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島內不流行國際象棋? - 桌遊

By Aaliyah
at 2012-08-22T23:57
at 2012-08-22T23:5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77133562003 (BORIS)》之銘言:
: 在這裡聊象棋好像怪怪的....
: 那我們來聊一下"大象棋"好了
: 本版 #1Es7vU6E 有詳細規則
: 可以去看看
: 不過還是解釋一下 在大學棋藝社時聽過人家嘴砲XDD
: 加上剛剛查資料
: 印度論 沒記錯是由蘇聯那邊的史學家所提出來的
: 不過被歐洲和中國史學家打槍
可能先生記錯了。最早應該是十七世紀的托馬斯·海德(Thomas Hyde)在《東方局戲》
(De Ludis Orientalibus libri duo)提出。
歐洲也沒打槍,是認為六博與古印度的八條盤碁有關,八條盤碁的棋盤為64格,為以後的
印度象棋所用。
古代很多Race Game,走逆時鐘,在古人眼中是模仿天文,與拭盤有關。
古印度很多類似現在雙陸棋的Race Game,棋子需擲劈木或貝殼、骰子而決定步數,棋子
到敵棋處時可將敵棋去除。
六博、雙陸、樗蒲等Race Game的形象像是動物競賽而不是人類的戰爭,棋子也都是動物
名。譬如六博的棋子名稱梟,就是貓頭鷹,行棋比賽如吃魚。雙陸、樗蒲、打馬的棋叫馬
,行棋就像賽馬。
棋子到敵棋處時可將敵棋去除,這種吃法同象棋類遊戲;擲骰決定步數在古印度象棋變成
了決定移動何些兵種,模擬戰場不確定因素。有說法象棋棋子為何有六種的原因,是配合
六面骰使用。阿拉伯、緬甸、中古歐洲都曾用六面骰來決定移動何種兵種的象棋變體。
: 但是西洋棋 無疑是從恰圖蘭卡改良過來的
: 現在泰國緬甸等國家的當地象棋就相當類似
恰圖蘭卡依象的走法不同有三種變體:
象斜跳跨一格(沒塞象眼的田字)為後來的波斯象棋所用。在平安時代的平安大將棋
亦有棋子這種走法。
象直跳跨一格。
象走正前、斜前後(如日本將棋銀將),為東南亞象棋、日本將棋所用。
後來印度象棋的象在現在變成了駱駝(同蒙古象棋),走斜向不限格數。
: 第一點 中國象棋所稱的象 並不是指獸
: 而是"現象"泛指一切 日月星辰及人為之"象"
: 延伸為謀士 宰相 所以紅黑方 是相 以及 象
: 第二點 中國象棋走線上而不是格子並有約束(將 士不出格 象不過河)
: 這邊普遍認為是受到"圍棋"的影響,以及當時的民風所慢慢改變,
: 兵卒不能退後和戰國時代的逃兵一律格殺有關,和王不出戶的概念。
: 再來就是軍勢的概念 這點只有象棋 和日本的將棋有所謂的開盤擺勢
: 第三點 史料紀載,一直有所謂的象戲與六傅的資料,曾經一度被搞混的六傅,
: 是個運氣類的遊戲(擲骰子的戰棋)但多多少少影響到後來的棋子走法。
: 而象戲的來源就多了
: 起源於上古時代 神農氏所創 忘記哪本了好像是元代的書籍所寫
: 黃帝所創 北宋的一本棋經的序 " 象戲 兵戲也,黃帝驅獸為陣,以象戲代兵也"
: 不過上面這兩個嘴砲的機率大很多....
: 比較多人相信的
: 六傅風行一陣子之後又出現新玩法也就是塞戲
: 在秦漢流行的"塞戲"有人嫌六傅丟骰子太運氣所以拿掉,變成單純的鬥智。
這點是網路流傳常見的錯誤。塞戲還是擲采的局戲。
鮑宏《塞經》曰:「塞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乘五,至五即格不得行,故
云格五。」
: 直到南北朝周武王大改規則。
: 引發了象棋界的革命(誤)
: 是由周武王所創"太平御覽"和"物源"這兩本書都有提到
: 戰國時代就流行於百姓之中,所以才會有韓信用象戲來推演軍事的說法
: 《潛確居類書》說:“雍門週謂益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
: 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 這時候在玩的 和現在的象棋還是有差異 不過一樣是黑白分色 但卻只有4種兵種
: 將 車 馬 卒
這可能有待商榷,因為古書無載有這些兵種。當時的象棋叫六博,不像人類戰爭,古博經
的描寫像兩方的貓頭鷹飛繞水池爭魚吃。
: 隋朝隋文帝被電到不爽(大大誤) 所以沒有推廣風氣也慢慢下降。
: 到了唐代才又盛行留下的規則和現代的中國象棋比較像 (日本叫寶應象棋)
: 這時候就有 王 士 馬 象 車 兵 六兵種 然後再加入炮 就很像了
也不知道是否像。唐宋代的錦織有出現琴棋書畫,其中的棋是一塊六十四格黑白棋盤,
有人認為這就是寶應象棋的棋盤,而且當時西域流行的波斯象棋一樣。
: 再來是宋代
: 又分為三種
: 第一種:有將、士、象、馬、車、炮、車等32枚棋子。無河界,縱9路、橫9路。
我讀日本古文獻,這叫唐將棋,但沒有炮。
: 第二種:有將、偏、稗、卒等棋子。棋盤有河界。局道有若干格。這種象棋當時因不夠通
: 俗,僅流行於士大夫階層之中,不為一般平民所好。
這是程顥、司馬光所見的象棋。
: 第三種:有32枚棋子,棋盤縱橫各11路。
這叫大象戲,但有說法是34枚。
: 第一種加上楚河漢界 就和現在的幾乎一樣了
: 一款好遊戲得來不易阿....好好珍惜.
我也不知道象棋類遊戲是誰發明的,但中國象棋的改造很聰明。
--
--
坤を創造する程度の能力 ⊙▲_▁_▲⊙ ψalerzart
︻ ▇▆◥▼◢▆▇
== 土着神の頂点 == ↖↑↗ X︵◥︵X▼
【←⊕→】 ▼◣_▽_◢◣
洩矢 諏訪子 ↙↓↘ ▼.▅▼◥
--
: 在這裡聊象棋好像怪怪的....
: 那我們來聊一下"大象棋"好了
: 本版 #1Es7vU6E 有詳細規則
: 可以去看看
: 不過還是解釋一下 在大學棋藝社時聽過人家嘴砲XDD
: 加上剛剛查資料
: 印度論 沒記錯是由蘇聯那邊的史學家所提出來的
: 不過被歐洲和中國史學家打槍
可能先生記錯了。最早應該是十七世紀的托馬斯·海德(Thomas Hyde)在《東方局戲》
(De Ludis Orientalibus libri duo)提出。
歐洲也沒打槍,是認為六博與古印度的八條盤碁有關,八條盤碁的棋盤為64格,為以後的
印度象棋所用。
古代很多Race Game,走逆時鐘,在古人眼中是模仿天文,與拭盤有關。
古印度很多類似現在雙陸棋的Race Game,棋子需擲劈木或貝殼、骰子而決定步數,棋子
到敵棋處時可將敵棋去除。
六博、雙陸、樗蒲等Race Game的形象像是動物競賽而不是人類的戰爭,棋子也都是動物
名。譬如六博的棋子名稱梟,就是貓頭鷹,行棋比賽如吃魚。雙陸、樗蒲、打馬的棋叫馬
,行棋就像賽馬。
棋子到敵棋處時可將敵棋去除,這種吃法同象棋類遊戲;擲骰決定步數在古印度象棋變成
了決定移動何些兵種,模擬戰場不確定因素。有說法象棋棋子為何有六種的原因,是配合
六面骰使用。阿拉伯、緬甸、中古歐洲都曾用六面骰來決定移動何種兵種的象棋變體。
: 但是西洋棋 無疑是從恰圖蘭卡改良過來的
: 現在泰國緬甸等國家的當地象棋就相當類似
恰圖蘭卡依象的走法不同有三種變體:
象斜跳跨一格(沒塞象眼的田字)為後來的波斯象棋所用。在平安時代的平安大將棋
亦有棋子這種走法。
象直跳跨一格。
象走正前、斜前後(如日本將棋銀將),為東南亞象棋、日本將棋所用。
後來印度象棋的象在現在變成了駱駝(同蒙古象棋),走斜向不限格數。
: 第一點 中國象棋所稱的象 並不是指獸
: 而是"現象"泛指一切 日月星辰及人為之"象"
: 延伸為謀士 宰相 所以紅黑方 是相 以及 象
: 第二點 中國象棋走線上而不是格子並有約束(將 士不出格 象不過河)
: 這邊普遍認為是受到"圍棋"的影響,以及當時的民風所慢慢改變,
: 兵卒不能退後和戰國時代的逃兵一律格殺有關,和王不出戶的概念。
: 再來就是軍勢的概念 這點只有象棋 和日本的將棋有所謂的開盤擺勢
: 第三點 史料紀載,一直有所謂的象戲與六傅的資料,曾經一度被搞混的六傅,
: 是個運氣類的遊戲(擲骰子的戰棋)但多多少少影響到後來的棋子走法。
: 而象戲的來源就多了
: 起源於上古時代 神農氏所創 忘記哪本了好像是元代的書籍所寫
: 黃帝所創 北宋的一本棋經的序 " 象戲 兵戲也,黃帝驅獸為陣,以象戲代兵也"
: 不過上面這兩個嘴砲的機率大很多....
: 比較多人相信的
: 六傅風行一陣子之後又出現新玩法也就是塞戲
: 在秦漢流行的"塞戲"有人嫌六傅丟骰子太運氣所以拿掉,變成單純的鬥智。
這點是網路流傳常見的錯誤。塞戲還是擲采的局戲。
鮑宏《塞經》曰:「塞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乘五,至五即格不得行,故
云格五。」
: 直到南北朝周武王大改規則。
: 引發了象棋界的革命(誤)
: 是由周武王所創"太平御覽"和"物源"這兩本書都有提到
: 戰國時代就流行於百姓之中,所以才會有韓信用象戲來推演軍事的說法
: 《潛確居類書》說:“雍門週謂益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
: 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 這時候在玩的 和現在的象棋還是有差異 不過一樣是黑白分色 但卻只有4種兵種
: 將 車 馬 卒
這可能有待商榷,因為古書無載有這些兵種。當時的象棋叫六博,不像人類戰爭,古博經
的描寫像兩方的貓頭鷹飛繞水池爭魚吃。
: 隋朝隋文帝被電到不爽(大大誤) 所以沒有推廣風氣也慢慢下降。
: 到了唐代才又盛行留下的規則和現代的中國象棋比較像 (日本叫寶應象棋)
: 這時候就有 王 士 馬 象 車 兵 六兵種 然後再加入炮 就很像了
也不知道是否像。唐宋代的錦織有出現琴棋書畫,其中的棋是一塊六十四格黑白棋盤,
有人認為這就是寶應象棋的棋盤,而且當時西域流行的波斯象棋一樣。
: 再來是宋代
: 又分為三種
: 第一種:有將、士、象、馬、車、炮、車等32枚棋子。無河界,縱9路、橫9路。
我讀日本古文獻,這叫唐將棋,但沒有炮。
: 第二種:有將、偏、稗、卒等棋子。棋盤有河界。局道有若干格。這種象棋當時因不夠通
: 俗,僅流行於士大夫階層之中,不為一般平民所好。
這是程顥、司馬光所見的象棋。
: 第三種:有32枚棋子,棋盤縱橫各11路。
這叫大象戲,但有說法是34枚。
: 第一種加上楚河漢界 就和現在的幾乎一樣了
: 一款好遊戲得來不易阿....好好珍惜.
我也不知道象棋類遊戲是誰發明的,但中國象棋的改造很聰明。
--
--
坤を創造する程度の能力 ⊙▲_▁_▲⊙ ψalerzart
︻ ▇▆◥▼◢▆▇
== 土着神の頂点 == ↖↑↗ X︵◥︵X▼
【←⊕→】 ▼◣_▽_◢◣
洩矢 諏訪子 ↙↓↘ ▼.▅▼◥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2-08-25T00:10
at 2012-08-25T00:10

By Jack
at 2012-08-27T13:22
at 2012-08-27T13:22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8-28T12:48
at 2012-08-28T12:48

By Isla
at 2012-09-01T05:36
at 2012-09-01T05:36

By Tracy
at 2012-09-02T22:40
at 2012-09-02T22:40

By Frederic
at 2012-09-05T01:40
at 2012-09-05T01:40

By Oliver
at 2012-09-07T15:54
at 2012-09-07T15:54

By Irma
at 2012-09-09T22:27
at 2012-09-09T22:27

By Margaret
at 2012-09-12T20:57
at 2012-09-12T20:57

By Connor
at 2012-09-14T02:24
at 2012-09-14T02:24

By Necoo
at 2012-09-15T15:41
at 2012-09-15T15:41

By Sandy
at 2012-09-18T08:10
at 2012-09-18T08:10
Related Posts
Bang!卡片典故考察討論-Wild West Show篇

By Hedy
at 2012-08-22T21:00
at 2012-08-22T21:00
Zombicide 規則初窺

By Hedy
at 2012-08-22T20:08
at 2012-08-22T20:08
nAmi桌遊~

By Valerie
at 2012-08-22T18:31
at 2012-08-22T18:31
為什麼島內不流行國際象棋?

By Caroline
at 2012-08-22T16:59
at 2012-08-22T16:59
東方二創系列,東方變幻符

By Oscar
at 2012-08-22T10:38
at 2012-08-22T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