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性 - 五子棋
By Harry
at 2011-12-06T18:37
at 2011-12-06T18:37
Table of Contents
[8-1] 大部份運動比賽, 要有觀眾才能維持流行.
[8-2] 為了觀賞性, 桌球(乒乓球)在 2000年時, 直徑從 38mm 改成 40mm.
這樣球速慢一點, 而且比較不會常常掉球撿球.
[8-3] 桌球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竟然可以為了觀賞性來改變球的大小. 可見觀賞性的重要.
[8-4] 這 2mm 的差距, 對選手是很大的改變.
我在當兵時, 桌球曾打到大學校隊的水準.
(有位軍中學弟是某大學校隊, 他入伍時, 他和我的比分大約是 21:8, 到我退伍前,
比分都在 21:20 不是我嬴一分, 就是他嬴一分)
我退伍後, 有朋友找我打桌球, 我發現我竟然不會發球.
不管怎麼發, 都打不過網. 當時還以為我神經有問題了. 我明明照著當兵時候的精準動作.
朋友才告訴我, 球變大了. 於是我才放棄原來固化的動作, 重新適應新球.
[8-5] 交換 產生更多的計算量
一般的棋類, 是向最大優勢的方向推進.
但五子棋/連珠為了平衡先手優勢, 而加入「交換」規則
於是先手不能只是找出最佳著手, 而要繼續找第 2 佳, 第 3 佳.. 直到認為均勢為止--
以免對手選擇交換而佔了優勢.
有些玩家喜歡這樣的大量計算, 但也有玩家認為這是多餘的麻煩.
[8-6] 更多的計算量, 就要花更多的時間.
連珠的開局前 5 手要花較長的時間.
==> 這樣造成觀眾的不耐
開局後卻可能因為選錯開局而較快結束.
==> 這樣能觀賞的時間變短了.
總之, 連珠的複雜開局不利於 現場/轉播 觀看.
參考資料:
* 桌球 38mm 與 40mm 之比較
http://code123.org/599145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4.25.226.78 (12/06 18:58)
這是人種先天因素.
黑人的睪丸素比較多, 所以長於爆發力的運動, 例如短跑. (看奧運決賽都是黑人)
黃人的神經反應較快, 所以長於精細的運動. (例如 桌球、圍棋)
白人各項屬性介於黑人與黃人之間.
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講, 叫做高手「自爽」
「高手的感覺」一文會提到.
Show me the money ?? 北韓那麼窮, 給他們錢就能解決嗎 ?
錢只是表面短期的因素, 看不出事物的「根本原因」, 難怪...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4.25.232.19 (12/07 14:25)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40.112.4.192 (12/08 09:47)
是什麼把樓上搞成這樣 ? 已經超越他的學長 老古* 了.
其實這些言行是我在其他大學演講的「經典案例」, 後面會提到.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222.76.181.193 (12/10 00:32)
[8-2] 為了觀賞性, 桌球(乒乓球)在 2000年時, 直徑從 38mm 改成 40mm.
這樣球速慢一點, 而且比較不會常常掉球撿球.
[8-3] 桌球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竟然可以為了觀賞性來改變球的大小. 可見觀賞性的重要.
[8-4] 這 2mm 的差距, 對選手是很大的改變.
我在當兵時, 桌球曾打到大學校隊的水準.
(有位軍中學弟是某大學校隊, 他入伍時, 他和我的比分大約是 21:8, 到我退伍前,
比分都在 21:20 不是我嬴一分, 就是他嬴一分)
我退伍後, 有朋友找我打桌球, 我發現我竟然不會發球.
不管怎麼發, 都打不過網. 當時還以為我神經有問題了. 我明明照著當兵時候的精準動作.
朋友才告訴我, 球變大了. 於是我才放棄原來固化的動作, 重新適應新球.
[8-5] 交換 產生更多的計算量
一般的棋類, 是向最大優勢的方向推進.
但五子棋/連珠為了平衡先手優勢, 而加入「交換」規則
於是先手不能只是找出最佳著手, 而要繼續找第 2 佳, 第 3 佳.. 直到認為均勢為止--
以免對手選擇交換而佔了優勢.
有些玩家喜歡這樣的大量計算, 但也有玩家認為這是多餘的麻煩.
[8-6] 更多的計算量, 就要花更多的時間.
連珠的開局前 5 手要花較長的時間.
==> 這樣造成觀眾的不耐
開局後卻可能因為選錯開局而較快結束.
==> 這樣能觀賞的時間變短了.
總之, 連珠的複雜開局不利於 現場/轉播 觀看.
參考資料:
* 桌球 38mm 與 40mm 之比較
http://code123.org/599145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4.25.226.78 (12/06 18:58)
推 rj5871224:我一直以為是外國人為了打贏中國人而改的 12/06 23:04
理論上會比較接近中國人, 但要打嬴還是有困難. 這是人種先天因素.
黑人的睪丸素比較多, 所以長於爆發力的運動, 例如短跑. (看奧運決賽都是黑人)
黃人的神經反應較快, 所以長於精細的運動. (例如 桌球、圍棋)
白人各項屬性介於黑人與黃人之間.
推 ko1:桌球我同意 不過說連珠開局觀賞性差你是牽強了點 12/07 00:55
推 ko1:水準不高的比賽觀賞性我不敢說 12/07 00:56
推 ko1:世界杯每一輪都有人下到加時 AT也有人開局進行很快 12/07 00:58
推 ko1:自己下可以抱怨開局困難沒關係 12/07 01:00
推 ko1:但是當觀眾...選手都沒抱怨了 觀眾替選手抱怨開局困難做啥? 12/07 01:01
推 ko1:你觀眾不熟悉開局 不代表選手不熟悉 真的是多慮了 12/07 01:02
熟悉的只有少數選手, 大部分平民不行. 所以流行不起來. 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講, 叫做高手「自爽」
「高手的感覺」一文會提到.
→ merhi0506:前幾手不是近乎定石大戰嗎? 12/07 05:32
噓 finite:說過了,要點評江山,一則要有錢,不然要有棋力。 12/07 10:25
→ finite:高段棋手的話你聽不進去,就只知道嘴筋連發 12/07 10:26
→ finite:注定你就是10k的角色,想逆轉,拿個段未來瞧瞧吧! 12/07 10:27
→ finite:不然,show me the money,有獎金,在無聊的規則也有人會下 12/07 10:29
都流放邊疆多年了口氣還這麼大? 等你能回鄉再說吧. Show me the money ?? 北韓那麼窮, 給他們錢就能解決嗎 ?
錢只是表面短期的因素, 看不出事物的「根本原因」, 難怪...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14.25.232.19 (12/07 14:25)
推 ko1:棋類比賽本來就 不像球類比賽那樣能帶來高潮 不單是五子棋 12/07 14:46
推 ko1:一盤棋規則是有禁無禁 "大部分平民"單看盤面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12/07 14:55
推 ko1:就算 大比賽一慮採用你的正宗五子棋規則 12/07 14:59
推 ko1:轉播畫面還是一盤棋跟兩個抱頭苦思的人 真的就能收視率爆表嗎? 12/07 15:02
上文回給 finite 最後的 "..." 是針對 finite, 與他人無關, 勿誤會.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140.112.4.192 (12/08 09:47)
噓 finite:再一百萬年也不會採用你的所謂正宗五子棋規則。 12/08 11:42
→ finite:自High不需要理由,你請繼續。 12/08 11:43
太厲害了, 我還沒講正宗五子棋是什麼, 就有人可以預言. 是什麼把樓上搞成這樣 ? 已經超越他的學長 老古* 了.
其實這些言行是我在其他大學演講的「經典案例」, 後面會提到.
※ 編輯: farmerlu 來自: 222.76.181.193 (12/10 00:32)
推 fatdogg:這是轉帖嗎? 12/12 14:34
→ farmerlu:這篇是 farmerlu 原創啊. 轉貼的話, 會特別標明. 12/12 15:50
Tags:
五子棋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1-12-09T16:32
at 2011-12-09T16:32
By Victoria
at 2011-12-12T07:24
at 2011-12-12T07:24
By Sierra Rose
at 2011-12-13T21:20
at 2011-12-13T21:20
By Erin
at 2011-12-17T16:40
at 2011-12-17T16:40
By Brianna
at 2011-12-21T13:53
at 2011-12-21T13:53
By Ina
at 2011-12-24T13:09
at 2011-12-24T13:09
By Yuri
at 2011-12-28T20:47
at 2011-12-28T20:47
By Kumar
at 2011-12-29T10:47
at 2011-12-29T10:47
By Oscar
at 2012-01-02T20:04
at 2012-01-02T20:04
By Noah
at 2012-01-07T04:31
at 2012-01-07T04:31
By Michael
at 2012-01-08T02:18
at 2012-01-08T02:18
By Freda
at 2012-01-10T18:36
at 2012-01-10T18:36
By Valerie
at 2012-01-14T15:41
at 2012-01-14T15:41
By Ursula
at 2012-01-15T08:38
at 2012-01-15T08:38
By Lydia
at 2012-01-17T12:01
at 2012-01-17T12:01
By Dora
at 2012-01-18T12:01
at 2012-01-18T12:01
By Elvira
at 2012-01-21T11:24
at 2012-01-21T11:24
By Kama
at 2012-01-23T21:13
at 2012-01-23T21:13
By Cara
at 2012-01-28T03:30
at 2012-01-28T03:30
By Elvira
at 2012-01-30T03:07
at 2012-01-30T03:07
Related Posts
(普規,長連不算勝)實驗(4,4) 之 1
By Queena
at 2011-12-02T23:32
at 2011-12-02T23:32
角上五子棋實驗
By Harry
at 2011-12-02T18:10
at 2011-12-02T18:10
小結 和 目錄預告
By Una
at 2011-11-29T18:49
at 2011-11-29T18:49
驟死性 和 尖銳性
By Megan
at 2011-11-29T18:17
at 2011-11-29T18:17
Re: 111127協會盃晉段組 統計資料
By Jessica
at 2011-11-28T14:59
at 2011-11-28T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