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Mansions of Madness - 桌遊
By Madame
at 2011-03-16T08:26
at 2011-03-16T08:26
Table of Contents
上週末花了點時間,讀了這個最新推出的克蘇魯傳奇分支桌上遊戲
Mansions of Madness 的遊戲規則,雖然是輕描淡寫的說花了點
時間,實際上邊閱讀規則邊set up遊戲板塊跟卡片指示物,整個
前置作業也斷斷續續的就花掉兩個下午跟一個早上了,才算是勉
強弄到差不多。也就是說要玩這個遊戲,如果一切從零開始的話
(就是在從沒玩過Arkham horror系列或Descent之類TRPG,也沒
有老手帶領的狀況下),要釐清MOM的規則是很可怕的!
遊戲進行:
首先從五個內附劇本裡選一個,MOM提供五個獨立故事劇本(可以
想見往後的擴充了)
玩家分為兩方: keeper(一位) v.s. investigators(一~四位)
首先是keeper,由一位玩家扮演,keeper必須負責故事線選擇,依照
所選的故事路線設置所有場景,調查卡,事件卡,勝利目標卡等等。
隨著遊戲進行keeper要負責怪物的招喚,控制其行動和攻擊。最後,
同時也是keeper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說好一個故事。
調查者: 基本上調查者只需要選擇自己想扮演的角色(修女,黑道,科
學家,偵探... ) 拿取角色卡,選擇特長(trait)跟拿取對應的隨身
起始物品和技能點數,並把自己角色的模型放在遊戲起始處,最後是閱
讀該劇本的故事背景。調查者之間應該是要互相合作,例如交換手中持
有物品,合力打怪...等,雖然要各玩各然後被怪物各個擊破也不是說
不行啦。因此Mansions of Madness可以說是一個雙方競賽的合作遊戲。
MOM目前我只玩這麼一場,我們選擇的是劇本1: The fall of house Lynch
(故事內容在此先不透露了)
基本上,keeper的角色真的很累,也很重要,可說是讓遊戲進行順利
的靈魂人物。遊戲說明書也建議由最有經驗的玩家擔任這個角色。所
以玩這個遊戲之前,如果可以有身俱經驗精通規則的玩家扮演keeper,
整個遊戲玩起來真的會事半功倍許多。
例如說,本人玩起來完全就是前述句子的相反對照:
玩到遭遇怪物,要進行戰鬥了,要怎麼攻擊怪物?(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
鐘,才開始進行戰鬥) 所以攻擊成功了,可是要怎麼計算傷害值?(翻開說
明書,過了數分鐘,好不容易弄懂傷害的算法) 還要進行恐怖檢定(horror
test)?(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總算弄懂如何做恐怖檢定) 玩到要解鎖
的部份,奇怪這個鎖怎麼跟剛剛的不一樣?(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終
於可以開始進行開鎖) 這次房間怎麼著火了?(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
所以基本上一切就是在遭遇新狀況,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才終於點點
點這樣的狀況下無限重複。結果這場遊戲花了一個晚上 ( 查規則查到累了
放棄去睡 ) 再加一個早上才跑完。最後因為也沒弄清楚勝利目標,加上調查
者行動拖拉,所以儘管keeper有放水,但最後遊戲就在所有預設事件發生後,
調查者因為動作太慢終於含恨失敗。
不過,雖然第一場遊戲是在如此的破爛與痛苦之下進行 ( 因為那個未夠
班的keeper是由不材本人擔任)我依然認為MOM是一個有抓到克蘇魯傳說精
髓的好遊戲。它把一座破落的神祕大宅裡發生的恐怖故事,利用讓玩家在
遊戲裡身歷其境的方式表達出來 : 隨著線索的逐漸揭露,玩家會在腦海
裡像拼圖一樣築構出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MOM把故事說得很好,或許對
於熟知恐怖電影題材的玩家而言,固然會覺得這些的劇情多少有點老梗,
而對於身為keeper控制怪物拼命追索著調查者的緊張刺激感,我認為也是
這遊戲作得成功的地方。它讓調查者去揭露並體驗故事的前因後果,而這
些前因後果同時也跟遊戲裡的氣息搭配得毫不違和。即使是在遊戲開始前,
就由keeper依照手冊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決定故事線,但因為不知道線索與
事件內容,所以儘管是扮演邪惡代言人的keeper,在遊戲結束後也會有
"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感,這是我最欣賞MOM的地方!
雖然才玩過一場就覺得累趴趴,但整體而言,MOM的規則雖然煩瑣但其實
容易理解,骰子也只有一顆。對於熟悉阿克罕系列的玩家應該是極容易
上手的。今天忍不住又翻開說明書,也發現幾個之前沒玩對的地方,看
了點劇情提示同時也想到對於那天沒進行到的部份深感遺憾。雖然前置
作業累人哪,可是說著說著又想開出來玩了。
[補充]
第二場:劇本一(故事線有更動)
玩家:兩名 (keeper x 1;investigator x 4)
前置準備: 20~25分鐘
遊戲時間: 2小時
收拾:20分鐘
--
Mansions of Madness 的遊戲規則,雖然是輕描淡寫的說花了點
時間,實際上邊閱讀規則邊set up遊戲板塊跟卡片指示物,整個
前置作業也斷斷續續的就花掉兩個下午跟一個早上了,才算是勉
強弄到差不多。也就是說要玩這個遊戲,如果一切從零開始的話
(就是在從沒玩過Arkham horror系列或Descent之類TRPG,也沒
有老手帶領的狀況下),要釐清MOM的規則是很可怕的!
遊戲進行:
首先從五個內附劇本裡選一個,MOM提供五個獨立故事劇本(可以
想見往後的擴充了)
玩家分為兩方: keeper(一位) v.s. investigators(一~四位)
首先是keeper,由一位玩家扮演,keeper必須負責故事線選擇,依照
所選的故事路線設置所有場景,調查卡,事件卡,勝利目標卡等等。
隨著遊戲進行keeper要負責怪物的招喚,控制其行動和攻擊。最後,
同時也是keeper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說好一個故事。
調查者: 基本上調查者只需要選擇自己想扮演的角色(修女,黑道,科
學家,偵探... ) 拿取角色卡,選擇特長(trait)跟拿取對應的隨身
起始物品和技能點數,並把自己角色的模型放在遊戲起始處,最後是閱
讀該劇本的故事背景。調查者之間應該是要互相合作,例如交換手中持
有物品,合力打怪...等,雖然要各玩各然後被怪物各個擊破也不是說
不行啦。因此Mansions of Madness可以說是一個雙方競賽的合作遊戲。
MOM目前我只玩這麼一場,我們選擇的是劇本1: The fall of house Lynch
(故事內容在此先不透露了)
基本上,keeper的角色真的很累,也很重要,可說是讓遊戲進行順利
的靈魂人物。遊戲說明書也建議由最有經驗的玩家擔任這個角色。所
以玩這個遊戲之前,如果可以有身俱經驗精通規則的玩家扮演keeper,
整個遊戲玩起來真的會事半功倍許多。
例如說,本人玩起來完全就是前述句子的相反對照:
玩到遭遇怪物,要進行戰鬥了,要怎麼攻擊怪物?(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
鐘,才開始進行戰鬥) 所以攻擊成功了,可是要怎麼計算傷害值?(翻開說
明書,過了數分鐘,好不容易弄懂傷害的算法) 還要進行恐怖檢定(horror
test)?(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總算弄懂如何做恐怖檢定) 玩到要解鎖
的部份,奇怪這個鎖怎麼跟剛剛的不一樣?(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終
於可以開始進行開鎖) 這次房間怎麼著火了?(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
所以基本上一切就是在遭遇新狀況,翻開說明書,過了數分鐘,才終於點點
點這樣的狀況下無限重複。結果這場遊戲花了一個晚上 ( 查規則查到累了
放棄去睡 ) 再加一個早上才跑完。最後因為也沒弄清楚勝利目標,加上調查
者行動拖拉,所以儘管keeper有放水,但最後遊戲就在所有預設事件發生後,
調查者因為動作太慢終於含恨失敗。
不過,雖然第一場遊戲是在如此的破爛與痛苦之下進行 ( 因為那個未夠
班的keeper是由不材本人擔任)我依然認為MOM是一個有抓到克蘇魯傳說精
髓的好遊戲。它把一座破落的神祕大宅裡發生的恐怖故事,利用讓玩家在
遊戲裡身歷其境的方式表達出來 : 隨著線索的逐漸揭露,玩家會在腦海
裡像拼圖一樣築構出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MOM把故事說得很好,或許對
於熟知恐怖電影題材的玩家而言,固然會覺得這些的劇情多少有點老梗,
而對於身為keeper控制怪物拼命追索著調查者的緊張刺激感,我認為也是
這遊戲作得成功的地方。它讓調查者去揭露並體驗故事的前因後果,而這
些前因後果同時也跟遊戲裡的氣息搭配得毫不違和。即使是在遊戲開始前,
就由keeper依照手冊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決定故事線,但因為不知道線索與
事件內容,所以儘管是扮演邪惡代言人的keeper,在遊戲結束後也會有
"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感,這是我最欣賞MOM的地方!
雖然才玩過一場就覺得累趴趴,但整體而言,MOM的規則雖然煩瑣但其實
容易理解,骰子也只有一顆。對於熟悉阿克罕系列的玩家應該是極容易
上手的。今天忍不住又翻開說明書,也發現幾個之前沒玩對的地方,看
了點劇情提示同時也想到對於那天沒進行到的部份深感遺憾。雖然前置
作業累人哪,可是說著說著又想開出來玩了。
[補充]
第二場:劇本一(故事線有更動)
玩家:兩名 (keeper x 1;investigator x 4)
前置準備: 20~25分鐘
遊戲時間: 2小時
收拾:20分鐘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11-03-18T17:24
at 2011-03-18T17:24
By James
at 2011-03-22T08:18
at 2011-03-22T08:18
By Wallis
at 2011-03-25T14:54
at 2011-03-25T14:54
By Sandy
at 2011-03-29T02:22
at 2011-03-29T02:22
By Rebecca
at 2011-04-02T12:37
at 2011-04-02T12:37
By Andrew
at 2011-04-05T16:37
at 2011-04-05T16:37
By Suhail Hany
at 2011-04-08T06:22
at 2011-04-08T06:22
By Jake
at 2011-04-08T09:28
at 2011-04-08T09:28
By Hamiltion
at 2011-04-11T17:02
at 2011-04-11T17:02
By Lydia
at 2011-04-14T05:16
at 2011-04-14T05:16
By Callum
at 2011-04-14T12:55
at 2011-04-14T12:55
Related Posts
館林桌遊團 童話故事(Fabula)戰報
By Rae
at 2011-03-15T21:53
at 2011-03-15T21:53
800場TTA心得
By Isabella
at 2011-03-15T15:01
at 2011-03-15T15:01
淺談桌遊禮儀
By Dora
at 2011-03-15T01:14
at 2011-03-15T01:14
兒時的回憶--動物棋 (介紹和規則)
By Thomas
at 2011-03-14T22:34
at 2011-03-14T22:34
三國殺開箱文
By Hamiltion
at 2011-03-14T22:22
at 2011-03-14T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