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捕獲率 - PokemonGO

By Ina
at 2017-10-05T23:34
at 2017-10-05T23:34
Table of Contents
借用一下原PO的主題,感謝原PO。
我想把捕捉率的公式稍微形象化一點,讓大家更能夠體會箇中含意
這邊我先提出一個引子:
捕捉雷公的時候,在其他客觀條件完全相同
丟1球金莓曲球的整體捕捉率 會大於 丟4球香蕉直球的整體捕捉率
如果大家還不太理解,接下來我會開始做一系列的詳細說明。
一、基礎捕捉率≠一開始的捕捉率
※ 引述《davidywc (暱稱我還沒想到)》之銘言:
: ○ 單球捕獲率 P = 1 - ( 1 - BaseCaptureRate/(2*CP_Multiplier))^Mulitpliers
: - BaseCaptureRate, BCR 即 基本捕獲率
: - CP_Multiplier 等級係數
: - 數值在開始遊戲時會儲存在各位的手機中,拉出 GameMaster File 就可以看到了
?
: - 和 CP 無關,而是和「等級有關」。1~40等時的係數都不同。
: - 頭目戰的抓怪必定為20等,Lv20等的為0.59740001
首先,大家要先搞清楚BCR的意思,
BCR是基礎捕捉率,大約等於寶可夢14等時的捕捉率
千萬不要誤解成 你遇到一隻寶可夢 在還沒做動作(餵莓果等)前的捕捉率。
等級越高的寶可夢當然是會越難抓
以雷公而言,因為每個人遇到的都是20等,
所以在丟陽春球 (白球 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情況下
單球捕捉率 = 2%/(2*0.59740001) ≒ 1.67%
所以為啥最近有人會說什麼,神獸的補捉率從2%降到1.67%了,就是這麼來的,
然而,並不是降了,而是一直以來都是1.67%,只是他們沒搞懂基礎捕捉率的意思而已
(註:至於為什麼是14等,因為Lv.14等的CP Multipler=0.49985844,非常近似於0.5
此時 Lv.14捕捉率 = BCR/(2*CP_Multiplier) ≒ BCR/(2*0.5) = BCR
二、Multipliers(加成係數)
※ 引述《davidywc (暱稱我還沒想到)》之銘言:
: - 數值 = 球種類*莓果*直球或曲球*獎牌*丟球結果
: - 白/紅/藍/黑 球 = 1.0/ 1.0/ 1.5/ 2.0
: - 無莓果/蕉香果/凰梨果/蔓莓果/金色蔓莓果 = 1.0/ 1.0/ 1.0/ 1.5/ 2.5
: - 直球/曲球 = 1.0/1.7 (丟球判定的Bug如圖:https://imgur.com/KnAfVpb )
: - 獎牌
: - 單屬性 無/銅/銀/金 牌 = 1.0/ 1.1/ 1.2/ 1.3
: - 雙屬性 無+無/無+銅/無+銀/無+金/銅+銅/銅+銀/銅+金/銀+銀/銀+金/金+金
: = 1.00/ 1.05/ 1.10/ 1.15/ 1.10/ 1.15/ 1.20/ 1.20/ 1.25/ 1.30
: -丟球結果 Nice/Great/Excellent = 1.0~1.3/ 1.3~1.7/ 1.7~2.0
: -判定方式可以用 球圈大小 來判斷,
: - 首先先看圖:https://imgur.com/wtjoI2u
: - 藍色的為最大半徑,訂為 r = 1.0,
: - 丟球前球圈會一直變動大小 (由 r = 1.0 到 r = 0),
: - 丟出去的當下,半徑就定下來,如圖中紫色的線段。
: - 加成係數為 2 - r ( 2 - 半徑)
感謝原PO為我們整理了所有影響單球捕捉率的客觀條件
現在我們以雷公舉例,前面我們已經知道Lv.20雷公的單球捕捉率是1.67%了
單球捕獲率 P = 1 - ( 1 - BaseCaptureRate/(2*CP_Multiplier))^Mulitpliers
= 1 - ( 1 - 0.0167)^m
(為求方便,這裡以m代替Multipliers)
這個m次方,就是這邊提到的 球種/莓果/直曲/獎牌/丟球結果 所共同決定的
根據公式,我可以知道,也就是這些條件,將會影響我們的雷公單球捕捉率
三、多球捕捉:
: ● 整體捕捉率 — 高中數學運算
: - 整個捕捉的流程為:
: 1. 丟球 - 判定是否捕捉,若無,進入下一步
: 2. 系統判定是否逃脫,若無,回到 1.
: 整個過程會持續到抓到 Pokemon 或者 Pokemon 逃跑。
: - 逃跑率=基礎逃跑率,BaseFleeRate, BFR,簡稱為 F。
: - 數值在開始遊戲時會儲存在各位的手機中,拉出GameMaster File就可以看到。
: - 而頭目戰的怪不會逃跑,因此計算時,套用逃跑率 F = 0%。
: ○ 計算「單場」捕獲率
: - 我們丟出第一球,抓到的機率為 P,沒抓到的機率為(1-P)
: -「如果」沒抓到,判定是否逃跑,逃跑率為 F,沒逃跑的機率為(1-F),
: -「如果」沒逃跑,開始第二球,後續因此類推。
: -所以
: -「在」第一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P
: -「在」第二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1-P)*(1-F)*P
: -「在」第三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1-P)^2*(1-F)^2*P
: - 結論 「在」第N球抓到的機率為 [(1-P)*(1-F)] ^ (N-1) * P
: - 而「這場能抓到的機率」,可以理解為「在 N 球內能抓到的機率」,
: =「在」第一球抓到的機率+「在」第二球抓到的機率+...
: +「在」第 N 球抓到的機率。
: = 答案為一個首項為 P,公比為 (1-F)*(1-P) 的等比級數求和:
: = P * [ 1 - [(1-P)*(1-F)]^N ] /[1-(1-P)*(1-F)]
: 如果有無限球的機會,機率會簡化為 P / [1-(1-P)*(1-F)] ,
: 並收斂到一個有限大小的數字。
: - 在頭目的捕捉中,由於不會逃跑,因此會收斂到 100%,
: 意思是說,如果你有無限球,你一定會抓到他。但是我們並沒有無限球 <- 廢話
: - 所以:「增加擁有的球數」絕對是增加捕捉期望值的方式。
我們一樣以雷公舉例,假設打完雷公之後,獲得n顆紀念球
那麼,在全丟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情況下
整體捕捉率 = 1 - (1 - 0.0167)^n
此時,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公式跟剛剛的單球捕捉率有點像?
四、Multipliers(加成係數)的意義:
根據第三大點的結論,我們知道,
1 - (1 - 0.0167)^n 就是丟n球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的雷公捕捉率
那麼,第二點我們提到雷公單球捕捉率 = 1 - (1 - 0.0167)^m
就可以理解成 丟m球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的雷公捕捉率
所以加成係數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們以 最高規格 為例
也就是金莓(2.5) 曲球(1.7) 電系金牌(1.3) excellent(1.7~2,取平均1.85)
此時,加成係數=2.5*1.7*1.3*1.85=10.22125,為了計算方便取個10當整數好了
也就是說
=================================================
丟1球最高規格 [金莓 曲 金牌 excellent] 的捕捉率
相當於
丟10球陽春球 [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捕捉率
=================================================
<小結>
所以加成係數的意義就是,你可以視為:
##你丟的這一球,相當於丟了幾球陽春球
這就是N社設計這個單球捕捉率公式的意義所在。
五、結論
回到最剛開始提的引子:
丟1球金莓曲球的整體捕捉率 會大於 丟4球香蕉直球的整體捕捉率
為什麼呢?
金莓(2.5)*曲球(1.7) = 4.25 , 香蕉(1)*直球(1) = 1
因此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我丟1球金莓曲球的捕捉率 相當於 你丟4.25球香蕉直球的捕捉率 所以
丟法正確技術高超的人丟1球的捕捉率 可能就是 觀念迷思技術拙劣的人丟好幾球的捕捉率
所以說
1.好曲球,不練嗎?
2.還堅持用香蕉,而不練定圈待攻法嗎?
3.還迷信金蕉金、蕉金蕉、不要點OK嗎?
--
我想把捕捉率的公式稍微形象化一點,讓大家更能夠體會箇中含意
這邊我先提出一個引子:
捕捉雷公的時候,在其他客觀條件完全相同
丟1球金莓曲球的整體捕捉率 會大於 丟4球香蕉直球的整體捕捉率
如果大家還不太理解,接下來我會開始做一系列的詳細說明。
一、基礎捕捉率≠一開始的捕捉率
※ 引述《davidywc (暱稱我還沒想到)》之銘言:
: ○ 單球捕獲率 P = 1 - ( 1 - BaseCaptureRate/(2*CP_Multiplier))^Mulitpliers
: - BaseCaptureRate, BCR 即 基本捕獲率
: - CP_Multiplier 等級係數
: - 數值在開始遊戲時會儲存在各位的手機中,拉出 GameMaster File 就可以看到了
?
: - 和 CP 無關,而是和「等級有關」。1~40等時的係數都不同。
: - 頭目戰的抓怪必定為20等,Lv20等的為0.59740001
首先,大家要先搞清楚BCR的意思,
BCR是基礎捕捉率,大約等於寶可夢14等時的捕捉率
千萬不要誤解成 你遇到一隻寶可夢 在還沒做動作(餵莓果等)前的捕捉率。
等級越高的寶可夢當然是會越難抓
以雷公而言,因為每個人遇到的都是20等,
所以在丟陽春球 (白球 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情況下
單球捕捉率 = 2%/(2*0.59740001) ≒ 1.67%
所以為啥最近有人會說什麼,神獸的補捉率從2%降到1.67%了,就是這麼來的,
然而,並不是降了,而是一直以來都是1.67%,只是他們沒搞懂基礎捕捉率的意思而已
(註:至於為什麼是14等,因為Lv.14等的CP Multipler=0.49985844,非常近似於0.5
此時 Lv.14捕捉率 = BCR/(2*CP_Multiplier) ≒ BCR/(2*0.5) = BCR
二、Multipliers(加成係數)
※ 引述《davidywc (暱稱我還沒想到)》之銘言:
: - 數值 = 球種類*莓果*直球或曲球*獎牌*丟球結果
: - 白/紅/藍/黑 球 = 1.0/ 1.0/ 1.5/ 2.0
: - 無莓果/蕉香果/凰梨果/蔓莓果/金色蔓莓果 = 1.0/ 1.0/ 1.0/ 1.5/ 2.5
: - 直球/曲球 = 1.0/1.7 (丟球判定的Bug如圖:https://imgur.com/KnAfVpb )
: - 獎牌
: - 單屬性 無/銅/銀/金 牌 = 1.0/ 1.1/ 1.2/ 1.3
: - 雙屬性 無+無/無+銅/無+銀/無+金/銅+銅/銅+銀/銅+金/銀+銀/銀+金/金+金
: = 1.00/ 1.05/ 1.10/ 1.15/ 1.10/ 1.15/ 1.20/ 1.20/ 1.25/ 1.30
: -丟球結果 Nice/Great/Excellent = 1.0~1.3/ 1.3~1.7/ 1.7~2.0
: -判定方式可以用 球圈大小 來判斷,
: - 首先先看圖:https://imgur.com/wtjoI2u
: - 藍色的為最大半徑,訂為 r = 1.0,
: - 丟球前球圈會一直變動大小 (由 r = 1.0 到 r = 0),
: - 丟出去的當下,半徑就定下來,如圖中紫色的線段。
: - 加成係數為 2 - r ( 2 - 半徑)
感謝原PO為我們整理了所有影響單球捕捉率的客觀條件
現在我們以雷公舉例,前面我們已經知道Lv.20雷公的單球捕捉率是1.67%了
單球捕獲率 P = 1 - ( 1 - BaseCaptureRate/(2*CP_Multiplier))^Mulitpliers
= 1 - ( 1 - 0.0167)^m
(為求方便,這裡以m代替Multipliers)
這個m次方,就是這邊提到的 球種/莓果/直曲/獎牌/丟球結果 所共同決定的
根據公式,我可以知道,也就是這些條件,將會影響我們的雷公單球捕捉率
三、多球捕捉:
: ● 整體捕捉率 — 高中數學運算
: - 整個捕捉的流程為:
: 1. 丟球 - 判定是否捕捉,若無,進入下一步
: 2. 系統判定是否逃脫,若無,回到 1.
: 整個過程會持續到抓到 Pokemon 或者 Pokemon 逃跑。
: - 逃跑率=基礎逃跑率,BaseFleeRate, BFR,簡稱為 F。
: - 數值在開始遊戲時會儲存在各位的手機中,拉出GameMaster File就可以看到。
: - 而頭目戰的怪不會逃跑,因此計算時,套用逃跑率 F = 0%。
: ○ 計算「單場」捕獲率
: - 我們丟出第一球,抓到的機率為 P,沒抓到的機率為(1-P)
: -「如果」沒抓到,判定是否逃跑,逃跑率為 F,沒逃跑的機率為(1-F),
: -「如果」沒逃跑,開始第二球,後續因此類推。
: -所以
: -「在」第一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P
: -「在」第二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1-P)*(1-F)*P
: -「在」第三球抓到的捕捉率為 (1-P)^2*(1-F)^2*P
: - 結論 「在」第N球抓到的機率為 [(1-P)*(1-F)] ^ (N-1) * P
: - 而「這場能抓到的機率」,可以理解為「在 N 球內能抓到的機率」,
: =「在」第一球抓到的機率+「在」第二球抓到的機率+...
: +「在」第 N 球抓到的機率。
: = 答案為一個首項為 P,公比為 (1-F)*(1-P) 的等比級數求和:
: = P * [ 1 - [(1-P)*(1-F)]^N ] /[1-(1-P)*(1-F)]
: 如果有無限球的機會,機率會簡化為 P / [1-(1-P)*(1-F)] ,
: 並收斂到一個有限大小的數字。
: - 在頭目的捕捉中,由於不會逃跑,因此會收斂到 100%,
: 意思是說,如果你有無限球,你一定會抓到他。但是我們並沒有無限球 <- 廢話
: - 所以:「增加擁有的球數」絕對是增加捕捉期望值的方式。
我們一樣以雷公舉例,假設打完雷公之後,獲得n顆紀念球
那麼,在全丟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情況下
整體捕捉率 = 1 - (1 - 0.0167)^n
此時,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公式跟剛剛的單球捕捉率有點像?
四、Multipliers(加成係數)的意義:
根據第三大點的結論,我們知道,
1 - (1 - 0.0167)^n 就是丟n球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的雷公捕捉率
那麼,第二點我們提到雷公單球捕捉率 = 1 - (1 - 0.0167)^m
就可以理解成 丟m球陽春球(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的雷公捕捉率
所以加成係數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們以 最高規格 為例
也就是金莓(2.5) 曲球(1.7) 電系金牌(1.3) excellent(1.7~2,取平均1.85)
此時,加成係數=2.5*1.7*1.3*1.85=10.22125,為了計算方便取個10當整數好了
也就是說
=================================================
丟1球最高規格 [金莓 曲 金牌 excellent] 的捕捉率
相當於
丟10球陽春球 [無莓 直 無獎牌 沒丟到字] 的捕捉率
=================================================
<小結>
所以加成係數的意義就是,你可以視為:
##你丟的這一球,相當於丟了幾球陽春球
這就是N社設計這個單球捕捉率公式的意義所在。
五、結論
回到最剛開始提的引子:
丟1球金莓曲球的整體捕捉率 會大於 丟4球香蕉直球的整體捕捉率
為什麼呢?
金莓(2.5)*曲球(1.7) = 4.25 , 香蕉(1)*直球(1) = 1
因此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我丟1球金莓曲球的捕捉率 相當於 你丟4.25球香蕉直球的捕捉率 所以
丟法正確技術高超的人丟1球的捕捉率 可能就是 觀念迷思技術拙劣的人丟好幾球的捕捉率
所以說
1.好曲球,不練嗎?
2.還堅持用香蕉,而不練定圈待攻法嗎?
3.還迷信金蕉金、蕉金蕉、不要點OK嗎?
--
Tags:
PokemonGO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17-10-07T21:52
at 2017-10-07T21:52

By Faithe
at 2017-10-09T22:46
at 2017-10-09T22:46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0-10T05:59
at 2017-10-10T05:59

By Susan
at 2017-10-12T07:03
at 2017-10-12T07:03

By Ursula
at 2017-10-13T07:40
at 2017-10-13T07:40

By Eartha
at 2017-10-17T15:57
at 2017-10-17T15:57

By Daniel
at 2017-10-18T19:54
at 2017-10-18T19:54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0-20T03:27
at 2017-10-20T03:27

By Eartha
at 2017-10-22T13:49
at 2017-10-22T13:49

By Steve
at 2017-10-24T07:15
at 2017-10-24T07:15

By Faithe
at 2017-10-28T23:55
at 2017-10-28T23:55

By Carol
at 2017-10-30T17:36
at 2017-10-30T17:36

By James
at 2017-11-03T19:23
at 2017-11-03T19:23

By Charlie
at 2017-11-07T04:09
at 2017-11-07T04:09

By Ina
at 2017-11-09T02:14
at 2017-11-09T02:14

By Tracy
at 2017-11-11T05:19
at 2017-11-11T05:19

By Franklin
at 2017-11-12T15:07
at 2017-11-12T15:07

By John
at 2017-11-15T13:48
at 2017-11-15T13:48

By Robert
at 2017-11-18T23:31
at 2017-11-18T23:31

By Mason
at 2017-11-20T12:53
at 2017-11-20T12:53

By Donna
at 2017-11-25T07:56
at 2017-11-25T07:56

By David
at 2017-11-29T02:29
at 2017-11-29T02:29

By Delia
at 2017-11-29T23:13
at 2017-11-29T23:13

By Joseph
at 2017-12-04T17:30
at 2017-12-04T17:30

By Oliver
at 2017-12-09T11:08
at 2017-12-09T11:08

By Sandy
at 2017-12-13T10:57
at 2017-12-13T10:57

By Oliver
at 2017-12-16T18:28
at 2017-12-16T18:28

By Frederic
at 2017-12-20T15:33
at 2017-12-20T15:33

By Oliver
at 2017-12-24T21:45
at 2017-12-24T21:45

By Franklin
at 2017-12-29T02:17
at 2017-12-29T02:17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2-31T23:37
at 2017-12-31T23:37

By Thomas
at 2018-01-04T04:06
at 2018-01-04T04:06

By Lydia
at 2018-01-05T04:58
at 2018-01-05T04:58

By Genevieve
at 2018-01-07T08:08
at 2018-01-07T08:08

By Gary
at 2018-01-08T08:04
at 2018-01-08T08:04

By Doris
at 2018-01-12T14:59
at 2018-01-12T14:59

By Lily
at 2018-01-16T05:53
at 2018-01-16T05:53

By Michael
at 2018-01-19T06:04
at 2018-01-19T06:04

By Linda
at 2018-01-20T06:18
at 2018-01-20T06:18

By Agatha
at 2018-01-24T04:06
at 2018-01-24T04:06

By Dora
at 2018-01-24T10:37
at 2018-01-24T10:37

By Oscar
at 2018-01-28T08:44
at 2018-01-28T08:44

By Zanna
at 2018-01-31T22:49
at 2018-01-31T22:49

By Daph Bay
at 2018-02-05T06:52
at 2018-02-05T06:52

By Rachel
at 2018-02-08T22:37
at 2018-02-08T22:37

By Leila
at 2018-02-13T15:12
at 2018-02-13T15:12

By Dora
at 2018-02-13T20:48
at 2018-02-13T20:48

By Faithe
at 2018-02-17T10:49
at 2018-02-17T10:49

By Lydia
at 2018-02-19T05:37
at 2018-02-19T05:37

By Michael
at 2018-02-22T01:30
at 2018-02-22T01:3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2-22T05:23
at 2018-02-22T05:23

By Kyle
at 2018-02-26T01:20
at 2018-02-26T01:20

By Ethan
at 2018-02-27T17:36
at 2018-02-27T17:36

By Yuri
at 2018-03-04T09:12
at 2018-03-04T09:12

By Callum
at 2018-03-08T16:40
at 2018-03-08T16:40

By Anthony
at 2018-03-12T12:02
at 2018-03-12T12:02

By Connor
at 2018-03-16T11:03
at 2018-03-16T11:03

By Poppy
at 2018-03-17T17:36
at 2018-03-17T17:36

By Iris
at 2018-03-21T04:04
at 2018-03-21T04:04

By Jacky
at 2018-03-23T18:42
at 2018-03-23T18:42

By Puput
at 2018-03-25T15:47
at 2018-03-25T15:47

By Andrew
at 2018-03-29T00:20
at 2018-03-29T00:20

By Valerie
at 2018-04-02T20:33
at 2018-04-02T20:33

By Kristin
at 2018-04-03T23:51
at 2018-04-03T23:51

By Wallis
at 2018-04-06T03:23
at 2018-04-06T03:23

By Carol
at 2018-04-10T02:36
at 2018-04-10T02:36

By Elvira
at 2018-04-10T19:53
at 2018-04-10T19:53

By Kumar
at 2018-04-14T15:50
at 2018-04-14T15:50

By Christine
at 2018-04-17T07:29
at 2018-04-17T07:29

By Queena
at 2018-04-20T04:08
at 2018-04-20T04:08

By Frederica
at 2018-04-22T01:50
at 2018-04-22T01:50

By Olga
at 2018-04-23T11:30
at 2018-04-23T11:30

By John
at 2018-04-23T16:51
at 2018-04-23T16:51

By Agatha
at 2018-04-26T09:23
at 2018-04-26T09:23

By Hamiltion
at 2018-04-28T06:54
at 2018-04-28T06:54

By Aaliyah
at 2018-04-30T18:01
at 2018-04-30T18:01

By Harry
at 2018-05-03T00:53
at 2018-05-03T00:53

By Kelly
at 2018-05-04T23:07
at 2018-05-04T23:07

By Annie
at 2018-05-08T21:06
at 2018-05-08T21:06

By Queena
at 2018-05-09T23:33
at 2018-05-09T23:33

By Lauren
at 2018-05-12T19:44
at 2018-05-12T19:44

By Valerie
at 2018-05-14T01:17
at 2018-05-14T01:17

By Joseph
at 2018-05-15T04:54
at 2018-05-15T04:54

By Isla
at 2018-05-19T23:25
at 2018-05-19T23:25

By Freda
at 2018-05-23T22:23
at 2018-05-23T22:23

By Quanna
at 2018-05-28T19:58
at 2018-05-28T19:58

By Quintina
at 2018-05-30T11:00
at 2018-05-30T11:00

By Rosalind
at 2018-06-01T22:46
at 2018-06-01T22:46
Related Posts
雲林斗六黃隊line組群

By Madame
at 2017-10-05T19:52
at 2017-10-05T19:52
大家會腦內自動黑單某些人嗎?

By Andrew
at 2017-10-05T18:19
at 2017-10-05T18:19
八里現況實測9小時(圖多)

By Ingrid
at 2017-10-05T17:01
at 2017-10-05T17:01
Pokemon 捕獲率

By Kumar
at 2017-10-05T15:33
at 2017-10-05T15:33
北中南巢穴&重生點整理 10/05

By Oliver
at 2017-10-05T08:58
at 2017-10-05T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