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器與實機的未來 - 模擬器

By Tracy
at 2011-02-17T00:24
at 2011-02-17T00:24
Table of Contents
前陣子跟一個版友聊天聊到模擬器跟收藏古老實機的關係
模擬器如果是讓恐龍復活的DNA技術 那麼那些古老的實機就是考古技術了
這陣子比較常上板發文 讓我感觸較多 這幾年 除了網路發達以外 還有大家的觀念改變
讓以往(大概就是NEORAGEX ZSNES Callus那時代)那時候模擬器+ROM = 不合法+盜版的觀念
(當然國外持有軟體本體就可以有ROM檔是合法的 但是基本上還是灰色地帶)
轉變成現在幾乎就是共享軟體(當然也是得低調就是了)
而且模擬器的技術發展 幾乎快跟現行的機器相距不遠
軟體技術的成熟 幾乎剩下的 就是硬體(電腦的速度)的問題而已
像是這幾年 任天堂就因為 模擬器技術的成熟 不管是GBA或是NDS
幾乎在網路上就是免費流傳跟中文化的大本營 尤其是GBA更是損失慘重
那麼 主機和模擬器 真的就是敵對的關係嘛!?
其實曾經在某幾個時間點上 差點就讓主機(廠商)跟模擬器共榮共存了
(但是現在模擬器也以另外一種方式跟主機共榮共存 後述)
以前曾經在MAME ZSNES(SFC)和Callus(CPS1)Neoragex(MVS)剛剛開始發達的時候
那時候的USB和搖桿驅動程式不若現在這麼方便 常常會有所衝突到
因此在那時候有很多類似PC-Twin (http://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7720)
或是Hanaho HOTROD雙人大搖桿(http://monichi.myweb.hinet.net/hotrod.htm)
這種攔截鍵盤訊號的鍵盤模擬器 也曾經是模擬器的好幫手
直到了Hanaho這家公司把腦筋動到了PC上 發展了出一台ARCADE PC
(哪泥? 大台的PC http://arcadepc.mameworld.info/)
對~眼尖的網友一定看到了四個偉大的字母 M A M E
沒錯 當初這台用框體打造出來的PC 配合著MAME
然後也有其中遊戲廠商例如CAPCOM 談好遊戲授權 一些知名的遊戲CPS的遊戲都在授權當中
我想 這個就是第一個比較知名的模擬器與遊戲公司達成共識 共同發展的例子
為什麼這幾天會突然讓我想起這個過往的例子呢?
因為模擬器似乎已經慢慢的浮上檯面 各家公司的古老遊戲資源也得以應用
最明顯的例子是Wii上面的VC(當然SONY和MS也有類似的服務)
Wii就是一個很好的官方授權模擬器+ROM檔販賣平台 既可以懷舊 也不違法
現在連SONY對於自己的新款手機 也開始大量運用到PS時代的遊戲資源 下載販賣模擬
這還是有個很大的缺點 就是模擬器的使用平台和ROM是靠著主機廠商選擇的
像是Wii上面 你就很難可以看到SONY遊戲被模擬販售
像是這個 WiiSX Revision(Wii模擬PS)因為被打壓就不會有見光明的一天
哈 這是廢話@@ 但是說實在的 我買回的平台 如果真有OO模擬器 誰可以管我要用啥
就像是MS WIN 難道不能拿來模擬PS PS2和其他阿哩阿雜的非MS的東西嘛?
但是然後這幾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商品 更有趣的是 它是正式授權商品
SEGA ARCADE NANO 可別看他小小的像是鑰匙圈 他可是一台含有ROM的模擬MD主機
http://zilchified.blogspot.com/2010/12/review-sega-arcade-nano-by-at-games.html
這種含有控制器和ROM檔的"模擬器" 其實更是符合我想像中的模擬器大見光明的方式
另外一個是 把MD做成POCKET方式的主機 Sega MD Goph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Qxyp28dVuE
內含20款遊戲 也有2.8吋LCD隨時帶著玩 又可以接到電視上 還可以外接SD卡吃下rom檔
幾乎就是把MD模擬器發揚光大了
這款Sega MD Gopher似乎就是板上某個板友的公司得到SEGA授權代工的吧
雖然可以外接SD卡吃下ROM檔 這還是會有模糊地帶就是了
但是這似乎讓模擬器可以單獨販售自從ARCADE PC之後出現了一點署光
(因為 製程進步縮小的遊戲機 比如說是任天堂在大陸出的神游機N64就不列其中了)
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模擬器讓我不得不提
那就是劃時代的模擬器商品 Bleem! for dreamcast
Bleemcast 是第一款遊戲主機上正式發售的模擬器 是由dreamcast模擬PS1
採取一對一的方式販售 有發售過對應的遊戲有GT2 MGS TK3等
(簡單來說就是一片 TK3 Bleemcast對應一款遊戲 TK3 類推)
當初出來 震驚了不少人 因為模擬的效果 甚至超越了PS2向下相容的畫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mU4UHUHsg4 BleemcastG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fOHIz9a9Q BleemcastTK3
http://vimeo.com/1113489 BleemcastMGS (DC VS PS2)
為什麼我說這是劃時代的商品呢?
其實當初若不是SONY打壓 我想很多PS遊戲會因為這樣在DC上玩到的(誤)
其實不是的 它提供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模擬器的銷售方式和創造方式
就是針對特定平台跟單一遊戲對模擬器做最佳化的販售
而且這樣會有以下好處 1.模擬得到最佳化 問題少 2.某部分畫面可以得到提升
(沒有ROM檔合不合法的問題 因為你必須要有該款遊戲)
之後的幾家公司 也都有遵循的這種方式去做模擬器+遊戲銷售 做成單一商品
這邊有推測也有實際公司出來說明就是模擬器+ROM檔的例子
1. SEGA在PS2上的MODEL2模擬器 作品有VF2和FV(毒蛇快打) 這由AM2小組證實過
2. SNK在各平台上做的MVS合集 包含ADK合集等 因為裡面連許多原版本BUG秘技都相同
3. CAPCOM在各平台上做的CPS合集 同上
4. Rock Man 9 在PS3 Wii 360三平台上 在網路傳說是FC模擬器+ROM檔新作
其實談到這邊 大致上模擬器可以剔除掉模糊的灰色地帶(有合法遊戲授權)
來做成商品化販賣有幾個方向
1.模擬器搭配硬體做成特殊的遊戲機(SEGA MD Gopher等等)
2.由遊戲公司開發某平台對應的模擬器加上遊戲做成單一商品販售(VF2 FV @ PS2)
3.販賣模擬器(網路上要註冊模擬器之類的) 但是ROM檔會有爭議 除非光碟正版讀取限定
(但是這對dump下來的rom檔似乎就沒有一個比較可以剔除灰色地帶的方法)
其實 寫了這麼多 是因為板上很多對遊戲有"愛"的人 包含我也是
模擬器原本的意義是在於讓一些遊戲可以永久的保存下來跟被完整的模擬再現
但是近年來電腦的效能提升拉近了電腦與各平台間的效能距離
很多模擬器的出現 打壓了許多現行遊戲公司的生存空間
沒有雞 哪來的雞蛋呢
為了這個 現行遊戲公司也在各平台上努力 不管是軟體還是硬體
像是3DS PSP2 WII 不管你怎麼模擬 畫面再完整 你就是沒辦法體會在該平台的體感
但是如果可以 也希望遊戲公司別把模擬器當成洪水猛獸
反而應該用模擬器來讓往日遊戲再現 甚至加強畫面 增加連線模式 讓好遊戲不死
可能是因為之後工作忙碌和學業事業要往前衝的關係 比較不能上來BBS上和大家分享遊戲
所以今天才對於模擬器板有感而發寫了這些東西
前面說的考古 其實說的就是台灣AC達人 一休和尚 John Wu等
說的DNA技術 其實就是BillyJr和眾多為了模擬器努力的作者和dumper
希望大家新的一年裡面 新年快樂 也希望大家都順心 兔年行大運
私心的希望下次回來看模擬器版 已經有MODEL3給我玩跟讓我有機會辦版聚了(笑)
註 我跟某版友多希望MODEL3可以官方正式模擬販售啊~光是升級電腦的錢都可以買基版
--
模擬器如果是讓恐龍復活的DNA技術 那麼那些古老的實機就是考古技術了
這陣子比較常上板發文 讓我感觸較多 這幾年 除了網路發達以外 還有大家的觀念改變
讓以往(大概就是NEORAGEX ZSNES Callus那時代)那時候模擬器+ROM = 不合法+盜版的觀念
(當然國外持有軟體本體就可以有ROM檔是合法的 但是基本上還是灰色地帶)
轉變成現在幾乎就是共享軟體(當然也是得低調就是了)
而且模擬器的技術發展 幾乎快跟現行的機器相距不遠
軟體技術的成熟 幾乎剩下的 就是硬體(電腦的速度)的問題而已
像是這幾年 任天堂就因為 模擬器技術的成熟 不管是GBA或是NDS
幾乎在網路上就是免費流傳跟中文化的大本營 尤其是GBA更是損失慘重
那麼 主機和模擬器 真的就是敵對的關係嘛!?
其實曾經在某幾個時間點上 差點就讓主機(廠商)跟模擬器共榮共存了
(但是現在模擬器也以另外一種方式跟主機共榮共存 後述)
以前曾經在MAME ZSNES(SFC)和Callus(CPS1)Neoragex(MVS)剛剛開始發達的時候
那時候的USB和搖桿驅動程式不若現在這麼方便 常常會有所衝突到
因此在那時候有很多類似PC-Twin (http://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7720)
或是Hanaho HOTROD雙人大搖桿(http://monichi.myweb.hinet.net/hotrod.htm)
這種攔截鍵盤訊號的鍵盤模擬器 也曾經是模擬器的好幫手
直到了Hanaho這家公司把腦筋動到了PC上 發展了出一台ARCADE PC
(哪泥? 大台的PC http://arcadepc.mameworld.info/)
對~眼尖的網友一定看到了四個偉大的字母 M A M E
沒錯 當初這台用框體打造出來的PC 配合著MAME
然後也有其中遊戲廠商例如CAPCOM 談好遊戲授權 一些知名的遊戲CPS的遊戲都在授權當中
我想 這個就是第一個比較知名的模擬器與遊戲公司達成共識 共同發展的例子
為什麼這幾天會突然讓我想起這個過往的例子呢?
因為模擬器似乎已經慢慢的浮上檯面 各家公司的古老遊戲資源也得以應用
最明顯的例子是Wii上面的VC(當然SONY和MS也有類似的服務)
Wii就是一個很好的官方授權模擬器+ROM檔販賣平台 既可以懷舊 也不違法
現在連SONY對於自己的新款手機 也開始大量運用到PS時代的遊戲資源 下載販賣模擬
這還是有個很大的缺點 就是模擬器的使用平台和ROM是靠著主機廠商選擇的
像是Wii上面 你就很難可以看到SONY遊戲被模擬販售
像是這個 WiiSX Revision(Wii模擬PS)因為被打壓就不會有見光明的一天
哈 這是廢話@@ 但是說實在的 我買回的平台 如果真有OO模擬器 誰可以管我要用啥
就像是MS WIN 難道不能拿來模擬PS PS2和其他阿哩阿雜的非MS的東西嘛?
但是然後這幾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商品 更有趣的是 它是正式授權商品
SEGA ARCADE NANO 可別看他小小的像是鑰匙圈 他可是一台含有ROM的模擬MD主機
http://zilchified.blogspot.com/2010/12/review-sega-arcade-nano-by-at-games.html
這種含有控制器和ROM檔的"模擬器" 其實更是符合我想像中的模擬器大見光明的方式
另外一個是 把MD做成POCKET方式的主機 Sega MD Goph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Qxyp28dVuE
內含20款遊戲 也有2.8吋LCD隨時帶著玩 又可以接到電視上 還可以外接SD卡吃下rom檔
幾乎就是把MD模擬器發揚光大了
這款Sega MD Gopher似乎就是板上某個板友的公司得到SEGA授權代工的吧
雖然可以外接SD卡吃下ROM檔 這還是會有模糊地帶就是了
但是這似乎讓模擬器可以單獨販售自從ARCADE PC之後出現了一點署光
(因為 製程進步縮小的遊戲機 比如說是任天堂在大陸出的神游機N64就不列其中了)
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模擬器讓我不得不提
那就是劃時代的模擬器商品 Bleem! for dreamcast
Bleemcast 是第一款遊戲主機上正式發售的模擬器 是由dreamcast模擬PS1
採取一對一的方式販售 有發售過對應的遊戲有GT2 MGS TK3等
(簡單來說就是一片 TK3 Bleemcast對應一款遊戲 TK3 類推)
當初出來 震驚了不少人 因為模擬的效果 甚至超越了PS2向下相容的畫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mU4UHUHsg4 BleemcastG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fOHIz9a9Q BleemcastTK3
http://vimeo.com/1113489 BleemcastMGS (DC VS PS2)
為什麼我說這是劃時代的商品呢?
其實當初若不是SONY打壓 我想很多PS遊戲會因為這樣在DC上玩到的(誤)
其實不是的 它提供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模擬器的銷售方式和創造方式
就是針對特定平台跟單一遊戲對模擬器做最佳化的販售
而且這樣會有以下好處 1.模擬得到最佳化 問題少 2.某部分畫面可以得到提升
(沒有ROM檔合不合法的問題 因為你必須要有該款遊戲)
之後的幾家公司 也都有遵循的這種方式去做模擬器+遊戲銷售 做成單一商品
這邊有推測也有實際公司出來說明就是模擬器+ROM檔的例子
1. SEGA在PS2上的MODEL2模擬器 作品有VF2和FV(毒蛇快打) 這由AM2小組證實過
2. SNK在各平台上做的MVS合集 包含ADK合集等 因為裡面連許多原版本BUG秘技都相同
3. CAPCOM在各平台上做的CPS合集 同上
4. Rock Man 9 在PS3 Wii 360三平台上 在網路傳說是FC模擬器+ROM檔新作
其實談到這邊 大致上模擬器可以剔除掉模糊的灰色地帶(有合法遊戲授權)
來做成商品化販賣有幾個方向
1.模擬器搭配硬體做成特殊的遊戲機(SEGA MD Gopher等等)
2.由遊戲公司開發某平台對應的模擬器加上遊戲做成單一商品販售(VF2 FV @ PS2)
3.販賣模擬器(網路上要註冊模擬器之類的) 但是ROM檔會有爭議 除非光碟正版讀取限定
(但是這對dump下來的rom檔似乎就沒有一個比較可以剔除灰色地帶的方法)
其實 寫了這麼多 是因為板上很多對遊戲有"愛"的人 包含我也是
模擬器原本的意義是在於讓一些遊戲可以永久的保存下來跟被完整的模擬再現
但是近年來電腦的效能提升拉近了電腦與各平台間的效能距離
很多模擬器的出現 打壓了許多現行遊戲公司的生存空間
沒有雞 哪來的雞蛋呢
為了這個 現行遊戲公司也在各平台上努力 不管是軟體還是硬體
像是3DS PSP2 WII 不管你怎麼模擬 畫面再完整 你就是沒辦法體會在該平台的體感
但是如果可以 也希望遊戲公司別把模擬器當成洪水猛獸
反而應該用模擬器來讓往日遊戲再現 甚至加強畫面 增加連線模式 讓好遊戲不死
可能是因為之後工作忙碌和學業事業要往前衝的關係 比較不能上來BBS上和大家分享遊戲
所以今天才對於模擬器板有感而發寫了這些東西
前面說的考古 其實說的就是台灣AC達人 一休和尚 John Wu等
說的DNA技術 其實就是BillyJr和眾多為了模擬器努力的作者和dumper
希望大家新的一年裡面 新年快樂 也希望大家都順心 兔年行大運
私心的希望下次回來看模擬器版 已經有MODEL3給我玩跟讓我有機會辦版聚了(笑)
註 我跟某版友多希望MODEL3可以官方正式模擬販售啊~光是升級電腦的錢都可以買基版
--
Tags:
模擬器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1-02-17T14:20
at 2011-02-17T14:20

By Sandy
at 2011-02-22T04:07
at 2011-02-22T04:07

By Dinah
at 2011-02-24T18:09
at 2011-02-24T18:09

By David
at 2011-03-01T17:36
at 2011-03-01T17:36

By Suhail Hany
at 2011-03-02T00:26
at 2011-03-02T00:26

By Aaliyah
at 2011-03-06T11:06
at 2011-03-06T11:06

By Gary
at 2011-03-09T16:53
at 2011-03-09T16:53

By Victoria
at 2011-03-10T11:29
at 2011-03-10T11:29

By Christine
at 2011-03-11T20:34
at 2011-03-11T20:3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3-16T16:49
at 2011-03-16T16:49

By Isla
at 2011-03-19T16:24
at 2011-03-19T16:24

By Iris
at 2011-03-21T14:50
at 2011-03-21T14:50

By Suhail Hany
at 2011-03-24T10:55
at 2011-03-24T10:55

By Cara
at 2011-03-29T05:48
at 2011-03-29T05:48

By Wallis
at 2011-03-29T21:19
at 2011-03-29T21:19

By Steve
at 2011-04-03T02:55
at 2011-04-03T02:55

By Anonymous
at 2011-04-05T18:03
at 2011-04-05T18:03

By Dorothy
at 2011-04-10T03:31
at 2011-04-10T03:31

By Yedda
at 2011-04-13T10:02
at 2011-04-13T10:02

By Rae
at 2011-04-17T18:28
at 2011-04-17T18:28

By Sierra Rose
at 2011-04-21T19:31
at 2011-04-21T19:31

By Yuri
at 2011-04-23T23:42
at 2011-04-23T23:42

By Madame
at 2011-04-24T02:00
at 2011-04-24T02:00

By Ingrid
at 2011-04-26T17:35
at 2011-04-26T17:35

By Agatha
at 2011-04-30T20:11
at 2011-04-30T20:11

By Donna
at 2011-05-04T14:39
at 2011-05-04T14:39

By Callum
at 2011-05-08T02:54
at 2011-05-08T02:54

By Una
at 2011-05-12T20:29
at 2011-05-12T20:29

By Michael
at 2011-05-17T05:38
at 2011-05-17T05:38

By Frederic
at 2011-05-17T14:41
at 2011-05-17T14:41

By Wallis
at 2011-05-22T14:11
at 2011-05-22T14:11

By Harry
at 2011-05-26T23:10
at 2011-05-26T23:10

By Candice
at 2011-05-28T17:52
at 2011-05-28T17:52

By Gary
at 2011-05-30T23:01
at 2011-05-30T23:01

By Ivy
at 2011-06-04T15:05
at 2011-06-04T15:05

By Kama
at 2011-06-05T06:37
at 2011-06-05T06:37

By Genevieve
at 2011-06-05T15:03
at 2011-06-05T15:03

By Catherine
at 2011-06-06T18:28
at 2011-06-06T18:28

By Victoria
at 2011-06-06T21:49
at 2011-06-06T21:49

By Bennie
at 2011-06-07T00:33
at 2011-06-07T00:33

By Kelly
at 2011-06-07T09:14
at 2011-06-07T09:14

By Ula
at 2011-06-10T05:03
at 2011-06-10T05:03

By Joe
at 2011-06-12T11:39
at 2011-06-12T11:39

By George
at 2011-06-16T13:11
at 2011-06-16T13:11
Related Posts
Emma 02 v1.15

By Irma
at 2011-02-16T20:08
at 2011-02-16T20:08
SNES9x PS3 4.4.6

By Lily
at 2011-02-16T19:59
at 2011-02-16T19:59
「吞食天地Ⅱ亂世英雄傳」簡易流程攻略(五)

By Lucy
at 2011-02-16T15:30
at 2011-02-16T15:30
mame的雙麟兒(chikij)

By Madame
at 2011-02-16T13:48
at 2011-02-16T13:48
MedGui v1.62

By Valerie
at 2011-02-16T13:01
at 2011-02-16T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