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主機趕不上科技發展? - PS

By Caitlin
at 2015-06-10T01:10
at 2015-06-10T01:1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n9480412 (ilinker)》之銘言:
: 我記得當時SONY是真的打算用Cell當GPU,不過不知道是在效能表現上還是其他問題而放
: 棄了。才突然找NV弄了RSX出來
: 如果拿同時期的Xeons(Xbox 360的GPU)相比,RSX本身自帶256MB GDDR3記憶體(再利用
: 類似NV 的Turbo Cache技術借用主機本身的256MB XDR記憶體)
: 但是Xeons本身只有10MB的eDRAM,但是也可以使用主機本身的512MB GDDR3 記憶體
: 雖然有些人認為360因為有10MB的eDRAM所以在抗鋸齒的表現比RSX還要好。主要是因為
: Xeons的eDRAM的頻寬是256GB/秒,而RSX的記憶體頻寬是22.4GB/秒
: (不過Xeons本身不自帶幾何著色器,所以這個部份是要與CPU同時進行運算)
: 不過這種論說還是見仁見智
: RSX是以NV G70(7800 GTX)為底的架構(但記憶體頻寬被砍了一半只剩128bit)
: 而Xeons是ATI的R520為底架構(如果拿ATI自家的產品相比大約是落在X1800 XT),後來
: ATI以Xeons的架構弄了R600(HD2xxx)出來
: 不過GPU用Cell被取消之外,在CPU部分也沒好到哪去
: 之前在IBM擔任CELL的工程師在之後爆料說,當時是SONY和Toshiba先找上IBM共同研發
: Cell,但後來微軟也找上IBM,而IBM還把CEll的架構圖給微軟看。微軟事後就決定把
: CPU的訂單交給IBM負責。但SONY和Toshiba的員工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 而這樣就算了,IBM的生產線發生問題而生產延遲。SONY拿不到Cell的成品。
: 但微軟早就找了第三方生產商當備案生產360的CPU Xenon並拿到成品。才能搶在2005年
: 年底前發表Xbox 360
: 不過Xenon和Cell都是以IBM POWER架構下所架構的CPU。只是Xenon是3核心,Cell是
: 8核心+1個備用核心
主要的問題是GPU那邊實作上還是很困難, 另外就是720P 30fps這種效能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另外Cell的不單純是PowerPC, 他是一個PowerPC大核 + 八個Sony,Toshiba搞出的小核.
早期很多開發商根本不會用小核,所以只用到PowerPC那顆.
但是實際在上面寫過程式就會發現,那個大核根本是廢物.在運算上單一小核就可以插死它.
另外Xeons的eDRAM原本就可以用硬體做反鋸齒,但缺點就是只有10M...
所以720P的畫面要切成兩段分批放進去,多少造成的畫面的撕裂.
不過後期的Differed Render方式聽説就無法使用這個好處了.
另外最後只能怪Sony太相信IBM..那座Fab的錢還是Sony出的,結果IBM量產竟然落賽..
--
: 我記得當時SONY是真的打算用Cell當GPU,不過不知道是在效能表現上還是其他問題而放
: 棄了。才突然找NV弄了RSX出來
: 如果拿同時期的Xeons(Xbox 360的GPU)相比,RSX本身自帶256MB GDDR3記憶體(再利用
: 類似NV 的Turbo Cache技術借用主機本身的256MB XDR記憶體)
: 但是Xeons本身只有10MB的eDRAM,但是也可以使用主機本身的512MB GDDR3 記憶體
: 雖然有些人認為360因為有10MB的eDRAM所以在抗鋸齒的表現比RSX還要好。主要是因為
: Xeons的eDRAM的頻寬是256GB/秒,而RSX的記憶體頻寬是22.4GB/秒
: (不過Xeons本身不自帶幾何著色器,所以這個部份是要與CPU同時進行運算)
: 不過這種論說還是見仁見智
: RSX是以NV G70(7800 GTX)為底的架構(但記憶體頻寬被砍了一半只剩128bit)
: 而Xeons是ATI的R520為底架構(如果拿ATI自家的產品相比大約是落在X1800 XT),後來
: ATI以Xeons的架構弄了R600(HD2xxx)出來
: 不過GPU用Cell被取消之外,在CPU部分也沒好到哪去
: 之前在IBM擔任CELL的工程師在之後爆料說,當時是SONY和Toshiba先找上IBM共同研發
: Cell,但後來微軟也找上IBM,而IBM還把CEll的架構圖給微軟看。微軟事後就決定把
: CPU的訂單交給IBM負責。但SONY和Toshiba的員工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 而這樣就算了,IBM的生產線發生問題而生產延遲。SONY拿不到Cell的成品。
: 但微軟早就找了第三方生產商當備案生產360的CPU Xenon並拿到成品。才能搶在2005年
: 年底前發表Xbox 360
: 不過Xenon和Cell都是以IBM POWER架構下所架構的CPU。只是Xenon是3核心,Cell是
: 8核心+1個備用核心
主要的問題是GPU那邊實作上還是很困難, 另外就是720P 30fps這種效能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另外Cell的不單純是PowerPC, 他是一個PowerPC大核 + 八個Sony,Toshiba搞出的小核.
早期很多開發商根本不會用小核,所以只用到PowerPC那顆.
但是實際在上面寫過程式就會發現,那個大核根本是廢物.在運算上單一小核就可以插死它.
另外Xeons的eDRAM原本就可以用硬體做反鋸齒,但缺點就是只有10M...
所以720P的畫面要切成兩段分批放進去,多少造成的畫面的撕裂.
不過後期的Differed Render方式聽説就無法使用這個好處了.
另外最後只能怪Sony太相信IBM..那座Fab的錢還是Sony出的,結果IBM量產竟然落賽..
--
Tags:
PS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15-06-14T09:17
at 2015-06-14T09:17

By Blanche
at 2015-06-19T00:42
at 2015-06-19T00:42

By David
at 2015-06-19T09:18
at 2015-06-19T09:18

By Ursula
at 2015-06-22T10:35
at 2015-06-22T10:35

By Oscar
at 2015-06-27T01:20
at 2015-06-27T01:20

By Catherine
at 2015-06-30T10:40
at 2015-06-30T10:40

By David
at 2015-07-02T10:44
at 2015-07-02T10:44

By Anthony
at 2015-07-02T19:45
at 2015-07-02T19:45

By Connor
at 2015-07-04T05:18
at 2015-07-04T05:18

By Necoo
at 2015-07-05T02:08
at 2015-07-05T02:08

By David
at 2015-07-08T21:05
at 2015-07-08T21:05
Related Posts
鏡之邊緣 Catalyst 正式宣布(重開機)

By Madame
at 2015-06-10T00:39
at 2015-06-10T00:39
次世代主機趕不上科技發展?

By Ina
at 2015-06-10T00:24
at 2015-06-10T00:24
軒轅劍製作人說它也能作出巫師3

By Noah
at 2015-06-10T00:06
at 2015-06-10T00:06
巫師3 打倒二世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6-09T23:53
at 2015-06-09T23:53
軒轅劍製作人說它也能作出巫師3

By John
at 2015-06-09T23:50
at 2015-06-09T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