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拉的王宮 Carrara palace 開箱+規則 - 桌遊

By Queena
at 2013-03-12T19:02
at 2013-03-12T19:02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圖文網誌版 + 20頁全彩規則下載
http://boardgame-record.blogspot.tw/2013/03/the-palaces-of-carrara.html
如果你在找「維京人」這款夢幻逸品卻又遍尋不著的話,沒關係,來試試同作者這款可以
說是「建築版的維京人」的「卡拉拉的王宮」,體驗一下特別的輪盤交易系統。同時,也
讓我們把場景拉到義大利的卡拉拉,了解大理石國度的開採歷史與其珍貴之處,看米開朗
基羅為何鍾情於卡拉拉的大理石,雕刻出令世人驚嘆的大衛像及其他傑作!
【介紹+開箱+規則】The Palaces of Carrara 卡拉拉的王宮 (含擴充)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948/the-palaces-of-carrara)
發現「卡拉拉的王宮」(The Palaces of Carrara) 這款遊戲,就像是米開朗基羅一眼望
去滿坑滿谷的大理石,指著其中一塊讓他靈感乍現的石頭,說大衛就在裡面,只需要把他
從裡面挖出來就好那樣,「卡拉拉的王宮」像是從滿坑滿谷的桌遊堆中,突然被挖掘到一
個寶物,令人充滿驚喜。「卡拉拉的王宮」截至去年艾森展後的期間,相關的照片和資訊
都還不多,但一直都有在關注這款遊戲,原因是這款遊戲的其中一個作者 Wolfgang
Kramer ,也是我很喜歡的設計師之一,因此很好奇他在艾森展出的這款作品會是什麼樣
的作品。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948/the-palaces-of-carrara)
Wolfgang Kramer 設計過的桌遊不少,登陸在 BGG 的作品中,最早的是1974年的作品,
以資歷來看,在桌遊界也算是重量級的一位設計師。Wolfgang Kramer 設計的遊戲種類繁
多,其中有我很喜歡的策略遊戲「佛羅倫斯王子」(The Princes of Florence)、「面具
三部曲系列」(The Mask Trilogy)、「塔」(Torres),和一些歡樂輕鬆小品「這就是人生
!」(Verflixxt!) ,台灣普遍多人熟悉的「誰是牛頭王」(6 nimmt!) 等,產量非常豐富
,雖然品質不一定很穩定,但如果有策略遊戲都會想嘗試,這款「卡拉拉的王宮」算是比
較期待的一款。
這款遊戲的另一個設計師 Michael Kiesling ,幾乎可以說是 Wolfgang Kramer 的老搭
檔了,兩人幾乎都會攜手推出遊戲;而他自己比較知名且排名不錯的遊戲「維京人」
(Vikings),則是成為了許多人目前的夢幻絕版逸品,「卡拉拉的王宮」這款遊戲或許多
少也深受「維京人」的設計所影響,不過完美的結合了兩個作者各自的特點。比起許多人
比較「維京人」和「夏威夷」,個人覺得「維京人」和「卡拉拉的王宮」,才是真正可以
並列一起看的遊戲,部分機制非常雷同,而且連進階玩法也是一樣直接附在遊戲中。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rara)
一開始聽到「卡拉拉的王宮」這個名字時,心裡想著大概就是買資源蓋建築那類的遊戲,
結果......賓果!是這樣沒錯,雖然感覺起來有點令人喪氣,但是「卡拉拉的」這幾個字
讓這款遊戲有突然亮起來的感覺。卡拉拉是一個人嗎?還是一個地名?好奇一鍵,資料並
沒有很多,找了好久才知道,原來這裡的卡拉拉指的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的馬薩-卡拉
拉省,以出產白色或藍灰色的大理石而聞名,自古以來就因為大理石的開採,而吸引不少
王宮家族的進駐並掌控控制權。
(圖片來源:
http://www.flooringvillage.co.uk/quick-step-arte-marble-carrara-code-uf1400-165-p.asp)
讓我們試著更貼近大理石本身。那交錯在白皙表面的漂亮紋理,是大理石令人著迷的其中
一個特質。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米開朗基羅,就特地到卡拉拉來開採大理石,並搬運回工
作室進行雕刻的創作,原因是米開朗基羅認為卡拉拉的大理石最能表現人體肌膚的溫潤質
感,它比起其他的石材來說,柔軟好雕琢,且細緻有光澤,是創作的上乘材料。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Michelangelo))
有幸曾經也到了現場親眼目睹米開朗基羅的偉大創作「大衛像」,雕琢的技巧之高,連血
管、筋脈都像是從石頭裡迸出來一般,加上整個大衛像足足有三米高,非常令人震撼,可
以看出是萬中選一的石材碰上了天才的絕作。既然聊到了大理石,讓我們看看今年媒體所
拍攝的一則採訪,實地看看卡拉拉的歷史、環境及大理石的開採樣貌。
現在的卡拉拉,是一座自然和歷史的博物館,是古典和現代的交匯,也是人類的珍貴寶藏
。
(圖片來源:
http://quarriesandbeyond.org/cemeteries_and_monumental_art/quarry_to_cemetery_stone/transporting_stone_fr_quarry_to_mill_shop_1.html)
我們試著透過了解這些歷史來建立起卡拉拉與大理石和我們的連結,這樣或許會更容易進
入「卡拉拉的王宮」,因為「卡拉拉的王宮」聽來有點模糊、陌生的命題讓我們難以去想
像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
由於開採大理石的過程相當的辛苦,歷史上曾經也發生過許多的意外,這都讓大理石的價
值更顯珍貴。在「卡拉拉的王宮」中,大理石是遊戲的主角,可以說是遊戲中最珍貴的資
源,總是有一定的價值存在,不像其他的材料可能可以免費拿取。遊戲中總共有六個城市
,其中的「利佛諾」(Livorno) 這個城市,是文藝復興時期時被認為的「理想的城鎮」,
玩家只能在裡面蓋出用大理石建造的建築物,其他材料可是不給蓋的,可以想見這個用大
理石打造的城市,一定會成為玩家的必爭之地!
(圖片來源:
http://www.napoleonsites.eu/en/divulgativa/527/the-palazzo-ducale-of-massa.html)
接著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遊戲的背景:每個玩家是王侯家族的主導者。國王下令各家族要
建造富麗堂皇的建築物到不同的城市中,建造最不尋常的物件會使他們富裕。在特別的時
刻,各家族會邀請國王來視察他們的進度。各家族會根據他們在何處建造建築物來獲得分
數、金錢,這可以使他們用來獲取更多的建築材料。遊戲結束時,最多分的家族贏得勝利
!
要如何建造最不尋常的物件呢?買個大理石就對了!馬上開箱「卡拉拉的王宮」!
一樣開箱前先簡略提一下遊戲流程:
遊戲目標就是獲得最高分,而且只要有玩家達成三個遊戲結束條件就可以宣告遊戲結束,
或是建築物全被拿光後,遊戲也會結束。
遊戲每次輪到玩家都從以下行動三選一:
01 購買方塊 (從輪盤上買方塊,輪盤上固定有11個方塊可以購買,金額視輪盤轉到哪區
而定)
02 建造建築物 (玩家花費方塊,把建築物蓋到可以蓋的城市中)
03 計分 (玩家依照計分的城市或建築,拿取金錢、分數及物件)
遊戲結束時,還會有額外的最終計分。以上流程是不是很簡單呢,這遊戲的基本規則也不
難喔!
看起來有點像深宮生死鬥的封面,有密謀的感覺。遠方是卡拉拉的大理石礦場!
盒背。
細看一下,2-4人玩,60分鐘左右。德國製造,此外還可以看到盒子不是純白的喔,印有
大理石般的紋路,質感很棒!
兩位設計師 Wolfgang Kramer、 Michael Kiesling。
盒側看一下,畫師 Franz Vohwinkel 當然也要秀一下囉!
打開盒蓋,印刷精美的說明書!
排版有點混亂,整個就是很難讓人靜下心看下去......。翻譯的時候有點痛苦。
咦!!!怎麼有這一包東西?
上面還貼著「不要打開」,天阿會不會是放錯遊戲,還是裡面有蛇......上面又都是德文
看不懂......
還是先跳過它好了......
首先來看一下漂亮的圖板,外圍是用大理石階的方式來描繪計分軌。白色的地方一樣不是
純白喔,沒有細看的人或許會以為,怎麼美工這麼不盡責,這個輪盤沒有畫到。
其實上面一樣是有大理石紋路的,白閃閃超級精美!這個輪盤是玩家購買建築材料 (方塊
)的地方。
可以看到大理石正準備運往城市,用來興建新的建築物。
這是遊戲中的六種材料的起始價格,雖然沒有特別說明哪種顏色是什麼材料,不過白色一
定是大理石沒錯吧,要價6元!隨著輪盤轉動,材料價格會一直降價,所以玩家什麼時候
出手搶購是很需要考量的!
接著就是輪盤旁邊的區域,遊戲中會放滿9個建築物。30個建築物被拿玩遊戲會結束喔!
這裡放置一些遊戲物件的地方。上面印有10元,代表放在這裡的物件買一個要10元。
接著就到了圖板上方令我感到驚嘆的地方了,因為真的畫的好棒!首先看到的城市是,利
佛諾和比薩,感覺一個是用大理石,一個是用黃金打造的呀!(看到比薩斜塔了嗎)
接著是盧卡和維亞雷焦,看不出是用什麼材料打造的。城市區都是遊戲過程中可以計分的
地方,但只能有一個玩家計分,搶到破頭啦。
接著是馬薩和水手之鄉萊里奇。特地挑選這六個城市的原因不甚明白,也許是古時候運送
大理石途中的連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插畫真的好美,很喜歡這種風格。
圖板背面,給你超大一片大理石!!!
接著是一張組裝說明,介紹輪盤應該怎麼組裝,這組裝的配件和「維京人」是一樣的。
別急著裝完組裝說明就丟掉這張說明卡,它的背面是遊戲中會用到的遊戲結束目標圖板,
上面有一些特定的結束條件和計分方式。
接下來看看紙板TOKEN,八大張!
來看看桌遊桌友們在意的厚不厚的問題,恩好像還可以。
首先拆下來的是擋板配件,這遊戲的擋板不是薄薄的一片,好讓人感動啊!
讓我們動手組裝一下。
登登,這檔板應該是模仿馬薩道奇宮的形體製作的,想要仿造當時的王宮建築,不過看起
來好像有點笨重呢。
擋板內部瞧瞧,也是大理石做的呀!
接下來是個人很喜歡的玩家圖板,色彩飽和度不錯,雖是電腦繪製的,但還是呈現了一部
分的手繪感,好棒!
圖板上半部是玩家要蓋建築物到這六個城市中,每個城市下方有指示只接受什麼樣的材料
。像是利佛諾只接受大理石材料的建築物,好昂貴啊!但是分數也還不錯多。城市分成可
以拿錢或是拿分數,玩家要想想什麼時候需要什麼!下半部則是為計過分的建築標記的地
方,因為每種建築每次遊戲只能計分一次。
玩家圖板有兩面,另一面是進階玩法會用到的。用右下角的圖案來判別。
然後是遊戲中的建築物,背面一律是這種神殿式的插圖。預先分好六疊,就代表這個遊戲
的建築物分成了六種。
首先是綠色背景的田園建築,有兩種,首先看到的這個是城堡,右上角都是建築物的花費
,右下角則是可以獲得的物件。
第二種田園建築:別墅,一樣右上角是需要花費的方塊數量,右下角是可以拿到的物件。
除了兩種田園建築,還有四種橘色背景的城市建築。首先看到的是城門。
然後是遊戲的主角,王宮,可以拿到皇冠物件!
接著是教堂,可以拿到聖杯。
最後是圖書館,可以拿到書本。右下角拿到的物件都是遊戲結束有機會計分的項目,因此
玩家在挑選建築物時,務必要思考自己究竟要蒐集什麼樣的物件來達成條件。
紙板金錢,看起來非常閃亮!
近拍一下,可惜只用顏色分類面額,如果大小也調整一下就好了。
這是玩家的分數標記,如果有玩家達50分時,就拿取一個吧!
另一面則是100分的標記。
起始玩家標記,理所當然的一座漂亮的大理石雕像!
接著戳下來的就是要和圖板結合的輪盤囉,順便看看組裝的配件有哪些。
準備好一切配件,按照組裝說明圖來組裝吧。
完成!試著撥撥看,很滑順!
這個輪盤的機制是否會讓你想起「維京人」?的確,只是「維京人」是用來購買六色不同
功能的維京人,而「卡拉拉的王宮」則是用來購買六色材料。
以購買的方式來說,「維京人」是依轉盤上的金錢花費分別對應哪個維京人,那個維京人
就是賣多少錢 (後面的維京人會越轉越便宜),如果該色只剩下一個維京人,則可以免費
拿取人和板塊。
「卡拉拉的王宮」則是看材料轉到哪一格,就分別看該顏色的材料是多少錢 (一樣材料會
越轉越便宜),如果轉到的那格上面沒有印該種材料的價格,則可以免費拿取。機制上來
看是很接近的,不過用途就比較不一樣囉,喜歡「維京人」的玩家,想必也不可錯過「卡
拉拉的王宮」了!
把圖板摺疊起來看看,完全OK,不會卡到輪盤喔!
接下來看看剩餘的配件及盒內狀況。內盒就普通的白色紙板,看起來比較廉價些。
通通拿出來:一包木製配件、黑色布袋、一包裝塑膠袋、顧客回函。之前看消息,好似出
版社 Hans im Glück Verlags-GmbH 被 Z-Man Games 收下了,所以這款遊戲之後的英文
版,就是由 Z-Man Games出版的喔!
來看看這麼一大包配件有什麼吧,好像有看到特殊形狀的米寶!
首先是玩家的計分標記,做得好可愛。
然後是遊戲中的建築材料方塊,有六種顏色。
然後就是這款遊戲的賣點之一啦,特殊形狀的米寶!!這些物件可以在一些特定建築物計
分後拿到喔,不過,這些物件當然是有限量的,想要拿到的話就要把對應的建築物蓋出來
才行!同時,這些物件也是分數的來源之一。
好了,以上就是這次遊戲的開箱。正當全部東西都收好要蓋起盒蓋的同時......,欸,等
等......對喔!還有這一包玩意,趕緊來揭曉真面目!
怪了,這年頭桌遊開始搞這種驚喜包了嗎?真的有種莫名的期待感啊,趕緊把信封割開。
東西馬上倒出來,喔!好棒!!是擴充包!!!原來是出版社擔心玩家一開始就想挑戰有
難度的玩法,所以把這個擴充包用密封信件的方式整個包裹起來,以免玩家不小心玩了進
階版太難,而說這是一款奧Game,某方面看來,還真是設想周到呢。BGG上的負評會不會
是來自有玩家在第一次遊戲時,就不小心拆開擴充來玩呢XD
來看看擴充的配件:一本說明書 (有摺痕>*<)、兩張小的紙板TOKEN、一包牌。
說明書攤開來,佔了一半說明頁面的是這包牌的解說,看來這包牌增加了遊戲不少的挑戰
性呢!
首先戳下來的是昂貴的建築物,一樣是基本遊戲中的六種,但是居然要花費8個方塊啊!
雖然建築物很貴,但是貴的有道理,只要玩家有購買花費8的建築物,就可以從上圖這些
升級板塊挑一個帶回家,升級自己的城市價值,還算不賴吧!
然後是特殊的計分板塊,除了原本的建築物和城市計分以外,還多了這兩塊用建築物種類
計分的:建築類別區域計分板塊,玩家現在可以改計城市建築或是田園建築來獲得分數或
金錢囉。
接著來看看這包牌裡有什麼。由左到右這四疊分別是:額外分數卡、建築卡、首席卡、物
件卡。這些卡片可以用來取代目標圖板原本印好的遊戲目標,增加不同的遊戲結束及計分
條件,讓每場遊戲的變化都不同。每場遊戲只會從這四疊牌中各抽一張來用,只要玩家有
達成建築卡、首席卡、物件卡的遊戲結束條件,該玩家就可以宣告遊戲結束。然後大家就
可以依據卡片的計分條件計算最終分數。
首先來看看8張額外分數卡的部分。額外分數卡不會用來當作遊戲結束的結束條件,但時
遊戲結束時,顧名思義,會有額外的計分。
例如可以看玩家在哪些城市蓋了哪些建築物,然後比數量、比花費等方式,來獲得分數。
然後是灰色的建築卡,一共有9張,上半部是玩家要達成宣告遊戲結束的必備條件,下方
則是遊戲結束的計分方式。
建築卡顧名思義,和玩家蓋的建築物有關,比如遊戲結束時結算蓋幾個建築物,每個會得
3分,或是看玩家建築物總花費多少方塊就得幾分等等。
以這張來舉例就是,玩家如果要宣告遊戲結束,他必須先達成至少蓋了一棟花費8個方塊
的建築物,如果遊戲結束了,下半部為計分方式。這張卡的計分方式就是看你的花費8個
方塊的建築物蓋在哪個城市中,就會獲得對應的分數。
然後是咖啡色的6張首席卡。首席卡不會有遊戲結束時的計分,只會有宣告遊戲結束必須
達成的目標,但上圖編號V的卡片有金錢分數的特別計算。
舉上圖左的卡片來說明,如果玩家要達成宣告遊戲結束的目標,那麼他必須已經有至少4
個計分標記用掉 (遊戲過程中已經計分過4次的意思)。
然後是8張紫色的物件卡。這就跟玩家收集的物件有關了,這些物件只會從建築物而來,
因此要收集對應的物件,必須要先蓋出對應的建築物。
有些物件給予很高的分數,玩家不可不搶!如果搶不到,可以考慮從圖板上購買物件,一
個10塊!記得,以上信封裡包的東西,建議玩過基本遊戲後,再加入遊戲中喔!
以上就是這款「卡拉拉的王宮」(含擴充) 的開箱。
因為玩過「維京人」,所以個人相當期待「卡拉拉的王宮」相似的輪盤系統的部分,是否
會激起新的火花。說明書中特別提醒說,要注意對手想要拿什麼樣的東西、遊戲可能會在
什麼時候結束,這全都看每場遊戲的目標而定,比起「維京人」來說,變化的地方當然不
只是抽出來的方塊不同這個隨機性而已,目標卡的設定,相當程度的提高了遊戲的耐玩度
。說「卡拉拉的王宮」是建築版的「維京人」也不為過,因為就原本的「維京人」來說,
「卡拉拉的王宮」除了購買方塊 (「維京人」的部分則是購買人和板塊) 以外多了兩種選
項:蓋建築物、計分,行動選擇由一變三,提高了策略難度和互動性,玩家要視其他玩家
可能會先動這三個行動的哪一個,而搶先做三個行動中最必要的行動,比較不會像「維京
人」玩到後來會覺得,選擇當下最划算最想要的就可以,不必刻意要卡其他玩家 (反而是
自己卡自己比較多)。如果你還在等待「維京人」的再版 (之前出版社有詢問玩家想要再
版哪款遊戲),先來場「卡拉拉的王宮」,享受一下不一樣的輪盤系統的機制體驗吧!
-----------------------------------------------------------------------------------------------------------
遊戲名稱:The Palaces of Carrara
遊戲設計:Michael Kiesling、Wolfgang Kramer
BGG頁面: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7060/bora-bora
遊戲人數:2-4
遊戲時間:60分鐘
出版公司:Hans im Glück Verlags-GmbH
遊戲配件:
1本規則書
30個建築板塊
1份輪盤配件
1張輪盤組裝/目標圖板
4個玩家擋板
4個玩家圖板
4個50/100分數標記
1包木製配件
40個錢幣(1、5、10元)
1個布袋
42個方塊(六色)
1個起始玩家標記
擴充:
1包目標卡片(31張)
6個建築板塊
6個升級板塊
2個建築類別區域記分板塊
1本說明書
-----------------------------------------------------------------------------------------------------------
接著又到了分享時間,分享的是這款遊戲的全彩規則,無私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藉此拋磚
引玉激起討論,並給予一些建議與指正。請由此下載 ← 如果還喜歡我的全彩規則,還
請不吝留言支持囉。
全彩規則預覽圖
本全彩規則僅供同好研究使用,請勿用作商業行為,或直接盜取本人翻譯和製作之成果作
為他用。
--
玩桌遊還是被桌遊玩 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boardgame.record
玩桌遊還是被桌遊玩 部落格
http://boardgame-record.blogspot.tw/
--
http://boardgame-record.blogspot.tw/2013/03/the-palaces-of-carrara.html
如果你在找「維京人」這款夢幻逸品卻又遍尋不著的話,沒關係,來試試同作者這款可以
說是「建築版的維京人」的「卡拉拉的王宮」,體驗一下特別的輪盤交易系統。同時,也
讓我們把場景拉到義大利的卡拉拉,了解大理石國度的開採歷史與其珍貴之處,看米開朗
基羅為何鍾情於卡拉拉的大理石,雕刻出令世人驚嘆的大衛像及其他傑作!
【介紹+開箱+規則】The Palaces of Carrara 卡拉拉的王宮 (含擴充)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948/the-palaces-of-carrara)
發現「卡拉拉的王宮」(The Palaces of Carrara) 這款遊戲,就像是米開朗基羅一眼望
去滿坑滿谷的大理石,指著其中一塊讓他靈感乍現的石頭,說大衛就在裡面,只需要把他
從裡面挖出來就好那樣,「卡拉拉的王宮」像是從滿坑滿谷的桌遊堆中,突然被挖掘到一
個寶物,令人充滿驚喜。「卡拉拉的王宮」截至去年艾森展後的期間,相關的照片和資訊
都還不多,但一直都有在關注這款遊戲,原因是這款遊戲的其中一個作者 Wolfgang
Kramer ,也是我很喜歡的設計師之一,因此很好奇他在艾森展出的這款作品會是什麼樣
的作品。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948/the-palaces-of-carrara)
Wolfgang Kramer 設計過的桌遊不少,登陸在 BGG 的作品中,最早的是1974年的作品,
以資歷來看,在桌遊界也算是重量級的一位設計師。Wolfgang Kramer 設計的遊戲種類繁
多,其中有我很喜歡的策略遊戲「佛羅倫斯王子」(The Princes of Florence)、「面具
三部曲系列」(The Mask Trilogy)、「塔」(Torres),和一些歡樂輕鬆小品「這就是人生
!」(Verflixxt!) ,台灣普遍多人熟悉的「誰是牛頭王」(6 nimmt!) 等,產量非常豐富
,雖然品質不一定很穩定,但如果有策略遊戲都會想嘗試,這款「卡拉拉的王宮」算是比
較期待的一款。
這款遊戲的另一個設計師 Michael Kiesling ,幾乎可以說是 Wolfgang Kramer 的老搭
檔了,兩人幾乎都會攜手推出遊戲;而他自己比較知名且排名不錯的遊戲「維京人」
(Vikings),則是成為了許多人目前的夢幻絕版逸品,「卡拉拉的王宮」這款遊戲或許多
少也深受「維京人」的設計所影響,不過完美的結合了兩個作者各自的特點。比起許多人
比較「維京人」和「夏威夷」,個人覺得「維京人」和「卡拉拉的王宮」,才是真正可以
並列一起看的遊戲,部分機制非常雷同,而且連進階玩法也是一樣直接附在遊戲中。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rara)
一開始聽到「卡拉拉的王宮」這個名字時,心裡想著大概就是買資源蓋建築那類的遊戲,
結果......賓果!是這樣沒錯,雖然感覺起來有點令人喪氣,但是「卡拉拉的」這幾個字
讓這款遊戲有突然亮起來的感覺。卡拉拉是一個人嗎?還是一個地名?好奇一鍵,資料並
沒有很多,找了好久才知道,原來這裡的卡拉拉指的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的馬薩-卡拉
拉省,以出產白色或藍灰色的大理石而聞名,自古以來就因為大理石的開採,而吸引不少
王宮家族的進駐並掌控控制權。
(圖片來源:
http://www.flooringvillage.co.uk/quick-step-arte-marble-carrara-code-uf1400-165-p.asp)
讓我們試著更貼近大理石本身。那交錯在白皙表面的漂亮紋理,是大理石令人著迷的其中
一個特質。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米開朗基羅,就特地到卡拉拉來開採大理石,並搬運回工
作室進行雕刻的創作,原因是米開朗基羅認為卡拉拉的大理石最能表現人體肌膚的溫潤質
感,它比起其他的石材來說,柔軟好雕琢,且細緻有光澤,是創作的上乘材料。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Michelangelo))
有幸曾經也到了現場親眼目睹米開朗基羅的偉大創作「大衛像」,雕琢的技巧之高,連血
管、筋脈都像是從石頭裡迸出來一般,加上整個大衛像足足有三米高,非常令人震撼,可
以看出是萬中選一的石材碰上了天才的絕作。既然聊到了大理石,讓我們看看今年媒體所
拍攝的一則採訪,實地看看卡拉拉的歷史、環境及大理石的開採樣貌。
現在的卡拉拉,是一座自然和歷史的博物館,是古典和現代的交匯,也是人類的珍貴寶藏
。
(圖片來源:
http://quarriesandbeyond.org/cemeteries_and_monumental_art/quarry_to_cemetery_stone/transporting_stone_fr_quarry_to_mill_shop_1.html)
我們試著透過了解這些歷史來建立起卡拉拉與大理石和我們的連結,這樣或許會更容易進
入「卡拉拉的王宮」,因為「卡拉拉的王宮」聽來有點模糊、陌生的命題讓我們難以去想
像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
由於開採大理石的過程相當的辛苦,歷史上曾經也發生過許多的意外,這都讓大理石的價
值更顯珍貴。在「卡拉拉的王宮」中,大理石是遊戲的主角,可以說是遊戲中最珍貴的資
源,總是有一定的價值存在,不像其他的材料可能可以免費拿取。遊戲中總共有六個城市
,其中的「利佛諾」(Livorno) 這個城市,是文藝復興時期時被認為的「理想的城鎮」,
玩家只能在裡面蓋出用大理石建造的建築物,其他材料可是不給蓋的,可以想見這個用大
理石打造的城市,一定會成為玩家的必爭之地!
(圖片來源:
http://www.napoleonsites.eu/en/divulgativa/527/the-palazzo-ducale-of-massa.html)
接著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遊戲的背景:每個玩家是王侯家族的主導者。國王下令各家族要
建造富麗堂皇的建築物到不同的城市中,建造最不尋常的物件會使他們富裕。在特別的時
刻,各家族會邀請國王來視察他們的進度。各家族會根據他們在何處建造建築物來獲得分
數、金錢,這可以使他們用來獲取更多的建築材料。遊戲結束時,最多分的家族贏得勝利
!
要如何建造最不尋常的物件呢?買個大理石就對了!馬上開箱「卡拉拉的王宮」!
一樣開箱前先簡略提一下遊戲流程:
遊戲目標就是獲得最高分,而且只要有玩家達成三個遊戲結束條件就可以宣告遊戲結束,
或是建築物全被拿光後,遊戲也會結束。
遊戲每次輪到玩家都從以下行動三選一:
01 購買方塊 (從輪盤上買方塊,輪盤上固定有11個方塊可以購買,金額視輪盤轉到哪區
而定)
02 建造建築物 (玩家花費方塊,把建築物蓋到可以蓋的城市中)
03 計分 (玩家依照計分的城市或建築,拿取金錢、分數及物件)
遊戲結束時,還會有額外的最終計分。以上流程是不是很簡單呢,這遊戲的基本規則也不
難喔!
看起來有點像深宮生死鬥的封面,有密謀的感覺。遠方是卡拉拉的大理石礦場!
盒背。
細看一下,2-4人玩,60分鐘左右。德國製造,此外還可以看到盒子不是純白的喔,印有
大理石般的紋路,質感很棒!
兩位設計師 Wolfgang Kramer、 Michael Kiesling。
盒側看一下,畫師 Franz Vohwinkel 當然也要秀一下囉!
打開盒蓋,印刷精美的說明書!
排版有點混亂,整個就是很難讓人靜下心看下去......。翻譯的時候有點痛苦。
咦!!!怎麼有這一包東西?
上面還貼著「不要打開」,天阿會不會是放錯遊戲,還是裡面有蛇......上面又都是德文
看不懂......
還是先跳過它好了......
首先來看一下漂亮的圖板,外圍是用大理石階的方式來描繪計分軌。白色的地方一樣不是
純白喔,沒有細看的人或許會以為,怎麼美工這麼不盡責,這個輪盤沒有畫到。
其實上面一樣是有大理石紋路的,白閃閃超級精美!這個輪盤是玩家購買建築材料 (方塊
)的地方。
可以看到大理石正準備運往城市,用來興建新的建築物。
這是遊戲中的六種材料的起始價格,雖然沒有特別說明哪種顏色是什麼材料,不過白色一
定是大理石沒錯吧,要價6元!隨著輪盤轉動,材料價格會一直降價,所以玩家什麼時候
出手搶購是很需要考量的!
接著就是輪盤旁邊的區域,遊戲中會放滿9個建築物。30個建築物被拿玩遊戲會結束喔!
這裡放置一些遊戲物件的地方。上面印有10元,代表放在這裡的物件買一個要10元。
接著就到了圖板上方令我感到驚嘆的地方了,因為真的畫的好棒!首先看到的城市是,利
佛諾和比薩,感覺一個是用大理石,一個是用黃金打造的呀!(看到比薩斜塔了嗎)
接著是盧卡和維亞雷焦,看不出是用什麼材料打造的。城市區都是遊戲過程中可以計分的
地方,但只能有一個玩家計分,搶到破頭啦。
接著是馬薩和水手之鄉萊里奇。特地挑選這六個城市的原因不甚明白,也許是古時候運送
大理石途中的連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插畫真的好美,很喜歡這種風格。
圖板背面,給你超大一片大理石!!!
接著是一張組裝說明,介紹輪盤應該怎麼組裝,這組裝的配件和「維京人」是一樣的。
別急著裝完組裝說明就丟掉這張說明卡,它的背面是遊戲中會用到的遊戲結束目標圖板,
上面有一些特定的結束條件和計分方式。
接下來看看紙板TOKEN,八大張!
來看看桌遊桌友們在意的厚不厚的問題,恩好像還可以。
首先拆下來的是擋板配件,這遊戲的擋板不是薄薄的一片,好讓人感動啊!
讓我們動手組裝一下。
登登,這檔板應該是模仿馬薩道奇宮的形體製作的,想要仿造當時的王宮建築,不過看起
來好像有點笨重呢。
擋板內部瞧瞧,也是大理石做的呀!
接下來是個人很喜歡的玩家圖板,色彩飽和度不錯,雖是電腦繪製的,但還是呈現了一部
分的手繪感,好棒!
圖板上半部是玩家要蓋建築物到這六個城市中,每個城市下方有指示只接受什麼樣的材料
。像是利佛諾只接受大理石材料的建築物,好昂貴啊!但是分數也還不錯多。城市分成可
以拿錢或是拿分數,玩家要想想什麼時候需要什麼!下半部則是為計過分的建築標記的地
方,因為每種建築每次遊戲只能計分一次。
玩家圖板有兩面,另一面是進階玩法會用到的。用右下角的圖案來判別。
然後是遊戲中的建築物,背面一律是這種神殿式的插圖。預先分好六疊,就代表這個遊戲
的建築物分成了六種。
首先是綠色背景的田園建築,有兩種,首先看到的這個是城堡,右上角都是建築物的花費
,右下角則是可以獲得的物件。
第二種田園建築:別墅,一樣右上角是需要花費的方塊數量,右下角是可以拿到的物件。
除了兩種田園建築,還有四種橘色背景的城市建築。首先看到的是城門。
然後是遊戲的主角,王宮,可以拿到皇冠物件!
接著是教堂,可以拿到聖杯。
最後是圖書館,可以拿到書本。右下角拿到的物件都是遊戲結束有機會計分的項目,因此
玩家在挑選建築物時,務必要思考自己究竟要蒐集什麼樣的物件來達成條件。
紙板金錢,看起來非常閃亮!
近拍一下,可惜只用顏色分類面額,如果大小也調整一下就好了。
這是玩家的分數標記,如果有玩家達50分時,就拿取一個吧!
另一面則是100分的標記。
起始玩家標記,理所當然的一座漂亮的大理石雕像!
接著戳下來的就是要和圖板結合的輪盤囉,順便看看組裝的配件有哪些。
準備好一切配件,按照組裝說明圖來組裝吧。
完成!試著撥撥看,很滑順!
這個輪盤的機制是否會讓你想起「維京人」?的確,只是「維京人」是用來購買六色不同
功能的維京人,而「卡拉拉的王宮」則是用來購買六色材料。
以購買的方式來說,「維京人」是依轉盤上的金錢花費分別對應哪個維京人,那個維京人
就是賣多少錢 (後面的維京人會越轉越便宜),如果該色只剩下一個維京人,則可以免費
拿取人和板塊。
「卡拉拉的王宮」則是看材料轉到哪一格,就分別看該顏色的材料是多少錢 (一樣材料會
越轉越便宜),如果轉到的那格上面沒有印該種材料的價格,則可以免費拿取。機制上來
看是很接近的,不過用途就比較不一樣囉,喜歡「維京人」的玩家,想必也不可錯過「卡
拉拉的王宮」了!
把圖板摺疊起來看看,完全OK,不會卡到輪盤喔!
接下來看看剩餘的配件及盒內狀況。內盒就普通的白色紙板,看起來比較廉價些。
通通拿出來:一包木製配件、黑色布袋、一包裝塑膠袋、顧客回函。之前看消息,好似出
版社 Hans im Glück Verlags-GmbH 被 Z-Man Games 收下了,所以這款遊戲之後的英文
版,就是由 Z-Man Games出版的喔!
來看看這麼一大包配件有什麼吧,好像有看到特殊形狀的米寶!
首先是玩家的計分標記,做得好可愛。
然後是遊戲中的建築材料方塊,有六種顏色。
然後就是這款遊戲的賣點之一啦,特殊形狀的米寶!!這些物件可以在一些特定建築物計
分後拿到喔,不過,這些物件當然是有限量的,想要拿到的話就要把對應的建築物蓋出來
才行!同時,這些物件也是分數的來源之一。
好了,以上就是這次遊戲的開箱。正當全部東西都收好要蓋起盒蓋的同時......,欸,等
等......對喔!還有這一包玩意,趕緊來揭曉真面目!
怪了,這年頭桌遊開始搞這種驚喜包了嗎?真的有種莫名的期待感啊,趕緊把信封割開。
東西馬上倒出來,喔!好棒!!是擴充包!!!原來是出版社擔心玩家一開始就想挑戰有
難度的玩法,所以把這個擴充包用密封信件的方式整個包裹起來,以免玩家不小心玩了進
階版太難,而說這是一款奧Game,某方面看來,還真是設想周到呢。BGG上的負評會不會
是來自有玩家在第一次遊戲時,就不小心拆開擴充來玩呢XD
來看看擴充的配件:一本說明書 (有摺痕>*<)、兩張小的紙板TOKEN、一包牌。
說明書攤開來,佔了一半說明頁面的是這包牌的解說,看來這包牌增加了遊戲不少的挑戰
性呢!
首先戳下來的是昂貴的建築物,一樣是基本遊戲中的六種,但是居然要花費8個方塊啊!
雖然建築物很貴,但是貴的有道理,只要玩家有購買花費8的建築物,就可以從上圖這些
升級板塊挑一個帶回家,升級自己的城市價值,還算不賴吧!
然後是特殊的計分板塊,除了原本的建築物和城市計分以外,還多了這兩塊用建築物種類
計分的:建築類別區域計分板塊,玩家現在可以改計城市建築或是田園建築來獲得分數或
金錢囉。
接著來看看這包牌裡有什麼。由左到右這四疊分別是:額外分數卡、建築卡、首席卡、物
件卡。這些卡片可以用來取代目標圖板原本印好的遊戲目標,增加不同的遊戲結束及計分
條件,讓每場遊戲的變化都不同。每場遊戲只會從這四疊牌中各抽一張來用,只要玩家有
達成建築卡、首席卡、物件卡的遊戲結束條件,該玩家就可以宣告遊戲結束。然後大家就
可以依據卡片的計分條件計算最終分數。
首先來看看8張額外分數卡的部分。額外分數卡不會用來當作遊戲結束的結束條件,但時
遊戲結束時,顧名思義,會有額外的計分。
例如可以看玩家在哪些城市蓋了哪些建築物,然後比數量、比花費等方式,來獲得分數。
然後是灰色的建築卡,一共有9張,上半部是玩家要達成宣告遊戲結束的必備條件,下方
則是遊戲結束的計分方式。
建築卡顧名思義,和玩家蓋的建築物有關,比如遊戲結束時結算蓋幾個建築物,每個會得
3分,或是看玩家建築物總花費多少方塊就得幾分等等。
以這張來舉例就是,玩家如果要宣告遊戲結束,他必須先達成至少蓋了一棟花費8個方塊
的建築物,如果遊戲結束了,下半部為計分方式。這張卡的計分方式就是看你的花費8個
方塊的建築物蓋在哪個城市中,就會獲得對應的分數。
然後是咖啡色的6張首席卡。首席卡不會有遊戲結束時的計分,只會有宣告遊戲結束必須
達成的目標,但上圖編號V的卡片有金錢分數的特別計算。
舉上圖左的卡片來說明,如果玩家要達成宣告遊戲結束的目標,那麼他必須已經有至少4
個計分標記用掉 (遊戲過程中已經計分過4次的意思)。
然後是8張紫色的物件卡。這就跟玩家收集的物件有關了,這些物件只會從建築物而來,
因此要收集對應的物件,必須要先蓋出對應的建築物。
有些物件給予很高的分數,玩家不可不搶!如果搶不到,可以考慮從圖板上購買物件,一
個10塊!記得,以上信封裡包的東西,建議玩過基本遊戲後,再加入遊戲中喔!
以上就是這款「卡拉拉的王宮」(含擴充) 的開箱。
因為玩過「維京人」,所以個人相當期待「卡拉拉的王宮」相似的輪盤系統的部分,是否
會激起新的火花。說明書中特別提醒說,要注意對手想要拿什麼樣的東西、遊戲可能會在
什麼時候結束,這全都看每場遊戲的目標而定,比起「維京人」來說,變化的地方當然不
只是抽出來的方塊不同這個隨機性而已,目標卡的設定,相當程度的提高了遊戲的耐玩度
。說「卡拉拉的王宮」是建築版的「維京人」也不為過,因為就原本的「維京人」來說,
「卡拉拉的王宮」除了購買方塊 (「維京人」的部分則是購買人和板塊) 以外多了兩種選
項:蓋建築物、計分,行動選擇由一變三,提高了策略難度和互動性,玩家要視其他玩家
可能會先動這三個行動的哪一個,而搶先做三個行動中最必要的行動,比較不會像「維京
人」玩到後來會覺得,選擇當下最划算最想要的就可以,不必刻意要卡其他玩家 (反而是
自己卡自己比較多)。如果你還在等待「維京人」的再版 (之前出版社有詢問玩家想要再
版哪款遊戲),先來場「卡拉拉的王宮」,享受一下不一樣的輪盤系統的機制體驗吧!
-----------------------------------------------------------------------------------------------------------
遊戲名稱:The Palaces of Carrara
遊戲設計:Michael Kiesling、Wolfgang Kramer
BGG頁面: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7060/bora-bora
遊戲人數:2-4
遊戲時間:60分鐘
出版公司:Hans im Glück Verlags-GmbH
遊戲配件:
1本規則書
30個建築板塊
1份輪盤配件
1張輪盤組裝/目標圖板
4個玩家擋板
4個玩家圖板
4個50/100分數標記
1包木製配件
40個錢幣(1、5、10元)
1個布袋
42個方塊(六色)
1個起始玩家標記
擴充:
1包目標卡片(31張)
6個建築板塊
6個升級板塊
2個建築類別區域記分板塊
1本說明書
-----------------------------------------------------------------------------------------------------------
接著又到了分享時間,分享的是這款遊戲的全彩規則,無私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藉此拋磚
引玉激起討論,並給予一些建議與指正。請由此下載 ← 如果還喜歡我的全彩規則,還
請不吝留言支持囉。
全彩規則預覽圖
本全彩規則僅供同好研究使用,請勿用作商業行為,或直接盜取本人翻譯和製作之成果作
為他用。
--
玩桌遊還是被桌遊玩 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boardgame.record
玩桌遊還是被桌遊玩 部落格
http://boardgame-record.blogspot.tw/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3-03-16T05:47
at 2013-03-16T05:47

By Doris
at 2013-03-19T09:39
at 2013-03-19T09:39

By William
at 2013-03-21T10:15
at 2013-03-21T10:15

By Thomas
at 2013-03-24T08:43
at 2013-03-24T08:43

By Margaret
at 2013-03-26T20:40
at 2013-03-26T20:40

By Dora
at 2013-03-30T01:58
at 2013-03-30T01:58

By Victoria
at 2013-04-01T09:25
at 2013-04-01T09:25

By Olive
at 2013-04-05T11:22
at 2013-04-05T11:22

By Caroline
at 2013-04-08T01:06
at 2013-04-08T01:06

By Hazel
at 2013-04-09T18:06
at 2013-04-09T18:06

By Andy
at 2013-04-14T01:45
at 2013-04-14T01:45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4-19T00:53
at 2013-04-19T00:53

By Ivy
at 2013-04-20T04:55
at 2013-04-20T04:55

By Andy
at 2013-04-22T20:27
at 2013-04-22T20:27

By Ina
at 2013-04-23T15:08
at 2013-04-23T15:08

By Aaliyah
at 2013-04-27T12:58
at 2013-04-27T12:58

By Dora
at 2013-04-30T06:38
at 2013-04-30T06:38

By Bennie
at 2013-05-01T07:21
at 2013-05-01T07:21

By Blanche
at 2013-05-06T01:34
at 2013-05-06T01:34

By Callum
at 2013-05-08T06:25
at 2013-05-08T06:25

By Isla
at 2013-05-12T19:18
at 2013-05-12T19:18

By Freda
at 2013-05-17T00:27
at 2013-05-17T00:27
Related Posts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桌遊店

By Blanche
at 2013-03-12T17:04
at 2013-03-12T17:04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桌遊店

By Lauren
at 2013-03-12T14:45
at 2013-03-12T14:45
波多黎各補人&放錢問題

By Brianna
at 2013-03-12T13:21
at 2013-03-12T13:21
friday技能問題

By Hedwig
at 2013-03-12T12:41
at 2013-03-12T12:41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桌遊店

By Jessica
at 2013-03-12T11:08
at 2013-03-12T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