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保存遊戲記憶的「簽名卡匣博物館」 - 任天堂

By Zenobia
at 2017-10-18T13:55
at 2017-10-18T13:55
Table of Contents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226153
神楽坂週記》為你保存遊戲記憶的「簽名卡匣博物館」
---所謂的收藏,究竟所為為何?所謂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前一篇文章〈任天堂卡匣貼紙與消失的街角電玩店〉中,談到了昔日台灣電玩專賣店因租
賃、交換遊戲,而產生了有趣豐富的卡匣貼紙文化,也對照地提到了在任天堂紅白機原產
地的日本,由於產業環境與玩家文化的不同,雖然沒有像台灣這般衍生出完整的卡匣出租
、交換業務,卻也孕育出玩家們「在卡匣上寫上自己姓名」的習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在海那一邊的日本所發生的事情。
時至今日,「遊戲」基本上能夠免費玩到,可說已經是公認的常識。然而在二、三十年前
,它們必須以卡匣這種形式取得,而且即使對原產地的日本家庭而言,相對於傳統玩具,
電玩卡匣也是一種相當高價的玩具。這樣昂貴的玩具若是因為孩子們一時不注意而遺失,
或是出借給同學朋友最後行蹤不明,則必定是一項重大的經濟損失。
這些當年的孩子們用歪斜的潦草字體寫上姓名的卡匣,除了遊戲本身的內容之外,當然也
包含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故事與個人回憶;例如,它可能是已經過世多年的祖父母買給孫
兒的禮物,第一次用壓歲錢為自己買的獎品、考試努力取得佳績贏得的獎勵,甚至可以想
起當初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的夥伴們,不一而足。
然而,小孩會長大、電玩主機會汰舊換新,比一塊錄音帶大不了多少的電玩卡匣,當然也
可能因為各種理由被遺忘、丟棄,轉手給朋友甚至遺失。最終這些曾經精心寫上姓名以防
失落的卡匣,大部分都還是隨著時間流逝,離開了原來的物主。 從2000年前後興起的懷
舊遊戲風潮,以及造成這股風潮的遊戲收藏家、老玩家們,一開始並不太注重這件事情。
毋寧說,對於眼光銳利、要求苛刻,同時對「品相」吹毛求疵的收藏家們來說,寫有姓名
的老電玩卡匣,基本上被視為不受歡迎的瑕疵物件。當收藏家們透過舊貨店家、電玩店或
網拍等管道發現這種「簽名卡匣」時,要不是敬而遠之,就是設法將其清除,以恢復舊觀
。畢竟資源有限,會想要取得外觀盡可能完好的收藏品,也是人之常情。
一位日本老遊戲收藏家関純治先生,原本也是抱持這樣普遍的想法收集著任天堂卡匣。然
而當他2003年前往美國旅行,在聖地牙哥的一家遊戲專賣店中,偶然找到了寫有英文姓名
的NES(任天堂紅白機的美國版)卡匣之後,產生了一個疑問—所謂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到底是什麼呢?
從這個疑問出發,他得出的結論是:「將這些有著回憶的簽名卡匣,再一次交回原物主的
手上!」
此後的十多年,他便以這些一般收藏家不屑一顧或敬而遠之的簽名卡匣,作為主要的收集
對象,至今已經「收容」了八百塊這樣賣相不好、甚至瀕於廢棄邊緣的簽名卡匣,更與幾
位贊同此一想法的同儕,於2015年建立了一個線上博物館「名前入りカセット博物館 」
(簽名卡匣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目的,就是展示這些三十年前被孩子們簽下姓名的卡
匣,希望有一天讓這些卡匣物歸原主。
那麼,如果原物主在博物館網站中真的找到了過去屬於自己的卡匣,館方也設定了三個歸
還的條件:
一、卡匣將只會由館方人員親自送還。 除了特殊狀況外,原則上不採取寄送的方式,當
然也接受親取。
二、卡匣請以你認為值得的價格買下。底價是日幣1圓,金額隨意。所得費用並非支付給
館員的利益,而是維持網站營運或送還卡匣時的旅費之用。
三、請讓博物館網站公開發表您與這塊卡匣相關的故事。 無論是當初取得(或放棄)這
塊卡匣的經過,或是它所包含著的故事,都請告知館方人員。同時也會在顧及隱私
的情況下在網路上發表。
也就是說,在收藏、展示之餘,其實「簽名卡匣博物館」也是個大規模的(遊戲文化)口
述歷史計畫。
就在今年十月十四日,也就是上週末,「簽名卡匣博物館」與其他老遊戲愛好團體與個人
,聯名舉辦了第一次線下實體活動「借りパク禁止!名前入りファミカセを本人に返す会
」(嚴禁有借無還!簽名卡匣物歸原主大會 ),雖然不知會中是否真的成功地有卡匣物
歸原主,但從出席者的豐富程度來看,勢必是一場有趣的懷舊遊戲聚會。
同樣身為收藏家,在看到這樣的事情時,除了敬佩這種將不特定多數人的記憶保存、重現
的努力,也讓人有機會反思「所謂的收藏,究竟所為為何?」這種平常可能不會去多想的
問題。
--
神楽坂週記》為你保存遊戲記憶的「簽名卡匣博物館」
---所謂的收藏,究竟所為為何?所謂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前一篇文章〈任天堂卡匣貼紙與消失的街角電玩店〉中,談到了昔日台灣電玩專賣店因租
賃、交換遊戲,而產生了有趣豐富的卡匣貼紙文化,也對照地提到了在任天堂紅白機原產
地的日本,由於產業環境與玩家文化的不同,雖然沒有像台灣這般衍生出完整的卡匣出租
、交換業務,卻也孕育出玩家們「在卡匣上寫上自己姓名」的習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在海那一邊的日本所發生的事情。
時至今日,「遊戲」基本上能夠免費玩到,可說已經是公認的常識。然而在二、三十年前
,它們必須以卡匣這種形式取得,而且即使對原產地的日本家庭而言,相對於傳統玩具,
電玩卡匣也是一種相當高價的玩具。這樣昂貴的玩具若是因為孩子們一時不注意而遺失,
或是出借給同學朋友最後行蹤不明,則必定是一項重大的經濟損失。
這些當年的孩子們用歪斜的潦草字體寫上姓名的卡匣,除了遊戲本身的內容之外,當然也
包含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故事與個人回憶;例如,它可能是已經過世多年的祖父母買給孫
兒的禮物,第一次用壓歲錢為自己買的獎品、考試努力取得佳績贏得的獎勵,甚至可以想
起當初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的夥伴們,不一而足。
然而,小孩會長大、電玩主機會汰舊換新,比一塊錄音帶大不了多少的電玩卡匣,當然也
可能因為各種理由被遺忘、丟棄,轉手給朋友甚至遺失。最終這些曾經精心寫上姓名以防
失落的卡匣,大部分都還是隨著時間流逝,離開了原來的物主。 從2000年前後興起的懷
舊遊戲風潮,以及造成這股風潮的遊戲收藏家、老玩家們,一開始並不太注重這件事情。
毋寧說,對於眼光銳利、要求苛刻,同時對「品相」吹毛求疵的收藏家們來說,寫有姓名
的老電玩卡匣,基本上被視為不受歡迎的瑕疵物件。當收藏家們透過舊貨店家、電玩店或
網拍等管道發現這種「簽名卡匣」時,要不是敬而遠之,就是設法將其清除,以恢復舊觀
。畢竟資源有限,會想要取得外觀盡可能完好的收藏品,也是人之常情。
一位日本老遊戲收藏家関純治先生,原本也是抱持這樣普遍的想法收集著任天堂卡匣。然
而當他2003年前往美國旅行,在聖地牙哥的一家遊戲專賣店中,偶然找到了寫有英文姓名
的NES(任天堂紅白機的美國版)卡匣之後,產生了一個疑問—所謂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到底是什麼呢?
從這個疑問出發,他得出的結論是:「將這些有著回憶的簽名卡匣,再一次交回原物主的
手上!」
此後的十多年,他便以這些一般收藏家不屑一顧或敬而遠之的簽名卡匣,作為主要的收集
對象,至今已經「收容」了八百塊這樣賣相不好、甚至瀕於廢棄邊緣的簽名卡匣,更與幾
位贊同此一想法的同儕,於2015年建立了一個線上博物館「名前入りカセット博物館 」
(簽名卡匣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目的,就是展示這些三十年前被孩子們簽下姓名的卡
匣,希望有一天讓這些卡匣物歸原主。
那麼,如果原物主在博物館網站中真的找到了過去屬於自己的卡匣,館方也設定了三個歸
還的條件:
一、卡匣將只會由館方人員親自送還。 除了特殊狀況外,原則上不採取寄送的方式,當
然也接受親取。
二、卡匣請以你認為值得的價格買下。底價是日幣1圓,金額隨意。所得費用並非支付給
館員的利益,而是維持網站營運或送還卡匣時的旅費之用。
三、請讓博物館網站公開發表您與這塊卡匣相關的故事。 無論是當初取得(或放棄)這
塊卡匣的經過,或是它所包含著的故事,都請告知館方人員。同時也會在顧及隱私
的情況下在網路上發表。
也就是說,在收藏、展示之餘,其實「簽名卡匣博物館」也是個大規模的(遊戲文化)口
述歷史計畫。
就在今年十月十四日,也就是上週末,「簽名卡匣博物館」與其他老遊戲愛好團體與個人
,聯名舉辦了第一次線下實體活動「借りパク禁止!名前入りファミカセを本人に返す会
」(嚴禁有借無還!簽名卡匣物歸原主大會 ),雖然不知會中是否真的成功地有卡匣物
歸原主,但從出席者的豐富程度來看,勢必是一場有趣的懷舊遊戲聚會。
同樣身為收藏家,在看到這樣的事情時,除了敬佩這種將不特定多數人的記憶保存、重現
的努力,也讓人有機會反思「所謂的收藏,究竟所為為何?」這種平常可能不會去多想的
問題。
--
Tags:
任天堂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17-10-22T18:49
at 2017-10-22T18:49

By Edith
at 2017-10-26T06:42
at 2017-10-26T06:42

By Donna
at 2017-10-30T08:03
at 2017-10-30T08:03

By Jessica
at 2017-10-31T05:14
at 2017-10-31T05:14

By Wallis
at 2017-11-03T20:11
at 2017-11-03T20:11

By Isla
at 2017-11-07T07:15
at 2017-11-07T07:15

By Hardy
at 2017-11-11T16:50
at 2017-11-11T16:50

By Tracy
at 2017-11-15T15:04
at 2017-11-15T15:04
Related Posts
Media Create 日本週間銷售排行 (10月2日~10月8日)

By Donna
at 2017-10-16T00:29
at 2017-10-16T00:29
換機後寶可夢渡假地時間不動了

By Hamiltion
at 2017-10-15T21:35
at 2017-10-15T21:35
寶可拳無法上網連線

By Susan
at 2017-10-14T17:12
at 2017-10-14T17:12
迷你超任首週銷量約34萬台

By Cara
at 2017-10-14T16:37
at 2017-10-14T16:37
10/5 日本亞馬遜買到的迷你超任寄貨進度討論

By Sandy
at 2017-10-11T19:29
at 2017-10-11T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