ウィンキーソフト疑似倒閉!?? - 模擬器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5-11-13T14:32

Table of Contents

ウィンキーソフト疑似倒閉!??

情報源
http://blog.livedoor.jp/robosoku/archives/46888837.html
http://news.gamme.com.tw/1356468

wiki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A6%E3%82%A3%E3%83%B3%E3%82%AD%E3%83
%BC%E3%82%BD%E3%83%95%E3%83%88

公式サイト (掛了...)
http://www.winky.co.jp/
推特(也掛了...)
https://twitter.com/winky_pr


百度有一篇關於他們家與笨呆的歷史:
http://tieba.baidu.com/p/1362654943

(轉繁)

W成立於1983年1月。B要早一點,是1977年4月。

先說說B,他的前身是一家糖果店。後來被BANDAI收購,投入500萬日圓後改組為一家正式
公司。那時叫‘豐榮產業’,在1989年2月成為BANDAI直屬的子會社,名字也跟了老大姓
叫BANPRESTO。

BANPRESTO那時幾乎不會做游戲,主要經營方向是塑膠玩具,電動玩具,抓娃娃機等大型
娛樂器及青少年用品。90年那時正值電子游戲機產業紅火的時候,一家一家的軟件公司拼
命擠身於這個殺場內分一杯羹。

無疑,現實的利益是具有巨大誘惑力的。早在FC時代就是任天堂第三方廠商的BANDAI也殺
紅了眼,把BANPRESTO也拖下了水(其實就是BANDAI不動手,BANPRESTO也會被迫參入到電
子游戲市場的,這又是一個故事,以後再說吧)。

在當時BANPRESTO掌門人杉浦幸昌(就是此人正式創立BANPRESTO的,他在當時還兼任
BANDAI常務)的帶領下,B社在SFC主機上推出了處女作《SDBATTLE大相撲》,隨後又制作
了《SD魯班三世——爆破金庫大作戰》。這兩款游戲賣的還算不錯,但是當時公司內有游
戲制作經驗的人不多,如果不盡快打造一個知名游戲品牌,稚嫩的自己就會被其他廠商超
過,於是B結識了W,然後一見鐘情,最後開始H,於是有了一堆小寶寶(喂喂,這不是ERO
小說)........

不搞笑了,說正題。其實B與W的合作在我看來總有‘富家大少強搶貧女’的樣子。因為無
論如何BANDAI都會在資金上支持B社,但是W就相當的弱小。

WINKYSOFT是家小公司,以前是,現在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別人出錢,他們出力(
即是為其他公司制作游戲)。這就是像她一樣的小公司的生存方式。WINKY自己獨立制作
的游戲只有九個,而且還是出品在PC-88和MSX這種個人電腦上。所以銷量可想而之。

所以在無數個因果連環中,B社的人找上了W社,W社答應為其制作游戲。於是在1991年4月
,SRW,第一次超級機器人大戰,這個讓無數ROBOCON(叫RONOT-OTAKU也行)為之瘋狂的
游戲就這樣誕生了。(在機戰世界裡的SRW作品介紹中我故意寫成‘B社全體協力制作’雲
雲,其實那麼寫是為了給B社留下一點面子,因為很多事情不怎麼好看).WINKY的創造力
是有目共睹的,在初代中的上佳表現讓B社中人刮目相看。所以,以後的SRW系列及一部分
其他軟件也都是由WINKY制作的。這是兩社的合作協定。

渡過了美好的初夜,似乎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可惜在商業社會,這種幻想也只能是幻想。

兩個商人暫時稱兄道弟,並不代表他們親密無間,相反隨時有可能捅對方一刀子。
在WINKY的幕後工作下,不僅創立了SRW這個知名品牌,還打造出了ONI,電精(我敢打堵
很多人都玩過)等精品游戲。

B社會對W社致以‘崇高的敬意’嗎?答案是NO。

一直以來,B社對W社的態度是以大欺小,在給W社的權利金上總是不甚均衡。就像一個工
頭欺壓低下的民工,土財主周剝皮剝削無產階級群眾一樣。
接下來的《魔裝機神》,又是一個楔子。

《魔裝機神》本身是對原創機種魔裝機系的一個完美的概括和總結,也是相當一票日本
FANS們所追逐的傑作。個人認為,這是阪田設定的最高傑作。但是可惜的是,近40萬的銷
量沒有讓B社滿意,因為這部作品的開發資金和銷售額是不成正比的。兩家的關系開始灰
頭土臉。(PS:這部作品實現了人聲配音,正版機體,高戰略性。你還想讓他怎麼樣?)
處在毀滅邊緣的創造依然能給人帶來激情。

於是毀滅降臨了。

97年,世嘉和萬岱這兩個跛腿的巨人商量要合並。後來因為兩家的社風難以融合,會社內
部成員座次難以協調等問題最後告吹,不過卻給了WINKY一擊。

是這樣的:

WINKY與BANDAI,BANPRESTO:世嘉方非常看好WINKY,因為WINKY的創造給B社帶來了牟利
。計劃合並後大力提升WINKY的位置。這對WINKY來說是好事。但是對於2B來說是不願意聽
到的。因為萬岱是家族式經營方式,怎麼可能允許外來人士爬到自己頭上呢?於是一群萬
岱高級管理人員激烈反對,這其中就包括SRW的創意源頭,BANPRESTO社長杉浦幸昌。

WINKY與世嘉:世嘉在這次交易中扮演了一個特功利的角色,在合並協約書還沒有正式生
效期間,就急吼吼的通過萬岱向WINKY施壓,要求WINKY停止正在進行中的企劃,走第四次
的路子做‘從來沒有的機戰’(我來點破吧,就是篡改第四次的設定來達到冷飯新炒的目
的)。結果招致激烈反彈,某些程序員甚至故意在自社像征的塞巴斯塔的數值設定上下手
腳(將其數值改的惡低)。

不過東家的東家說話畢竟好使,W社做了最大的反抗,反倒促使了他軟件生涯中最後的輝
煌的誕生————《超級機器人大戰F完結篇》土星版(PS版的配樂完全就不能比呀)。
以及那個頗諷刺的宣傳口號————‘另一個第四次’(過去我的有些論調不正確,是因
為我那時學識不夠,我錯了。)

少女還是流產了,目前能確定的夭折的嬰兒有半成型的《魔裝機神2》(後來的《聖靈機R
AYBLADE》),已經不成型的《新超級機器人大戰2》(《游實》編輯SOUL曾說他盼望過《
新SRW2》,但是那不是幻想,是曾經存在過的夢)。再加上根本無法確認的死嬰若干。
兩家公司的關系更加灰頭土臉,W除了《超級機器人大戰—完全收藏盒》之外也沒有什麼
真正意義上的創作了。

少女留給情人最後的一個孩子是《真實機器人戰線》,在這之後,W與B,曾經同窗共枕的
親昵的戀人分道揚鑣(a時代後的SRW在STAFF裡還能看到WINKYSOFT的名字,但是那只不過
是掛著名字的添頭罷了,因為有時還是會對過去的情人‘惺惺相惜’一番)。
戴眼鏡的富家少爺找上了一個貧窮的才女,然後借著她的才華在上流社會開始打響知名度
,接下來因為少女影響到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開始對她冷遇,最後兩人寂寞的分手。少
女在人海中人影渺茫,少爺繼續聲色犬馬.......

——————世界上本來沒有那麼多的‘內幕’,我所講的,只不過是一個會讓人心痛的
故事。

渴望玩到好游戲是玩家的一致渴望,只是商界如戰場,愛情,戰爭都是不擇手段的,縱然
WINKY社所制作的產品真的獲得了很多玩家的好評,但是有些地方不合時宜的堅持,同樣
不利於他們的發展。據我所了解的,其實LS所說的基本屬實,也是商界的殘酷,我很認同
LS的說法,只是當時在第四次以後,因為難度問題,導致機戰FANS開始大量流失,眼鏡廠
本身就據聞和WINKY社提出了這個問題,加上畫面的問題等等,然而W社一直堅持走高難度
核心粉絲路線,雖然畫面上明顯是妥協了,但是就難度問題一直不願意妥協,才導致日後
兩家將矛盾擺上台面。眼鏡廠和老B肯定不對,因為每一個資本家和工人階級都是不可理
解的,資本家只會想著如何從勞動力身上獲取錢財,而工人階級則抱著努力就可以改變貧
困局面的幻想,這是一個並不只是存在於兩家廠商的矛盾而已。眼鏡廠要的只是銷量,要
的是口碑,而作為生產者,不肯正視現實不肯折腰堅持自己的理想而鬥爭,最後的結果一
般也就是這樣。曾經有人和我說過,如果老B和眼鏡廠不是那麼講求利益,WINKY社不是那
麼固執,現在機戰會發展得如何?這個問題,真的回答不出來的,真的只能算是一個令人
痛心的故事。

(中間略過,下面是其中一篇回應)

事實是兩社老大理念發生衝突。90年代末游戲開始進入快餐時代,一堆高難度游戲沒落,
許多傳統系列開始降低難度,舉例:ff,dq,塞爾達,洛克人等等。4胖認為還是走傳統戰
旗類不再合適,應該專注於戰鬥畫面,養成等元素。而阪田雅彥則認為保持原有風格強調
策略游戲性才是精華所在。最終阪田帶著團隊離開。

以結果論來看,當初4胖的決定是正確的,之後alpha,impact系列創下了機戰史上最巔峰
時期。可惜之後過猶不及,造成後面nds和psp上的單作品銷量慘淡,z系列也沒有任何一
款超過50w.而替代魔裝的原創系列og,最新的2og只有20w出頭(別談什麼平台問題ok?我
在日本呆了三年表示玩游戲的基本人手一台三公主,ps3出多久了知道不?)。

但從另一方面說,4胖的考慮角度是以萬代其他游戲為參考,比如火影系列,龍珠等游戲
,把機戰做成一個純fans向游戲,換句話說,4胖定位的客戶是不在乎機戰這系列,更在
乎版權作品的客戶,為了這一目標,顯然以前w社的一套是不合適的,所以有了擊墜+pp,
pp+技能,加攻擊的芯片,信賴補正等等。這顯然會犧牲策略性,4胖自然也知道這點,但
他認為傳統戰旗已經不能生存了,不如就把機戰打造成低門檻無腦純fans游戲。

說到這我想大家可以理解了,作為機戰之父,阪田對於機戰的感情就像孩子一樣,他想把
這個游戲打造成心中完美的游戲。而4胖作為商人,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才是重要的。其實
這種事在游戲圈太常見了,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個人認為即使當初堅持w社的方針,機戰多半也會半途倒掉重立招牌。而現在的機戰,本
身銷量就該向一般動畫類衍生作品看齊,因此2og的銷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還是在2og確
實有硬素質,也可以看到本身眼鏡社的預期也很低。

機戰不再是以前的機戰,是因為玩的人不再是以前的那些人。當年的核心玩家早已成為大
叔,燃燒的鋼之魂也漸漸冷卻,自喻為全平台某天突然發現什麼時候出了wiiu這貨的心情
,只有過來人才知道。

--

恩...在商言商,現實就是這樣@@

--

All Comments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5-11-15T02:54
這篇文章蠻棒的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5-11-20T00:32
難怪在alpha3後,我突然對機戰整個冷掉.....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5-11-22T05:40
SDBATTLE大相撲 是FC,他寫成SFC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5-11-26T08:10
號稱PS平台上的櫻戰"聖霊機ライブレード"就是他們開發的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5-11-26T14:32
回憶最美,故事易編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5-11-27T23:46
我也覺得支那文章不可盡信,所以請ms大開釋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5-11-29T14:14
謝謝好文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5-12-03T09:18
一直覺得 機戰就是在吃第3次 ex 第4次時期的老本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5-12-05T13:38
不管是劇情還是玩法上 都是在這個框框內形成

神級重現度《聖劍傳說3意象動畫》經典場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5-11-11T11:42
神級重現度《聖劍傳說3意象動畫》經典場面傳達了製作主對作品的愛 http://news.gamme.com.tw/1356294 《聖劍傳說3》在1995年發售,當年以自由配點、轉職、必殺技等創新系統在玩家間造 成好評,玩家可以從6名主角中自由選擇喜歡的隊伍搭配,根據玩家選擇的主角不同也會 有不同結局。 源 ...

FEEL v1.9.1.2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5-11-11T09:09
http://feelfrontend.altervista.org/en/ FEEL is a front-end for videogame emulators, especially designed for usage on a home cabinet, highly customizable, ...

(WIP) New NES dumps by CaH4e3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5-11-10T20:03
2015.11.08 It seems I got to that point where I donand#39;t need to find and dump cartridges by myself lol. They found me and jump in my hands as a dumps. ...

(Atari) atari++ v1.80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11-10T19:58
2015.11.10 The Atari++ Emulator is a Unix based emulator of the Atari eight bit computers, namely the Atari 400 and 800, the Atari 400XL, 800XL and 130XE, ...

bsnes-plus v073+2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5-11-10T11:44
https://github.com/devinacker/bsnes-plus/releases Replaced original memory editor with a new, faster and better one [Revenant] Added hotkeys for brea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