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對旅法師積分的看法 by Luis Scott-Vargas - 魔法風雲會

By Steve
at 2011-09-08T13:53
at 2011-09-08T13:53
Table of Contents
連結:http://www.cardwalker.com.tw/?p=2637
(本文轉載並翻譯自Channel Fireball,感謝原作者還有譯者 – 就是我自
己!)
兩週以前,我在星期四的凌晨三點從匹茲堡出發到西雅圖,又在隔天早上從
西雅圖漂回了匹茲堡,以大賽前來說(匹茲堡大獎賽),這實在不能算是理
想的行程安排,不過這趟旅程確實值回票價;事實上,我在到達西雅圖之前
根本不知道我是去幹嘛的,不過一旦知道了,一切就豁然開朗。
而理由當然就是有關積分系統的大規模翻修,如果你還沒聽過這個消息的
話,這裡是官方公告。
針對這次的改變,我並不是唯一被邀請來提供非官方觀點的人,BDM,
Raphael Levy,Evan Erwin和Trick Jarret都一起與會。(雖然我認為BDM
的定位有點模稜兩可,要看你怎麼想)。拜西雅圖不太合作的天氣所賜,我
有點晚到,還好Mike Turian很快的幫我跟上進度。
在這個叫做”旅法師積分”的新系統中,你不會失去任何分數,並基於每場
比賽的參賽人數與類型來得到相對應的積分,新系統的基本架構是這樣的:
得到的分數 = (參賽分數 + 對戰分數) x 賽事修正值
和以前一樣,每贏一局可以得到3分的對戰分數,和一場1分,敗一場0分,
參賽分數和賽是修正值則視該場比賽的賽事類別而定,完整的資料可以在這
裡找到。
終生,競爭,和專業
旅法師積分也被分成幾種類別,每個類別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你的終生分數就如同這名稱聽起來一樣,是指你在所有比賽中獲得的每一分
積分,這些分數很sweet,而且會依照你的分數來給予等級(我是46級的大
法師!),不過這類積分不會真正讓你得到特殊比賽的參賽資格,也不會給
你大獎賽(Grand Prix)的輪空。
競爭分數能讓你得到專業賽(Pro Tour)的參賽資格,你在認證比賽中得到
的積分會納入你的競爭分數(不含休閒等級的比賽,休閒等級是新出現的一
種比賽類別,這種類別得到的積分只會算入終生分數中),而你在每四個月
計算一次的賽季中表現如何,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參加專業賽,還有你的輪
空數。
在每個賽季的尾聲,以下的玩家會被邀請參加專業賽:
每個專業賽預賽(Pro Tour Qualifier, PTQ)的贏家
北美前10名
歐洲前10名
日本前5名
亞太前5名
拉丁美洲前5名
加上尚未以以上資格被邀請的競爭分數前65名玩家,這部分有不少有趣的事
情可以討論。
第一,也是最棒的部分,就是這些玩家都可以得到一張機票,在積分邀請制
中能夠提供機票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這也是我真心希望我當初用積分被邀請
時就能擁有的。在2006年的時候,我選擇不去布拉格專業賽,主要就是因為
我不想買去歐洲的機票,而現在這件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第二件事情是我們回到了遞補制系統,而我並不怎麼喜歡這機制,主要是因
為去找出誰會遞補到PT資格真的很讓人頭痛,但官方說他們會在排行榜上註
明該玩家是否已經贏得了PTQ,所以我最主要的反對點也被解決了;值得注
意的是,看起來給等級6以上玩家的邀請資格並不會被遞補,這讓事情有點
難度,因為我真心希望可以看到某些特定的高分玩家可以在高等級的賽事中
出席,即使這樣的人並不多。
最後一點,除了2012的第一場專業賽以外,未來大獎賽將不再提供專業賽邀
請資格給高名次的玩家;因應大獎賽數量的增加,這是個必要的過渡措施,
因為當你有了40場大獎賽,並在每場專業賽邀請超過150位玩家的時候,聽
起來實在不太可行。不過如果你在大獎賽表現不錯,代表你在積分上也有個
好的開始,這也不壞。
我對新的邀請政策並沒有什麼不滿 – 即使它確實有些缺陷;我看到最大的
缺點就是這個機制獎勵那些狂打猛打MtG的人,由於現在的週五認證賽擁有3
倍的賽事修正值,它會讓你的分數快速增加,並對現在的邀請資格產生衝
擊。在邀請資格的分數門檻出現前,我還不能下定論,但我真的不樂見那些
靠積分被邀請的人都是那種狂打MtG的人。
別誤會,我喜歡狂打MtG,但我不喜歡在狂打MtG上增添一些喜好以外的壓
力;記得當我第一次闖進專業賽的時候,我才唸大學,所以有時間可以自由
選擇要不要去比賽,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有時間,讓那些有其他責任的成人
們變得難以被邀請是這個機制不幸的缺陷;當這個遊戲的平均年齡逐漸攀
高,會有越來越多想要參加高級賽事的人必須和平衡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兩
難。
當然,這個機制的正面效應也是很大的,不再需要龜著積分這點尤其重大。
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常加入類似”積分爛透了”的這種討論中,而以前那種
會扣分的積分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它鼓勵玩家別去比賽。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我曾經為了得到一場限制賽制的專業賽而長達六個月
不去比賽,因此錯過了一些我原本會想打的賽事,現在的積分機制則不再會
有同樣的問題產生。
大獎賽的輪空也改變了,未來前15000名將得到一場輪空;前2000名兩場;
前300名三場。比起專業賽的邀請制度改變,這確實比較沒意思,但還是會
對許多人產生影響。
這些改變主要傷害的是那些原本有高積分而選擇花時間在MtG以外事物的
人,也就是那些我前面覺得不幸的人。舉個例子好了,你有個像是Paul
Cheon的朋友,他雖然想參加很多很多比賽,但有份全職的工作所以有心無
力,而他在丹佛大獎賽拿到了八強,也讓他的積分足以參加任何專業賽事,
但是現在他的好運用完了,因為他在新的機制裡面甚至連個大獎賽的輪空都
沒有,所以如果他想要回來打,他就陷入了兩難,而這實在很鳥。
再強調一次,參加高競爭的賽事對那些無法貢獻大量時間玩家來說變得更
難,雖然我也知道被新政策衝擊到的這類玩家並不多。
想看詳細的邀請政策,請到這裡。
最後一點,如果你有專業分數,它基本上只能讓你得到世界賽的邀請資格,
我們很快會詳細介紹。
為什麼要改變整個機制?
促動整個機制調整,背後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底下這個觀念:
“你應該因為比賽被獎賞,並因為贏得比賽而獲得更多獎勵。
請記得因為輸掉對局而被懲罰的狀況已經消失,而這也是舊積分系統最大的
問題之一。不用再龜著積分,也不用再害怕掉分,就像我之前說的,新的機
制移除了所有不比賽的動機,並且讓你贏的時候享有更多酬賞。
綜觀來看,以賞勝取代罰敗是很正面的措施,這幫助WoTC增加參賽人數,當
然,這樣就可以賣更多牌;這也對店家在銷售和舉辦更大更多的比賽上有所
幫助;而這也讓玩家在打牌的時候不用擔心失去任何東西,沒有人喜歡掉
分,未來再也不會有這種事了。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對於這套系統最主要的抱怨在於它對那些無法貢獻全部
時間給MtG,但還是想在專業賽或大獎賽競爭的玩家們不利。我也再一次強
調,我知道那樣的玩家不多,但知道這一點並不會讓那些玩家心情比較好。
作為一個專業賽的大粉絲(很明顯吧),我希望看到的是許多可以在其中競
爭的玩家,而不僅是有符合參加資格的玩家而已。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永遠花
這麼多時間在MtG上,也對那些已經無法花那麼多心力的玩家表示可惜,未
來擁有高超技巧的魔法師將有可能因為花的時間不夠而無法參加專業賽,我
覺得這個狀況真的非常不幸。
別誤會,這個改變絕對是利多於弊,也會比舊機制有著更多的進步。新機制
看起來很sweet,我也很期待未來的發展,如果事情不如預期,WoTC也會做
出必要的改變,而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很重大的問題。
LSV
--
--
(本文轉載並翻譯自Channel Fireball,感謝原作者還有譯者 – 就是我自
己!)
兩週以前,我在星期四的凌晨三點從匹茲堡出發到西雅圖,又在隔天早上從
西雅圖漂回了匹茲堡,以大賽前來說(匹茲堡大獎賽),這實在不能算是理
想的行程安排,不過這趟旅程確實值回票價;事實上,我在到達西雅圖之前
根本不知道我是去幹嘛的,不過一旦知道了,一切就豁然開朗。
而理由當然就是有關積分系統的大規模翻修,如果你還沒聽過這個消息的
話,這裡是官方公告。
針對這次的改變,我並不是唯一被邀請來提供非官方觀點的人,BDM,
Raphael Levy,Evan Erwin和Trick Jarret都一起與會。(雖然我認為BDM
的定位有點模稜兩可,要看你怎麼想)。拜西雅圖不太合作的天氣所賜,我
有點晚到,還好Mike Turian很快的幫我跟上進度。
在這個叫做”旅法師積分”的新系統中,你不會失去任何分數,並基於每場
比賽的參賽人數與類型來得到相對應的積分,新系統的基本架構是這樣的:
得到的分數 = (參賽分數 + 對戰分數) x 賽事修正值
和以前一樣,每贏一局可以得到3分的對戰分數,和一場1分,敗一場0分,
參賽分數和賽是修正值則視該場比賽的賽事類別而定,完整的資料可以在這
裡找到。
終生,競爭,和專業
旅法師積分也被分成幾種類別,每個類別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你的終生分數就如同這名稱聽起來一樣,是指你在所有比賽中獲得的每一分
積分,這些分數很sweet,而且會依照你的分數來給予等級(我是46級的大
法師!),不過這類積分不會真正讓你得到特殊比賽的參賽資格,也不會給
你大獎賽(Grand Prix)的輪空。
競爭分數能讓你得到專業賽(Pro Tour)的參賽資格,你在認證比賽中得到
的積分會納入你的競爭分數(不含休閒等級的比賽,休閒等級是新出現的一
種比賽類別,這種類別得到的積分只會算入終生分數中),而你在每四個月
計算一次的賽季中表現如何,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參加專業賽,還有你的輪
空數。
在每個賽季的尾聲,以下的玩家會被邀請參加專業賽:
每個專業賽預賽(Pro Tour Qualifier, PTQ)的贏家
北美前10名
歐洲前10名
日本前5名
亞太前5名
拉丁美洲前5名
加上尚未以以上資格被邀請的競爭分數前65名玩家,這部分有不少有趣的事
情可以討論。
第一,也是最棒的部分,就是這些玩家都可以得到一張機票,在積分邀請制
中能夠提供機票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這也是我真心希望我當初用積分被邀請
時就能擁有的。在2006年的時候,我選擇不去布拉格專業賽,主要就是因為
我不想買去歐洲的機票,而現在這件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第二件事情是我們回到了遞補制系統,而我並不怎麼喜歡這機制,主要是因
為去找出誰會遞補到PT資格真的很讓人頭痛,但官方說他們會在排行榜上註
明該玩家是否已經贏得了PTQ,所以我最主要的反對點也被解決了;值得注
意的是,看起來給等級6以上玩家的邀請資格並不會被遞補,這讓事情有點
難度,因為我真心希望可以看到某些特定的高分玩家可以在高等級的賽事中
出席,即使這樣的人並不多。
最後一點,除了2012的第一場專業賽以外,未來大獎賽將不再提供專業賽邀
請資格給高名次的玩家;因應大獎賽數量的增加,這是個必要的過渡措施,
因為當你有了40場大獎賽,並在每場專業賽邀請超過150位玩家的時候,聽
起來實在不太可行。不過如果你在大獎賽表現不錯,代表你在積分上也有個
好的開始,這也不壞。
我對新的邀請政策並沒有什麼不滿 – 即使它確實有些缺陷;我看到最大的
缺點就是這個機制獎勵那些狂打猛打MtG的人,由於現在的週五認證賽擁有3
倍的賽事修正值,它會讓你的分數快速增加,並對現在的邀請資格產生衝
擊。在邀請資格的分數門檻出現前,我還不能下定論,但我真的不樂見那些
靠積分被邀請的人都是那種狂打MtG的人。
別誤會,我喜歡狂打MtG,但我不喜歡在狂打MtG上增添一些喜好以外的壓
力;記得當我第一次闖進專業賽的時候,我才唸大學,所以有時間可以自由
選擇要不要去比賽,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有時間,讓那些有其他責任的成人
們變得難以被邀請是這個機制不幸的缺陷;當這個遊戲的平均年齡逐漸攀
高,會有越來越多想要參加高級賽事的人必須和平衡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兩
難。
當然,這個機制的正面效應也是很大的,不再需要龜著積分這點尤其重大。
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常加入類似”積分爛透了”的這種討論中,而以前那種
會扣分的積分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它鼓勵玩家別去比賽。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我曾經為了得到一場限制賽制的專業賽而長達六個月
不去比賽,因此錯過了一些我原本會想打的賽事,現在的積分機制則不再會
有同樣的問題產生。
大獎賽的輪空也改變了,未來前15000名將得到一場輪空;前2000名兩場;
前300名三場。比起專業賽的邀請制度改變,這確實比較沒意思,但還是會
對許多人產生影響。
這些改變主要傷害的是那些原本有高積分而選擇花時間在MtG以外事物的
人,也就是那些我前面覺得不幸的人。舉個例子好了,你有個像是Paul
Cheon的朋友,他雖然想參加很多很多比賽,但有份全職的工作所以有心無
力,而他在丹佛大獎賽拿到了八強,也讓他的積分足以參加任何專業賽事,
但是現在他的好運用完了,因為他在新的機制裡面甚至連個大獎賽的輪空都
沒有,所以如果他想要回來打,他就陷入了兩難,而這實在很鳥。
再強調一次,參加高競爭的賽事對那些無法貢獻大量時間玩家來說變得更
難,雖然我也知道被新政策衝擊到的這類玩家並不多。
想看詳細的邀請政策,請到這裡。
最後一點,如果你有專業分數,它基本上只能讓你得到世界賽的邀請資格,
我們很快會詳細介紹。
為什麼要改變整個機制?
促動整個機制調整,背後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底下這個觀念:
“你應該因為比賽被獎賞,並因為贏得比賽而獲得更多獎勵。
請記得因為輸掉對局而被懲罰的狀況已經消失,而這也是舊積分系統最大的
問題之一。不用再龜著積分,也不用再害怕掉分,就像我之前說的,新的機
制移除了所有不比賽的動機,並且讓你贏的時候享有更多酬賞。
綜觀來看,以賞勝取代罰敗是很正面的措施,這幫助WoTC增加參賽人數,當
然,這樣就可以賣更多牌;這也對店家在銷售和舉辦更大更多的比賽上有所
幫助;而這也讓玩家在打牌的時候不用擔心失去任何東西,沒有人喜歡掉
分,未來再也不會有這種事了。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對於這套系統最主要的抱怨在於它對那些無法貢獻全部
時間給MtG,但還是想在專業賽或大獎賽競爭的玩家們不利。我也再一次強
調,我知道那樣的玩家不多,但知道這一點並不會讓那些玩家心情比較好。
作為一個專業賽的大粉絲(很明顯吧),我希望看到的是許多可以在其中競
爭的玩家,而不僅是有符合參加資格的玩家而已。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永遠花
這麼多時間在MtG上,也對那些已經無法花那麼多心力的玩家表示可惜,未
來擁有高超技巧的魔法師將有可能因為花的時間不夠而無法參加專業賽,我
覺得這個狀況真的非常不幸。
別誤會,這個改變絕對是利多於弊,也會比舊機制有著更多的進步。新機制
看起來很sweet,我也很期待未來的發展,如果事情不如預期,WoTC也會做
出必要的改變,而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很重大的問題。
LSV
--
--
Tags:
魔法風雲會
All Comments

By Charlotte
at 2011-09-09T03:25
at 2011-09-09T03:25

By Blanche
at 2011-09-10T06:25
at 2011-09-10T06:25

By Heather
at 2011-09-12T01:08
at 2011-09-12T01:08

By Zanna
at 2011-09-15T08:17
at 2011-09-15T08:17

By Frederic
at 2011-09-18T04:30
at 2011-09-18T04:30
Related Posts
依妮翠上市活動 集3個補充包的包裝換卡套

By Kama
at 2011-09-08T11:22
at 2011-09-08T11:22
ISD新牌

By Yedda
at 2011-09-08T06:30
at 2011-09-08T06:30
ISD新牌

By Oliver
at 2011-09-08T04:17
at 2011-09-08T04:17
The Purifying Fire

By Kelly
at 2011-09-08T00:27
at 2011-09-08T00:27
關於一些種族譯名的閒聊

By Catherine
at 2011-09-08T00:09
at 2011-09-08T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