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 親子同樂 - 桌遊

By Sierra Rose
at 2014-01-25T07:19
at 2014-01-25T07:19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40125/35602425
桌遊 親子同樂
2014 年 01 月 25 日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4.jpg
李知迪成立台灣第 1 個桌遊品牌「KIDDYKIDDO」;圖為產品諾亞方舟 (NOAH’S ARK ),
適合 4 歲以上家庭成員一同玩遊戲,引導所有動物安全搭上方舟。
台灣的小孩好可憐,為什麼都在補習班?
親子品牌「KIDDYKIDDO」經營者李知迪抱不平:
不應該屬於童年的東西,怎麼會被加了上來?
尤其在他身為人父之後,更堅定了革命的意志,跨行進入玩具產業,推出台灣桌遊品牌。
採訪╱潘姿吟 攝影╱董孟航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5.jpg
城市遊俠運用各種交通工具特性,排列組合路徑,讓玩家體驗自助旅遊的思考及計劃,售
價 950 元。
「以前的玩具少,很多人聚在一起玩;現在的玩具多,卻都 1 個人玩。」KIDDYKIDDO 親
子品牌經營者李知迪,回憶童年與升格為人父之所見。
他講究親子互動,屢尋不著適用玩具,轉而關注歐美盛行的桌遊,只是規則複雜又多是英
文,「小孩丟下一句『你研究完再跟我說』,一樣失去了相互的參與感。」他提出一個觀
點:玩具是一項輔具,重點在於人與人,不是人與玩具或人與機器。
外派泰國曼谷的他,某晚與外國友人餐敘,對方調侃:「這時間,你們的小孩都在補習吧
!」一針見血,他羞愧地無言以對,「老外覺得台灣人只會一直工作,不花時間陪小孩,
而就算想要玩,也沒東西可以親子一起玩。」他注意,歐美習慣把遊戲當禮物,遊戲是生
活必需品,「他們通稱 Game,在台灣卻叫 Toy,變得很侷限。」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6.jpg
恐龍歷險記最多供 6 名玩家參與,可教導兒童運用顏色的排列組合,幫忙小恐龍們脫離
險境,售價 950 元。
人父轉行 自造品牌
他分析,類似大富翁般讓很多人共同參與的玩具不多,「台灣老人只會下棋,他們只會玩
這個。」他觀察國外養老院,「全在玩桌遊,因為他們從小接觸。」當然,他也提出華人
世界亦有專屬的桌遊:麻將,「但總不能讓孩子從小就打麻將吧!」
「我想把這種感覺帶到亞洲」的念頭,開啟一個老爸的異想世界,李知迪闖入陌生的玩具
叢林。
他回憶:「遊戲的發想最難,首先要孩子喜歡,大人也不覺得幼稚。」還有風格的設定,
歐美、亞洲人的喜好不盡相同,「以恐龍圖像為例,歐美偏好寫實風,亞洲喜歡可愛版。
」一組遊戲從發想到正式製造,就得耗時 6 個月才有辦法定調;他在塑膠產業多年,材
料的運用與選擇成了最大優勢,例如:尼龍材質,孩子踩了不會碎裂、不怕刮手,甚至提
供保固。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7.jpg
動腦發想遊戲模式後,再開發一體成型可摺疊攜帶的產品。
塑膠專業 泰國叫好
「開發、製造都不難,最難是推廣。」KIDDYKIDDO 在 2009 年甫推出,即取得泰國安全
商品認證與玩具金牌獎,「泰國皇室、明星家庭都是顧客。」只是,叫好不叫座非他所期
待,「高檔通路一定看得到,對一般人卻遙不可及。」他分析,除了泰國貧富差距大之外
,有錢的爸媽只給錢不給時間。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促他思考下一步,自精品百貨撤櫃,轉入當地連鎖書店;同時,他注
意這兩年台灣開始瘋桌遊,「卻沒一個台灣品牌的產品。」於是返台,朝多通路發展,從
桌遊店、玩具店,書局甚至是早療的輔助教材,「因為我們發現自閉症的孩子玩了會笑。
」
這個亞洲老爸的堅持,是一股不被老外看衰的夢,「希望孩子與外國小孩一樣,盡情『玩
』,讓人發自內心的笑。」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8.jpg
【店家資料】
綺迪樂有限公司
網址:http://kiddykiddo.com/
電話:02-2550-9520
分店投資額: 1000 萬元 (硬體、設備與裝潢)
目前月營收:20 萬元
【關鍵主角】
李知迪,1970 年出生,44 歲
學歷:逢甲大學經濟系畢業
經歷:原擔任電子產業絕緣材料業海外拓展;2007 年成立「KIDDYKIDDO」親子品牌;
2012 年回台灣開發市場,2013 年正式推出。
【突破重圍】
●理想的規劃
◎泰國曼谷人種多、語言各不同;原計畫推出以圖形、顏色取代文字的桌遊,讓人易上手
,促進各國親子交流,不要老是各玩各的。
◎原進入頂級百貨,由泰國皇室、明星家庭的知名度拉抬一般消費者的購買慾,只是,泰
國貧富差距太大,叫好不叫座。
●現實與調整
◎日本人還是只跟日本人聚、族群各自為陣;因此,調整角度,僅區分亞洲、歐美市場,
只在包裝上日泰英中文。
◎自精品百貨撤櫃,轉入當地連鎖書店;同時,進軍台灣市場。
--
桌遊 親子同樂
2014 年 01 月 25 日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4.jpg

適合 4 歲以上家庭成員一同玩遊戲,引導所有動物安全搭上方舟。
台灣的小孩好可憐,為什麼都在補習班?
親子品牌「KIDDYKIDDO」經營者李知迪抱不平:
不應該屬於童年的東西,怎麼會被加了上來?
尤其在他身為人父之後,更堅定了革命的意志,跨行進入玩具產業,推出台灣桌遊品牌。
採訪╱潘姿吟 攝影╱董孟航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5.jpg

價 950 元。
「以前的玩具少,很多人聚在一起玩;現在的玩具多,卻都 1 個人玩。」KIDDYKIDDO 親
子品牌經營者李知迪,回憶童年與升格為人父之所見。
他講究親子互動,屢尋不著適用玩具,轉而關注歐美盛行的桌遊,只是規則複雜又多是英
文,「小孩丟下一句『你研究完再跟我說』,一樣失去了相互的參與感。」他提出一個觀
點:玩具是一項輔具,重點在於人與人,不是人與玩具或人與機器。
外派泰國曼谷的他,某晚與外國友人餐敘,對方調侃:「這時間,你們的小孩都在補習吧
!」一針見血,他羞愧地無言以對,「老外覺得台灣人只會一直工作,不花時間陪小孩,
而就算想要玩,也沒東西可以親子一起玩。」他注意,歐美習慣把遊戲當禮物,遊戲是生
活必需品,「他們通稱 Game,在台灣卻叫 Toy,變得很侷限。」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6.jpg

險境,售價 950 元。
人父轉行 自造品牌
他分析,類似大富翁般讓很多人共同參與的玩具不多,「台灣老人只會下棋,他們只會玩
這個。」他觀察國外養老院,「全在玩桌遊,因為他們從小接觸。」當然,他也提出華人
世界亦有專屬的桌遊:麻將,「但總不能讓孩子從小就打麻將吧!」
「我想把這種感覺帶到亞洲」的念頭,開啟一個老爸的異想世界,李知迪闖入陌生的玩具
叢林。
他回憶:「遊戲的發想最難,首先要孩子喜歡,大人也不覺得幼稚。」還有風格的設定,
歐美、亞洲人的喜好不盡相同,「以恐龍圖像為例,歐美偏好寫實風,亞洲喜歡可愛版。
」一組遊戲從發想到正式製造,就得耗時 6 個月才有辦法定調;他在塑膠產業多年,材
料的運用與選擇成了最大優勢,例如:尼龍材質,孩子踩了不會碎裂、不怕刮手,甚至提
供保固。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7.jpg

塑膠專業 泰國叫好
「開發、製造都不難,最難是推廣。」KIDDYKIDDO 在 2009 年甫推出,即取得泰國安全
商品認證與玩具金牌獎,「泰國皇室、明星家庭都是顧客。」只是,叫好不叫座非他所期
待,「高檔通路一定看得到,對一般人卻遙不可及。」他分析,除了泰國貧富差距大之外
,有錢的爸媽只給錢不給時間。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促他思考下一步,自精品百貨撤櫃,轉入當地連鎖書店;同時,他注
意這兩年台灣開始瘋桌遊,「卻沒一個台灣品牌的產品。」於是返台,朝多通路發展,從
桌遊店、玩具店,書局甚至是早療的輔助教材,「因為我們發現自閉症的孩子玩了會笑。
」
這個亞洲老爸的堅持,是一股不被老外看衰的夢,「希望孩子與外國小孩一樣,盡情『玩
』,讓人發自內心的笑。」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125/BN08/BN08_008.jpg

綺迪樂有限公司
網址:http://kiddykiddo.com/
電話:02-2550-9520
分店投資額: 1000 萬元 (硬體、設備與裝潢)
目前月營收:20 萬元
【關鍵主角】
李知迪,1970 年出生,44 歲
學歷:逢甲大學經濟系畢業
經歷:原擔任電子產業絕緣材料業海外拓展;2007 年成立「KIDDYKIDDO」親子品牌;
2012 年回台灣開發市場,2013 年正式推出。
【突破重圍】
●理想的規劃
◎泰國曼谷人種多、語言各不同;原計畫推出以圖形、顏色取代文字的桌遊,讓人易上手
,促進各國親子交流,不要老是各玩各的。
◎原進入頂級百貨,由泰國皇室、明星家庭的知名度拉抬一般消費者的購買慾,只是,泰
國貧富差距太大,叫好不叫座。
●現實與調整
◎日本人還是只跟日本人聚、族群各自為陣;因此,調整角度,僅區分亞洲、歐美市場,
只在包裝上日泰英中文。
◎自精品百貨撤櫃,轉入當地連鎖書店;同時,進軍台灣市場。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Brianna
at 2014-01-29T10:41
at 2014-01-29T10:41

By Yuri
at 2014-01-30T06:52
at 2014-01-30T06:52
Related Posts
永和揪新手桌遊團,歡迎新朋友

By Madame
at 2014-01-25T01:01
at 2014-01-25T01:01
關於遊戲中血量、錢幣、分數token何處買

By Enid
at 2014-01-24T23:59
at 2014-01-24T23:59
A Study in Emerald規則、輔助卡中文化

By Megan
at 2014-01-24T23:52
at 2014-01-24T23:52
單人遊戲隨筆 -JAN.2014

By Bennie
at 2014-01-24T23:21
at 2014-01-24T23:21
01/25(六) 台中合作團 in 藍棧咖啡

By Caitlin
at 2014-01-24T22:53
at 2014-01-24T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