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系五子棋 第1型 - 五子棋
By Iris
at 2011-12-16T17:24
at 2011-12-16T17:24
Table of Contents
在無禁著, 長連算勝的情況下.
依第一手位置, 黑方勝負情況 如下圖
8 +┼┼┼┼┼┼╢ 我們先看在對角線上的開局.
7 ┼勝┼┼┼┼┼╢ 越靠近角上, 越不利.
6 ┼┼勝┼┼┼┼╢
5 ┼┼┼勝┼┼┼╢ 分界點在 '?'
4 +┼┼┼?┼┼╢ 我想, 段位以下, 先下 '?' 也沒有優勢.
3 ┼┼┼┼┼負┼╢ 但一般猜想此 '?' 位置對先著有利.
2 ┼┼┼┼┼┼負╢
1 ╧╧╧╧╧╧╧負
8 +勝勝勝┼┼┼╢ 上圖可以延伸成本圖.
7 ┼勝勝勝┼┼┼╢ 原來能勝的地方, 如果空間更大, 應該也是勝.
6 ┼勝勝勝┼┼┼╢
5 ┼勝勝勝┼┼┼╢
4 +┼┼┼?┼┼╢
3 ┼┼┼┼┼負負負
2 ┼┼┼┼┼負負負
1 ╧╧╧╧╧負負負
8 +勝勝勝┼┼┼負 第一手常下的會有左圖的 0 ~ 6
7 ┼勝勝勝┼┼┼負 分別等於不同的手合. 在驗證以前, 我先主觀猜想如下
6 ┼勝勝勝FC┼負 相差 7 級 高棋先下 Z
5 ┼勝勝勝EB┼負 3 低棋先下 F
4 +┼┼┼DA┼負 2 低棋先下 E
3 ┼┼┼┼┼Z負負 1
2 ┼┼┼┼┼負負負 0 誰先都可 A
1 ╧負負負負負負負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7:42)
進階者才要查表, 總比 26 型簡單.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8:07)
正宗系是一種建議, 適合給初學的玩家.
連珠的玩家有些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雖然也有大陸的例外. 連珠冠軍去推廣無禁的)
本來就未必適合.
等你下到發現普規先手必勝, 下不下去時, 再改成第一手下 (4,4)
這就是正宗系的用意.
只是你覺得難, 別人未必覺得比 26 型難.
有時候觀念受到扭曲後, 對 難/易 的看法會和一般人不同.
所以連珠越改越難(山口規..), 玩不下去了.
棋力相當的人, 下在 (4,4) 附近即可.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8:49)
因為舊的規則玩不下去了, 又找不到新的規則(投票不通過),
只好過渡. 所謂「積重難返」.
對於 難和易, 專家的感覺並不準. (在 [ ]高手的感覺 一文會有大量的說明)
覺得易的人自然會玩; 覺得難的, 不要玩就好.
正宗系 是一種猜想和建議. 雖然有可能錯誤和失敗. 但最後的決定權在大眾.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9:14)
等我寫完 [19] 和 [19.1] 再來回答, 否則只是引來更多的問題.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01.137.98.207 (12/18 19:34)
最重要的是趣味, 公平與否在其次. (公平也行, 不公平也行)
(前面舉過另一例子, 象棋, 先手明顯有優勢, 仍然很流行)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40.112.4.192 (12/21 20:45)
依第一手位置, 黑方勝負情況 如下圖
8 +┼┼┼┼┼┼╢ 我們先看在對角線上的開局.
7 ┼勝┼┼┼┼┼╢ 越靠近角上, 越不利.
6 ┼┼勝┼┼┼┼╢
5 ┼┼┼勝┼┼┼╢ 分界點在 '?'
4 +┼┼┼?┼┼╢ 我想, 段位以下, 先下 '?' 也沒有優勢.
3 ┼┼┼┼┼負┼╢ 但一般猜想此 '?' 位置對先著有利.
2 ┼┼┼┼┼┼負╢
1 ╧╧╧╧╧╧╧負
8 +勝勝勝┼┼┼╢ 上圖可以延伸成本圖.
7 ┼勝勝勝┼┼┼╢ 原來能勝的地方, 如果空間更大, 應該也是勝.
6 ┼勝勝勝┼┼┼╢
5 ┼勝勝勝┼┼┼╢
4 +┼┼┼?┼┼╢
3 ┼┼┼┼┼負負負
2 ┼┼┼┼┼負負負
1 ╧╧╧╧╧負負負
8 +勝勝勝┼┼┼負 第一手常下的會有左圖的 0 ~ 6
7 ┼勝勝勝┼┼┼負 分別等於不同的手合. 在驗證以前, 我先主觀猜想如下
6 ┼勝勝勝FC┼負 相差 7 級 高棋先下 Z
5 ┼勝勝勝EB┼負 3 低棋先下 F
4 +┼┼┼DA┼負 2 低棋先下 E
3 ┼┼┼┼┼Z負負 1
2 ┼┼┼┼┼負負負 0 誰先都可 A
1 ╧負負負負負負負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7:42)
推 ko1:我真的覺得光第一手棋的位置規則實在是太複雜了 12/16 17:56
推 ko1:今天兩個初學者 想要來下一盤公平的比賽 手邊有棋子棋盤 12/16 17:59
推 ko1: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要先查表 因為規定第一手只能下在某幾個地方 12/16 18:01
推 ko1:棋力不同還有更嚴格的先後手規定 顏色拿錯就不是在下五子棋了 12/16 18:02
推 ko1:兩個新手 如果對他們主觀來說 (5,5)也大多是輸贏一半一半 12/16 18:05
初學者可以下 (4,4) 或 (5,5) 進階者才要查表, 總比 26 型簡單.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8:07)
→ para123:ko1我在棋會等你下水管!! 12/16 18:06
推 ko1:為什麼他們不能從(5,5)開戰 而要被強迫接受第三方的主觀規則? 12/16 18:07
沒有人能強迫別人. 就像我不能強迫你. 而別人也不能強迫我下連珠. 正宗系是一種建議, 適合給初學的玩家.
連珠的玩家有些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雖然也有大陸的例外. 連珠冠軍去推廣無禁的)
本來就未必適合.
推 ko1:同理如果(5,6)他們主觀也感受不出差異 他們為什麼不能下? 12/16 18:10
當然可以下. 推 hangsauxp:我覺得弄成這樣 我是新手 我都想下普規就好...@"@ 12/16 18:14
那你就下普規. 等你下到發現普規先手必勝, 下不下去時, 再改成第一手下 (4,4)
這就是正宗系的用意.
推 ko1:還有不要跟26型比了 你這樣的規則甚至比gomoku swap2還難記 12/16 18:27
不必記. 只是你覺得難, 別人未必覺得比 26 型難.
有時候觀念受到扭曲後, 對 難/易 的看法會和一般人不同.
所以連珠越改越難(山口規..), 玩不下去了.
棋力相當的人, 下在 (4,4) 附近即可.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8:49)
推 fatbird:其實山口規也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比賽規則... 12/16 18:57
為什麼要過渡? 因為舊的規則玩不下去了, 又找不到新的規則(投票不通過),
只好過渡. 所謂「積重難返」.
對於 難和易, 專家的感覺並不準. (在 [ ]高手的感覺 一文會有大量的說明)
覺得易的人自然會玩; 覺得難的, 不要玩就好.
正宗系 是一種猜想和建議. 雖然有可能錯誤和失敗. 但最後的決定權在大眾.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71.119.115 (12/16 19:14)
推 ko1:如果決定權在大眾主觀 那你的規則應該把第一手選點 12/17 00:28
推 ko1:交還給對局雙方主觀評價是否平衡阿 12/17 00:29
推 ko1:另 既然你能尊重初學者對棋局是否平衡可下的觀點 12/17 02:35
推 ko1:為何你不能尊重高手對棋局變化是否平衡可下的觀點? 12/17 02:36
推 ko1:以我的觀點 盤面所有前3手甚至前5手的組合變化 12/17 02:38
推 ko1:只要後續可以打到4.50手還未見勝負的 12/17 02:39
推 ko1:為什麼不能拿來當較量的舞台? 12/17 02:42
推 ko1:就為了你自己主觀想保護避免人誤算 而封殺一堆平衡局 12/17 02:46
推 ko1:這種禁錮式的思想比起連珠限定只能下26種開局 真的沒好到哪 12/17 02:48
前面已經答過了. 等我寫完 [19] 和 [19.1] 再來回答, 否則只是引來更多的問題.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01.137.98.207 (12/18 19:34)
推 musicring:可是其實太平衡的遊戲最後也會變的沒有意思 12/21 20:20
→ musicring:你看以前大家都玩dota EX 因為太平衡大家都不玩了 12/21 20:21
→ musicring:轉而去玩那種比較暴力的三國 12/21 20:22
→ musicring:就好像...貧富均衡?? 你能想像貧富均衡的世界嗎?? 12/21 20:23
此觀念用在棋類未必適合. 圍棋加上貼目就均衡了. 最重要的是趣味, 公平與否在其次. (公平也行, 不公平也行)
(前面舉過另一例子, 象棋, 先手明顯有優勢, 仍然很流行)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40.112.4.192 (12/21 20:45)
Tags:
五子棋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11-12-20T11:04
at 2011-12-20T11:04
By Frederica
at 2011-12-21T08:31
at 2011-12-21T08:31
By William
at 2011-12-25T18:49
at 2011-12-25T18:49
By Belly
at 2011-12-27T11:18
at 2011-12-27T11:18
By Damian
at 2012-01-01T04:38
at 2012-01-01T04:38
By Ina
at 2012-01-05T00:56
at 2012-01-05T00:56
By Zanna
at 2012-01-09T13:56
at 2012-01-09T13:56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1-14T06:27
at 2012-01-14T06:27
By Rachel
at 2012-01-15T19:28
at 2012-01-15T19:28
By Caitlin
at 2012-01-16T20:15
at 2012-01-16T20:1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1-18T20:51
at 2012-01-18T20:51
By Ida
at 2012-01-21T14:03
at 2012-01-21T14:03
By Annie
at 2012-01-24T18:28
at 2012-01-24T18:28
By Joe
at 2012-01-27T23:38
at 2012-01-27T23:38
By Puput
at 2012-01-30T08:41
at 2012-01-30T08:41
By Puput
at 2012-02-03T05:40
at 2012-02-03T05:40
By Iris
at 2012-02-05T11:23
at 2012-02-05T11:23
By David
at 2012-02-10T05:11
at 2012-02-10T05:1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2-14T23:54
at 2012-02-14T23:54
By Kyle
at 2012-02-15T12:53
at 2012-02-15T12:53
By Connor
at 2012-02-16T14:01
at 2012-02-16T14:01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2-17T05:38
at 2012-02-17T05:38
By Harry
at 2012-02-19T12:23
at 2012-02-19T12:23
By Quanna
at 2012-02-21T04:24
at 2012-02-21T04:24
Related Posts
全腦與聯覺
By Ina
at 2011-12-14T22:54
at 2011-12-14T22:54
寓言: 人、猴子、烏龜
By Olga
at 2011-12-14T22:04
at 2011-12-14T22:04
Re: 閒閒沒事來嘴筋一下
By Enid
at 2011-12-14T16:34
at 2011-12-14T16:34
Re: 閒閒沒事來嘴筋一下
By Ida
at 2011-12-14T12:43
at 2011-12-14T12:43
Re: 閒閒沒事來嘴筋一下
By Hedy
at 2011-12-13T22:39
at 2011-12-13T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