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延遲(Inputlag)與反應時間 - XBOX

By Agatha
at 2017-11-21T18:12
at 2017-11-21T18:12
Table of Contents
輸入延遲與反應時間,這兩個東西好像很多人都會搞混,挑電視螢幕的時候如果選錯就會
很慘,搜尋一下版上好像沒有解說兩者差異的文章,就依照到處看評測的心得做個整理,
有錯誤麻煩糾正一下。
------------------------------------------------------------------------------
輸入延遲
電視的輸入延遲由3大項構成
1.訊源處理>2.畫面處理>3.畫面輸出
1.訊源處理: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會造成延遲,但現階段已經是數位訊號的天下,所以這項
造成的延遲幾乎沒有,也無法降低。
2.畫面處理:顯示晶片將收到的數位訊號處理,準備送給面板顯示,升頻、去噪、補偵、
等等影像強化也都在這步驟,會在這項造成大量延遲,可以開啟遊戲模式
,省略所有可以省略的訊號處理來降低延遲。
3.畫面輸出:現在顯示晶片已經將處理過的畫面準備好了,就等著面板顯示出來給你看,
這邊就是看面板體質了,也無法降低
那麼輸入延遲會造成什麼影響?
先假設一台電動的手把跟主機間沒有延遲,主機本身運算也沒有延遲,連接一台輸入延遲
為1000ms的電視,那麼在我按下跳躍鈕之後,電視上的人物要1000ms,也就是1秒之後才
會跳起來。
或是在敵人砍到角色瞬間想要格黨,但其實1秒前你的角色已經被砍到了,或是音樂遊戲
節拍永遠抓不到,因為你看到的是1秒前的畫面。
所以輸入延遲在電玩應用上蠻重要的,一般使用者在30ms以下就無法察覺差異,一般正常
的PC螢幕輸入延遲大多為10~15ms,少數有到20ms,而各大品牌2017的電視產品,開啟遊
戲模式也都在30ms以下,有許多20ms的,也有少數1.2台是15ms。(東芝電視號稱輸入延遲
低於1ms,有使用者實測約13~14ms,廠商廣告詞看看就好)
------------------------------------------------------------------------------
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整體來說是,顯示面板上的象素從某個顏色變換到另一個顏色所需要的時間。
不過在同一塊面板,從全黑變到全白,或是綠色變到紅色,或是10%亮度的綠色變到50%亮
度的綠色所需的反應時間都不一樣,為了在檢測的時候有相同標準,現在都是檢測GTG、
gray to gray、灰階到灰階,簡單說就是單一顏色最暗到最亮所需要的時間。
反應時間會在高速移動的畫面特別明顯,會造成所謂的殘影,可以看下面Rtings的範例,
左邊的反應時間較慢,所以會看到來不及變換顏色,變成拖著紅色尾巴。
https://i.imgur.com/sCrYZbu.png
一般正常的PC螢幕反應時間通常為2ms或是4ms,而電視幾乎沒有廠商會寫出來,必須要靠
評測網站測量,2017各大品牌電視落在10~20ms之間,少數幾台是30ms,反應時間特別短
的則是OLED,落在0.1~0.3ms之間。
-----------------------------------------------------------------------------
假如有2台電視的輸入延遲一樣,1台反應時間10ms,1台反應時間30ms,那麼在同一時間
你在兩台電視看到的畫面是一樣的,因為輸入延遲一樣,而其中1台因為反應時間較慢,
所以拖著殘影。
總結如果為了打電動挑顯示器的話,輸入延遲應該視為為考量重點,反應時間可以其次或
是不納入考量。
--
很慘,搜尋一下版上好像沒有解說兩者差異的文章,就依照到處看評測的心得做個整理,
有錯誤麻煩糾正一下。
------------------------------------------------------------------------------
輸入延遲
電視的輸入延遲由3大項構成
1.訊源處理>2.畫面處理>3.畫面輸出
1.訊源處理: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會造成延遲,但現階段已經是數位訊號的天下,所以這項
造成的延遲幾乎沒有,也無法降低。
2.畫面處理:顯示晶片將收到的數位訊號處理,準備送給面板顯示,升頻、去噪、補偵、
等等影像強化也都在這步驟,會在這項造成大量延遲,可以開啟遊戲模式
,省略所有可以省略的訊號處理來降低延遲。
3.畫面輸出:現在顯示晶片已經將處理過的畫面準備好了,就等著面板顯示出來給你看,
這邊就是看面板體質了,也無法降低
那麼輸入延遲會造成什麼影響?
先假設一台電動的手把跟主機間沒有延遲,主機本身運算也沒有延遲,連接一台輸入延遲
為1000ms的電視,那麼在我按下跳躍鈕之後,電視上的人物要1000ms,也就是1秒之後才
會跳起來。
或是在敵人砍到角色瞬間想要格黨,但其實1秒前你的角色已經被砍到了,或是音樂遊戲
節拍永遠抓不到,因為你看到的是1秒前的畫面。
所以輸入延遲在電玩應用上蠻重要的,一般使用者在30ms以下就無法察覺差異,一般正常
的PC螢幕輸入延遲大多為10~15ms,少數有到20ms,而各大品牌2017的電視產品,開啟遊
戲模式也都在30ms以下,有許多20ms的,也有少數1.2台是15ms。(東芝電視號稱輸入延遲
低於1ms,有使用者實測約13~14ms,廠商廣告詞看看就好)
------------------------------------------------------------------------------
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整體來說是,顯示面板上的象素從某個顏色變換到另一個顏色所需要的時間。
不過在同一塊面板,從全黑變到全白,或是綠色變到紅色,或是10%亮度的綠色變到50%亮
度的綠色所需的反應時間都不一樣,為了在檢測的時候有相同標準,現在都是檢測GTG、
gray to gray、灰階到灰階,簡單說就是單一顏色最暗到最亮所需要的時間。
反應時間會在高速移動的畫面特別明顯,會造成所謂的殘影,可以看下面Rtings的範例,
左邊的反應時間較慢,所以會看到來不及變換顏色,變成拖著紅色尾巴。
https://i.imgur.com/sCrYZbu.png
一般正常的PC螢幕反應時間通常為2ms或是4ms,而電視幾乎沒有廠商會寫出來,必須要靠
評測網站測量,2017各大品牌電視落在10~20ms之間,少數幾台是30ms,反應時間特別短
的則是OLED,落在0.1~0.3ms之間。
-----------------------------------------------------------------------------
假如有2台電視的輸入延遲一樣,1台反應時間10ms,1台反應時間30ms,那麼在同一時間
你在兩台電視看到的畫面是一樣的,因為輸入延遲一樣,而其中1台因為反應時間較慢,
所以拖著殘影。
總結如果為了打電動挑顯示器的話,輸入延遲應該視為為考量重點,反應時間可以其次或
是不納入考量。
--
Tags:
XBOX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17-11-23T04:16
at 2017-11-23T04:16

By Madame
at 2017-11-25T02:41
at 2017-11-25T02:41

By Madame
at 2017-11-28T06:49
at 2017-11-28T06:49

By Mason
at 2017-12-01T10:35
at 2017-12-01T10:35

By Kelly
at 2017-12-02T06:07
at 2017-12-02T06:07

By Kumar
at 2017-12-04T09:32
at 2017-12-04T09:32

By Freda
at 2017-12-04T12:00
at 2017-12-04T12:00

By Isla
at 2017-12-07T01:10
at 2017-12-07T01:10

By Mason
at 2017-12-07T06:14
at 2017-12-07T06:14

By Oliver
at 2017-12-07T20:25
at 2017-12-07T20:25

By Edith
at 2017-12-11T10:55
at 2017-12-11T10:55

By Thomas
at 2017-12-12T23:14
at 2017-12-12T23:14

By Edith
at 2017-12-17T18:40
at 2017-12-17T18:40

By Dinah
at 2017-12-19T14:04
at 2017-12-19T14:04

By Olga
at 2017-12-21T10:01
at 2017-12-21T10:01

By Freda
at 2017-12-21T22:42
at 2017-12-21T22:42

By Erin
at 2017-12-22T04:34
at 2017-12-22T04:34

By Agnes
at 2017-12-26T08:07
at 2017-12-26T08:07

By Suhail Hany
at 2017-12-31T00:01
at 2017-12-31T00:01

By Harry
at 2018-01-01T21:40
at 2018-01-01T21:40
Related Posts
金會員 黑五遊戲特價開始了

By David
at 2017-11-21T08:55
at 2017-11-21T08:55
XBOX手把/搖桿 接PC問題

By Hedda
at 2017-11-20T23:25
at 2017-11-20T23:25
XBOX Accessories Team 解散

By Catherine
at 2017-11-20T22:24
at 2017-11-20T22:24
XBOX Accessories Team 解散

By Hedda
at 2017-11-20T20:29
at 2017-11-20T20:29
14 天金會員分享

By Jake
at 2017-11-20T17:18
at 2017-11-20T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