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吃草 - 推理遊戲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5-06-22T00:3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eahhuman (人)》之銘言:
: ※ 引述《Nanan (安慶程二)》之銘言:
: : 不知有無發表.
: : 一平房里住著你,另一平房里住著一對年輕的couple,兩平房的門之間隔著一段
: : 草 坪,方圓一公里內沒有其他的人。一天晚上你睡覺的時候,依次听見了外面發出的4种
: : 聲音:兩人吵架的聲音,斧頭砍東西的聲音,牛吃草的聲音,門響的聲音。你沒有理會,
: : 自己睡去了。第二天早上,你打開門,發現對面的女士慘死在了你家門口。請問發生了什
: : 么?
: 我覺得是晚上他們因為某事吵架,接著越演越烈,丈夫很生氣,就拿斧頭要砍女的,於是
: 出現了斧頭四處揮砍的聲音。但是女的當然要反抗,卻無意失手把丈夫殺了,但自己也被
: 砍了一斧,連站都站不起來,方圓一公里內又只有你,只好爬過草坪來求救,於是出現了
: 疑似牛吃草的聲音,到了你家門口,她已經失血太多,沒什麼力氣,但她仍奮力要敲你的
: 門,因為沒了力氣,因此你對門輕輕發出的聲音並沒留意,繼續睡,終於她因為失血過多
: 昏迷接著死去,你卻沒出來過,所以你是壞人。


這個感覺就像想故事劇情~

我也來玩一下

晚上因為太太跟你暗渡陳倉的事情被先生發現而爭吵....(爭吵的聲音)

先生一怒之下用他上班用的斧頭將太太砍死...(所以有斧頭砍東西的...)

又不想被警察抓走....

所以拖著屍體(所以有牛吃草聲音)

想丟到你家門口想陷害妳....

想知道你是否因為聽到他們爭吵的聲音而醒了...

所以敲了敲門....(所以有門的聲音)

發現你是熟睡(沒發現妳只是不理...)

就把屍體丟到你家門口!!

結束=.=

亂邊故事是我的興趣

哈哈

--
http://www.wretch.cc/blog/blackneko
<-這-是-我-的-地-盤->


P.S.<-交-換-磁-鐵-可-到-這-版-memento->

--

All Comments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5-06-23T10:29
兩位都好有想像力阿,真是佩服佩服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05-06-28T00:32
敲門的地方稍稍不合理 (拙見)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5-06-28T07:07
呵呵~為了要看你睡了沒~所以敲門~^^

視覺假象? [轉載]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5-06-17T21:36
※ 引述《cgcomicgene (五子棋)》之銘言: : ※ 引述《meicom (沒空)》之銘言: : : 試著把A和B兩個方塊看成是浮起來的 : : 也就是說A和B與其它方塊在不同的層次上 : : 這樣很容易就能看出顏色是一樣的 : 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 : 我閉上一隻眼睛看,就能看出A和B的顏色一 ...

視覺假象? [轉載]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5-06-17T11:51
※ 引述《meicom (沒空)》之銘言: : ※ 引述《GFlower (沒來由的猶豫)》之銘言: : : 這... 說真的 我怎麼看 都覺得是不同顏色阿 XD : : 請問是用軟體來看才看的出來嘛??? : : 有人用肉眼直接看就看出視同一顏色!? : : 懷疑我眼球構造跟大家不一樣 XDDDDDD : ...

Re: 比較難的數字推理(補充條件,致歉)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5-06-16T22:58
借這張表 ※ 引述《nepho (乃福)》之銘言: : ※ 引述《Nanan (安慶程二)》之銘言: : : 老師心中想了一個兩位數。他把這兩位數的兩個數字和告訴了A,把這個兩位數的約數 : : 個數告訴了B。 : : A:我不知道。 : : B: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是否為偶數。 : : ...

Re: 比較難的數字推理(補充條件,致歉)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5-06-16T19:51
※ 引述《Nanan (安慶程二)》之銘言: : 老師心中想了一個兩位數。他把這兩位數的兩個數字和告訴了A,把這個兩位數的正約 : 數個數告訴了B。 : A:我不知道。 : B: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是否為偶數。 : A:我知道了。 : B:我也知道了。 : 求此兩位數。 : 當年解此 ...

Re: 比較難的數字推理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5-06-16T16:25
※ 引述《Icebolt (ICE)》之銘言: : ※ 引述《Nanan (安慶程二)》之銘言: : : 老師心中想了一個兩位數。他把這兩位數的兩個數字和告訴了A,把這個兩位數的約數 : : 個數告訴了B。 : : A:我不知道。 : : B:我也不知道。 : : A:我知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