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薩爾達-曙光公主試玩報告 - 任天堂

By Adele
at 2006-11-07T23:16
at 2006-11-07T23:1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cc960 (wcc)》之銘言:
http://www.watch.impress.co.jp/game/docs/20061101/zelda.htm
: 與林克的一體感歷代最佳
: 首先就從大家最關心的,使用Wii遙控器的操作感覺說起吧
: 率直的感想是「非常好」
: 操作上是以「雙截棍」的形式,以類比搖桿操縱人物移動
: 關於完全展現 Wii操作特徵的攻擊方面
: 右手的搖控器縱/橫向擺動為縱砍/橫砍,左手的類比搖桿橫揮為迴旋斬
: 按住類比搖桿z鈕+搖桿方向往上的情況下擺動遙控器則是突刺
: 每個動作都是只需輕輕揮舞就能使出
: (若按住A紐則成為跳斬)
: 使用特定道具進行射擊or投擲時亦同
: 按住B鈕並將遙控器朝向螢幕,移動畫面上的準心對準目標
: 然後放開B鈕即可完成射擊
: 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林克的動作皆十分流暢
: 用文字來表現很囉嗦,但實際上就是憑直覺操作
: 原本在試玩之前曾經擔心是否如果不大肆揮舞會無法感應出動作
: 但開始遊戲後不到五分鐘,就證明了那根本是無謂的多慮
: 就算連續不斷地遊玩,也完全沒有任何像是手腕痛之類令人不悅的疲勞感
: 由於操作者本身揮舞遙控器的動作,會一定程度反應在畫面中林克的行動上
: 因此又能感受到與過去作品不同的爽快感
: 這回的薩爾達多了一項「林克會變身為狼」的強烈特徵
: 然而變身之後,操作者依舊可憑直覺流暢地操縱成為狼的林克
: 配合狼的特性所展現的迅捷移動、攻擊,乃至動物特有的特殊能力
: 在在予人感受到與人類型態林克截然不同的遊戲樂趣
: 甚至於變回人形之後,還會意猶未盡地想要回頭再玩一次狼型態的林克
: 至於最讓筆者產生好感的
: 是雖然 Wii的全新操作方式為該主機及本作最大的賣點之一
: 但製作小組卻沒有因此就將其浮濫地使用在所有地方
: 而是針對不同場合做出分別
: 對著畫面揮舞遙控器會比較有趣的地方,製作小組才導入直感操作
: 較適合傳統搖桿+按鍵方式的場合,則沿用傳統的操作方式
: 巧妙地將兩種操作型態各自的長處融合運用於一體
: 除此之外,遊戲中亦具備注重逼真的的細部效果
: 像是在使用發射型的道具時,發射的聲音會從右手遙控器內藏的揚聲器中發出
: 射中目標的聲音則從螢幕出來
: 明白來說
: 薩爾達與 Wii遙控器這個新夥伴的契合度確是出類拔萃
: 就連「拿到這個道具之後先去那裡,再回到這裡....」如此所謂跑腿的部分
: 也因為添加了遙控器的直感操作,而不再只是單純的移動作業
: 而成為帶有緊張感和新鮮感的遊戲過程之一
: 這點是值得特別提出讚許的
: 隨處可見的「薩爾達風格」
: 接下來要說的
: 是打造薩爾達系列精彩有趣的要素之一,解謎和機關的部分
: 隱藏在遊戲中登場人物(動物)們若無其事般言行中的提示
: 從地圖上的特殊地點找出與解謎有關的東西
: 由此開始透過伏筆展開行動,一步步解開謎底的過程於本作中依然健在
: 解開一項謎底時所使用的手段
: (比方說用炸彈爆破堵在迷宮入口處的大石頭)
: 又能應用在解其它謎題的過程中
: (碰上超出炸彈投擲範圍的石頭時,利用某種道具將炸彈送過去)
: 像這樣一度學得的技巧,在日後的解謎過程能再次派上用場所呈現的遊戲深度
: 完全就是薩爾達的風格
: 其它還有像是當偷聽村人的悄悄話時,字體大小會隨著距離遠近而放大縮小
: 這種隨處可見增添解謎時樂趣的細節效果
: 亦讓人留下相當好的印象
: 這次試玩到的範圍之中(整個遊戲的長度不清楚,但可能是序章的部分吧)
: 是與另一位工作人員一邊討論一邊進行遊戲
: 「那個人講的話居然會是提示啊...」
: 解開謎底之後才回想起與某個登場人物之間有過的對話
: 「居然可以這樣使用!」
: 對於某樣道具意想不到的使用方法感到驚訝
: 「原來如此....做的真是好」
: 許多地方都讓人深感佩服
: 在村莊和迷宮中所安排的大量陷阱機關
: 也讓人直覺果真是薩爾達
: 可以挖洞的地面、可以點燃的燭台....總而言之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的機關
: 即便明知與現在正在進行的解謎無關
: 一樣教人忍不住想去探探虛實
: 再來像是騎馬飛越擋住去路的柵欄,與猴子合作突破迷宮中的陷阱等
: 遊戲中同時看到了不少要和動物攜手合作的情形
: 本作中動物的登場不再只是單純地抱抱小狗、撫摸綿羊等安撫心情的效果
: 與動物們的互動也成了本作中需要注目的一個環節
(續接上文)
營造幻想而獨特的氣氛 ~畫面和音樂~
自從本作公開以來
對於成人風的林克與更進一步拓展系列作世界觀的幻想般的畫面
就已經留下深刻印象
但這回實際體驗後所帶來的衝擊,勢必會更鮮明地烙印在腦中
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光線的使用
在充滿光線的場景中,亮光包覆著整個畫面,所有的景物都讓人目眩
迷宮中的燈光以柔和的光線烘托出主角的身影
星空的場景下家屋的燈光則帶來溫暖....
總而言之光線的表現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時陰影的表現也有層次感
整體而言維持著一股柔和的氣息,沒有強烈的落差
配合遊戲中散見雲靄般的空氣表現亦產生相乘的效果
關於畫面細部的部分不太清楚
但可看到許多所謂HDR(High-Dynamic Range)的光影表現
在水的表現和毒霧之類上更是下了十足工夫
雖然為了避免爆雷只能用抽象的方式形容,但總之不只是打光
獨特的畫面風格表現也值得玩家特別注目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對於遊戲世界的構築有相當貢獻的
則是以管弦為主體的音樂
擔憂不安的場景中能聽到夾帶哀傷情緒的細膩旋律
衝擊的事實揭露時則以壓倒性的強烈樂曲懾人耳目
從遙控器乃至螢幕畫面中隨音效一同出現的背景音樂
更是無疑地一面繼承著薩爾達的傳統風格,一面達到烘托氣氛的效果
對將玩家感受擺在第一位,親切貼心的遊戲製作脫帽致敬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造就本作樂趣核心所在的各項要素之外
仍有許多值得特別一提的方面
導入全新操作方式的教學模式相當親切
裝備道具的切換和馭馬技巧等等,遊戲進行中之必要知識很容易就能上手
運鏡位置傑出,轉換面對方向時毋需變更視點(當然變更了也不會有問題)
選單畫面中可使用 Wii遙控器來對準,不必移動游標就能即時選擇
遊戲途中隨時都能存檔或讀取等等....
種種細節上的操作設計面面俱到,貼心到讓人驚訝的程度
在這次試玩過程之中,之所以能夠全神貫注於解謎之上
說是歸功於包含以上種種要素,玩家操作介面上的超高完成度也不為過吧
--
http://www.watch.impress.co.jp/game/docs/20061101/zelda.htm
: 與林克的一體感歷代最佳
: 首先就從大家最關心的,使用Wii遙控器的操作感覺說起吧
: 率直的感想是「非常好」
: 操作上是以「雙截棍」的形式,以類比搖桿操縱人物移動
: 關於完全展現 Wii操作特徵的攻擊方面
: 右手的搖控器縱/橫向擺動為縱砍/橫砍,左手的類比搖桿橫揮為迴旋斬
: 按住類比搖桿z鈕+搖桿方向往上的情況下擺動遙控器則是突刺
: 每個動作都是只需輕輕揮舞就能使出
: (若按住A紐則成為跳斬)
: 使用特定道具進行射擊or投擲時亦同
: 按住B鈕並將遙控器朝向螢幕,移動畫面上的準心對準目標
: 然後放開B鈕即可完成射擊
: 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林克的動作皆十分流暢
: 用文字來表現很囉嗦,但實際上就是憑直覺操作
: 原本在試玩之前曾經擔心是否如果不大肆揮舞會無法感應出動作
: 但開始遊戲後不到五分鐘,就證明了那根本是無謂的多慮
: 就算連續不斷地遊玩,也完全沒有任何像是手腕痛之類令人不悅的疲勞感
: 由於操作者本身揮舞遙控器的動作,會一定程度反應在畫面中林克的行動上
: 因此又能感受到與過去作品不同的爽快感
: 這回的薩爾達多了一項「林克會變身為狼」的強烈特徵
: 然而變身之後,操作者依舊可憑直覺流暢地操縱成為狼的林克
: 配合狼的特性所展現的迅捷移動、攻擊,乃至動物特有的特殊能力
: 在在予人感受到與人類型態林克截然不同的遊戲樂趣
: 甚至於變回人形之後,還會意猶未盡地想要回頭再玩一次狼型態的林克
: 至於最讓筆者產生好感的
: 是雖然 Wii的全新操作方式為該主機及本作最大的賣點之一
: 但製作小組卻沒有因此就將其浮濫地使用在所有地方
: 而是針對不同場合做出分別
: 對著畫面揮舞遙控器會比較有趣的地方,製作小組才導入直感操作
: 較適合傳統搖桿+按鍵方式的場合,則沿用傳統的操作方式
: 巧妙地將兩種操作型態各自的長處融合運用於一體
: 除此之外,遊戲中亦具備注重逼真的的細部效果
: 像是在使用發射型的道具時,發射的聲音會從右手遙控器內藏的揚聲器中發出
: 射中目標的聲音則從螢幕出來
: 明白來說
: 薩爾達與 Wii遙控器這個新夥伴的契合度確是出類拔萃
: 就連「拿到這個道具之後先去那裡,再回到這裡....」如此所謂跑腿的部分
: 也因為添加了遙控器的直感操作,而不再只是單純的移動作業
: 而成為帶有緊張感和新鮮感的遊戲過程之一
: 這點是值得特別提出讚許的
: 隨處可見的「薩爾達風格」
: 接下來要說的
: 是打造薩爾達系列精彩有趣的要素之一,解謎和機關的部分
: 隱藏在遊戲中登場人物(動物)們若無其事般言行中的提示
: 從地圖上的特殊地點找出與解謎有關的東西
: 由此開始透過伏筆展開行動,一步步解開謎底的過程於本作中依然健在
: 解開一項謎底時所使用的手段
: (比方說用炸彈爆破堵在迷宮入口處的大石頭)
: 又能應用在解其它謎題的過程中
: (碰上超出炸彈投擲範圍的石頭時,利用某種道具將炸彈送過去)
: 像這樣一度學得的技巧,在日後的解謎過程能再次派上用場所呈現的遊戲深度
: 完全就是薩爾達的風格
: 其它還有像是當偷聽村人的悄悄話時,字體大小會隨著距離遠近而放大縮小
: 這種隨處可見增添解謎時樂趣的細節效果
: 亦讓人留下相當好的印象
: 這次試玩到的範圍之中(整個遊戲的長度不清楚,但可能是序章的部分吧)
: 是與另一位工作人員一邊討論一邊進行遊戲
: 「那個人講的話居然會是提示啊...」
: 解開謎底之後才回想起與某個登場人物之間有過的對話
: 「居然可以這樣使用!」
: 對於某樣道具意想不到的使用方法感到驚訝
: 「原來如此....做的真是好」
: 許多地方都讓人深感佩服
: 在村莊和迷宮中所安排的大量陷阱機關
: 也讓人直覺果真是薩爾達
: 可以挖洞的地面、可以點燃的燭台....總而言之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的機關
: 即便明知與現在正在進行的解謎無關
: 一樣教人忍不住想去探探虛實
: 再來像是騎馬飛越擋住去路的柵欄,與猴子合作突破迷宮中的陷阱等
: 遊戲中同時看到了不少要和動物攜手合作的情形
: 本作中動物的登場不再只是單純地抱抱小狗、撫摸綿羊等安撫心情的效果
: 與動物們的互動也成了本作中需要注目的一個環節
(續接上文)
營造幻想而獨特的氣氛 ~畫面和音樂~
自從本作公開以來
對於成人風的林克與更進一步拓展系列作世界觀的幻想般的畫面
就已經留下深刻印象
但這回實際體驗後所帶來的衝擊,勢必會更鮮明地烙印在腦中
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光線的使用
在充滿光線的場景中,亮光包覆著整個畫面,所有的景物都讓人目眩
迷宮中的燈光以柔和的光線烘托出主角的身影
星空的場景下家屋的燈光則帶來溫暖....
總而言之光線的表現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時陰影的表現也有層次感
整體而言維持著一股柔和的氣息,沒有強烈的落差
配合遊戲中散見雲靄般的空氣表現亦產生相乘的效果
關於畫面細部的部分不太清楚
但可看到許多所謂HDR(High-Dynamic Range)的光影表現
在水的表現和毒霧之類上更是下了十足工夫
雖然為了避免爆雷只能用抽象的方式形容,但總之不只是打光
獨特的畫面風格表現也值得玩家特別注目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對於遊戲世界的構築有相當貢獻的
則是以管弦為主體的音樂
擔憂不安的場景中能聽到夾帶哀傷情緒的細膩旋律
衝擊的事實揭露時則以壓倒性的強烈樂曲懾人耳目
從遙控器乃至螢幕畫面中隨音效一同出現的背景音樂
更是無疑地一面繼承著薩爾達的傳統風格,一面達到烘托氣氛的效果
對將玩家感受擺在第一位,親切貼心的遊戲製作脫帽致敬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造就本作樂趣核心所在的各項要素之外
仍有許多值得特別一提的方面
導入全新操作方式的教學模式相當親切
裝備道具的切換和馭馬技巧等等,遊戲進行中之必要知識很容易就能上手
運鏡位置傑出,轉換面對方向時毋需變更視點(當然變更了也不會有問題)
選單畫面中可使用 Wii遙控器來對準,不必移動游標就能即時選擇
遊戲途中隨時都能存檔或讀取等等....
種種細節上的操作設計面面俱到,貼心到讓人驚訝的程度
在這次試玩過程之中,之所以能夠全神貫注於解謎之上
說是歸功於包含以上種種要素,玩家操作介面上的超高完成度也不為過吧
--
Tags:
任天堂
All Comments

By Edwina
at 2006-11-10T19:57
at 2006-11-10T19:57

By Oscar
at 2006-11-11T14:05
at 2006-11-11T14:05

By Jacob
at 2006-11-15T12:55
at 2006-11-15T12:55

By Caitlin
at 2006-11-19T11:10
at 2006-11-19T11:10

By Robert
at 2006-11-20T02:08
at 2006-11-20T02:08

By Dora
at 2006-11-24T06:54
at 2006-11-24T06:54

By Yedda
at 2006-11-29T01:27
at 2006-11-29T01:27

By Andrew
at 2006-12-01T01:22
at 2006-12-01T01:22
Related Posts
跟任天堂稍稍有關的新聞

By Margaret
at 2006-11-07T22:04
at 2006-11-07T22:04
剛剛整理的Wii影片合集 Part 1

By Queena
at 2006-11-07T21:50
at 2006-11-07T21:50
[NDS] 弾いて歌えるDSギター 官網

By Hedwig
at 2006-11-07T21:28
at 2006-11-07T21:28
[NDS] Puyopuyo 15th anniversary 廣告

By Rachel
at 2006-11-07T20:08
at 2006-11-07T20:08
[Wii] 轉轉球迷宮 試玩影片

By Belly
at 2006-11-07T20:01
at 2006-11-07T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