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改軸 - 魔術方塊

By Rebecca
at 2009-10-03T03:09
at 2009-10-03T03:09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一直在發表長篇文章,這篇也不例外,這次的文章會非常的長
相要DIY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內容有可能違背你的一般常識,採不採用在個人
這篇文章是有關正V-CUBE 及 偽V系列的改造軸心問題,想要知道改過之後的利弊的人,
請查詢我的上一篇文章。
---------------------------本文開始-----------------------------------
當我們買下魔術方塊的同時都會希望這個魔術方塊能夠耐久,尤其是一顆價格不斐的方塊
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珍惜它,早期為了解決V-CUBE系列轉久磨損的問題,拜版大「黃零」
之賜我們得到「改軸」的方法,這方法就是將原有的螺絲去除換上替代可調整的螺絲
並且加上墊片減少彈簧對方塊的損耗。但是改法眾說紛紜,大家都認為這樣改就好了
於是產生了「沒經驗者改造失敗機率高」的問題,
以下為各位探討所謂的「改軸」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我們一樣要先具備基本知識,「改造」這個詞顧名思義就是把原有的物品加以改變
使它變成我們所希望的樣子及功能,但是「改造」有個潛在的含意就是「破壞」
改造物品會「破壞外觀」即使只是加裝上去也一樣是「破壞」,只是破壞程度有差別而已
「改軸」也是經過「破壞」之後重新再造的過程將軸心改成我們希望的樣子。
但是改軸所經過的破壞過程往往違反了「改造」的原始用意,
原因在於重要的零件也被破壞,嚴重者甚至讓零件喪失原始功能。
由上面所述我們可以得到「改造」是必須在「保留重要零件功能」的前提之下進行
為了滿足這樣的條件有幾個方法變成不可行:剪螺絲、破壞中心軸
光是這兩項就直接推翻我之前的改造法以及版大黃零的方法,剩下風大的拔軸法可行
但是早期正V系列的頑強軸心真的耐的住拔螺絲嗎?答案是「碰運氣」
於是改軸作業變成一項賭博遊戲,賭中住套房、沒中躲冷氣房,結果大家都買偽V來改
買了偽V第一個遇到的難題就是中心蓋黏太緊,好不容易拆開卻把中心蓋挖爛了
有鑑於此我自己講改軸作業發展成兩種順序不同的過程
正V:開中心蓋→切軸→打出卯釘→軸心重新鑽孔→換彈簧組裝
偽V:切軸→打出螺絲(中心蓋一併掉落)→軸心重新鑽孔→組裝
這兩種方法是目前我找出最有效的改軸方式,尤其是打出螺絲的動作可以直接解決
螺絲卯釘拔不出來的問題,甚至風大在我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狀況都能解決。
首先先講「切軸」的部分,先看一下我畫的結構圖: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jpg
V-CUBE系列的中心塊與軸心之間有一個交界處,就是從那個交界處直接下手切開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2.JPG
圖中畫紅線處
這是利用正V或偽V的螺絲特色,在圖片中螺絲(藍色部分)的底端正好與紅線切齊
也就是說從那邊切開就會看到裸露的螺絲底部,這個部分Jerry的偽V在給我處理的時候
他就看到整個過程,在我處理過的V-CUBE都是這樣,這個動作可以直接讓中心塊
與軸心分離,並讓螺絲底端裸露出來。
接著就針對裸露的螺絲底端進行「打出螺絲」過程:將分離的中心塊倒轉180度
放置在虎鉗的中間使螺絲正好可以出來的位置如下圖示意: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3.JPG
黑色部分代表虎鉗
拿鐵釘對準上圖中箭頭的方向也就是裸露出來的螺絲底部中間,用鐵鎚敲鐵釘打出螺絲
到這裡的過程有一個好處,不論正偽我們都可以拿衛生紙或抹布墊在中心塊與
虎鉗的接觸區域,這樣可以保護中心塊不會遭受到破壞,對偽V來說則可以順便利用
螺絲被打出的力道順勢將中心蓋推出來以降低中心蓋受損機率。
最後的步驟就是將原本的軸心重新鑽孔,這個步驟只是為了讓我們鎖入M3的螺絲
在第一章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軸心內部已經有現成的孔洞了,那為何要重新鑽孔?
在機械製造的技術當中「螺絲孔」的直徑是有規定的,我們為了要鎖入M3的螺絲
軸心的孔洞直徑就必須符合螺絲「底徑」的尺寸,若孔徑小於底徑則螺絲難以鎖入
硬攻(硬鎖)之下就會撐開軸心導致軸心破裂,若孔徑大於底徑並接近螺絲外徑,
則容易發生「跳牙」或者是「崩牙」使軸心無法使用的情況。
那什麼是「底徑」?如下圖所示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el.jpg
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孔徑弄成底徑的大小,而M3的螺絲底徑是2.285mm,因此我們必須
鑽比2.285mm還要大一點點的孔徑,市售鑽頭的規格只有2.2mm或2.4mm的鑽頭
依照我的經驗是拿 2.4mm的來鑽比較適合,因為塑膠遇熱膨脹當我們鑽完冷卻之後
往往實際孔徑會小於2.4mm,因此這個尺寸的鑽頭最適合。
重新鑽孔之後就要看個人組裝功力了,鎖螺絲時要力求螺絲平行於軸孔
所歪以後影響甚巨務必小心。
在此做個總結:
為什麼我會反對剪螺絲?這答案從這邊文章可以看出,因為螺絲沒那麼好剪
我們常常會將中心塊挖壞並且導致中心蓋難以蓋入,有些人認為挖壞產生的毛邊
可以用來塞中心蓋,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其壽命,當中心蓋多掉幾次之後毛邊也被磨掉了
如此一來又必須加工產生新的毛邊來塞中心蓋,久了中心塊也報廢了
另外我看過其他剪螺絲之下的產物,有些非常明顯的連中心塊內部都遭到破壞
這樣鎖上新的螺絲可以說完全沒有效果,因為新的螺絲頭剛好符合中心塊的內徑
內經被挖爛則導致孔徑縮小進而阻礙螺絲與中心塊的相對移動,這樣改軸之後反而更糟
除了反對剪螺絲以外我也反對我先前所用的改軸方式,因為那樣大費周章不符時間成本
甚至浪費原軸的再利用機會,這與我的理念相違背。因此我想出更好的改造方式
不需要剪螺絲也無須剪彈簧,讓改軸更容易成功這才是我想要的。
--
╭────────────────╮
.。○ │我想要繼續載著你們走到更遠的地方│
╭ ▍ ╰────────────────╯
●╮___█
╰─◎┘ 船工臥雲:我會讓你的精神永遠在大家心裡繼續航行
迷你梅利號 http://www.wretch.cc/blog/chiohunpp
--
相要DIY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內容有可能違背你的一般常識,採不採用在個人
這篇文章是有關正V-CUBE 及 偽V系列的改造軸心問題,想要知道改過之後的利弊的人,
請查詢我的上一篇文章。
---------------------------本文開始-----------------------------------
當我們買下魔術方塊的同時都會希望這個魔術方塊能夠耐久,尤其是一顆價格不斐的方塊
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珍惜它,早期為了解決V-CUBE系列轉久磨損的問題,拜版大「黃零」
之賜我們得到「改軸」的方法,這方法就是將原有的螺絲去除換上替代可調整的螺絲
並且加上墊片減少彈簧對方塊的損耗。但是改法眾說紛紜,大家都認為這樣改就好了
於是產生了「沒經驗者改造失敗機率高」的問題,
以下為各位探討所謂的「改軸」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我們一樣要先具備基本知識,「改造」這個詞顧名思義就是把原有的物品加以改變
使它變成我們所希望的樣子及功能,但是「改造」有個潛在的含意就是「破壞」
改造物品會「破壞外觀」即使只是加裝上去也一樣是「破壞」,只是破壞程度有差別而已
「改軸」也是經過「破壞」之後重新再造的過程將軸心改成我們希望的樣子。
但是改軸所經過的破壞過程往往違反了「改造」的原始用意,
原因在於重要的零件也被破壞,嚴重者甚至讓零件喪失原始功能。
由上面所述我們可以得到「改造」是必須在「保留重要零件功能」的前提之下進行
為了滿足這樣的條件有幾個方法變成不可行:剪螺絲、破壞中心軸
光是這兩項就直接推翻我之前的改造法以及版大黃零的方法,剩下風大的拔軸法可行
但是早期正V系列的頑強軸心真的耐的住拔螺絲嗎?答案是「碰運氣」
於是改軸作業變成一項賭博遊戲,賭中住套房、沒中躲冷氣房,結果大家都買偽V來改
買了偽V第一個遇到的難題就是中心蓋黏太緊,好不容易拆開卻把中心蓋挖爛了
有鑑於此我自己講改軸作業發展成兩種順序不同的過程
正V:開中心蓋→切軸→打出卯釘→軸心重新鑽孔→換彈簧組裝
偽V:切軸→打出螺絲(中心蓋一併掉落)→軸心重新鑽孔→組裝
這兩種方法是目前我找出最有效的改軸方式,尤其是打出螺絲的動作可以直接解決
螺絲卯釘拔不出來的問題,甚至風大在我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狀況都能解決。
首先先講「切軸」的部分,先看一下我畫的結構圖: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jpg

V-CUBE系列的中心塊與軸心之間有一個交界處,就是從那個交界處直接下手切開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2.JPG
這是利用正V或偽V的螺絲特色,在圖片中螺絲(藍色部分)的底端正好與紅線切齊
也就是說從那邊切開就會看到裸露的螺絲底部,這個部分Jerry的偽V在給我處理的時候
他就看到整個過程,在我處理過的V-CUBE都是這樣,這個動作可以直接讓中心塊
與軸心分離,並讓螺絲底端裸露出來。
接著就針對裸露的螺絲底端進行「打出螺絲」過程:將分離的中心塊倒轉180度
放置在虎鉗的中間使螺絲正好可以出來的位置如下圖示意: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Model3.JPG
拿鐵釘對準上圖中箭頭的方向也就是裸露出來的螺絲底部中間,用鐵鎚敲鐵釘打出螺絲
到這裡的過程有一個好處,不論正偽我們都可以拿衛生紙或抹布墊在中心塊與
虎鉗的接觸區域,這樣可以保護中心塊不會遭受到破壞,對偽V來說則可以順便利用
螺絲被打出的力道順勢將中心蓋推出來以降低中心蓋受損機率。
最後的步驟就是將原本的軸心重新鑽孔,這個步驟只是為了讓我們鎖入M3的螺絲
在第一章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軸心內部已經有現成的孔洞了,那為何要重新鑽孔?
在機械製造的技術當中「螺絲孔」的直徑是有規定的,我們為了要鎖入M3的螺絲
軸心的孔洞直徑就必須符合螺絲「底徑」的尺寸,若孔徑小於底徑則螺絲難以鎖入
硬攻(硬鎖)之下就會撐開軸心導致軸心破裂,若孔徑大於底徑並接近螺絲外徑,
則容易發生「跳牙」或者是「崩牙」使軸心無法使用的情況。
那什麼是「底徑」?如下圖所示
http://chiohunpp.myweb.hinet.net/el.jpg

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孔徑弄成底徑的大小,而M3的螺絲底徑是2.285mm,因此我們必須
鑽比2.285mm還要大一點點的孔徑,市售鑽頭的規格只有2.2mm或2.4mm的鑽頭
依照我的經驗是拿 2.4mm的來鑽比較適合,因為塑膠遇熱膨脹當我們鑽完冷卻之後
往往實際孔徑會小於2.4mm,因此這個尺寸的鑽頭最適合。
重新鑽孔之後就要看個人組裝功力了,鎖螺絲時要力求螺絲平行於軸孔
所歪以後影響甚巨務必小心。
在此做個總結:
為什麼我會反對剪螺絲?這答案從這邊文章可以看出,因為螺絲沒那麼好剪
我們常常會將中心塊挖壞並且導致中心蓋難以蓋入,有些人認為挖壞產生的毛邊
可以用來塞中心蓋,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其壽命,當中心蓋多掉幾次之後毛邊也被磨掉了
如此一來又必須加工產生新的毛邊來塞中心蓋,久了中心塊也報廢了
另外我看過其他剪螺絲之下的產物,有些非常明顯的連中心塊內部都遭到破壞
這樣鎖上新的螺絲可以說完全沒有效果,因為新的螺絲頭剛好符合中心塊的內徑
內經被挖爛則導致孔徑縮小進而阻礙螺絲與中心塊的相對移動,這樣改軸之後反而更糟
除了反對剪螺絲以外我也反對我先前所用的改軸方式,因為那樣大費周章不符時間成本
甚至浪費原軸的再利用機會,這與我的理念相違背。因此我想出更好的改造方式
不需要剪螺絲也無須剪彈簧,讓改軸更容易成功這才是我想要的。
--
╭────────────────╮
.。○ │我想要繼續載著你們走到更遠的地方│
╭ ▍ ╰────────────────╯
●╮___█
╰─◎┘ 船工臥雲:我會讓你的精神永遠在大家心裡繼續航行
迷你梅利號 http://www.wretch.cc/blog/chiohunpp
--
Tags:
魔術方塊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09-10-04T08:06
at 2009-10-04T08:06

By Kama
at 2009-10-04T14:16
at 2009-10-04T14:16

By Rosalind
at 2009-10-05T04:57
at 2009-10-05T04:57

By Joe
at 2009-10-07T10:20
at 2009-10-07T10:20

By Connor
at 2009-10-08T18:12
at 2009-10-08T18:12

By Harry
at 2009-10-12T16:17
at 2009-10-12T16:17

By Carol
at 2009-10-15T17:06
at 2009-10-15T17:06

By Oliver
at 2009-10-19T12:38
at 2009-10-19T12:38

By Kama
at 2009-10-21T12:53
at 2009-10-21T12:53

By Zora
at 2009-10-24T09:48
at 2009-10-24T09:48

By Eden
at 2009-10-27T04:23
at 2009-10-27T04:2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10-27T23:12
at 2009-10-27T23:12

By Edward Lewis
at 2009-11-01T16:16
at 2009-11-01T16:16

By Anthony
at 2009-11-06T00:18
at 2009-11-06T00:18

By Yedda
at 2009-11-09T03:13
at 2009-11-09T03:13

By Enid
at 2009-11-10T18:56
at 2009-11-10T18:56

By Frederic
at 2009-11-14T09:17
at 2009-11-14T09:17

By Annie
at 2009-11-17T02:55
at 2009-11-17T02:55

By Kristin
at 2009-11-17T15:28
at 2009-11-17T15:28

By Caroline
at 2009-11-19T00:09
at 2009-11-19T00:09

By Thomas
at 2009-11-22T02:58
at 2009-11-22T02:58

By Ursula
at 2009-11-26T08:12
at 2009-11-26T08:12

By David
at 2009-11-29T05:27
at 2009-11-29T05:27

By Ivy
at 2009-12-02T19:32
at 2009-12-02T19:32

By Leila
at 2009-12-07T12:48
at 2009-12-07T12:48

By Robert
at 2009-12-12T12:19
at 2009-12-12T12:19

By Edith
at 2009-12-14T20:25
at 2009-12-14T20:25

By Poppy
at 2009-12-17T17:07
at 2009-12-17T17:07

By William
at 2009-12-20T08:39
at 2009-12-20T08:39
Related Posts
Tomasz Zolnowski WR average 10.07 Po …

By Faithe
at 2009-10-03T01:00
at 2009-10-03T01:00
換三邊的通式

By Hedy
at 2009-10-02T19:58
at 2009-10-02T19:58
Tomasz Zolnowski WR average 10.07 Polish Open 2009

By Xanthe
at 2009-10-02T01:49
at 2009-10-02T01:49
關於5X5

By Anthony
at 2009-10-02T00:28
at 2009-10-02T00:28
現在JET在做家庭計畫-爸爸疊杯杯

By Wallis
at 2009-10-01T23:18
at 2009-10-01T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