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速小子自由滑板 初玩心得 - XBOX

By Regina
at 2010-12-27T01:07
at 2010-12-27T01:07
Table of Contents
巴哈站聚有展出,不來跳嘛(?)
昨天本款的火熱程度讓一旁的Sonic Colors如同陳年舊作般淡然無光
這邊的騎士大戰2010則是板工一玩完後頭排隊都說想要玩
※ 引述《faang (昉)》之銘言:
: 最近買了KINECT 身為音速控當然是無法錯過這款!
: 音速滑板已經出到第三作了
: 前兩作當然是有入手
: 只是用體感玩真是第一次
: (二代Wii版,我全程用NGC手把....)
: 本作也是唯一單平台獨占的作品
: 目前心得與媒體評論的差不多
: 也就是需要時間上手
: 但是上手後與上手前感覺差很多
: 一開始玩試玩版時
: 過彎都不會操作、一直撞壁
: 上手之後 整個就是「行雲流水」啊XDD
: 當然現在也不敢說完全上手
: 像有些滑杆、捷徑還是無法想上就上
: 但至少已經是可以順利跑完全程
: 只是要玩這款 要先練下腰XD
過彎這個其實可以伸出手去增加感應,會有壓車的效果。
體感看來是做不出1代的Drift了,可惜。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144_z473604680.jpg
已知下腰.
: 不過有幾個問題
: 最大問題是選單實在很難用
: 要把選項「拉」到角落實在不好拉
: 不如用大冒險的形式
: 我找朋友來玩
: 在選技能那邊他怎麼用都不成功
: 選不到想用的技能,後來放棄了
跟Kinect的感應有關,有感應到的話就跟阿湯哥在關鍵報告一樣移選單
移的很輕鬆。感應不到就(死
意外的是明明後頭走動的人這麼多倒是沒有被干擾的情況
示意圖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3921_b5255f1534.jpg
"You scared?"
: 這對於主打「好用易上手、適合輕玩家」的KINECT體感
: 算是一種瑕疵啊!
: 就連我有時還是會偶而拉失敗
: 在遊戲操作上
: 移動是還好
: 不過蹬地加速時,腳的動作與角色動作無法同步,有點怪
: 通常是我蹬了之後
: 角色等半秒才會衝出去
Rider Kick(誤
Boost的判定是,右腳抬起來離開原來的位置後再擺回去就會成功
所以不是你踢的多大力,是腳抬的夠不夠高,而Boost實際發生的時
機是你腳擺回去後,抬起來有聽到Sonic喊"Ready~?"才算成功.
: 其他像是丟道具之類的
: 也是覺得反應不太直覺
章魚/高爾夫/籃球
大概是最難用的...
: 此外提到遊戲內容
: 前作起碼都有劇情CG之類的
: 這代的劇情演出
: 竟然就是傳統RPG形式的的人形看板對話= ="
: 沒有動畫....感覺很陽春
: 雖然劇情不是重點
: 但是跟前代相比就是縮水...
因為Sonic Team上層給本作的開發經費跟資源都縮水了很多.
導演在做Wii的流星滑板時還是帥氣型男,到這作時訪談照片看起來像遊民(呃
: 另外
: 不知為何
: 劇情上採用SONIC HEROES的三人一組形式
: (僅是劇情上,實際遊玩還是只操作一人)
: 可是Team Rose(Amy那隊)
: 竟然是找鱷魚當隊友 那BIG哪去了呢?
跟青蛙回老家了..
: Team Dark也是
: 找一位看起來很遜的機器人代替了OMEGA的位置
: 有種為組隊而組隊的感覺
什麼很遜的機器人啊,從初代就有提到E10000系列所搭載的引擎是Metal Sonic
的動力引擎。
: 另外
: 這代也支援虛擬人偶
: 可是我之前提過
: 身材整個變形,看起來很詭異= ="....
可能是Kinect角度吧,我們當天使用並沒有這問題,另外Avatar角色好像自動搭載
三類型路線行走能力(滑軌/飛行/障礙物排除)
底下寫一些有用的技巧:
1.我是初學者/新來的/沒玩過,跳台老是跳不起來?
你以為自己已經跳的時候你的腳還沒離開地板,角色要跳起來得等到你的腳離開地板
後,所以要先讀,看角色滑到跳台中間就可以跳了。
另個方法,裝備某個紫色上面有箭頭的零件,玩家不用做任何動作,角色自動使出
大跳躍,評價一定有S。
2.怎麼樣使出大跳躍?
蹲下聚氣的時間要夠久,所以距離兩倍跳台距離就蹲下是比較適合的。
3.怎麼樣使出高評價的跳躍?☆☆☆☆☆
老玩家應該記得一代在跳躍中可以推動類比讓角色在空中做出各種花式動作,轉的
圈數越多評價會越高;本次也有這種系統,不過角色好像不會轉就是了,在大跳躍
發動成功角色飛起來後,玩家自己再跳一次,並且舉手(以演出效果來講就是原地轉
半圈跳再舉手比個YA之類的),此時會看到角色周圍出現橘色小光圈,恭喜你,落地
後隨便都是S+~X,聚氣不夠久都能有A+。
3b角色屬性
角色有分成Regular(面向右方的側站)和Guffy(面向左方的側站)兩種,使用該角色的
慣用站姿跳躍較易獲得高評價。
其實說起來本作在系統面上完成度可以說是比1更高,要我評價的話大概是DMC3那樣的
高完成度,但礙於經費問題過場演出有多慘就...
隨便舉幾個,能力的配置,1是角色/板子來決定,2是角色/板子決定之外,還得耗費
Rings去開啟(一關是很多喔= =), 這次改為純零件模式,面向左或右就能切換,算是
相當棒的設定,還有短Boost也是1代很棒的設計,2的時候完全拿掉了只剩特定路段的
G Dive...
但不得不說,本作經費如此之少,又是用手把玩的話,雖然大部分的設計可以用右類比
或其他鈕取代,但終究是個有趣的小品,但我昨天在台大看了一天下來,看著每個玩家
充滿新奇且不可思議且想要一玩再玩的表情,也確實證明了以體感為出發點,這款可是
個大作啊,想要輕鬆玩的有很多方便的零件組合,挑戰技術的玩家也有很多鑽研空間,
兼具Party同樂性和技術演出性,是我覺得Sonic Riders這系列最了不起,也跟馬車系列
最大的不同點,這次的道具的陷害度也是增加了很多,保齡球變大滾到底不會消失還會
變成路障咧XD
以下提供幾張照片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19_c3b5c0d20f.jpg
PGR4 Kinect edition(誤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3912_b47bb996f2.jpg
給我彎過去啊(伸手輔助過彎使用例)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90_0e466fa767.jpg
老少咸宜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00_97f3b732b4.jpg
友情的共鬥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129_8ef9a67c71.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45_7c72bd5763.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107_825e28049a.jpg
風靡千萬少女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25_7d7f87cfb9.jpg
造就無數良緣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46_6f69f660c0.jpg
家庭同樂
--
昨天本款的火熱程度讓一旁的Sonic Colors如同陳年舊作般淡然無光
這邊的騎士大戰2010則是板工一玩完後頭排隊都說想要玩
※ 引述《faang (昉)》之銘言:
: 最近買了KINECT 身為音速控當然是無法錯過這款!
: 音速滑板已經出到第三作了
: 前兩作當然是有入手
: 只是用體感玩真是第一次
: (二代Wii版,我全程用NGC手把....)
: 本作也是唯一單平台獨占的作品
: 目前心得與媒體評論的差不多
: 也就是需要時間上手
: 但是上手後與上手前感覺差很多
: 一開始玩試玩版時
: 過彎都不會操作、一直撞壁
: 上手之後 整個就是「行雲流水」啊XDD
: 當然現在也不敢說完全上手
: 像有些滑杆、捷徑還是無法想上就上
: 但至少已經是可以順利跑完全程
: 只是要玩這款 要先練下腰XD
過彎這個其實可以伸出手去增加感應,會有壓車的效果。
體感看來是做不出1代的Drift了,可惜。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144_z473604680.jpg

: 不過有幾個問題
: 最大問題是選單實在很難用
: 要把選項「拉」到角落實在不好拉
: 不如用大冒險的形式
: 我找朋友來玩
: 在選技能那邊他怎麼用都不成功
: 選不到想用的技能,後來放棄了
跟Kinect的感應有關,有感應到的話就跟阿湯哥在關鍵報告一樣移選單
移的很輕鬆。感應不到就(死
意外的是明明後頭走動的人這麼多倒是沒有被干擾的情況
示意圖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3921_b5255f1534.jpg

: 這對於主打「好用易上手、適合輕玩家」的KINECT體感
: 算是一種瑕疵啊!
: 就連我有時還是會偶而拉失敗
: 在遊戲操作上
: 移動是還好
: 不過蹬地加速時,腳的動作與角色動作無法同步,有點怪
: 通常是我蹬了之後
: 角色等半秒才會衝出去
Rider Kick(誤
Boost的判定是,右腳抬起來離開原來的位置後再擺回去就會成功
所以不是你踢的多大力,是腳抬的夠不夠高,而Boost實際發生的時
機是你腳擺回去後,抬起來有聽到Sonic喊"Ready~?"才算成功.
: 其他像是丟道具之類的
: 也是覺得反應不太直覺
章魚/高爾夫/籃球
大概是最難用的...
: 此外提到遊戲內容
: 前作起碼都有劇情CG之類的
: 這代的劇情演出
: 竟然就是傳統RPG形式的的人形看板對話= ="
: 沒有動畫....感覺很陽春
: 雖然劇情不是重點
: 但是跟前代相比就是縮水...
因為Sonic Team上層給本作的開發經費跟資源都縮水了很多.
導演在做Wii的流星滑板時還是帥氣型男,到這作時訪談照片看起來像遊民(呃
: 另外
: 不知為何
: 劇情上採用SONIC HEROES的三人一組形式
: (僅是劇情上,實際遊玩還是只操作一人)
: 可是Team Rose(Amy那隊)
: 竟然是找鱷魚當隊友 那BIG哪去了呢?
跟青蛙回老家了..
: Team Dark也是
: 找一位看起來很遜的機器人代替了OMEGA的位置
: 有種為組隊而組隊的感覺
什麼很遜的機器人啊,從初代就有提到E10000系列所搭載的引擎是Metal Sonic
的動力引擎。
: 另外
: 這代也支援虛擬人偶
: 可是我之前提過
: 身材整個變形,看起來很詭異= ="....
可能是Kinect角度吧,我們當天使用並沒有這問題,另外Avatar角色好像自動搭載
三類型路線行走能力(滑軌/飛行/障礙物排除)
底下寫一些有用的技巧:
1.我是初學者/新來的/沒玩過,跳台老是跳不起來?
你以為自己已經跳的時候你的腳還沒離開地板,角色要跳起來得等到你的腳離開地板
後,所以要先讀,看角色滑到跳台中間就可以跳了。
另個方法,裝備某個紫色上面有箭頭的零件,玩家不用做任何動作,角色自動使出
大跳躍,評價一定有S。
2.怎麼樣使出大跳躍?
蹲下聚氣的時間要夠久,所以距離兩倍跳台距離就蹲下是比較適合的。
3.怎麼樣使出高評價的跳躍?☆☆☆☆☆
老玩家應該記得一代在跳躍中可以推動類比讓角色在空中做出各種花式動作,轉的
圈數越多評價會越高;本次也有這種系統,不過角色好像不會轉就是了,在大跳躍
發動成功角色飛起來後,玩家自己再跳一次,並且舉手(以演出效果來講就是原地轉
半圈跳再舉手比個YA之類的),此時會看到角色周圍出現橘色小光圈,恭喜你,落地
後隨便都是S+~X,聚氣不夠久都能有A+。
3b角色屬性
角色有分成Regular(面向右方的側站)和Guffy(面向左方的側站)兩種,使用該角色的
慣用站姿跳躍較易獲得高評價。
其實說起來本作在系統面上完成度可以說是比1更高,要我評價的話大概是DMC3那樣的
高完成度,但礙於經費問題過場演出有多慘就...
隨便舉幾個,能力的配置,1是角色/板子來決定,2是角色/板子決定之外,還得耗費
Rings去開啟(一關是很多喔= =), 這次改為純零件模式,面向左或右就能切換,算是
相當棒的設定,還有短Boost也是1代很棒的設計,2的時候完全拿掉了只剩特定路段的
G Dive...
但不得不說,本作經費如此之少,又是用手把玩的話,雖然大部分的設計可以用右類比
或其他鈕取代,但終究是個有趣的小品,但我昨天在台大看了一天下來,看著每個玩家
充滿新奇且不可思議且想要一玩再玩的表情,也確實證明了以體感為出發點,這款可是
個大作啊,想要輕鬆玩的有很多方便的零件組合,挑戰技術的玩家也有很多鑽研空間,
兼具Party同樂性和技術演出性,是我覺得Sonic Riders這系列最了不起,也跟馬車系列
最大的不同點,這次的道具的陷害度也是增加了很多,保齡球變大滾到底不會消失還會
變成路障咧XD
以下提供幾張照片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19_c3b5c0d20f.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3912_b47bb996f2.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90_0e466fa767.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00_97f3b732b4.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129_8ef9a67c71.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25_7d7f87cfb9.jpg

http://static.zooomr.com/images/9694046_6f69f660c0.jpg

--
Tags:
XBOX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10-12-28T15:14
at 2010-12-28T15:14

By Jack
at 2010-12-31T15:37
at 2010-12-31T15:37

By Selena
at 2011-01-02T15:14
at 2011-01-02T15:14
Related Posts
送Play-ASIA COUPON

By Jessica
at 2010-12-26T21:47
at 2010-12-26T21:47
鋼彈無雙3 1000成就心得

By Skylar Davis
at 2010-12-26T21:08
at 2010-12-26T21:08
完整11月NPD硬體銷售+單平台銷售排行榜

By Una
at 2010-12-26T20:51
at 2010-12-26T20:51
GaMSN#26 今晚八點

By George
at 2010-12-26T19:06
at 2010-12-26T19:06
有辦法將隨身碟上的音樂檔移入硬碟嗎?

By Mia
at 2010-12-26T17:09
at 2010-12-26T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