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發PS Lan Party來啦,PS遊戲娛樂 - PS
By Bethany
at 2018-06-03T02:11
at 2018-06-03T02: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oblivionion (obliv)》之銘言:
: 台灣首發PS Lan Party來啦,PS遊戲娛樂嘉年華8月開跑
: https://goo.gl/46JK58
: https://i.imgur.com/rUe4Ufo.jpg
: 簡單幫大家整理重點注意事項(詳情請參照活動官網):
: 1、參加年齡須年滿 18 歲。
: 2、須攜帶 PlayStation 家族任一主機設備,PS、PS2、PS3、PS4(PS4 Pro)、PSP、PS
: Vita、PS Vita TV、PSP go、PS VR。
: 3、可以帶桌機、筆電作為實況機、通訊與瀏覽網頁使用,不能進行電腦遊戲。
: 4、本場次為 PlayStation 家族主機 Only,不能攜帶其他廠牌主機。
: 5、BYOC 開放時間 8 月 3 日、4 日早上 11:00~18:00、8 月 5 日 11:00~17:00,每
: 日清場。
: 6、現場提供 BenQ ZOWIE 電競專用液晶螢幕租借,須繳交螢幕押金 500 元。
: 7、現場除提供個人座位、桌面、網路插座 x2、110v 插座 x1,另包含寄物櫃擺放隨身物
: 品,以及專屬 PS 福袋。
: 8、BYOP 票券同時包括大會入場、BYOP 區域入場資格。
身為一位過去是玩 PC 遊戲為主、直到 PS3 後才跨足家機的玩家,
加上台灣舉辦的 4 次大型 LAN Party「WirForce」參加過 3 屆(去年號稱超過千人),
自己也曾跟朋友一起花錢租個小場地自己弄場十幾人三天兩夜的 LAN Party 打通宵,
在這邊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LAN Party 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跟歷史背景,
而這個文化又為何對家機玩家來說反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或難以理解
這次 Sony 活動用的「BYOP」是源自於 PC LAN Party 所說的「BYOC」,
全文 Bring Your Own Computer,也就是自備電腦的意思,這次被改成自備 PS 主機,
玩家需要自己帶上電腦、螢幕、以及鍵盤滑鼠耳機搖桿手把等各式週邊到活動現場,
大會提供的基本上就只有桌子、椅子、網路、電源,其他則包含盥洗空間、餐飲等,
剩下都是玩家自己本身跟整個社群間的自由發揮與交流
LAN Party 過去一直就是在歐美才比較風行,至今仍有像 DreamHack 等大型盛會,
單場甚至可以有超過 20,000 人 BYOC 座位規模、也就是 20,000 人各自帶自己全套設備
自己也希望有一天有機會能去朝聖,感受一下那種跟數千上萬名同好同場的氛圍
這是 PC 玩家間才有的文化,原因應該是 PC 上才比較早開始出現連線類型的遊戲,
包含早年有 LAN 區網連線模式,尤其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或是即時戰略這類作品。
過去播接時代網路費用高昂、連線速度緩慢且無法直接多方語音溝通交流的背景下,
LAN Party 是個讓同好能在「Ping 趨近於 0」的優質連線品質下交流的完美方案,
同時 LAN Party 中也是適合舉行遊戲比賽的最佳場合,某種程度也算是電競的開端?
縱使現在大部分的 PC 遊戲其實也走純線上對戰、而不像以往有區網連線的模式,
但 LAN Party 仍就延續下來成為了一個玩家間相互交流的場合與平台。
北美與歐洲大陸各自完整相連,同好之間即使是跨國也比較容易自己開著車、
就載著全套配備就聚集到一個地點參加這種「年度朝聖」活動,泡在那一整個週末同樂。
活動期間除了自備電腦自發性揪團遊玩外,再搭配一些賽事、展覽、甚至演唱會等等,
這點對於玩家平均年齡比較低的亞洲或台灣來說一直就難度比較高一些,
畢竟只要自己沒有汽車,要同時搬運電腦 + 螢幕 + 週邊其實門檻並不低
再者 BYOC 的另一大重點就是,因為每個人的 PC 電腦配備都非常獨特,
根本就是一個配備展示交流大賽,每個人都可在此展現自己的主機、客製化機殼、
超頻性能、電腦桌布、週邊配備、各種稀奇古怪的高階裝備、甚至公仔與收藏羨煞眾人。
甚至因為區網間的超快傳遞速度,大家也更能快速交流各式免費模組(甚至是版權物),
現場有好玩的遊戲甚至區網連線點對點傳輸 Copy 一下安裝檔馬上就可以湊到人開戰,
也能多多嘗試平常在線上較少玩的特殊歡樂自訂遊戲玩法之類的,
基本上就是個超大型網聚場合,只是一次長達個三天兩夜、四天三夜打通宵
但上述這些構成 LAN Party 的要素,在遊樂器主機上通通都沒有……
大家只有相同的主機、相同的手把、一樣要連上網際網路的連線模式
家機傳統上比較著重的一直都是在電視機前與家人或好友共享的體驗,
尤其像是單機多人遊玩、分割畫面等形式,與 PC 強調線上連線的方向不同;
系統方面來說應該直到 PS3 跟 Xbox 360 才有支援區網、但實際支援的遊戲也很少。
家機即使有連線大多也是 4 人合作為主,真正大型線上對戰遊戲不是沒有但仍舊偏少,
因此只要 4 個朋友集結某人客廳就能開 LAN Party 了,對於大型活動的動力應該更低,
再者我認為家機族群的同好大多仍以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為大宗、
而不像 PC 玩家因為遊戲本身特性有比較多大型的戰隊、公會、社團的社群成立
台灣直到 2014 年才有 4Gamers 舉辦了 WirForce、算是首次具規模的大型 LAN Party,
當時最先只採用邀請制,只有一些社群領袖、實況主、業界相關人士共一百多人參加,
但也因為第一年獲得的巨大成功,第二年之後開始才走公開售票模式並持續擴大規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DnLVpkIa4
去年不僅柯 P 有來到現場參觀,BYOC 自備電腦總座位數也突破 1,000 人規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PcFEPUeTU
(不過現場最後有空一些位子,實際帶設備到場人數應該是略低於 1,000)
花博爭豔館那個場地本身其實也非常適合辦這樣的活動,一來冷氣很爽、二來交通方便,
附近其實也有蠻多平價旅社可以讓中南部上來的玩家有個沖澡過夜之處,
有些玩家會自己好幾人湊著分攤旅館錢,然後大家輪流去洗澡跟小睡一下
幾年下來其實整個活動蠻盛大成功的,除了第二年在五股工商展覽館比較弱外,
每年都可以看到這個活動自己本身的進步與成長,如果玩家本身是個喜愛交流的人,
在這場合可以認識到很多很多的同好、分享著彼此共通的語言、接觸到更多不同的遊戲。
不過感謝全台最大電玩新聞網站的自動屏蔽,這場盛會依然只被比較少數的
PC 核心玩家或有在關注實況圈的人注意,並沒有在整體玩家族群間產生太大的影響力
雖然 LAN Party 大多仍以 PC 遊戲為主,但過去其實就有些人會多帶上一台 PS4,
每年也少不了《Just Dance 舞力全開》當作全場最 High 的社群賽(雖然是隔壁棚版)
BYOC 區域之外其實也有一些大型機台或是遊樂器機台的設置、甚至桌遊也同樣是遊戲;
但若 Sony 只是看到了過去幾年 WirForce 的成功而想複製這樣的派對到自己的主場,
卻忽略了 LAN Party 背景文化與家機玩家習性本質上的差異,其實真的還蠻可惜的
畢竟 Sony 應該要做的應該是如何展現 PS4 的優勢去給 PC 玩家族群、擴大玩家群,
舉例來說獨佔遊戲內容、中文化陣容、實惠的主機入手門檻、相對簡易的操作、
而不是拿一場 PC 玩家盛會的模式硬套入自己的架構跟加諸眾多限制去搞的四不像,
甚至,更應該反過來去 WirForce 中設置一整塊 PS4 專區讓 PC 玩家嘗試新的平台,
提供過去其實不熟悉家機平台、或對遊樂器主機有很多誤解的玩家印象上有所改觀;
隨著主機價格門檻持續下探,我覺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 PC 玩家選擇多買一台 PS4,
而過去那種 PC 玩家與家機玩家的明顯分界線也將會越來越模糊
到某個年紀之後(?),有時你會只想好好純粹的玩遊戲,懶得弄 PC 遊戲安裝、
得先確認系統配備需求、更新各種驅動程式或是處理系統相容性問題;又或是在電腦上
很容易被其他外在因素打擾,突然收到 E-Mail、即時通訊軟體訊息、網頁瀏覽等等,
遊樂器只要開機、光碟塞進去或數位版刷了馬上就能玩,用更大螢幕、躺在沙發上
玩累就進待機明天再同個位置繼續就好,隨時就能沉浸在遊戲世界中的那種感覺
當然我也希望這次 BYOP 或許真能有很多玩家自發性地帶來懷舊主機與遊戲跟大家交流,
畢竟遊樂器上才有真正的主機世代更替,PC 只是一直在相同硬體設備上的進步更新,
不過若是完全直接拿 PC LAN Party 的座位跟場地來套,其實並不適合這樣的呈現,
最後搞不好要麼就是所有人都 4 人一隊在打《魔物獵人》、連連《GTA Online》
要麼就各自跑各自的單機遊戲,而忽略了 LAN Party 最核心的本質「社群交流」,
希望他們後續的規劃(報名好像還有資格審查?)能多考慮進這部份,
或例如針對當中玩家族群做初步的分區、不同區域可能也有略為不同的座位配置
另外最神秘的就是活動時間,LAN Party 現在與遊戲實況 / 直播有很大程度的結合,
的確也與很多人說的一樣,會是一個可以近距離跟很多知名實況主交流的場合;
但上午 11 點到晚上 6 點這種時間根本不是平常實況主或線上觀眾活躍的時段,
以過往幾年參加 LAN Party 的經驗,其實都是越晚才會越 High(加上點酒精催化 XD)
大家打到凌晨三四點才現場趴桌上睡或是回家睡到隔天中午再來繼續開戰。
是可以想像 Sony 應該比較保守不想淌跨夜這種事的混水,
但傍晚 5、6 點清場真的有點讓人不知所云的感覺,好歹也開到個 10 點吧……
而在天數本身就較少、總開放入場時數還只有 1/3 不到的狀況下,
定價策略卻還收到跟四天三夜 72 小時不斷電的 WirForce 相去不遠;
(BYOC 連續跨夜有很高的場地需求、輪班人員跟網路維護人力、費用高尚可理解)
那為什麼玩家不乾脆帶 PS4 去 WirForce 就好,至少那邊還沒有任何的限制,
所有品牌主機、所有遊戲通通都可以玩,還享有真正玩遊戲的自由,
更何況知名實況主跟玩家同好在那裡也是通通都有啊 XD
※ 6 月 5 日更新:
經指正 BYOP 入場資格另包含 PS 遊戲娛樂嘉年華的 3 日通票(價值 1,200 元)
所以 BYOP 本身的價格並非 2,500 元,特此更正一下
對於 Sony 出來舉辦這類玩家社群聚會形式活動我覺得還是應該給予支持,
大家可以多討論看看怎麼樣的活動形式是能符合家機玩家的習性、又能推廣主機的作法
--
你有最高的等級,我有最好的信譽
你有最好的神兵,我有最強的戰友
你有最酷的魔法,我有最真的友情
無論你有多厲害,我得到的一定比你多
--
: 台灣首發PS Lan Party來啦,PS遊戲娛樂嘉年華8月開跑
: https://goo.gl/46JK58
: https://i.imgur.com/rUe4Ufo.jpg
: 簡單幫大家整理重點注意事項(詳情請參照活動官網):
: 1、參加年齡須年滿 18 歲。
: 2、須攜帶 PlayStation 家族任一主機設備,PS、PS2、PS3、PS4(PS4 Pro)、PSP、PS
: Vita、PS Vita TV、PSP go、PS VR。
: 3、可以帶桌機、筆電作為實況機、通訊與瀏覽網頁使用,不能進行電腦遊戲。
: 4、本場次為 PlayStation 家族主機 Only,不能攜帶其他廠牌主機。
: 5、BYOC 開放時間 8 月 3 日、4 日早上 11:00~18:00、8 月 5 日 11:00~17:00,每
: 日清場。
: 6、現場提供 BenQ ZOWIE 電競專用液晶螢幕租借,須繳交螢幕押金 500 元。
: 7、現場除提供個人座位、桌面、網路插座 x2、110v 插座 x1,另包含寄物櫃擺放隨身物
: 品,以及專屬 PS 福袋。
: 8、BYOP 票券同時包括大會入場、BYOP 區域入場資格。
身為一位過去是玩 PC 遊戲為主、直到 PS3 後才跨足家機的玩家,
加上台灣舉辦的 4 次大型 LAN Party「WirForce」參加過 3 屆(去年號稱超過千人),
自己也曾跟朋友一起花錢租個小場地自己弄場十幾人三天兩夜的 LAN Party 打通宵,
在這邊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LAN Party 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跟歷史背景,
而這個文化又為何對家機玩家來說反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或難以理解
這次 Sony 活動用的「BYOP」是源自於 PC LAN Party 所說的「BYOC」,
全文 Bring Your Own Computer,也就是自備電腦的意思,這次被改成自備 PS 主機,
玩家需要自己帶上電腦、螢幕、以及鍵盤滑鼠耳機搖桿手把等各式週邊到活動現場,
大會提供的基本上就只有桌子、椅子、網路、電源,其他則包含盥洗空間、餐飲等,
剩下都是玩家自己本身跟整個社群間的自由發揮與交流
LAN Party 過去一直就是在歐美才比較風行,至今仍有像 DreamHack 等大型盛會,
單場甚至可以有超過 20,000 人 BYOC 座位規模、也就是 20,000 人各自帶自己全套設備
自己也希望有一天有機會能去朝聖,感受一下那種跟數千上萬名同好同場的氛圍
這是 PC 玩家間才有的文化,原因應該是 PC 上才比較早開始出現連線類型的遊戲,
包含早年有 LAN 區網連線模式,尤其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或是即時戰略這類作品。
過去播接時代網路費用高昂、連線速度緩慢且無法直接多方語音溝通交流的背景下,
LAN Party 是個讓同好能在「Ping 趨近於 0」的優質連線品質下交流的完美方案,
同時 LAN Party 中也是適合舉行遊戲比賽的最佳場合,某種程度也算是電競的開端?
縱使現在大部分的 PC 遊戲其實也走純線上對戰、而不像以往有區網連線的模式,
但 LAN Party 仍就延續下來成為了一個玩家間相互交流的場合與平台。
北美與歐洲大陸各自完整相連,同好之間即使是跨國也比較容易自己開著車、
就載著全套配備就聚集到一個地點參加這種「年度朝聖」活動,泡在那一整個週末同樂。
活動期間除了自備電腦自發性揪團遊玩外,再搭配一些賽事、展覽、甚至演唱會等等,
這點對於玩家平均年齡比較低的亞洲或台灣來說一直就難度比較高一些,
畢竟只要自己沒有汽車,要同時搬運電腦 + 螢幕 + 週邊其實門檻並不低
再者 BYOC 的另一大重點就是,因為每個人的 PC 電腦配備都非常獨特,
根本就是一個配備展示交流大賽,每個人都可在此展現自己的主機、客製化機殼、
超頻性能、電腦桌布、週邊配備、各種稀奇古怪的高階裝備、甚至公仔與收藏羨煞眾人。
甚至因為區網間的超快傳遞速度,大家也更能快速交流各式免費模組(甚至是版權物),
現場有好玩的遊戲甚至區網連線點對點傳輸 Copy 一下安裝檔馬上就可以湊到人開戰,
也能多多嘗試平常在線上較少玩的特殊歡樂自訂遊戲玩法之類的,
基本上就是個超大型網聚場合,只是一次長達個三天兩夜、四天三夜打通宵
但上述這些構成 LAN Party 的要素,在遊樂器主機上通通都沒有……
大家只有相同的主機、相同的手把、一樣要連上網際網路的連線模式
家機傳統上比較著重的一直都是在電視機前與家人或好友共享的體驗,
尤其像是單機多人遊玩、分割畫面等形式,與 PC 強調線上連線的方向不同;
系統方面來說應該直到 PS3 跟 Xbox 360 才有支援區網、但實際支援的遊戲也很少。
家機即使有連線大多也是 4 人合作為主,真正大型線上對戰遊戲不是沒有但仍舊偏少,
因此只要 4 個朋友集結某人客廳就能開 LAN Party 了,對於大型活動的動力應該更低,
再者我認為家機族群的同好大多仍以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為大宗、
而不像 PC 玩家因為遊戲本身特性有比較多大型的戰隊、公會、社團的社群成立
台灣直到 2014 年才有 4Gamers 舉辦了 WirForce、算是首次具規模的大型 LAN Party,
當時最先只採用邀請制,只有一些社群領袖、實況主、業界相關人士共一百多人參加,
但也因為第一年獲得的巨大成功,第二年之後開始才走公開售票模式並持續擴大規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DnLVpkIa4
去年不僅柯 P 有來到現場參觀,BYOC 自備電腦總座位數也突破 1,000 人規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PcFEPUeTU
(不過現場最後有空一些位子,實際帶設備到場人數應該是略低於 1,000)
花博爭豔館那個場地本身其實也非常適合辦這樣的活動,一來冷氣很爽、二來交通方便,
附近其實也有蠻多平價旅社可以讓中南部上來的玩家有個沖澡過夜之處,
有些玩家會自己好幾人湊著分攤旅館錢,然後大家輪流去洗澡跟小睡一下
幾年下來其實整個活動蠻盛大成功的,除了第二年在五股工商展覽館比較弱外,
每年都可以看到這個活動自己本身的進步與成長,如果玩家本身是個喜愛交流的人,
在這場合可以認識到很多很多的同好、分享著彼此共通的語言、接觸到更多不同的遊戲。
不過感謝全台最大電玩新聞網站的自動屏蔽,這場盛會依然只被比較少數的
PC 核心玩家或有在關注實況圈的人注意,並沒有在整體玩家族群間產生太大的影響力
雖然 LAN Party 大多仍以 PC 遊戲為主,但過去其實就有些人會多帶上一台 PS4,
每年也少不了《Just Dance 舞力全開》當作全場最 High 的社群賽(雖然是隔壁棚版)
BYOC 區域之外其實也有一些大型機台或是遊樂器機台的設置、甚至桌遊也同樣是遊戲;
但若 Sony 只是看到了過去幾年 WirForce 的成功而想複製這樣的派對到自己的主場,
卻忽略了 LAN Party 背景文化與家機玩家習性本質上的差異,其實真的還蠻可惜的
畢竟 Sony 應該要做的應該是如何展現 PS4 的優勢去給 PC 玩家族群、擴大玩家群,
舉例來說獨佔遊戲內容、中文化陣容、實惠的主機入手門檻、相對簡易的操作、
而不是拿一場 PC 玩家盛會的模式硬套入自己的架構跟加諸眾多限制去搞的四不像,
甚至,更應該反過來去 WirForce 中設置一整塊 PS4 專區讓 PC 玩家嘗試新的平台,
提供過去其實不熟悉家機平台、或對遊樂器主機有很多誤解的玩家印象上有所改觀;
隨著主機價格門檻持續下探,我覺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 PC 玩家選擇多買一台 PS4,
而過去那種 PC 玩家與家機玩家的明顯分界線也將會越來越模糊
到某個年紀之後(?),有時你會只想好好純粹的玩遊戲,懶得弄 PC 遊戲安裝、
得先確認系統配備需求、更新各種驅動程式或是處理系統相容性問題;又或是在電腦上
很容易被其他外在因素打擾,突然收到 E-Mail、即時通訊軟體訊息、網頁瀏覽等等,
遊樂器只要開機、光碟塞進去或數位版刷了馬上就能玩,用更大螢幕、躺在沙發上
玩累就進待機明天再同個位置繼續就好,隨時就能沉浸在遊戲世界中的那種感覺
當然我也希望這次 BYOP 或許真能有很多玩家自發性地帶來懷舊主機與遊戲跟大家交流,
畢竟遊樂器上才有真正的主機世代更替,PC 只是一直在相同硬體設備上的進步更新,
不過若是完全直接拿 PC LAN Party 的座位跟場地來套,其實並不適合這樣的呈現,
最後搞不好要麼就是所有人都 4 人一隊在打《魔物獵人》、連連《GTA Online》
要麼就各自跑各自的單機遊戲,而忽略了 LAN Party 最核心的本質「社群交流」,
希望他們後續的規劃(報名好像還有資格審查?)能多考慮進這部份,
或例如針對當中玩家族群做初步的分區、不同區域可能也有略為不同的座位配置
另外最神秘的就是活動時間,LAN Party 現在與遊戲實況 / 直播有很大程度的結合,
的確也與很多人說的一樣,會是一個可以近距離跟很多知名實況主交流的場合;
但上午 11 點到晚上 6 點這種時間根本不是平常實況主或線上觀眾活躍的時段,
以過往幾年參加 LAN Party 的經驗,其實都是越晚才會越 High(加上點酒精催化 XD)
大家打到凌晨三四點才現場趴桌上睡或是回家睡到隔天中午再來繼續開戰。
是可以想像 Sony 應該比較保守不想淌跨夜這種事的混水,
但傍晚 5、6 點清場真的有點讓人不知所云的感覺,好歹也開到個 10 點吧……
而在天數本身就較少、總開放入場時數還只有 1/3 不到的狀況下,
定價策略卻還收到跟四天三夜 72 小時不斷電的 WirForce 相去不遠;
(BYOC 連續跨夜有很高的場地需求、輪班人員跟網路維護人力、費用高尚可理解)
那為什麼玩家不乾脆帶 PS4 去 WirForce 就好,至少那邊還沒有任何的限制,
所有品牌主機、所有遊戲通通都可以玩,還享有真正玩遊戲的自由,
更何況知名實況主跟玩家同好在那裡也是通通都有啊 XD
※ 6 月 5 日更新:
經指正 BYOP 入場資格另包含 PS 遊戲娛樂嘉年華的 3 日通票(價值 1,200 元)
所以 BYOP 本身的價格並非 2,500 元,特此更正一下
對於 Sony 出來舉辦這類玩家社群聚會形式活動我覺得還是應該給予支持,
大家可以多討論看看怎麼樣的活動形式是能符合家機玩家的習性、又能推廣主機的作法
--
你有最高的等級,我有最好的信譽
你有最好的神兵,我有最強的戰友
你有最酷的魔法,我有最真的友情
無論你有多厲害,我得到的一定比你多
--
Tags:
PS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8-06-05T15:32
at 2018-06-05T15:32
By Irma
at 2018-06-07T21:50
at 2018-06-07T21:5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6-11T18:56
at 2018-06-11T18:56
By Ivy
at 2018-06-14T08:00
at 2018-06-14T08:00
By Emma
at 2018-06-18T02:19
at 2018-06-18T02:19
By Ida
at 2018-06-19T09:39
at 2018-06-19T09:39
By Ina
at 2018-06-19T16:24
at 2018-06-19T16:24
By George
at 2018-06-23T16:37
at 2018-06-23T16:37
By Michael
at 2018-06-24T14:15
at 2018-06-24T14:15
By Adele
at 2018-06-27T14:51
at 2018-06-27T14:51
By Oscar
at 2018-06-29T18:16
at 2018-06-29T18:16
By Anonymous
at 2018-07-02T20:19
at 2018-07-02T20:19
By Selena
at 2018-07-02T21:45
at 2018-07-02T21:45
By Ursula
at 2018-07-05T08:39
at 2018-07-05T08:39
By Ethan
at 2018-07-08T00:42
at 2018-07-08T00:42
By Sarah
at 2018-07-12T16:21
at 2018-07-12T16:21
By Gilbert
at 2018-07-16T11:44
at 2018-07-16T11:44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7-20T13:46
at 2018-07-20T13:46
By George
at 2018-07-25T11:20
at 2018-07-25T11:20
By Rachel
at 2018-07-25T22:05
at 2018-07-25T22:05
By Andy
at 2018-07-29T02:33
at 2018-07-29T02:33
By Quintina
at 2018-08-01T21:42
at 2018-08-01T21:42
By Ingrid
at 2018-08-05T07:07
at 2018-08-05T07:07
By Annie
at 2018-08-07T00:33
at 2018-08-07T00:33
By Frederic
at 2018-08-11T22:12
at 2018-08-11T22:12
By Frederica
at 2018-08-14T01:19
at 2018-08-14T01:19
By Selena
at 2018-08-14T14:46
at 2018-08-14T14:46
By Lydia
at 2018-08-18T05:17
at 2018-08-18T05:17
By Lucy
at 2018-08-23T00:30
at 2018-08-23T00:30
By Xanthe
at 2018-08-23T08:02
at 2018-08-23T08:02
By Lauren
at 2018-08-25T02:55
at 2018-08-25T02:55
By Doris
at 2018-08-27T20:34
at 2018-08-27T20:34
By Lily
at 2018-09-01T04:15
at 2018-09-01T04:15
By Hardy
at 2018-09-01T17:34
at 2018-09-01T17:34
By Margaret
at 2018-09-04T11:22
at 2018-09-04T11:22
By Ivy
at 2018-09-05T01:16
at 2018-09-05T01:16
By Xanthe
at 2018-09-06T20:33
at 2018-09-06T20:33
By Lucy
at 2018-09-11T11:23
at 2018-09-11T11:23
By Charlotte
at 2018-09-12T20:06
at 2018-09-12T20:06
By Daph Bay
at 2018-09-13T17:24
at 2018-09-13T17:24
By Blanche
at 2018-09-17T17:48
at 2018-09-17T17:48
By Madame
at 2018-09-20T10:46
at 2018-09-20T10:46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9-20T22:37
at 2018-09-20T22:37
By Mason
at 2018-09-22T16:26
at 2018-09-22T16:26
By Rachel
at 2018-09-25T01:10
at 2018-09-25T01:10
By Bethany
at 2018-09-29T18:28
at 2018-09-29T18:28
By Daph Bay
at 2018-10-03T00:48
at 2018-10-03T00:48
By Iris
at 2018-10-07T23:40
at 2018-10-07T23:40
By James
at 2018-10-08T18:39
at 2018-10-08T18:39
By Anthony
at 2018-10-12T04:23
at 2018-10-12T04:23
By Ethan
at 2018-10-14T07:00
at 2018-10-14T07:00
By Robert
at 2018-10-19T03:34
at 2018-10-19T03:34
By Bethany
at 2018-10-23T22:28
at 2018-10-23T22:28
By Damian
at 2018-10-27T07:17
at 2018-10-27T07:1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0-28T08:39
at 2018-10-28T08:39
By Sierra Rose
at 2018-11-02T00:54
at 2018-11-02T00:5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06T00:06
at 2018-11-06T00:06
By Robert
at 2018-11-06T10:14
at 2018-11-06T10:14
By Rosalind
at 2018-11-07T11:20
at 2018-11-07T11:20
By Olga
at 2018-11-10T22:49
at 2018-11-10T22:49
By Eartha
at 2018-11-13T08:40
at 2018-11-13T08:4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16T15:44
at 2018-11-16T15:44
By Bethany
at 2018-11-17T05:09
at 2018-11-17T05:09
By Ethan
at 2018-11-17T16:51
at 2018-11-17T16:51
By Steve
at 2018-11-17T21:33
at 2018-11-17T21:33
By Kelly
at 2018-11-20T23:49
at 2018-11-20T23:49
By Harry
at 2018-11-24T15:30
at 2018-11-24T15:30
By Aaliyah
at 2018-11-25T05:38
at 2018-11-25T05:38
By Franklin
at 2018-11-26T16:27
at 2018-11-26T16:27
By Freda
at 2018-11-30T05:35
at 2018-11-30T05:35
By Joe
at 2018-11-30T20:50
at 2018-11-30T20:50
By Gilbert
at 2018-12-01T09:43
at 2018-12-01T09:43
By Franklin
at 2018-12-03T02:58
at 2018-12-03T02:58
By Damian
at 2018-12-06T22:00
at 2018-12-06T22:00
By Sandy
at 2018-12-10T20:06
at 2018-12-10T20:06
By Genevieve
at 2018-12-11T13:13
at 2018-12-11T13:13
By Jake
at 2018-12-13T07:01
at 2018-12-13T07:01
By Edith
at 2018-12-14T20:27
at 2018-12-14T20:27
By Olivia
at 2018-12-19T07:48
at 2018-12-19T07:48
Related Posts
回憶之旅(Old man's Journey)
By Liam
at 2018-06-03T00:41
at 2018-06-03T00:41
驚爆危機!戰鬥的 Who Dares Wins一周目
By Rachel
at 2018-06-03T00:07
at 2018-06-03T00:07
黑魂3 幽兒希卡教會的烏龜人
By Blanche
at 2018-06-02T21:06
at 2018-06-02T21:06
垂死之光連線問題
By Una
at 2018-06-02T20:48
at 2018-06-02T20:48
ROCKMAN 11 8大頭目名稱公布
By Madame
at 2018-06-02T20:02
at 2018-06-02T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