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 任天堂

By Una
at 2011-05-12T22:54
at 2011-05-12T22:5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isik (sisik)》之銘言:
: 不是HD,但他是要接收PS2的繼有巿場,
: 以現在來看是沒成功,
: 反而是PS3及X360抓住了第三方,使巿場分成兩塊,一個是Wii,一個是HD機。
在HD站穩腳步前,WII確實吃掉了PS2市場,只是後來HD站穩後就讓出了。
: 但巿場最大的是HD機,而不是Wii,不然任天堂的Wii也不會這麼快結束掉。
: 當年任天堂不拼HD是因為開發費的問題,且之前以NDS實驗大成功,
: PSP巿場完全被壓制,在日本甚至連PS2都被NDS打掛了。
: 所以任天堂選Wii也是正確的決定,但任天堂對三廠不如對手來的好,
: 造成Wii第三方空洞化也是事實,任天堂不改也只是重覆發生。
現在是HD當道,當然體感市場被吃掉。不過別忘了WII體感正瘋狂時,一堆廠商出了
一堆跟風遊戲,連PS3都要用現在不願提的6軸控制器來比一下,甚至還有廠商為此特
別發說明書指導遊戲評論員如何評分的趣事。
時代風潮本來就是會變,一直哀叫一開始就沒有的HD,為何沒看到Wii的體感殺出一片
天,逼得兩個HD主機跟進體感造成無市場差異後功成身退,任社賺飽學到經驗,正等
新回合開始。
: SONY在PS時期就能做到,任天堂做不到,第三廠有什麼理由大力支持任天堂呢?
: 第三廠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捧一個對他們不好的公司有何益處?
: 十幾年下來都做不到,股東會也沒提這個問題,造成問題一直存在,
: 任天堂一直缺乏大多數的第三方廣泛支持。
不支持就跳啊= =,又不是有契約綁死何樂不為,早從N64與PS時代不就這樣了。不
過跳完也沒好多少,所有主機的小廠依樣都是苦哈哈,遊戲商要出好遊戲才是根本。
: 但總比要先付款才訂貨的方式好,且風險較低。
: 小廠是沒本錢做市場調查的,更別提補貨要二至三星期,
: 根本是讓二手巿場吃掉廠商的利潤。
: GC時期,補貨就要二至三星期,現在依然一樣,任天堂有改嗎?
: 根本沒改,廠商跑掉也是正常的。
娛樂產業不搞市場調查??不是我想吐槽但這點錯很大,做多做少總是要做,辦不到就
沒的好說。不調查怎知道玩家想玩什麼或排斥什麼,這不是用小廠就能當藉口。自己
翻翻書報雜誌區,每個月多的是新上市雜誌,更多的是停刊的,但是總有一些刊物數
十年如一日的出版。抓的到讀者口味,不論訴求是大眾小眾,正確的計算銷量與成本
才是維持營運的關鍵。
: : 你真以為只是副業?X盒肩負著微軟試圖攻佔多媒體市場的計畫,不單滿足只是PC,更
: 這我9年前就說過了,但這仍是副業,微軟的主要業務仍是軟體面,
: XBOX系列並沒有做到非常成功,到能取代主業的地步。
營收額不高不代表副業,任何戰爭的計畫都有包含後勤跟側方支援,也許沒有漂亮功
勳但沒有他們前線也無法達到目標。
: : 要成為客廳的霸主。PS3強搭藍光,目的明顯是要跟另外的光碟格式拼市佔度,就算賣
: : 一台賠一台都要做。
: 這就是副業呀!
: BD也只是取代DVD而已,BD機誰都能做,推BD也只是讓SONY的HDTV能賣更好而已。
: 且就是因為副業,PS3當年才會硬搭BD,不然就算是採DVD,
: 遊戲的實際遊玩畫面也不會變爛。
BD不是人人能做,有專利、有授權金、生產成本,還有技術能力的問題。當初PS3的宣
傳之一就是一片藍光裝十片DVD的量,光材質貼圖檔就細緻N倍,然後一堆主機廚拚了
命的在戰同時移植的遊戲,拿放大鏡檢視不斷鞭,忘了嗎?還有新光碟格式後面還有八
大影業的對抗在,曇花一現的另依格式可是被藍光打到死。
: 有些人只玩單線,且STEAM一樣可破解玩連線對戰,只是麻煩,但仍是可以,
: 這些少掉的巿場就不少了。
: PC一年要賣出數千萬片遊戲用顯示卡,賣出這麼多,但遊戲卻沒賣這麼好,
: 問題大家心知肚明。
: COD7家機賣出2300萬片,PC版只有區區一百多萬片,已很能說明問題。
看不懂你想說啥。
: : 撥接時代的東西拿來跟寬頻比,會不會太遙遠,不論技術或器材都完全不能比較。
: 就是說明任天堂很早就知道網路這塊而已。
: 只是一直沒大力投入,現在再投入已來不及了。
http://kotaku.com/5801088/the-hd-console-game-from1993
正好今天看到的文章,我也可以說1993年HUDSON在PC-FX上就踏入了HD時代,他們就該
是現在HD遊戲的領航者囉?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不是先碰過就代表穩贏。另外一提,
當年FC時代的網路功能是失敗收場,你沒有查到這一點。
: 否則任天堂二十幾年來都不改,再輸一次也是正常的。
輸又怎樣,N64不都死過一次,之後也曾有SEGA大敗險險救回,輸贏本就是常態。
--
: 不是HD,但他是要接收PS2的繼有巿場,
: 以現在來看是沒成功,
: 反而是PS3及X360抓住了第三方,使巿場分成兩塊,一個是Wii,一個是HD機。
在HD站穩腳步前,WII確實吃掉了PS2市場,只是後來HD站穩後就讓出了。
: 但巿場最大的是HD機,而不是Wii,不然任天堂的Wii也不會這麼快結束掉。
: 當年任天堂不拼HD是因為開發費的問題,且之前以NDS實驗大成功,
: PSP巿場完全被壓制,在日本甚至連PS2都被NDS打掛了。
: 所以任天堂選Wii也是正確的決定,但任天堂對三廠不如對手來的好,
: 造成Wii第三方空洞化也是事實,任天堂不改也只是重覆發生。
現在是HD當道,當然體感市場被吃掉。不過別忘了WII體感正瘋狂時,一堆廠商出了
一堆跟風遊戲,連PS3都要用現在不願提的6軸控制器來比一下,甚至還有廠商為此特
別發說明書指導遊戲評論員如何評分的趣事。
時代風潮本來就是會變,一直哀叫一開始就沒有的HD,為何沒看到Wii的體感殺出一片
天,逼得兩個HD主機跟進體感造成無市場差異後功成身退,任社賺飽學到經驗,正等
新回合開始。
: SONY在PS時期就能做到,任天堂做不到,第三廠有什麼理由大力支持任天堂呢?
: 第三廠又不是在做慈善事業,捧一個對他們不好的公司有何益處?
: 十幾年下來都做不到,股東會也沒提這個問題,造成問題一直存在,
: 任天堂一直缺乏大多數的第三方廣泛支持。
不支持就跳啊= =,又不是有契約綁死何樂不為,早從N64與PS時代不就這樣了。不
過跳完也沒好多少,所有主機的小廠依樣都是苦哈哈,遊戲商要出好遊戲才是根本。
: 但總比要先付款才訂貨的方式好,且風險較低。
: 小廠是沒本錢做市場調查的,更別提補貨要二至三星期,
: 根本是讓二手巿場吃掉廠商的利潤。
: GC時期,補貨就要二至三星期,現在依然一樣,任天堂有改嗎?
: 根本沒改,廠商跑掉也是正常的。
娛樂產業不搞市場調查??不是我想吐槽但這點錯很大,做多做少總是要做,辦不到就
沒的好說。不調查怎知道玩家想玩什麼或排斥什麼,這不是用小廠就能當藉口。自己
翻翻書報雜誌區,每個月多的是新上市雜誌,更多的是停刊的,但是總有一些刊物數
十年如一日的出版。抓的到讀者口味,不論訴求是大眾小眾,正確的計算銷量與成本
才是維持營運的關鍵。
: : 你真以為只是副業?X盒肩負著微軟試圖攻佔多媒體市場的計畫,不單滿足只是PC,更
: 這我9年前就說過了,但這仍是副業,微軟的主要業務仍是軟體面,
: XBOX系列並沒有做到非常成功,到能取代主業的地步。
營收額不高不代表副業,任何戰爭的計畫都有包含後勤跟側方支援,也許沒有漂亮功
勳但沒有他們前線也無法達到目標。
: : 要成為客廳的霸主。PS3強搭藍光,目的明顯是要跟另外的光碟格式拼市佔度,就算賣
: : 一台賠一台都要做。
: 這就是副業呀!
: BD也只是取代DVD而已,BD機誰都能做,推BD也只是讓SONY的HDTV能賣更好而已。
: 且就是因為副業,PS3當年才會硬搭BD,不然就算是採DVD,
: 遊戲的實際遊玩畫面也不會變爛。
BD不是人人能做,有專利、有授權金、生產成本,還有技術能力的問題。當初PS3的宣
傳之一就是一片藍光裝十片DVD的量,光材質貼圖檔就細緻N倍,然後一堆主機廚拚了
命的在戰同時移植的遊戲,拿放大鏡檢視不斷鞭,忘了嗎?還有新光碟格式後面還有八
大影業的對抗在,曇花一現的另依格式可是被藍光打到死。
: 有些人只玩單線,且STEAM一樣可破解玩連線對戰,只是麻煩,但仍是可以,
: 這些少掉的巿場就不少了。
: PC一年要賣出數千萬片遊戲用顯示卡,賣出這麼多,但遊戲卻沒賣這麼好,
: 問題大家心知肚明。
: COD7家機賣出2300萬片,PC版只有區區一百多萬片,已很能說明問題。
看不懂你想說啥。
: : 撥接時代的東西拿來跟寬頻比,會不會太遙遠,不論技術或器材都完全不能比較。
: 就是說明任天堂很早就知道網路這塊而已。
: 只是一直沒大力投入,現在再投入已來不及了。
http://kotaku.com/5801088/the-hd-console-game-from1993
正好今天看到的文章,我也可以說1993年HUDSON在PC-FX上就踏入了HD時代,他們就該
是現在HD遊戲的領航者囉?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不是先碰過就代表穩贏。另外一提,
當年FC時代的網路功能是失敗收場,你沒有查到這一點。
: 否則任天堂二十幾年來都不改,再輸一次也是正常的。
輸又怎樣,N64不都死過一次,之後也曾有SEGA大敗險險救回,輸贏本就是常態。
--
Tags:
任天堂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11-05-16T00:01
at 2011-05-16T00:01

By Frederica
at 2011-05-17T19:00
at 2011-05-17T19:00

By Rosalind
at 2011-05-21T11:09
at 2011-05-21T11:09

By Dinah
at 2011-05-24T03:23
at 2011-05-24T03:23

By Frederica
at 2011-05-25T14:07
at 2011-05-25T14:07

By Poppy
at 2011-05-26T17:53
at 2011-05-26T17:53

By Oliver
at 2011-05-29T07:16
at 2011-05-29T07:16

By Valerie
at 2011-05-31T23:40
at 2011-05-31T23:40

By Aaliyah
at 2011-06-03T03:20
at 2011-06-03T03:20

By Oscar
at 2011-06-04T18:40
at 2011-06-04T18:40

By Gary
at 2011-06-09T14:36
at 2011-06-09T14:36

By Quintina
at 2011-06-10T08:42
at 2011-06-10T08:42

By Jacob
at 2011-06-14T01:37
at 2011-06-14T01:37

By Quanna
at 2011-06-17T16:05
at 2011-06-17T16:05

By Belly
at 2011-06-19T07:54
at 2011-06-19T07:54

By Sierra Rose
at 2011-06-22T14:33
at 2011-06-22T14:33

By Lydia
at 2011-06-25T12:48
at 2011-06-25T12:48

By Andy
at 2011-06-25T20:54
at 2011-06-25T20:54

By Kama
at 2011-06-29T18:05
at 2011-06-29T18:05

By Daph Bay
at 2011-07-01T21:45
at 2011-07-01T21:45
Related Posts
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By Una
at 2011-05-12T20:16
at 2011-05-12T20:16
6/7 3DS本体更新

By Leila
at 2011-05-12T14:31
at 2011-05-12T14:31
任天堂2011 E3發表會直播網址~~

By Blanche
at 2011-05-11T01:24
at 2011-05-11T01:24
MMV、AQ、Liveware三家公司合併~~

By Donna
at 2011-05-11T01:20
at 2011-05-11T01:20
岩田聰:考慮與其他公司結盟推廣遊戲主機

By Ingrid
at 2011-05-10T22:31
at 2011-05-10T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