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漫步雲端:扮家家遊Home Play - 桌遊

By Eden
at 2012-12-11T14:04
at 2012-12-11T14:04
Table of Contents
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652
《扮家家遊》桌上遊戲的網路文宣 http://www.tgeea.org.tw/edm/homeplay.html
■卡蜜兒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常常在腦海中描繪自己理想的家庭、父母
、手足樣態,並且想著,總有一天,我要出發,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現在,這樣的幻
想,不必透過離家出走就可以達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作了《扮家家遊》桌上遊戲,結合了性別、族群、人權、藝
術等多元議題,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多元家庭的差異,開拓豐富的觀點與想法,更是教
育工作者開展綜合、家政、社會、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以及國語文等學習領域的極佳
媒材。
《扮家家遊》這款桌上遊戲,歷經了2年的策畫、試驗、修改,終於正式發行,我自己也
參與了這一段時間的籌備工作,迫不及待想將這個很棒的禮物送給所有的孩子、家長與教
育工作者。
這個遊戲,以「造家」為概念,每個玩家拿到一張房屋的圖卡後,根據房屋卡上的指示,
隨機抽選人物卡,看看能不能幸運地抽到顏色相同的人物卡。湊足房屋卡上的家人後,再
抽取生活卡,就可以開始說這個家的故事。完成故事,即可得分。
桌上遊戲本來就是很適合朋友、家人一起進行的活動,前兩天拿到,迫不及待和孩子們一
起玩,她們除了被遊戲吸引,還不斷讚美:「好漂亮哦!」學會遊戲方法後,兩個女孩,
電視也不看,玩到欲罷不能。插畫家九子畫的圖令人愛不釋手,遊戲結束後她們甚至還把
大張的房屋卡靠著沙發站成一排,反覆欣賞這些圖片。她們從來沒有一次看到那麼多不同
的房子,除了公寓、透天厝,還有樹屋、貨櫃屋、組合屋、三合院,看到蘭嶼達悟族的地
下屋時,姪女說:「我知道,社會課有教!」這是我們為了呈現台灣居住多元性設計的巧
思之一。
玩了兩天,女兒已經知道印尼的國旗與服飾長怎樣,我想,有不少孩子玩到這套遊戲時,
才對自己媽媽母國有了粗淺的印象,或是因此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這是另一個設計
巧思,家庭成員的多元性,不同國藉、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住在一起,當然還有台灣
好幾個原住民族群,從小到老,都在我們的圖卡裡!
此外,這套桌遊最大的特色,是我們結合了課堂教學,設計了教學指南,以及它可以融入
的學習領域與能力指標,讓這個材料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針對低、中、高年齡的孩子
有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人數多的大團體或班級也有活動可以因應。
耗時耗力設計這個桌上遊戲,是因為長久以來,看到台灣隨著環境的改變,家庭的形態、
成員急劇變遷;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卻還是在有意無意中複製了,「一個爸爸、一個媽媽
,以及孩子」,才是「正常家庭樣貌」的刻板印象。而「非正常家庭」的孩子們,無以寄
託自己的認同,不知道誰可以回答自己的疑問「我的家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透過這
個桌上遊戲,打破傳統家庭的刻板印象,增加了「家」這個詞的豐富性。
有些孩子,因為這些故事,也開始說起了自己「家」的故事。然後,我們才知道了許多的
「為什麼」,也因此,更理解孩子,更靠近孩子!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
--
感謝南瓜妹的分享 聽說現在女巫店樓上的女書店買得到!!! 趕快來去買XD
--
我們相信,
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瞭解與深刻的體認,
有效的行動來自於真正的關懷與開放的資訊。
藉由環境資訊的交流與環境信託的推動,關懷環境、參與行動,
以建構「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
--
《扮家家遊》桌上遊戲的網路文宣 http://www.tgeea.org.tw/edm/homeplay.html
■卡蜜兒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常常在腦海中描繪自己理想的家庭、父母
、手足樣態,並且想著,總有一天,我要出發,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現在,這樣的幻
想,不必透過離家出走就可以達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作了《扮家家遊》桌上遊戲,結合了性別、族群、人權、藝
術等多元議題,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多元家庭的差異,開拓豐富的觀點與想法,更是教
育工作者開展綜合、家政、社會、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以及國語文等學習領域的極佳
媒材。
《扮家家遊》這款桌上遊戲,歷經了2年的策畫、試驗、修改,終於正式發行,我自己也
參與了這一段時間的籌備工作,迫不及待想將這個很棒的禮物送給所有的孩子、家長與教
育工作者。
這個遊戲,以「造家」為概念,每個玩家拿到一張房屋的圖卡後,根據房屋卡上的指示,
隨機抽選人物卡,看看能不能幸運地抽到顏色相同的人物卡。湊足房屋卡上的家人後,再
抽取生活卡,就可以開始說這個家的故事。完成故事,即可得分。
桌上遊戲本來就是很適合朋友、家人一起進行的活動,前兩天拿到,迫不及待和孩子們一
起玩,她們除了被遊戲吸引,還不斷讚美:「好漂亮哦!」學會遊戲方法後,兩個女孩,
電視也不看,玩到欲罷不能。插畫家九子畫的圖令人愛不釋手,遊戲結束後她們甚至還把
大張的房屋卡靠著沙發站成一排,反覆欣賞這些圖片。她們從來沒有一次看到那麼多不同
的房子,除了公寓、透天厝,還有樹屋、貨櫃屋、組合屋、三合院,看到蘭嶼達悟族的地
下屋時,姪女說:「我知道,社會課有教!」這是我們為了呈現台灣居住多元性設計的巧
思之一。
玩了兩天,女兒已經知道印尼的國旗與服飾長怎樣,我想,有不少孩子玩到這套遊戲時,
才對自己媽媽母國有了粗淺的印象,或是因此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這是另一個設計
巧思,家庭成員的多元性,不同國藉、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住在一起,當然還有台灣
好幾個原住民族群,從小到老,都在我們的圖卡裡!
此外,這套桌遊最大的特色,是我們結合了課堂教學,設計了教學指南,以及它可以融入
的學習領域與能力指標,讓這個材料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針對低、中、高年齡的孩子
有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人數多的大團體或班級也有活動可以因應。
耗時耗力設計這個桌上遊戲,是因為長久以來,看到台灣隨著環境的改變,家庭的形態、
成員急劇變遷;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卻還是在有意無意中複製了,「一個爸爸、一個媽媽
,以及孩子」,才是「正常家庭樣貌」的刻板印象。而「非正常家庭」的孩子們,無以寄
託自己的認同,不知道誰可以回答自己的疑問「我的家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透過這
個桌上遊戲,打破傳統家庭的刻板印象,增加了「家」這個詞的豐富性。
有些孩子,因為這些故事,也開始說起了自己「家」的故事。然後,我們才知道了許多的
「為什麼」,也因此,更理解孩子,更靠近孩子!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
--
感謝南瓜妹的分享 聽說現在女巫店樓上的女書店買得到!!! 趕快來去買XD
--
我們相信,
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瞭解與深刻的體認,
有效的行動來自於真正的關懷與開放的資訊。
藉由環境資訊的交流與環境信託的推動,關懷環境、參與行動,
以建構「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2-15T20:48
at 2012-12-15T20:48
Related Posts
歷史長流:自製桌遊下載

By Frederic
at 2012-12-11T11:22
at 2012-12-11T11:22
星蝕收納疑問

By Franklin
at 2012-12-11T09:58
at 2012-12-11T09:58
X-wing X翼戰機世界大賽冠亞軍介紹

By Poppy
at 2012-12-11T08:13
at 2012-12-11T08:13
波多黎各改編XD

By Agnes
at 2012-12-11T01:25
at 2012-12-11T01:25
魔城馬車擴充 - 黑暗預言

By Poppy
at 2012-12-11T00:42
at 2012-12-11T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