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帶團要注意什麼? - WOW
By Zenobia
at 2016-10-24T16:54
at 2016-10-24T16:54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不是甚麼進度團的RL,
但是對帶團還是有一點心得, 借這個標題分享一下
順便騙一點P幣
----------------------------
首先在提到RL該做的事情以前, 要先知道你們團自己想打的風格是甚麼
進度團? 休閒團?
進度是要到多進度? 功課準備要到多少? 精煉爆發多齊全? 一週至少要刷多少大祕境?
休閒是可以接受多休閒? 全團開MIC邊聊邊打? 不在意結果,好玩就好?
身為一個RL心中一定要有團隊的雛形, 否則一定堅持不久
例如: 有人想打進度, 因緣際會進入了休閒團,
一開始覺得這團的人很有趣, 後來發現大家都隨便打,
開始想要滲透指揮層, 搞得最後大家壓力很大, 整團鬧得不開心
甚至這個團因此慢慢散掉
這種故事應該到處都看得到,
因此建議在擔任RL前,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打甚麼團, 團員想要打甚麼團,
接著再往那個方向去做準備.
那麼來說說, 身為RL要做的哪些事
這邊跟前篇推文提到的差不多, 不外乎就是人員、決策、指揮、檢討
1) 人員
目標只要越往頂端看, 一定就會遇到人員壓力,
畢竟傳奇難度就是有20人限制的考量
原PO提到的是15人的小團隊, 要是想打傳奇難度就是要塞到23~25人左右
才有辦法穩定打傳奇難度的團隊
基本上人員調度是個苦差事,
一不小心花在戰鬥前的準備, 就比玩遊戲還多了...
分享一下, 我們團的狀況是用Google表單每週調查出席狀況
偶爾還可以丟一些幹話或問題, 看有沒有辦法得到一些額外的回饋
有時對團隊不管是氣氛或決策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2) 決策
這邊指的是戰鬥前的解說 跟 策略的擬定
戰鬥前的解說要記得不要講太多廢話, 話越多越容易失去焦點
有些非關鍵性的招式, 或者是很直覺性的招式, 甚至可以不需要解釋
(基本上我們團甚至是先死一遍看招式, 否則白天已經上班上課夠久了,
下班還要聽你上課很累很想睡啊!!)
那種地上藍圈躲好, 綠霧躲好的基本上不需要解釋, 指揮的時候提醒一下就好
至於策略的擬定, 我個人極為推薦WCL
RL可以利用WCL其他人打過的紀錄, 去觀察一下別人減傷怎麼配
BOSS的時間軸是怎麼樣, 你就可以知道團隊減傷怎麼安排.
舉例來說翡翠夢魘一王每個P1間隔兩分鐘, 這種事情就可以在WCL裡面看得到
要是當天的出席都已經清楚的狀況下, 建議可以直接先排好, 節省時間.
3) 指揮
既然是指揮, 你邊打邊指揮勢必一定會分心
假若做為取捨的話, 記得優先要先降低自己的迴圈壓力
以DD指揮作為舉例的話, A天賦可以打出100%傷害, 可是迴圈極為複雜
B天賦只能打出90%傷害, 但是配合UI會變超簡單
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B天賦, 對我來說我只要能打到一個不要拖油瓶的程度就好
畢竟身為RL重點還是指揮.
UI在這邊可以提供到很大的幫助, 像是TMW或POWA之類監控技能的UI
盡可能的寫成打地鼠式的, 看到甚麼按甚麼, 也會對簡化迴圈有很大的幫助.
再來建議近戰區跟遠程區最好都有一個指揮.
這個對拓荒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畢竟你不太可能同時看兩邊的東西.
再者這版本的翡翠夢魘, 又會有分邊的狀況,
想單人指揮兩邊的狀況, 你光是死盯著畫面+DBM, 大概甚麼都不用打了XD
至於喊減傷的部分, 可以使用Angry Assignment或者是EXRT的筆記功能
提早先寫上去並且傳送給各個補師 (要先要求補師安裝這個UI)
1234減喊下去都不會搞錯, 對指揮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些流程王, 像是上一版的M瑪肥, 這一版的眼睛之類的
你也可以提早把BOSS放技能的順序先寫在筆記上, 讓自己很清楚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
4) 檢討
既然是拓荒就會沒過就會檢討, 但不代表每次都得檢討
身為RL就該看清楚, 這次究竟是 失誤 還是 戰略錯誤?
拿一個本團發生的小故事來說吧
上版本的的M2劫奪者 團隊裡的貓D一直被彈幕打死
團裡兇巴巴的補薩 邊翻WCL邊跑去嘴貓D;
這才發現貓D因為努力轉火打炸彈, 結果視角切來切去沒看到彈幕就死了.
DD很認真轉火打炸彈是應該的沒錯 / 所以被彈幕打死就是因為他雷嗎?
炸彈血量那麼少, 其實AOE強的職業順手A一下, 外面的遠程打一下, 其實炸彈就清光了
所以後來我們是請近戰不需要特意轉火打炸彈, 基本上就沒甚麼人死在彈幕了.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告訴我們
不要急著抓戰犯, 請嘗試去看看這些戰犯(?)背後的故事
或許你可以在這次拓荒之中學到更多
-----------------------------
就先分享到這邊吧~ 不知不覺好像也沒講什麼重點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順帶一提, 發這篇文絕對不是為了婊那個兇巴巴的補薩)
--
但是對帶團還是有一點心得, 借這個標題分享一下
順便騙一點P幣
----------------------------
首先在提到RL該做的事情以前, 要先知道你們團自己想打的風格是甚麼
進度團? 休閒團?
進度是要到多進度? 功課準備要到多少? 精煉爆發多齊全? 一週至少要刷多少大祕境?
休閒是可以接受多休閒? 全團開MIC邊聊邊打? 不在意結果,好玩就好?
身為一個RL心中一定要有團隊的雛形, 否則一定堅持不久
例如: 有人想打進度, 因緣際會進入了休閒團,
一開始覺得這團的人很有趣, 後來發現大家都隨便打,
開始想要滲透指揮層, 搞得最後大家壓力很大, 整團鬧得不開心
甚至這個團因此慢慢散掉
這種故事應該到處都看得到,
因此建議在擔任RL前,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打甚麼團, 團員想要打甚麼團,
接著再往那個方向去做準備.
那麼來說說, 身為RL要做的哪些事
這邊跟前篇推文提到的差不多, 不外乎就是人員、決策、指揮、檢討
1) 人員
目標只要越往頂端看, 一定就會遇到人員壓力,
畢竟傳奇難度就是有20人限制的考量
原PO提到的是15人的小團隊, 要是想打傳奇難度就是要塞到23~25人左右
才有辦法穩定打傳奇難度的團隊
基本上人員調度是個苦差事,
一不小心花在戰鬥前的準備, 就比玩遊戲還多了...
分享一下, 我們團的狀況是用Google表單每週調查出席狀況
偶爾還可以丟一些幹話或問題, 看有沒有辦法得到一些額外的回饋
有時對團隊不管是氣氛或決策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2) 決策
這邊指的是戰鬥前的解說 跟 策略的擬定
戰鬥前的解說要記得不要講太多廢話, 話越多越容易失去焦點
有些非關鍵性的招式, 或者是很直覺性的招式, 甚至可以不需要解釋
(基本上我們團甚至是先死一遍看招式, 否則白天已經上班上課夠久了,
下班還要聽你上課很累很想睡啊!!)
那種地上藍圈躲好, 綠霧躲好的基本上不需要解釋, 指揮的時候提醒一下就好
至於策略的擬定, 我個人極為推薦WCL
RL可以利用WCL其他人打過的紀錄, 去觀察一下別人減傷怎麼配
BOSS的時間軸是怎麼樣, 你就可以知道團隊減傷怎麼安排.
舉例來說翡翠夢魘一王每個P1間隔兩分鐘, 這種事情就可以在WCL裡面看得到
要是當天的出席都已經清楚的狀況下, 建議可以直接先排好, 節省時間.
3) 指揮
既然是指揮, 你邊打邊指揮勢必一定會分心
假若做為取捨的話, 記得優先要先降低自己的迴圈壓力
以DD指揮作為舉例的話, A天賦可以打出100%傷害, 可是迴圈極為複雜
B天賦只能打出90%傷害, 但是配合UI會變超簡單
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B天賦, 對我來說我只要能打到一個不要拖油瓶的程度就好
畢竟身為RL重點還是指揮.
UI在這邊可以提供到很大的幫助, 像是TMW或POWA之類監控技能的UI
盡可能的寫成打地鼠式的, 看到甚麼按甚麼, 也會對簡化迴圈有很大的幫助.
再來建議近戰區跟遠程區最好都有一個指揮.
這個對拓荒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畢竟你不太可能同時看兩邊的東西.
再者這版本的翡翠夢魘, 又會有分邊的狀況,
想單人指揮兩邊的狀況, 你光是死盯著畫面+DBM, 大概甚麼都不用打了XD
至於喊減傷的部分, 可以使用Angry Assignment或者是EXRT的筆記功能
提早先寫上去並且傳送給各個補師 (要先要求補師安裝這個UI)
1234減喊下去都不會搞錯, 對指揮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些流程王, 像是上一版的M瑪肥, 這一版的眼睛之類的
你也可以提早把BOSS放技能的順序先寫在筆記上, 讓自己很清楚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
4) 檢討
既然是拓荒就會沒過就會檢討, 但不代表每次都得檢討
身為RL就該看清楚, 這次究竟是 失誤 還是 戰略錯誤?
拿一個本團發生的小故事來說吧
上版本的的M2劫奪者 團隊裡的貓D一直被彈幕打死
團裡兇巴巴的補薩 邊翻WCL邊跑去嘴貓D;
這才發現貓D因為努力轉火打炸彈, 結果視角切來切去沒看到彈幕就死了.
DD很認真轉火打炸彈是應該的沒錯 / 所以被彈幕打死就是因為他雷嗎?
炸彈血量那麼少, 其實AOE強的職業順手A一下, 外面的遠程打一下, 其實炸彈就清光了
所以後來我們是請近戰不需要特意轉火打炸彈, 基本上就沒甚麼人死在彈幕了.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告訴我們
不要急著抓戰犯, 請嘗試去看看這些戰犯(?)背後的故事
或許你可以在這次拓荒之中學到更多
-----------------------------
就先分享到這邊吧~ 不知不覺好像也沒講什麼重點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順帶一提, 發這篇文絕對不是為了婊那個兇巴巴的補薩)
--
Tags:
WOW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6-10-25T08:47
at 2016-10-25T08:47
By Wallis
at 2016-10-26T13:30
at 2016-10-26T13:30
By Delia
at 2016-10-30T05:26
at 2016-10-30T05:26
By Olivia
at 2016-11-02T18:41
at 2016-11-02T18:41
By Valerie
at 2016-11-03T02:12
at 2016-11-03T02:12
By James
at 2016-11-07T23:46
at 2016-11-07T23:46
By Mason
at 2016-11-10T03:38
at 2016-11-10T03:38
By Leila
at 2016-11-11T06:09
at 2016-11-11T06:09
By Leila
at 2016-11-16T01:15
at 2016-11-16T01:15
By Wallis
at 2016-11-16T15:16
at 2016-11-16T15:16
By Candice
at 2016-11-19T22:37
at 2016-11-19T22:37
By Regina
at 2016-11-22T13:40
at 2016-11-22T13:40
By Mason
at 2016-11-22T16:58
at 2016-11-22T16:58
By Daph Bay
at 2016-11-24T20:12
at 2016-11-24T20:12
By Suhail Hany
at 2016-11-25T09:51
at 2016-11-25T09:5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11-27T16:07
at 2016-11-27T16:07
By Franklin
at 2016-11-28T08:15
at 2016-11-28T08:15
By Heather
at 2016-12-01T21:23
at 2016-12-01T21:23
By Agnes
at 2016-12-05T12:28
at 2016-12-05T12:28
By Belly
at 2016-12-07T04:59
at 2016-12-07T04:59
By Caroline
at 2016-12-09T07:11
at 2016-12-09T07:11
By Ivy
at 2016-12-10T19:43
at 2016-12-10T19:43
By Puput
at 2016-12-12T11:44
at 2016-12-12T11:44
By Ivy
at 2016-12-16T18:50
at 2016-12-16T18:50
By Hardy
at 2016-12-19T13:46
at 2016-12-19T13:46
By Ivy
at 2016-12-23T05:40
at 2016-12-23T05:40
By Andrew
at 2016-12-26T12:20
at 2016-12-26T12:20
By Barb Cronin
at 2016-12-30T02:22
at 2016-12-30T02:22
By Michael
at 2016-12-30T14:03
at 2016-12-30T14:03
By Ina
at 2017-01-04T09:53
at 2017-01-04T09:53
By Charlie
at 2017-01-06T01:34
at 2017-01-06T01:34
By Leila
at 2017-01-08T09:44
at 2017-01-08T09:44
By Andy
at 2017-01-10T09:14
at 2017-01-10T09:14
By Mary
at 2017-01-15T01:36
at 2017-01-15T01:36
By Genevieve
at 2017-01-17T16:06
at 2017-01-17T16:06
By Rae
at 2017-01-22T09:44
at 2017-01-22T09:44
By Elvira
at 2017-01-22T18:29
at 2017-01-22T18:29
By Leila
at 2017-01-23T07:08
at 2017-01-23T07:08
By Selena
at 2017-01-25T23:04
at 2017-01-25T23:04
Related Posts
新手帶團要注意什麼?
By Edith
at 2016-10-24T16:38
at 2016-10-24T16:38
狂怒戰的單體傷害不高
By Olga
at 2016-10-24T16:34
at 2016-10-24T16:34
新手帶團要注意什麼?
By Annie
at 2016-10-24T16:34
at 2016-10-24T16:34
上古之戰講古...還是吹牛?
By Hedwig
at 2016-10-24T16:12
at 2016-10-24T16:12
專業製造物品處理方式
By Anonymous
at 2016-10-24T15:17
at 2016-10-24T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