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總結之 2--讓子與貼目的關係 - 圍棋

By Cara
at 2011-08-05T23:25
at 2011-08-05T23:2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armerlu (光‧居士)》之銘言:
: 本文儘量符合「四個認知」,並且沒有時間回應違反四個認知的噓.
: 本系列原本是要回應 "19路貼目.."
: 本文同時是 下文 {解釋 Cabon 所提的 「浮動貼目」} 的基礎.
: 根據統計, 19 路授 2 子, 等於貼 15 目.
: 授 3 子, 等於貼 26 目
: 公式如下
: 授 2 子 = 貼 15 目
: 3 子 = 15 + 11 =26目
: 4 子 = 15 + 11 + 12 =38目
: 5 子 = 15 + 11 + 12 + 13 =51目 (此時平均每子 10.2 目)
: 6 子 = 15 + 11 + 12 + 13 + 14 =65目 (平均 10.83 目)
: 7 子 = 15 + 11 + 12 + 13 + 14 +15=80目 (平均 11.4 目)
: 這個公式給我們幾個啟示
: 1. 授子數越多, 該(單一個)子發揮的作用越大.
: 2. 不擅長下授子棋的 高棋 在與 低棋 對弈時, 可以不授子而改用上表的貼目.
: 3. 常說每授一子相當於 10 目, 其實是指授子數在 5 子左右時.
: (授子數在 3 到 7 子之間 , 平均大約就是 每子 10 目)
8 子 = 80 + 16 = 96目
9 子 = 96 + 17 = 113目
所以小弟之前所說的冷笑話, 授 360 子,不就 ...... 了!!
--
老中 的意思(就小弟所知道的,按年代來排列)
1. 日本江戶幕府時,直屬將軍管轄的政務最高責任者。
2. 現在對中國人的簡稱(像老美……)。
?. ……(誰有 象形文←→華文、楔形文←→華文、……辭典呀?)
?. 不知是否和雅虎、金石、百度一樣,可以在古代的書籍中找到這兩個字?
rouzyuu
--
: 本文儘量符合「四個認知」,並且沒有時間回應違反四個認知的噓.
: 本系列原本是要回應 "19路貼目.."
: 本文同時是 下文 {解釋 Cabon 所提的 「浮動貼目」} 的基礎.
: 根據統計, 19 路授 2 子, 等於貼 15 目.
: 授 3 子, 等於貼 26 目
: 公式如下
: 授 2 子 = 貼 15 目
: 3 子 = 15 + 11 =26目
: 4 子 = 15 + 11 + 12 =38目
: 5 子 = 15 + 11 + 12 + 13 =51目 (此時平均每子 10.2 目)
: 6 子 = 15 + 11 + 12 + 13 + 14 =65目 (平均 10.83 目)
: 7 子 = 15 + 11 + 12 + 13 + 14 +15=80目 (平均 11.4 目)
: 這個公式給我們幾個啟示
: 1. 授子數越多, 該(單一個)子發揮的作用越大.
: 2. 不擅長下授子棋的 高棋 在與 低棋 對弈時, 可以不授子而改用上表的貼目.
: 3. 常說每授一子相當於 10 目, 其實是指授子數在 5 子左右時.
: (授子數在 3 到 7 子之間 , 平均大約就是 每子 10 目)
→ howggg:那8子和9子呢?y08/05 22:36
8 子 = 80 + 16 = 96目
9 子 = 96 + 17 = 113目
所以小弟之前所說的冷笑話, 授 360 子,不就 ...... 了!!
--
老中 的意思(就小弟所知道的,按年代來排列)
1. 日本江戶幕府時,直屬將軍管轄的政務最高責任者。
2. 現在對中國人的簡稱(像老美……)。
?. ……(誰有 象形文←→華文、楔形文←→華文、……辭典呀?)
?. 不知是否和雅虎、金石、百度一樣,可以在古代的書籍中找到這兩個字?
rouzyuu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11-08-10T00:21
at 2011-08-10T00:21

By Erin
at 2011-08-12T02:33
at 2011-08-12T02:33

By Ursula
at 2011-08-12T14:28
at 2011-08-12T14:28

By Rebecca
at 2011-08-14T14:59
at 2011-08-14T14:59

By Genevieve
at 2011-08-17T13:54
at 2011-08-17T13:54

By Belly
at 2011-08-22T10:36
at 2011-08-22T10:36

By Donna
at 2011-08-25T19:18
at 2011-08-25T19:18

By Queena
at 2011-08-27T01:50
at 2011-08-27T01:50

By Connor
at 2011-08-27T15:09
at 2011-08-27T15:09

By Ursula
at 2011-08-29T01:23
at 2011-08-29T01:23
Related Posts
AI 總結 之 2--讓子與貼目的關係

By Catherine
at 2011-08-05T21:21
at 2011-08-05T21:21
想找幾本書..

By Victoria
at 2011-08-05T08:55
at 2011-08-05T08:55
網路圍棋的棋力疑問(不是月經文)

By Kumar
at 2011-08-05T04:13
at 2011-08-05T04:13
梅澤由香里提到的

By Belly
at 2011-08-05T02:23
at 2011-08-05T02:23
AI 總結 之 1--先行有利?

By Blanche
at 2011-08-05T02:22
at 2011-08-05T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