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吳清源回家 - 圍棋
By Genevieve
at 2019-04-01T18:30
at 2019-04-01T18:30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轉載自江芮圍棋,是2017年12月的舊文,
看大家之前對吳清源大師回應熱烈,因此轉載。
https://i.imgur.com/vkpDz9f.jpg
師父吳清源老師到達日本後,在棋上的戰績和成就,長期跟著看吳老師的棋譜棋書的我
們,都已經很熟悉了。
同是棋手,我常常想,吳老師是怎樣才練成這個絕世神功的? 14歲去日本之前,在上世紀
二十年代的中國,圍棋式微,最好的棋手也要被日本一流水平讓三子左右,周圍沒有那麼
好的圍棋環境給吳老師鍛練的。
何以能達到這麼高的水平呢?首先是吳老師的父親吳毅曾去過日本留學。雖說在法律學業
上沒有大成就,但是在日本期間確實認真地玩兒了一回圍棋。吳毅專門花費去方円社學棋
,見識到了職業棋手是如何研究棋藝的,看到了真劍勝負的日本棋手在比賽中如何一生懸
命地去對局,也知道了只要棋藝高超,就可以養家糊口,過上優裕的生活,繼而可以更加
專心向棋。
當時的國內棋界不僅競技落後,沒有定期的比賽,棋手的生活也沒有保障,絕大多數愛好
圍棋的人也不清楚好的學棋方法。
留學日本的經歷使得吳父歸國後在教授兒子們下棋的時候,有了高於國內棋界的不凡見識
,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平台,有很遠的視野,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相信也影響到了吳老師的
母親。
吳老師在圍棋上等於一開始就與最先進的圍棋理論接軌了。因而起步快,早在東渡日本之
前,棋力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相當於職業的四五段水平。
我們知道他四歲到七歲的時候,在北平的大醬坊胡同院裡,父親請人教他念背國學,從四
書五經大學中庸到詩經易經道德經等等。
七歲之後,開始教他學棋,到十一歲就很厲害了。我們也知道,父親吳毅從日本帶回了很
多棋書。童年的吳清源很多時候就是在學習圍棋中渡過的。
可是在不到一歲來到北平之前,他們老家是福州閩侯的。對於福州吳老師家的情況,吳家
家族親戚的情況就所知甚少了。只有一些零散的資料信息。 2016年5月來福州尋醫,尋到
了正在拆遷的吳家祖屋半野軒,覺得好痛心。這是在拆一位屹立在世界之巔巨人的家啊。
俺們翻牆進去,在吳老師記憶中的小橋上徘徊,體會著童年時的吳老師留下的故鄉印象
—— 一座大大的橋一個大大的池塘的感覺。
https://i.imgur.com/tBKho7q.jpg
相隔一年多,來參加吳老師的銅像揭幕儀式,心裡很期待。期待的是能見到吳老師的親戚
們及有親屬關係的鄉親們。立銅像說明鄉親們是想念這位親人的。
11月29號,在福州當年晚清的富人區三坊七巷舉辦了吳老師生平展覽的開幕式。與吳老師
有親情關係的人們聚在一起,看展覽看吳老師七十多歲時回鄉省親祭祖的紀錄片,片中的
吳老師開心極了。仔細看的話,依稀能看到吳氏家族有不少人和吳老師有點像,讓人覺得
很親切。
儀式上,吳老師的親人們聊起了吳老師省親時的細節,說他老人家還會說福州話。有位族
人知道吳老師要去祭祖特地問了自己母親,吳家祖先的墓地,然後先行上山,愣是用柴刀
砍出了一條路。
聽得有人發言稱:吳老師11歲就開始掙錢養家了。真是了不起。很少有人從這個角度談吳
老師。也是的,自己大多聽到的是與圍棋界相關的人們談到吳老師。鄉親們不同,想到的
是離開家鄉的人生活上的不容易。吳老師這一生多次經歷戰亂,多次一貧如洗,要為生計
,為全家人的生計、為自己的母親、兄弟姐妹、妻子、妻子一家、兒女而扛起生活的擔
子。
從生計這一點出發,也許更容易接地氣,理解吳老師的不容易。從11歲到段祺瑞總理府,
掙獎金開始,到在北平同日本棋手的對抗。再準備東渡日本——瀨越老師找到大倉喜七郎
先生,每月200円的生活費,解決了吳家的後顧之憂。後來,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吳老師把
全家人送回國,自己獨自一人在日本下棋,繼續扛著養活全家的擔子。
戰爭中隨夫人一家,加入宗教“璽光尊”團體。被璽光尊把比賽獎金全吞,榨乾到連稅錢
都付不出,最後還是靠讀賣新聞預支費用才熬過去。
情況變好是在1952年訪問台灣之後,吳老師立刻接母親到日本。晚年的吳老師過著極簡的
生活,專心研究棋道、國學。他一生都是家族的頂樑柱。
九十年代初開始,乃偉一直跟著吳老師學棋研究。又一次擺完棋后,吳老師說:你們倆人
工作(掙錢)真好。
當時自己就一陣子心酸。吳老師這一輩子肩上的擔子一直就沒有鬆過。這是位撐起了整個
家族的硬漢子。
想起了吳老師的師兄橋本宇太郎九段,形容他的師弟時說,有目共睹,與他那威震天下的
棋士名聲相比,吳先生的人生道路,卻是顛沛流離,艱難曲折的,形成這種複雜經歷的原
因有很多。我想師弟吳清源,看上去非常瘦弱的身軀下,其實是一位從不知苟且偷生,更
不願沉迷墮落的硬漢子,走遍天涯海角,對自己信念始終堅貞不渝。
福建電視台主持人翁進與她弟弟翁猛一同主持了團圓活動。他們是吳老師的姨表親。翁猛
的女兒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翁禾正在學圍棋,等到吳老師女兒佳澄乃偉與小朋友合影的時候
,小朋友顯出明星範,還委屈不樂意了呢。
主持人姐弟倆為大家念出了一份長長的與吳家有姻親關係的家族,估計晚清的整個福州上
層無一遺漏。
介紹吳清源家族與其他家族的親緣關係:
吳清源的外公、清末大臣張元奇共生了八個兒子七個女兒,吳清源的母親張舒文是長女。
在福州,與吳清源家族有親戚關係的家族有許多,其中最著名的家族有:
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家族:吳清源的二伯祖娶了林則徐的外甥女;吳清源
的姑姑又嫁給了林則徐的外孫;吳清源的舅舅娶了林則徐的玄外孫女;吳清源的表哥則娶
了林則徐的六世外孫女。
有中國近代海軍之父的沈葆楨家族:吳清源二伯祖是沈葆楨的妹夫;吳清源的姑姑又嫁給
了沈葆楨第五子沈璿慶;吳清源的大舅舅張用謙娶了沈葆楨曾孫女沈佩蘅;吳清源的表哥
張瀚才娶了沈葆楨的玄孫女沈摩訶;吳清源另一位表哥張亮才,娶了沈葆楨的玄孫女沈旭
春;吳清源表弟陳經也娶了沈葆楨曾孫女沈師箴;沈葆楨的玄孫沈祖穆,是吳清源二妹吳
蘭的夫君。
在福州,與吳家有多代親戚關係的,還有當過湖廣總督的黃巷郭柏蔭家族、清朝最後一任
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的螺洲陳家、中國海軍名將薩鎮冰的朱紫坊家族、武狀元出身的培
威將軍黃培鬆的雙杭黃家、閩都大儒〈福建通志〉纂者陳衍的文儒坊大光裡陳家、浙江巡
撫王有齡的塔巷黃家、還有光祿坊玉尺山坊的李家、光祿坊電光劉家等等,有許多許多,
就不一一介紹了。
也因為這些線索,乃偉知道了她同吳老師實際上還是遠親。
30日,我們與吳老師女兒佳澄,林老師林師母,武宮正樹老師,代表中國棋院的王磊八段
,光華基金老總苗懷忠,《吳清源》電影製片人劉小淀,吳老師秘書牛力力五段,以及親
朋好友一起上了景色秀麗的三山人文公園。福州郊外的一處,很悠靜的背靠著群山的小
山。
https://i.imgur.com/jmtS11P.png
不遠處有高鐵駛過,讓俺想到了吳老師在日本小田原的家。那裡也是一處小山包,新幹線
從不遠處經過。吳老師的銅像就安放在這裡。
儀式上武宮老師代表日本棋院致辭:“吳老師與木谷師父共同開創了新佈局。我們棋手都
受惠許多,吳老師是我們棋手共同的老師。”
是啊,武宮老師的棋,很多時候都有新佈局的影子。
王磊八段說:我們都知道吳老師的戰績了不起,不可超越。更讓人佩服的是晚年以八、九
十歲的高齡研究出的“二十一世紀的圍棋”,儘管當時我們有許多不懂,可是卻被
AlphaGo佐證了吳老師的下法。很多時候AlphaGo在用吳老師的招法。
林老師回憶起師父時:“年輕時跟著師父學棋,可能是自己才能不好,很多時候在挨罵,
被批評。師父擺棋又快。後來師父收了芮乃偉,她常常不服,擺棋老同師父爭論,我同師
父從來沒有過這樣。這太好了,所以芮乃偉厲害,這個月剛剛又拿了冠軍…”
師父吳老師1961年車禍之後,是林老師接過大旗,1965年23歲拿了日本最大的頭銜“名
人",至今為止,林老師一共拿了八屆“名人”,5次“本因坊”大頭銜。到1990年48歲還
拿了世界冠軍。棋壇的常青樹林老師一向溫溫如玉,從不說自己的戰績。
乃偉說:看到師父吳老師銅像就像回到了以前同師父學棋的場景。師父常常耐心的教授自
己棋藝,遇到自己發犟不認同師父的下法,師父過幾天會再想出更加好的招法來說服自己
。想到拜師的時候就是穿著一身紅衣給師父磕頭的,今天是師父回家鄉的好日子,特地又
穿了紅衣來見師父。 。 。很高興以後可以常常來這裡看師父(哽咽著)。 。 。
https://i.imgur.com/LFvdVa2.jpg
https://i.imgur.com/cm72ST6.jpg
三山人文公司特地安排了小學生朗誦國學中的名句: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都是師父當年常常念誦的。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還特地寫給了我們倆人。
https://i.imgur.com/2PVqIza.jpg
想到這些同師父相處的幸福往事,不覺淚水湧出了眼眶……
與小淀兄聊起,吳老師在成長的過程中,品格上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這是多好的
事情。
懷忠兄:我們就是想把吳老師這種精神傳遞給當下的青少年。
阿城老師說過:吳先生是中國的文脈。吳老師的精神品格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最後,以三山人文公司董事長林軍先生的致辭結束此文:
圍棋是吳老一生的追求,他曾經說過:“一百歲之後我也要下棋,兩百歲之後我還要在宇
宙中下棋”,這字裡行間透露著的睿智、執著與豁達,不由讓人為之景仰。
俗語云:“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有人說吳老即是人又是神,然而在家鄉人的心目中,
他就是一個根在故土的遊子,少小離家,久居異鄉。因為有根,所以他眷戀著故鄉,而故
鄉的人也時刻牽掛著他;因為有根,走久了,飛累了,縱使萬水千山也要回家。 1995年
81歲高齡的吳老回到福州時曾說:“回到故鄉的日子是他生涯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日子”,
他還感慨地說等他100歲時還要再回來!而今在故鄉的土地上,他的紀念園已經落成了,
這裡有山、有水、有棋、有親人……,他從此可以安心自在地下著六合之棋,了卻他畢生
的夙願。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歷史和文化脈絡,它蘊育了城市的個性與精神……
追思吳老,感懷其一生卓越的貢獻,相信他將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記憶,永遠與我們同
在。
https://i.imgur.com/JVlNJKq.jpg
https://i.imgur.com/SXnKFhI.jpg
https://i.imgur.com/WyNvjFG.jpg
--
看大家之前對吳清源大師回應熱烈,因此轉載。
https://i.imgur.com/vkpDz9f.jpg
師父吳清源老師到達日本後,在棋上的戰績和成就,長期跟著看吳老師的棋譜棋書的我
們,都已經很熟悉了。
同是棋手,我常常想,吳老師是怎樣才練成這個絕世神功的? 14歲去日本之前,在上世紀
二十年代的中國,圍棋式微,最好的棋手也要被日本一流水平讓三子左右,周圍沒有那麼
好的圍棋環境給吳老師鍛練的。
何以能達到這麼高的水平呢?首先是吳老師的父親吳毅曾去過日本留學。雖說在法律學業
上沒有大成就,但是在日本期間確實認真地玩兒了一回圍棋。吳毅專門花費去方円社學棋
,見識到了職業棋手是如何研究棋藝的,看到了真劍勝負的日本棋手在比賽中如何一生懸
命地去對局,也知道了只要棋藝高超,就可以養家糊口,過上優裕的生活,繼而可以更加
專心向棋。
當時的國內棋界不僅競技落後,沒有定期的比賽,棋手的生活也沒有保障,絕大多數愛好
圍棋的人也不清楚好的學棋方法。
留學日本的經歷使得吳父歸國後在教授兒子們下棋的時候,有了高於國內棋界的不凡見識
,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平台,有很遠的視野,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相信也影響到了吳老師的
母親。
吳老師在圍棋上等於一開始就與最先進的圍棋理論接軌了。因而起步快,早在東渡日本之
前,棋力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相當於職業的四五段水平。
我們知道他四歲到七歲的時候,在北平的大醬坊胡同院裡,父親請人教他念背國學,從四
書五經大學中庸到詩經易經道德經等等。
七歲之後,開始教他學棋,到十一歲就很厲害了。我們也知道,父親吳毅從日本帶回了很
多棋書。童年的吳清源很多時候就是在學習圍棋中渡過的。
可是在不到一歲來到北平之前,他們老家是福州閩侯的。對於福州吳老師家的情況,吳家
家族親戚的情況就所知甚少了。只有一些零散的資料信息。 2016年5月來福州尋醫,尋到
了正在拆遷的吳家祖屋半野軒,覺得好痛心。這是在拆一位屹立在世界之巔巨人的家啊。
俺們翻牆進去,在吳老師記憶中的小橋上徘徊,體會著童年時的吳老師留下的故鄉印象
—— 一座大大的橋一個大大的池塘的感覺。
https://i.imgur.com/tBKho7q.jpg
相隔一年多,來參加吳老師的銅像揭幕儀式,心裡很期待。期待的是能見到吳老師的親戚
們及有親屬關係的鄉親們。立銅像說明鄉親們是想念這位親人的。
11月29號,在福州當年晚清的富人區三坊七巷舉辦了吳老師生平展覽的開幕式。與吳老師
有親情關係的人們聚在一起,看展覽看吳老師七十多歲時回鄉省親祭祖的紀錄片,片中的
吳老師開心極了。仔細看的話,依稀能看到吳氏家族有不少人和吳老師有點像,讓人覺得
很親切。
儀式上,吳老師的親人們聊起了吳老師省親時的細節,說他老人家還會說福州話。有位族
人知道吳老師要去祭祖特地問了自己母親,吳家祖先的墓地,然後先行上山,愣是用柴刀
砍出了一條路。
聽得有人發言稱:吳老師11歲就開始掙錢養家了。真是了不起。很少有人從這個角度談吳
老師。也是的,自己大多聽到的是與圍棋界相關的人們談到吳老師。鄉親們不同,想到的
是離開家鄉的人生活上的不容易。吳老師這一生多次經歷戰亂,多次一貧如洗,要為生計
,為全家人的生計、為自己的母親、兄弟姐妹、妻子、妻子一家、兒女而扛起生活的擔
子。
從生計這一點出發,也許更容易接地氣,理解吳老師的不容易。從11歲到段祺瑞總理府,
掙獎金開始,到在北平同日本棋手的對抗。再準備東渡日本——瀨越老師找到大倉喜七郎
先生,每月200円的生活費,解決了吳家的後顧之憂。後來,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吳老師把
全家人送回國,自己獨自一人在日本下棋,繼續扛著養活全家的擔子。
戰爭中隨夫人一家,加入宗教“璽光尊”團體。被璽光尊把比賽獎金全吞,榨乾到連稅錢
都付不出,最後還是靠讀賣新聞預支費用才熬過去。
情況變好是在1952年訪問台灣之後,吳老師立刻接母親到日本。晚年的吳老師過著極簡的
生活,專心研究棋道、國學。他一生都是家族的頂樑柱。
九十年代初開始,乃偉一直跟著吳老師學棋研究。又一次擺完棋后,吳老師說:你們倆人
工作(掙錢)真好。
當時自己就一陣子心酸。吳老師這一輩子肩上的擔子一直就沒有鬆過。這是位撐起了整個
家族的硬漢子。
想起了吳老師的師兄橋本宇太郎九段,形容他的師弟時說,有目共睹,與他那威震天下的
棋士名聲相比,吳先生的人生道路,卻是顛沛流離,艱難曲折的,形成這種複雜經歷的原
因有很多。我想師弟吳清源,看上去非常瘦弱的身軀下,其實是一位從不知苟且偷生,更
不願沉迷墮落的硬漢子,走遍天涯海角,對自己信念始終堅貞不渝。
福建電視台主持人翁進與她弟弟翁猛一同主持了團圓活動。他們是吳老師的姨表親。翁猛
的女兒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翁禾正在學圍棋,等到吳老師女兒佳澄乃偉與小朋友合影的時候
,小朋友顯出明星範,還委屈不樂意了呢。
主持人姐弟倆為大家念出了一份長長的與吳家有姻親關係的家族,估計晚清的整個福州上
層無一遺漏。
介紹吳清源家族與其他家族的親緣關係:
吳清源的外公、清末大臣張元奇共生了八個兒子七個女兒,吳清源的母親張舒文是長女。
在福州,與吳清源家族有親戚關係的家族有許多,其中最著名的家族有:
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家族:吳清源的二伯祖娶了林則徐的外甥女;吳清源
的姑姑又嫁給了林則徐的外孫;吳清源的舅舅娶了林則徐的玄外孫女;吳清源的表哥則娶
了林則徐的六世外孫女。
有中國近代海軍之父的沈葆楨家族:吳清源二伯祖是沈葆楨的妹夫;吳清源的姑姑又嫁給
了沈葆楨第五子沈璿慶;吳清源的大舅舅張用謙娶了沈葆楨曾孫女沈佩蘅;吳清源的表哥
張瀚才娶了沈葆楨的玄孫女沈摩訶;吳清源另一位表哥張亮才,娶了沈葆楨的玄孫女沈旭
春;吳清源表弟陳經也娶了沈葆楨曾孫女沈師箴;沈葆楨的玄孫沈祖穆,是吳清源二妹吳
蘭的夫君。
在福州,與吳家有多代親戚關係的,還有當過湖廣總督的黃巷郭柏蔭家族、清朝最後一任
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的螺洲陳家、中國海軍名將薩鎮冰的朱紫坊家族、武狀元出身的培
威將軍黃培鬆的雙杭黃家、閩都大儒〈福建通志〉纂者陳衍的文儒坊大光裡陳家、浙江巡
撫王有齡的塔巷黃家、還有光祿坊玉尺山坊的李家、光祿坊電光劉家等等,有許多許多,
就不一一介紹了。
也因為這些線索,乃偉知道了她同吳老師實際上還是遠親。
30日,我們與吳老師女兒佳澄,林老師林師母,武宮正樹老師,代表中國棋院的王磊八段
,光華基金老總苗懷忠,《吳清源》電影製片人劉小淀,吳老師秘書牛力力五段,以及親
朋好友一起上了景色秀麗的三山人文公園。福州郊外的一處,很悠靜的背靠著群山的小
山。
https://i.imgur.com/jmtS11P.png
不遠處有高鐵駛過,讓俺想到了吳老師在日本小田原的家。那裡也是一處小山包,新幹線
從不遠處經過。吳老師的銅像就安放在這裡。
儀式上武宮老師代表日本棋院致辭:“吳老師與木谷師父共同開創了新佈局。我們棋手都
受惠許多,吳老師是我們棋手共同的老師。”
是啊,武宮老師的棋,很多時候都有新佈局的影子。
王磊八段說:我們都知道吳老師的戰績了不起,不可超越。更讓人佩服的是晚年以八、九
十歲的高齡研究出的“二十一世紀的圍棋”,儘管當時我們有許多不懂,可是卻被
AlphaGo佐證了吳老師的下法。很多時候AlphaGo在用吳老師的招法。
林老師回憶起師父時:“年輕時跟著師父學棋,可能是自己才能不好,很多時候在挨罵,
被批評。師父擺棋又快。後來師父收了芮乃偉,她常常不服,擺棋老同師父爭論,我同師
父從來沒有過這樣。這太好了,所以芮乃偉厲害,這個月剛剛又拿了冠軍…”
師父吳老師1961年車禍之後,是林老師接過大旗,1965年23歲拿了日本最大的頭銜“名
人",至今為止,林老師一共拿了八屆“名人”,5次“本因坊”大頭銜。到1990年48歲還
拿了世界冠軍。棋壇的常青樹林老師一向溫溫如玉,從不說自己的戰績。
乃偉說:看到師父吳老師銅像就像回到了以前同師父學棋的場景。師父常常耐心的教授自
己棋藝,遇到自己發犟不認同師父的下法,師父過幾天會再想出更加好的招法來說服自己
。想到拜師的時候就是穿著一身紅衣給師父磕頭的,今天是師父回家鄉的好日子,特地又
穿了紅衣來見師父。 。 。很高興以後可以常常來這裡看師父(哽咽著)。 。 。
https://i.imgur.com/LFvdVa2.jpg
https://i.imgur.com/cm72ST6.jpg
三山人文公司特地安排了小學生朗誦國學中的名句: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都是師父當年常常念誦的。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還特地寫給了我們倆人。
https://i.imgur.com/2PVqIza.jpg
想到這些同師父相處的幸福往事,不覺淚水湧出了眼眶……
與小淀兄聊起,吳老師在成長的過程中,品格上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這是多好的
事情。
懷忠兄:我們就是想把吳老師這種精神傳遞給當下的青少年。
阿城老師說過:吳先生是中國的文脈。吳老師的精神品格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最後,以三山人文公司董事長林軍先生的致辭結束此文:
圍棋是吳老一生的追求,他曾經說過:“一百歲之後我也要下棋,兩百歲之後我還要在宇
宙中下棋”,這字裡行間透露著的睿智、執著與豁達,不由讓人為之景仰。
俗語云:“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有人說吳老即是人又是神,然而在家鄉人的心目中,
他就是一個根在故土的遊子,少小離家,久居異鄉。因為有根,所以他眷戀著故鄉,而故
鄉的人也時刻牽掛著他;因為有根,走久了,飛累了,縱使萬水千山也要回家。 1995年
81歲高齡的吳老回到福州時曾說:“回到故鄉的日子是他生涯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日子”,
他還感慨地說等他100歲時還要再回來!而今在故鄉的土地上,他的紀念園已經落成了,
這裡有山、有水、有棋、有親人……,他從此可以安心自在地下著六合之棋,了卻他畢生
的夙願。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歷史和文化脈絡,它蘊育了城市的個性與精神……
追思吳老,感懷其一生卓越的貢獻,相信他將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記憶,永遠與我們同
在。
https://i.imgur.com/JVlNJKq.jpg
https://i.imgur.com/SXnKFhI.jpg
https://i.imgur.com/WyNvjFG.jpg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9-04-05T23:13
at 2019-04-05T23:13
By Audriana
at 2019-04-07T22:18
at 2019-04-07T22:18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4-10T20:51
at 2019-04-10T20:51
By Ursula
at 2019-04-10T22:25
at 2019-04-10T22:25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11T13:21
at 2019-04-11T13:21
By Anthony
at 2019-04-14T14:51
at 2019-04-14T14:51
By Mary
at 2019-04-16T03:33
at 2019-04-16T03:33
By Zora
at 2019-04-18T15:35
at 2019-04-18T15:35
By Rosalind
at 2019-04-20T02:38
at 2019-04-20T02:38
By Elizabeth
at 2019-04-24T13:43
at 2019-04-24T13:43
By Lily
at 2019-04-26T04:47
at 2019-04-26T04:47
Related Posts
胡耀宇|通過星陣自對弈,聊聊怎麼解讀AI
By Lily
at 2019-03-29T13:45
at 2019-03-29T13:45
一力遼奪得NHK杯冠軍
By Lucy
at 2019-03-28T20:17
at 2019-03-28T20:17
請問吳清源身旁這位棋士??
By Margaret
at 2019-03-27T23:22
at 2019-03-27T23:22
太空中第一場圍棋對弈是如何實現的?
By Bethany
at 2019-03-26T01:21
at 2019-03-26T01:21
曹薰鉉:圍棋因時而變 我無話可說
By Connor
at 2019-03-24T21:49
at 2019-03-24T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