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驕子 李來群 - 象棋
By Rebecca
at 2016-03-18T21:55
at 2016-03-18T21:55
Table of Contents
李來群,1959年出生,河北省人。
他10歲習棋,16歲時獲1976年河北省象棋賽亞軍。1977年嶄露頭角,在邯鄲市舉行的
四省市邀請賽中獲冠軍,是年參加全國個人賽獲第七名。1987年獲全國第四名,1980年獲
全國第三名。1981年獲得全國冠軍,1982年在成都全國個人賽上獲得冠軍。這是解放以來
冠軍第一次過黃河,結束了南方棋手一枝獨秀的局面。1984年、1987年、1991年他又三次
榮獲全國個人賽冠軍。李來群也是河北隊獲1983年和1985年兩屆全國團體賽冠軍的一台主
力隊員。1982年、1984年、1992年代表中國隊參加了第二、三、五、七屆亞洲杯象棋賽,
為中國隊奪冠立下了戰功。他還分別奪得了1981年「宿務杯」、1983年亞洲名手賽、第二
屆「三楚杯」、1984年第四屆「五羊杯」、1985年「王冠杯」和「柳泉杯」、1987年「奔
馬杯」和「金色外環杯」賽的冠軍。1989年獲「少林可樂杯」棋聖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
位「棋聖」,並於同年9月從「棋王」胡榮華手中奪過桂冠,成為目前唯一身兼「棋聖」
、「棋王」稱號的棋手。1991年3月「鰲魚杯」第2屆象棋棋王挑戰賽中,他又戰勝挑戰者
呂欽,蟬聯棋王稱號。1984年國家體委授予其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88年被亞洲象棋
聯合會授予特級國際大師稱號。
李來群棋風潑辣細膩,作風頑強,向以「己之不可勝待敵之可勝」而著稱,擅長仕角
炮、飛相局、仙人指路的局法,尤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臨危不亂,耐於久戰,常能積小勝
為大勝,人稱「智多星」。目前李來群棋藝正處在巔峰期,堪稱優秀青年棋手中的佼佼者
。
他主要著作有《象棋中局戰略與戰術》、《象棋全盤戰術指微》、《李來群蒙目車輪
戰對局選評》、《燕趙驕子李來群專輯》等書。
李來群性格文靜,棋如其人,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現是河北省棋隊教練兼運動員、
河北省政協委員。
本文摘自「決戰棋枰無敵手」一書,李浭、楊典編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
他10歲習棋,16歲時獲1976年河北省象棋賽亞軍。1977年嶄露頭角,在邯鄲市舉行的
四省市邀請賽中獲冠軍,是年參加全國個人賽獲第七名。1987年獲全國第四名,1980年獲
全國第三名。1981年獲得全國冠軍,1982年在成都全國個人賽上獲得冠軍。這是解放以來
冠軍第一次過黃河,結束了南方棋手一枝獨秀的局面。1984年、1987年、1991年他又三次
榮獲全國個人賽冠軍。李來群也是河北隊獲1983年和1985年兩屆全國團體賽冠軍的一台主
力隊員。1982年、1984年、1992年代表中國隊參加了第二、三、五、七屆亞洲杯象棋賽,
為中國隊奪冠立下了戰功。他還分別奪得了1981年「宿務杯」、1983年亞洲名手賽、第二
屆「三楚杯」、1984年第四屆「五羊杯」、1985年「王冠杯」和「柳泉杯」、1987年「奔
馬杯」和「金色外環杯」賽的冠軍。1989年獲「少林可樂杯」棋聖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
位「棋聖」,並於同年9月從「棋王」胡榮華手中奪過桂冠,成為目前唯一身兼「棋聖」
、「棋王」稱號的棋手。1991年3月「鰲魚杯」第2屆象棋棋王挑戰賽中,他又戰勝挑戰者
呂欽,蟬聯棋王稱號。1984年國家體委授予其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88年被亞洲象棋
聯合會授予特級國際大師稱號。
李來群棋風潑辣細膩,作風頑強,向以「己之不可勝待敵之可勝」而著稱,擅長仕角
炮、飛相局、仙人指路的局法,尤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臨危不亂,耐於久戰,常能積小勝
為大勝,人稱「智多星」。目前李來群棋藝正處在巔峰期,堪稱優秀青年棋手中的佼佼者
。
他主要著作有《象棋中局戰略與戰術》、《象棋全盤戰術指微》、《李來群蒙目車輪
戰對局選評》、《燕趙驕子李來群專輯》等書。
李來群性格文靜,棋如其人,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現是河北省棋隊教練兼運動員、
河北省政協委員。
本文摘自「決戰棋枰無敵手」一書,李浭、楊典編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
Tags:
象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執紅對象棋世家5
By Lauren
at 2016-03-17T22:15
at 2016-03-17T22:15
棋壇猛將 柳大華
By Victoria
at 2016-03-15T23:20
at 2016-03-15T23:20
關於馬後藏車
By Gary
at 2016-03-14T23:28
at 2016-03-14T23:28
曠代棋王 胡榮華
By Agnes
at 2016-03-13T15:01
at 2016-03-13T15:01
棋壇慧星 李義庭
By Erin
at 2016-03-13T11:59
at 2016-03-13T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