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規的看法與建議 - 五子棋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1-22T03:2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athsnail (殺手文)》之銘言:
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台(新)規的用意
既然是 均化開局的每一步的重量於雙方

那是否可以更自由更無限制的
只要前5手是3黑2白就好?

也就是說
前五手落子順序 不必一定要 黑白黑白黑 
可以是 黑黑黑白白 白黑黑白黑 白白黑黑黑.....等等(3黑2白的排列組合)

開局流程可以變成:(前五手皆不限定位置)

  1‧決定假先手(猜子或大會決定,過程不列入計時)。

  2‧先取出3黑子2白子,共5個棋子,供開局用。
  
  3‧第一手:假先手從5個子中任選一子下在盤面上。
  
  4‧第二手:假後手,選擇下子或交換給假先手下,
        下子的人從剩餘4子中任選一子下在盤面上。
  
  5‧第三手:下第二手之另一方,選擇下子或交換給下第二手者下,
        下子的人從剩餘3子中任選一子下在盤面上。
  
  6‧第四手:下第三手之另一方,選擇下子或交換給下第三手者下,
        下子的人從剩餘2子中任選一子下在盤面上。
  
  7‧第五手:下第四手之另一方,選擇下子或交換給下第四手者下,
        下子的人把最後1子下在盤面上。
  
  8‧下第五手之另一方選擇持黑或持白。
   
  9‧黑方白方確定後,由白方下白6開始,棋局依行棋規則進行。


會這樣想的原因
是因為台(新)規的 目的(結果) 就是造成前5顆子是均勢的 再讓雙方比拼棋力
既然只是單純的要前5顆是均勢的這結果
那開局前五手黑白落子的順序就沒有太大影響
(因為前5顆擺完 必然是趨向均勢)

------------
這種方式有優點跟缺點
缺點:非 黑白黑白黑 開局的前5手棋局勢 無從衡量(假先優勢過大?)

優點:讓棋手更容易偏向型態去思考研究(較符合棋理)
(例:3黑子固定 然後去調整白棋的位置 直到達成均勢為止)

可以更容易避開 原本前3子黑白黑 下完 就造成無法平衡的局面(?)
(未知的成分越大 越是不到最後關頭無法看出局勢好壞)

非常容易避開日規26型 不必等前3顆打完才看出來是26型的哪型
(假後第2手棋 就可以透過連下黑子或連下白子 讓型態早早脫離26型)
--

All Comments

Re: 新規的看法與建議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6-01-21T13:53
這一段說出了我之前想表達的很重要觀念 我之前在討論的是日規為什麼就直接切入新規 而省略國規,反正日國規根本就是差不多的東西 教了國規也不會就侷限新人吧!! 不教我個人是認為反而會產生些小盲點 反正你一開始的日規就已經侷限了新人在26開局上面了 在台規(我也這樣稱呼好了)的原則下,國規的五手兩打,根本不是重點 ...

2006/1/20 台北棋會簽到簿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6-01-21T11:20
2006/1/20 小U 笨鬼、小白、jie0915 caregix lorchune annie irenechien 綠豆沙 ko1 andlt;-- 這次沒忘了你哦! -----------------------以上是兩點半前報到者 子湮 masako chriswu Duno kevi ...

Re: 新規的看法與建議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06-01-21T04:37
※ 引述《mathsnail (殺手文)》之銘言: 討論文有點多... 若要自己能去正確的判斷這些論點, 恐怕必須對連珠歷史發展、連珠各項技巧、理論知識與棋理本質...等等有一定的瞭解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應該還是存在許多迷惑之處吧 許多觀點,我只把最後我所判斷的結論說出來 因為對五子棋認知的不同,大家一定 ...

Re: 新規的看法與建議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06-01-19T09:32
討論完了嗎?? 那....................................... 可不可以來個人跟我說結論是啥 XD -- 台灣五子棋協會網頁新面貌,資料將陸續增加,請大家多多給予意見哦~ http://rif.compute.com. ...

Re: 新規的看法與建議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06-01-19T01:18
看到那麼多精采的議論,我也想發表一些意見。 個人覺得學棋的精要在於型勢判斷、攻擊要點、防守要點, 而一個棋手的實力不外乎計算、佈子、創意、研究、直覺等等 在我學棋的過程中,我一直把定石視為學而活用的工具, 我已經三、四年以上不曾研究過定石, 我深深的認同,學習定石是一定很好的學習方式, 不管是型勢判斷、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