要準備一筆錢來訂片,
: : 這對廠商的壓力是很大的,再加上補貨過慢,等於是把巿場讓一部份給二手市場。
: : 現在任天堂不改,等廠商受不了資金壓力,在手機及平板電腦衝出一片天,
: : 到時再來改就來不及了。
--
: 說實話整個想法都偏了不太想回,不過難得有機會賺文章數,目標破百~。
: : 在日本明明有一千萬台的巿佔,且下代機仍未宣佈的情況之下,
: : 只剩下十幾款三廠未發售的遊戲,這種情況從未出現過。
: : 連小廠都拿不出作品放到Wii上,可見Wii對吸引三廠的作法是失敗的。
: 不要只用區域性的眼光看世界,日本的廠商封閉高到都有人(CAPCOM)自承病態了。自
: 己翻翻歐美的發售表,連不知道誰會買的教育性質軟體都在出。
在歐美, 三廠遊戲不足這問題的確是沒有比在日本嚴重,
但也僅限於二三流的作品,大作數量仍是明顯缺乏
: : 大廠是睹在PS3上,MGS4、FF13、DMC4、BIO5....這些開發費高昂的作品,
: : 全都是往PS3及X360跑,且出在Wii的作品通常是二線作品,成本跟一線沒的比。
: 你大概不知道有很多時候不往WII出,是因為MS索尼有的獨佔優惠,因為都是檯面下
: 交易,從財力到人力支援,最近最好的範例就是我曾提到的質量效應2。
的確,有時候"獨佔"背後玩的是龐大的金錢遊戲,
但不往 Wii 出的原因難道不是 Wii 的硬體限制導致嗎?
再怎麼投入開發 Wii 還是只能輸出鋸齒般的 480P
Mass effect 2出在 Wii 上的必要性在哪裡??
畫面與雙HD主機差一截,操作需重新設計,網路環境差異更大。
Wii的硬體造成推力,MS索尼的獨佔優惠形成拉力,
三廠大作自然漸漸遠離Wii。
: : 但問題是大廠對Wii頂多拿二線的開發人員,主力都往HD機放。
: : 人員技術不足,自然連畫面都弄不好,也符合Wii三廠作品畫面通常是在比爛,
: : 二、三流的放到Wii上,要來跟任天堂一流的開發人員相對抗,
: : 下場自然很慘。
: 你都知道是三廠策略錯誤了,就不要一直再住上面打轉。
: : 再加上任天堂要先付現購片,不但量大且補貨很慢,
: : 反觀SONY不但隔月付,且量少補貨又非常快,
: : 使熱門作品不致被二手市場打的很慘,等於是能保證三廠的銷量最大化。
: : 所以日廠寧願把二線作品丟到PS2或PSP上,也不願丟到巿場正熱的Wii上,
: 這怪任社上很怪,任社不給融資,還有銀行會放款,或要求股東增資阿。出貨太多?市
: 場行銷部門太混,淨是出些沒人想玩的遊戲又膨風以為賣得好,一次可以說是失手,
: 幾次下來了教訓還學不會就不要怪別人。
: 最好的範例就是早些年的葡式蛋塔,意外熱賣後一堆人搶進,最後倒光,他們是不是
: 該找食材供應商要求同樣一套?意外的反倒是肯德基做出市場區分,蛋塔賣出穩定市
: 場了。
任天堂的出貨問題主要是"風險",並不是"錢從哪來",
不管廠商是跟銀行借貸還是要求股東增資,風險都在廠商這邊,
廠商當然會傾向風險較小的作法
: : 其實還有PSP及NDS,當年日本的PS2市場還是被NDS所打敗。
: : PSP目前在日本還打敗3DS,可見缺三廠的問題有多嚴重。
: : 3DS任天堂的政策是讓三廠來打天下,
: : 但三廠中的大廠除了CAPCOM肯拿出一線作品來首發,
: : 剩下的通常是撈一筆而已,甚至能做到畫面比PSP差或是刪掉一些東西,
: : 三廠都這樣不用心於3DS,任天堂再不檢討自身,問題還是會遲續下去。
: 同上,三廠不想用心又怪到任天堂。
: : 任天堂跟誰合作都只是一時的,
: : 除非能獨佔GTA、COD、FF、MGS..這些歐美熱門的作品,
: 獨佔要錢、錢、錢、錢、錢,除了錢還是錢,像是GTA、質量效應這沒上市就知道會
: 賺翻這類大作,都是主機商捧大大大錢去綁下來,不然你以為廠商會甘願放棄其他主
: 機的出貨量嗎。
任天堂的現金挺多的,錢、錢、錢、錢、錢,除了錢還是錢, 對任天堂應該不成問題
: : 否則一時的獨佔是無助於廠商的出走。
: : 廠商是要賺錢的,且現在遊戲需求的資金很高,要準備一筆錢來訂片,
: : 這對廠商的壓力是很大的,再加上補貨過慢,等於是把巿場讓一部份給二手市場。
: : 現在任天堂不改,等廠商受不了資金壓力,在手機及平板電腦衝出一片天,
: : 到時再來改就來不及了。
--
Tags:
任天堂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11-05-12T02:10
at 2011-05-12T02:10

By George
at 2011-05-14T02:00
at 2011-05-14T02:00

By Ina
at 2011-05-15T02:33
at 2011-05-15T02:33

By Anthony
at 2011-05-16T01:40
at 2011-05-16T01:40

By Freda
at 2011-05-18T11:04
at 2011-05-18T11:04

By Yuri
at 2011-05-20T19:23
at 2011-05-20T19:23

By David
at 2011-05-21T00:17
at 2011-05-21T00:17

By Erin
at 2011-05-26T00:08
at 2011-05-26T00:08

By Erin
at 2011-05-26T18:49
at 2011-05-26T18:49

By Caitlin
at 2011-05-27T09:38
at 2011-05-27T09:38

By Jacky
at 2011-05-29T19:36
at 2011-05-29T19:36

By Zenobia
at 2011-06-01T18:14
at 2011-06-01T18:14

By Poppy
at 2011-06-01T23:24
at 2011-06-01T23:24

By William
at 2011-06-06T12:32
at 2011-06-06T12:32

By Bethany
at 2011-06-08T03:52
at 2011-06-08T03:5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6-10T18:45
at 2011-06-10T18:45

By Eden
at 2011-06-12T21:55
at 2011-06-12T21:55

By Hamiltion
at 2011-06-16T09:17
at 2011-06-16T09:17

By Damian
at 2011-06-19T16:14
at 2011-06-19T16:14

By Dinah
at 2011-06-22T05:04
at 2011-06-22T05:04
Related Posts
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By Connor
at 2011-05-06T22:04
at 2011-05-06T22:04
Media Create 日本週間銷售排行 (4月25日~5月1日)

By Charlie
at 2011-05-06T19:32
at 2011-05-06T19:32
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By Callum
at 2011-05-06T19:27
at 2011-05-06T19:27
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By Ivy
at 2011-05-06T12:06
at 2011-05-06T12:06
[自HIGH]節奏天國 Wii(誤)體感版

By Elizabeth
at 2011-05-06T01:45
at 2011-05-06T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