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與傳承 GTS & Forza 7 - PS
By Catherine
at 2017-10-24T16:23
at 2017-10-24T16:23
Table of Contents
看到這篇文章有感而發, 不過重新開一篇文章實在太累了所以只好借這標題回一篇文章
先來個卸責聲明 (?), 本人為純搖桿車手, 擁有PS3的 GT6 (約數百小時)
及PS4的 GTSport 封測經歷
其他遊戲則有 pCARS1, GRID Autosport 及 Forza 6 Apex
GTSport 公開試玩版及正式版因為自己沒有PS4因此沒接觸, 印象可能會有落差
---
就跟原PO底下的某個推文一樣, 不過還要加註後面這段:
"這是競速遊戲最好, 但也可能是最差的年代"
為什麼會有後面這段? 還是要從前半句說起
GT的定位所具備的時代開創性應該沒有人可以否認
一個消費級硬體能帶給大眾相對專業的駕駛體驗就是這個系列帶給玩家最大的禮物
歐美論壇最常給 GT/Forza 系列的遊戲分類是 Simcade
對, 不是 Arcade, 不是 Simulation, 而是半擬真的 Simcade 這個混合字
在當時的市場都在以爽快 戲劇性 操控性迎合休閒玩家時
這兩個遊戲讓硬派玩家相當滿意的填補了這個空缺
更上面的全模擬(器)過於生硬且可能需要相關的知識基礎及昂貴的硬體
GT/Forza 雖相對較真, 但並不刁難
個人對朋友介紹時很喜歡的一個說法是 "這兩個遊戲只是比較要動腦的賽車遊戲"
爾後GT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做為"汽車圖鑑"做得十分突出
應該說, 要做教育及鑑賞的部分在現在的遊戲裡面應該少有比GT這麼全面的
到了GT6以後, 跟汽車業界的合作也是十分緊密
自紐柏林24耐, GT學院到現在FIA認證還有 Vision GT
這麼會做"產學合作"的遊戲真要我列第二個我還真找不出來
有人說 GTSport 單機生涯模式砍光, 我覺得不是生涯模式砍光
而是這次的遊戲認為你的生涯模式就是真實的比賽生涯
所以當你覺得生涯模式份量太少時,
那其實是PD根本沒在上市時就給玩家足夠多種的 League 可供選擇
實際上, 也有不少玩家在抗議每日比賽的賽道輪替根本不夠跑
你也許會問 "可是我就是想玩單機生涯啊"
那我的個人意見是, 也許PD該把單機挑戰跟教學做的更像以前的考駕照一點
又或者像是GT6那樣要給每月挑戰
啊, 不小心扯遠了
回到上面那句引言本身
以前玩家的落寞之處在於, 以前的市場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即使有類似的遊戲也只是曇花一現
以前台灣常見的就GT/Forza, 加上拉力賽的 Colin McRae Rally 系列
但是現在?
自 Simcade 開始你有 GT/Forza 還有 DIRT/GRID, 更上去的純模擬器現在你能看到
pCARS2, Asseto Corsa, (後為純PC遊戲) iRacing, rFactor2, Automobilista, R3E
更不用說還有專門打廣告(咦) 的F1及WRC系列
應該沒有比現在有更多更棒的時機可以有這麼多的擬真賽車遊戲可以玩了
那為什麼現在又是最壞的時代?
原因在於, 玩家族群會過度分裂
玩家基數已經夠低的擬真賽車族群, 有太多選擇可以選
但是可以制霸而且為了遊戲多添購新主機/新電腦/新周邊的畢竟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而且不是每個玩家的駕駛禮儀及運動意識都足夠
不分遊戲, 線上遊戲有三寶亂開車或是惡意破壞比賽早已不是新聞
另一個原因在於遊戲本身
GTSport 首先要先面對遊戲分量問題, 以及線上的穿透/處罰判定
(老實說我覺得在PD真的開始增加新內容以前光是處理穿透及罰秒判定就足夠他們玩好幾個
月了)
Forza 個人覺得手感太滑, 7代有人刻意做對比是場景特效太多結果賽道品質略微退步,
生涯略顯單調 (雖然可以理解是硬體效能的限制)
pCARS2 的AI問題"相對嚴重", 操控手感車種差異太大, 小 bug 不斷
AC曾被人笑說是計時賽模擬器 (hotlap simulator) 也是最近才慢慢改進
更不用說每個遊戲擁有各自的畫面, 音效及操控手感的調性落差
至於DLC內容如何改變整個遊戲產業則無須多提了, 雖然在這個圈子的DLC相對其他莫名其
妙的塗裝, 衣服, 抽箱子來說已經算十分和平了
---
總結上面, 現在的玩家要面對的問題已經不是沒遊戲能玩了
而是要怎麼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遊戲
但是至少比以前沒得選的時代好多了, 對吧 ;)
前陣子在國外的論壇還看到有人許了個願望
希望這遊戲能有GT的畫面及博物館, Forza 的藏車量, AC的物理, pCARS 的天氣,
iRacing 的音效...
--
先來個卸責聲明 (?), 本人為純搖桿車手, 擁有PS3的 GT6 (約數百小時)
及PS4的 GTSport 封測經歷
其他遊戲則有 pCARS1, GRID Autosport 及 Forza 6 Apex
GTSport 公開試玩版及正式版因為自己沒有PS4因此沒接觸, 印象可能會有落差
---
就跟原PO底下的某個推文一樣, 不過還要加註後面這段:
"這是競速遊戲最好, 但也可能是最差的年代"
為什麼會有後面這段? 還是要從前半句說起
GT的定位所具備的時代開創性應該沒有人可以否認
一個消費級硬體能帶給大眾相對專業的駕駛體驗就是這個系列帶給玩家最大的禮物
歐美論壇最常給 GT/Forza 系列的遊戲分類是 Simcade
對, 不是 Arcade, 不是 Simulation, 而是半擬真的 Simcade 這個混合字
在當時的市場都在以爽快 戲劇性 操控性迎合休閒玩家時
這兩個遊戲讓硬派玩家相當滿意的填補了這個空缺
更上面的全模擬(器)過於生硬且可能需要相關的知識基礎及昂貴的硬體
GT/Forza 雖相對較真, 但並不刁難
個人對朋友介紹時很喜歡的一個說法是 "這兩個遊戲只是比較要動腦的賽車遊戲"
爾後GT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做為"汽車圖鑑"做得十分突出
應該說, 要做教育及鑑賞的部分在現在的遊戲裡面應該少有比GT這麼全面的
到了GT6以後, 跟汽車業界的合作也是十分緊密
自紐柏林24耐, GT學院到現在FIA認證還有 Vision GT
這麼會做"產學合作"的遊戲真要我列第二個我還真找不出來
有人說 GTSport 單機生涯模式砍光, 我覺得不是生涯模式砍光
而是這次的遊戲認為你的生涯模式就是真實的比賽生涯
所以當你覺得生涯模式份量太少時,
那其實是PD根本沒在上市時就給玩家足夠多種的 League 可供選擇
實際上, 也有不少玩家在抗議每日比賽的賽道輪替根本不夠跑
你也許會問 "可是我就是想玩單機生涯啊"
那我的個人意見是, 也許PD該把單機挑戰跟教學做的更像以前的考駕照一點
又或者像是GT6那樣要給每月挑戰
啊, 不小心扯遠了
回到上面那句引言本身
以前玩家的落寞之處在於, 以前的市場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即使有類似的遊戲也只是曇花一現
以前台灣常見的就GT/Forza, 加上拉力賽的 Colin McRae Rally 系列
但是現在?
自 Simcade 開始你有 GT/Forza 還有 DIRT/GRID, 更上去的純模擬器現在你能看到
pCARS2, Asseto Corsa, (後為純PC遊戲) iRacing, rFactor2, Automobilista, R3E
更不用說還有專門打廣告(咦) 的F1及WRC系列
應該沒有比現在有更多更棒的時機可以有這麼多的擬真賽車遊戲可以玩了
那為什麼現在又是最壞的時代?
原因在於, 玩家族群會過度分裂
玩家基數已經夠低的擬真賽車族群, 有太多選擇可以選
但是可以制霸而且為了遊戲多添購新主機/新電腦/新周邊的畢竟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而且不是每個玩家的駕駛禮儀及運動意識都足夠
不分遊戲, 線上遊戲有三寶亂開車或是惡意破壞比賽早已不是新聞
另一個原因在於遊戲本身
GTSport 首先要先面對遊戲分量問題, 以及線上的穿透/處罰判定
(老實說我覺得在PD真的開始增加新內容以前光是處理穿透及罰秒判定就足夠他們玩好幾個
月了)
Forza 個人覺得手感太滑, 7代有人刻意做對比是場景特效太多結果賽道品質略微退步,
生涯略顯單調 (雖然可以理解是硬體效能的限制)
pCARS2 的AI問題"相對嚴重", 操控手感車種差異太大, 小 bug 不斷
AC曾被人笑說是計時賽模擬器 (hotlap simulator) 也是最近才慢慢改進
更不用說每個遊戲擁有各自的畫面, 音效及操控手感的調性落差
至於DLC內容如何改變整個遊戲產業則無須多提了, 雖然在這個圈子的DLC相對其他莫名其
妙的塗裝, 衣服, 抽箱子來說已經算十分和平了
---
總結上面, 現在的玩家要面對的問題已經不是沒遊戲能玩了
而是要怎麼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遊戲
但是至少比以前沒得選的時代好多了, 對吧 ;)
前陣子在國外的論壇還看到有人許了個願望
希望這遊戲能有GT的畫面及博物館, Forza 的藏車量, AC的物理, pCARS 的天氣,
iRacing 的音效...
--
Tags:
PS
All Comments
By Charlotte
at 2017-10-28T02:57
at 2017-10-28T02:57
By Mary
at 2017-10-31T04:20
at 2017-10-31T04:2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11-04T12:15
at 2017-11-04T12:15
By Christine
at 2017-11-06T16:36
at 2017-11-06T16:36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1-09T07:59
at 2017-11-09T07:59
By Rae
at 2017-11-13T10:42
at 2017-11-13T10:42
By Vanessa
at 2017-11-17T20:31
at 2017-11-17T20:31
By Susan
at 2017-11-18T14:48
at 2017-11-18T14:48
By Bennie
at 2017-11-21T02:48
at 2017-11-21T02:48
By Poppy
at 2017-11-21T11:49
at 2017-11-21T11:49
By Mary
at 2017-11-23T10:56
at 2017-11-23T10:56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1-26T12:32
at 2017-11-26T12:32
By Queena
at 2017-11-30T06:16
at 2017-11-30T06:16
By Thomas
at 2017-12-02T06:43
at 2017-12-02T06:43
By Carol
at 2017-12-04T10:12
at 2017-12-04T10:12
By Kelly
at 2017-12-07T07:44
at 2017-12-07T07:44
By James
at 2017-12-09T08:53
at 2017-12-09T08:53
By Lydia
at 2017-12-11T02:54
at 2017-12-11T02:54
By Franklin
at 2017-12-13T10:20
at 2017-12-13T10:20
By Suhail Hany
at 2017-12-16T23:39
at 2017-12-16T23:39
By Freda
at 2017-12-21T12:21
at 2017-12-21T12:21
Related Posts
日帳 PS Store 10% off 代碼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10-24T14:54
at 2017-10-24T14:54
LOST SPHEAR 最新影片
By Thomas
at 2017-10-24T13:47
at 2017-10-24T13:47
Re: p5第一天就要跑第一殿堂嗎?
By Zenobia
at 2017-10-24T13:37
at 2017-10-24T13:37
邪靈入侵2 The Evil Within2
By Yuri
at 2017-10-24T13:09
at 2017-10-24T13:09
P5破關劇情閒聊(有雷)
By Ingrid
at 2017-10-24T13:05
at 2017-10-24T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