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屢戰屢敗到抗衡強敵 台灣棋手的征戰足跡 - 圍棋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6-16T10:46
at 2011-06-16T10:46
Table of Contents
搜狐體育 > 棋牌世界 > 圍棋世界 > 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 > LG杯賽事新聞
第16屆LG杯第二輪比賽於6月15日進行﹐韓國四人打進八強﹐中國晉級三位棋手。
來自寶島台灣的陳詩淵九段﹐他連挫韓雄奎和樸承華兩位韓國中堅高手﹐成為繼周俊
勛之後﹐第二位打進世界大賽八強的台灣本土棋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未起﹐台灣棋手開始了在世界大賽中的跋涉﹐從起初的不堪一擊
到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一路風塵﹐留下深深淺淺的串串足跡和諸多的精彩故事。
屢戰屢敗的開篇
1988年第1屆富士通杯邀請了歐洲和北美各一名棋手參加﹐卻沒有為台灣棋手單
獨提供名額。好在由台灣赴日留學而成一代大家的林海峰最後勇奪亞軍﹐台灣棋界上
下也將這作為“自己人”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同年創辦的首屆應氏杯﹐應昌期先生把
按地區分派的名額中屬於台灣的三個給了林海峰、王立誠和王銘琬。事實上當時的二
王也還無法撼動超一流棋手的根基﹐他們第一輪分別負於小林光一與曹薰鉉遭到淘汰﹐
林海峰獨進四強讓台灣圍棋還保留著幾分談資。
第2屆富士通杯擴軍﹐參賽人數增加到24人﹐台灣的陳長清與旅日的王銘琬同時
獲得了參賽資格﹐陳長清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第一個代表台灣出戰世界大賽的本土棋
手。那一屆比賽陳長清首輪遭遇當時韓國的二號選手徐奉洙﹐完全被對方的剽悍力量
壓倒﹐自始至終沒有尋覓到象樣的機會﹐166手即中盤敗下陣來﹐台灣本土棋手的世
界大賽處子秀就此告終。
第3屆富士通杯﹐彭景華代表台灣出戰﹐首輪速敗於李昌鎬。彭景華在當時的台
灣棋界實力超群﹐那幾年他還連續代表台灣出戰第2屆應氏杯及第3、第4屆東洋証券
杯﹐但一勝難求﹐被認為是世界大賽中典型的“魚腩”棋手。
彭景華取得第一勝
第4屆富士通杯台灣本土棋手得到兩個參賽名額﹐他們派出了彭景華與陳長清。
得益於前一屆台灣旅日棋手王立誠的打進八強(這一屆王立誠已經成為日本隊的主力
﹐最後獲得第三名)﹐台灣獲得了一個輪空名額﹐這樣陳長清不戰即進入了第二輪。
另一面彭景華也抽到好簽﹐對陣來自南美的王春發﹐結果彭景華抓住了機會力戰過關
﹐為台灣圍棋贏得了意義重大的世界大賽第一個勝局。
不過這意義也隻能是象征性的﹐畢竟這樣級別的對抗根本入不了眾高手的法眼。
第二輪陳長清遭遇日本“曾經的貴族”石田芳夫﹐很輕鬆敗下陣來。彭景華則再次好
運﹐抽上了八位種子選手中除陳長清外最弱的邁克雷蒙──當時的簽位﹐彭景華、王
春發和邁克雷蒙三個人中必定要有一個進入八強﹐另一個八分之一區的李昌鎬、馬曉
春、武宮正樹卻要拼個你死我活﹐這實在是有點喜劇意味了。可惜的是即使是面對來
自美國的邁克雷蒙﹐彭景華也無力闖關﹐他的翻身落馬成全了一位西方人第一次打進
職業世界大賽八強。邁克雖是純正的西方人﹐但他是日本棋院院生出身﹐這樣的資歷
已經足以令自我摸索的台灣本土棋士難以抵擋。
陳國興力挫劉小光
兩年後的第6屆富士通杯彭景華不敵天煞星加籐正夫﹐林聖賢則再勝南美選手王
森峰後被大竹英雄淘汰。再過一年﹐第7屆富士通杯台灣的陳國興首輪力挫中國大陸
強豪劉小光爆出大冷門﹐一時賽場轟動。但這盤棋的內容實在不容恭維﹐早早確立優
勢的劉小光在陳國興不住的“你真強呀﹗”、“你們是職業﹐我們是業余﹐這棋怎麼
下﹗”的嘮叨聲中迷失了方向﹐中盤行棋不知所雲﹐終於被翻了盤﹐說陳國興的勝利
是“盤外招”的戰果也不為過。果然﹐第二輪另一位大陸高手張文東吸取了教訓﹐穩
健行棋﹐沒給陳國興一點機會。
周俊勛登上歷史舞台
1996年是世界大賽頻繁的一年﹐富士通與東洋証券杯外﹐三星杯世界公開賽和LG
世界棋王賽相繼創辦﹐加上又是應氏杯的比賽年﹐世界棋壇一時風生水起。台灣圍棋
也邁出了自己的重要一步﹐將生於1980年的周俊勛推上了前台。阿勛代表台灣參加了
三項世界大賽﹕應氏杯、LG杯、東洋証券杯﹐開始了自己在世界級高手陣前的碰壁錘
煉之旅。周俊勛的運氣並不好﹐三項大賽他沒有遇到一個弱手﹐東洋証券杯被柳時薰
淘汰﹔應氏杯本已將江鑄久的大棋擒住﹐卻走出了價值超過百目的失著致敗﹔LG杯更
是遭遇李昌鎬﹐152即被中盤擊潰。初出茅廬寸功未建﹐可是周俊勛開闊了眼界﹐他
知道了寶島之外的世界是多麼遼闊。失敗沒有讓他意志消磨﹐卻更增強了他的鬥志─
─我還年輕﹐我以後的機會很多﹐我會一一擊敗他們﹗
有了年輕的周俊勛﹐台灣圍棋也不再暮氣沉沉。很大程度上﹐周俊勛個人的艱難
前行之路就是台灣圍棋的跋涉與奮進之路﹐這之後的世界大賽周俊勛成了台灣的當然
代表﹐他成功與否完全標志了台灣圍棋的明暗。1997年周俊勛在第10屆富士通首輪執
白淘汰了日本老牌超一流大竹英雄﹐這一勝利如同給周俊勛、給台灣圍棋打了一針強
心劑。不靠運氣靠實力也能和世界一流高手鬥得勢均力敵﹐台灣棋手多年在無邊黑暗
中的漫漫跋涉終於露出了一絲曙光。
從八強到世界冠軍
更大的突破在第二年﹐第3屆LG杯周俊勛連挫韓國新銳趙漢乘和衛冕冠軍王立誠
闖入八強﹐四分之一決賽再次遭遇李昌鎬才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在周俊勛不斷奮進的
感召中﹐出戰首屆春蘭杯的林聖賢也以半目之優拿下了日本著名九段工籐紀夫。此時
的台灣棋士雖還未令大陸與日韓的一流強豪高度警覺﹐但已經沒有人會把抽到周俊勛
當成上上簽了。
2001年火山終於爆發﹐第14屆富士通杯成為台灣圍棋的一個圖騰﹐周俊勛一舉闖
破李世石、睦鎮碩、河野臨三道雄關直入四強﹐真正為台灣本土棋士在世界賽場上豎
起了大旗。與之對比鮮明的是大陸選手全線潰敗﹐無一人進入四強﹐頗讓人有“今昔
何昔”之慨。
此後周俊勛繼續攀登高峰﹐2004年第17屆富士通杯﹐他連克古力、李世石﹐再度
打進世界八強。2007年﹐周俊勛在第11屆LG杯決賽中2比 1力克大陸高手胡耀宇﹐成
功問鼎世界冠軍﹗這是台灣圍棋的史詩性勝利﹐盡管周俊勛被很多人認為是“世界大
賽歷史上最弱的世界冠軍”﹐但他為台灣圍棋樹立了榜樣。在周俊勛的帶領下﹐台灣
棋界逐漸與世界最新潮流接軌﹐他們將以前的“品級制度”改為了國際通用的段位制
﹐不時有棋手到大陸或者日韓進修﹐林至涵、陳詩淵、蕭正浩等新一代台灣本土棋手
出現在世界大賽舞台上﹐期待取得與周俊勛同樣的突破。
陳詩淵現在已經取代周俊勛﹐成為中國台灣圍棋第一人﹐他今年在BC卡杯和LG杯
上的良好表現証明他擁有了世界一流棋手的實力。能否向超一流進軍﹐能否從八強向
四強乃至冠軍飛躍﹐陳詩淵的未來值得期待。
台灣圍棋已經一次次展露了鋒芒﹐他們的未來之路會越來越寬廣。
--
第16屆LG杯第二輪比賽於6月15日進行﹐韓國四人打進八強﹐中國晉級三位棋手。
來自寶島台灣的陳詩淵九段﹐他連挫韓雄奎和樸承華兩位韓國中堅高手﹐成為繼周俊
勛之後﹐第二位打進世界大賽八強的台灣本土棋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未起﹐台灣棋手開始了在世界大賽中的跋涉﹐從起初的不堪一擊
到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一路風塵﹐留下深深淺淺的串串足跡和諸多的精彩故事。
屢戰屢敗的開篇
1988年第1屆富士通杯邀請了歐洲和北美各一名棋手參加﹐卻沒有為台灣棋手單
獨提供名額。好在由台灣赴日留學而成一代大家的林海峰最後勇奪亞軍﹐台灣棋界上
下也將這作為“自己人”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同年創辦的首屆應氏杯﹐應昌期先生把
按地區分派的名額中屬於台灣的三個給了林海峰、王立誠和王銘琬。事實上當時的二
王也還無法撼動超一流棋手的根基﹐他們第一輪分別負於小林光一與曹薰鉉遭到淘汰﹐
林海峰獨進四強讓台灣圍棋還保留著幾分談資。
第2屆富士通杯擴軍﹐參賽人數增加到24人﹐台灣的陳長清與旅日的王銘琬同時
獲得了參賽資格﹐陳長清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第一個代表台灣出戰世界大賽的本土棋
手。那一屆比賽陳長清首輪遭遇當時韓國的二號選手徐奉洙﹐完全被對方的剽悍力量
壓倒﹐自始至終沒有尋覓到象樣的機會﹐166手即中盤敗下陣來﹐台灣本土棋手的世
界大賽處子秀就此告終。
第3屆富士通杯﹐彭景華代表台灣出戰﹐首輪速敗於李昌鎬。彭景華在當時的台
灣棋界實力超群﹐那幾年他還連續代表台灣出戰第2屆應氏杯及第3、第4屆東洋証券
杯﹐但一勝難求﹐被認為是世界大賽中典型的“魚腩”棋手。
彭景華取得第一勝
第4屆富士通杯台灣本土棋手得到兩個參賽名額﹐他們派出了彭景華與陳長清。
得益於前一屆台灣旅日棋手王立誠的打進八強(這一屆王立誠已經成為日本隊的主力
﹐最後獲得第三名)﹐台灣獲得了一個輪空名額﹐這樣陳長清不戰即進入了第二輪。
另一面彭景華也抽到好簽﹐對陣來自南美的王春發﹐結果彭景華抓住了機會力戰過關
﹐為台灣圍棋贏得了意義重大的世界大賽第一個勝局。
不過這意義也隻能是象征性的﹐畢竟這樣級別的對抗根本入不了眾高手的法眼。
第二輪陳長清遭遇日本“曾經的貴族”石田芳夫﹐很輕鬆敗下陣來。彭景華則再次好
運﹐抽上了八位種子選手中除陳長清外最弱的邁克雷蒙──當時的簽位﹐彭景華、王
春發和邁克雷蒙三個人中必定要有一個進入八強﹐另一個八分之一區的李昌鎬、馬曉
春、武宮正樹卻要拼個你死我活﹐這實在是有點喜劇意味了。可惜的是即使是面對來
自美國的邁克雷蒙﹐彭景華也無力闖關﹐他的翻身落馬成全了一位西方人第一次打進
職業世界大賽八強。邁克雖是純正的西方人﹐但他是日本棋院院生出身﹐這樣的資歷
已經足以令自我摸索的台灣本土棋士難以抵擋。
陳國興力挫劉小光
兩年後的第6屆富士通杯彭景華不敵天煞星加籐正夫﹐林聖賢則再勝南美選手王
森峰後被大竹英雄淘汰。再過一年﹐第7屆富士通杯台灣的陳國興首輪力挫中國大陸
強豪劉小光爆出大冷門﹐一時賽場轟動。但這盤棋的內容實在不容恭維﹐早早確立優
勢的劉小光在陳國興不住的“你真強呀﹗”、“你們是職業﹐我們是業余﹐這棋怎麼
下﹗”的嘮叨聲中迷失了方向﹐中盤行棋不知所雲﹐終於被翻了盤﹐說陳國興的勝利
是“盤外招”的戰果也不為過。果然﹐第二輪另一位大陸高手張文東吸取了教訓﹐穩
健行棋﹐沒給陳國興一點機會。
周俊勛登上歷史舞台
1996年是世界大賽頻繁的一年﹐富士通與東洋証券杯外﹐三星杯世界公開賽和LG
世界棋王賽相繼創辦﹐加上又是應氏杯的比賽年﹐世界棋壇一時風生水起。台灣圍棋
也邁出了自己的重要一步﹐將生於1980年的周俊勛推上了前台。阿勛代表台灣參加了
三項世界大賽﹕應氏杯、LG杯、東洋証券杯﹐開始了自己在世界級高手陣前的碰壁錘
煉之旅。周俊勛的運氣並不好﹐三項大賽他沒有遇到一個弱手﹐東洋証券杯被柳時薰
淘汰﹔應氏杯本已將江鑄久的大棋擒住﹐卻走出了價值超過百目的失著致敗﹔LG杯更
是遭遇李昌鎬﹐152即被中盤擊潰。初出茅廬寸功未建﹐可是周俊勛開闊了眼界﹐他
知道了寶島之外的世界是多麼遼闊。失敗沒有讓他意志消磨﹐卻更增強了他的鬥志─
─我還年輕﹐我以後的機會很多﹐我會一一擊敗他們﹗
有了年輕的周俊勛﹐台灣圍棋也不再暮氣沉沉。很大程度上﹐周俊勛個人的艱難
前行之路就是台灣圍棋的跋涉與奮進之路﹐這之後的世界大賽周俊勛成了台灣的當然
代表﹐他成功與否完全標志了台灣圍棋的明暗。1997年周俊勛在第10屆富士通首輪執
白淘汰了日本老牌超一流大竹英雄﹐這一勝利如同給周俊勛、給台灣圍棋打了一針強
心劑。不靠運氣靠實力也能和世界一流高手鬥得勢均力敵﹐台灣棋手多年在無邊黑暗
中的漫漫跋涉終於露出了一絲曙光。
從八強到世界冠軍
更大的突破在第二年﹐第3屆LG杯周俊勛連挫韓國新銳趙漢乘和衛冕冠軍王立誠
闖入八強﹐四分之一決賽再次遭遇李昌鎬才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在周俊勛不斷奮進的
感召中﹐出戰首屆春蘭杯的林聖賢也以半目之優拿下了日本著名九段工籐紀夫。此時
的台灣棋士雖還未令大陸與日韓的一流強豪高度警覺﹐但已經沒有人會把抽到周俊勛
當成上上簽了。
2001年火山終於爆發﹐第14屆富士通杯成為台灣圍棋的一個圖騰﹐周俊勛一舉闖
破李世石、睦鎮碩、河野臨三道雄關直入四強﹐真正為台灣本土棋士在世界賽場上豎
起了大旗。與之對比鮮明的是大陸選手全線潰敗﹐無一人進入四強﹐頗讓人有“今昔
何昔”之慨。
此後周俊勛繼續攀登高峰﹐2004年第17屆富士通杯﹐他連克古力、李世石﹐再度
打進世界八強。2007年﹐周俊勛在第11屆LG杯決賽中2比 1力克大陸高手胡耀宇﹐成
功問鼎世界冠軍﹗這是台灣圍棋的史詩性勝利﹐盡管周俊勛被很多人認為是“世界大
賽歷史上最弱的世界冠軍”﹐但他為台灣圍棋樹立了榜樣。在周俊勛的帶領下﹐台灣
棋界逐漸與世界最新潮流接軌﹐他們將以前的“品級制度”改為了國際通用的段位制
﹐不時有棋手到大陸或者日韓進修﹐林至涵、陳詩淵、蕭正浩等新一代台灣本土棋手
出現在世界大賽舞台上﹐期待取得與周俊勛同樣的突破。
陳詩淵現在已經取代周俊勛﹐成為中國台灣圍棋第一人﹐他今年在BC卡杯和LG杯
上的良好表現証明他擁有了世界一流棋手的實力。能否向超一流進軍﹐能否從八強向
四強乃至冠軍飛躍﹐陳詩淵的未來值得期待。
台灣圍棋已經一次次展露了鋒芒﹐他們的未來之路會越來越寬廣。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11-06-18T08:04
at 2011-06-18T08:04

By Ingrid
at 2011-06-20T04:01
at 2011-06-20T04:01

By Delia
at 2011-06-24T21:00
at 2011-06-24T21:00

By Xanthe
at 2011-06-27T06:45
at 2011-06-27T06:45

By Edwina
at 2011-07-02T01:20
at 2011-07-02T01:20

By Charlie
at 2011-07-02T15:15
at 2011-07-02T15:15

By Isabella
at 2011-07-04T21:57
at 2011-07-04T21:57

By Andy
at 2011-07-07T07:53
at 2011-07-07T07:53

By Regina
at 2011-07-07T16:18
at 2011-07-07T16:18

By Edwina
at 2011-07-08T00:18
at 2011-07-08T00:18

By Daph Bay
at 2011-07-12T17:09
at 2011-07-12T17:09

By Selena
at 2011-07-17T05:38
at 2011-07-17T05:3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7-20T20:37
at 2011-07-20T20:37

By Puput
at 2011-07-22T02:48
at 2011-07-22T02:48

By Erin
at 2011-07-25T21:19
at 2011-07-25T21:19

By Barb Cronin
at 2011-07-30T19:03
at 2011-07-30T19:03

By Quintina
at 2011-08-03T00:56
at 2011-08-03T00:56

By Oliver
at 2011-08-06T06:34
at 2011-08-06T06:34

By Damian
at 2011-08-07T11:47
at 2011-08-07T11:47

By Susan
at 2011-08-09T14:27
at 2011-08-09T14:27

By Rae
at 2011-08-14T10:01
at 2011-08-14T10:01

By Puput
at 2011-08-17T17:56
at 2011-08-17T17:56

By Lauren
at 2011-08-18T16:05
at 2011-08-18T16:05

By Lucy
at 2011-08-22T01:11
at 2011-08-22T01:11
Related Posts
第16屆LG杯世界棋王賽 8強韓國4人 日本出局

By Cara
at 2011-06-15T18:24
at 2011-06-15T18:24
AI軟體

By Kelly
at 2011-06-14T22:40
at 2011-06-14T22:40
什麼是大棋?

By Blanche
at 2011-06-14T20:33
at 2011-06-14T20:33
15k 對決 16k

By Ursula
at 2011-06-14T19:25
at 2011-06-14T19:25
第16屆LG盃世界棋王賽

By Rosalind
at 2011-06-14T18:56
at 2011-06-14T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