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詰棋的技巧 - 圍棋
By Michael
at 2010-04-16T13:40
at 2010-04-16T13:4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eafgg (leaf)》之銘言:
: 買書自學大概一兩個月了
: 目前在做丁組(11~15k)左右的詰棋
: 我覺得自己想像力很差...腦中棋形變化個5,6步後面就亂掉了
: 有些題目我大概一看就猜的出那個位置大概是答案,可是腦子想著變化卻算不出來
: 想問下各位前輩做題目的思考方式是啥?
: 像死活 我一般是先看看哪裡可能是眼位 白下哪大概會活 黑就下那殺
: 可是遇到像http://lgs.tw/qwmiz02
: 這種空礦的題目就很頭痛
: 20~30k的題目一小時大概可以做個60~100題
: 可是現在做這本一小時大概只能做個20~30題
: 感覺計算還是沒啥太大的進步...
: 每個人學棋真的都是這樣做題目慢慢增強細算的嗎?
: 一直做真的會慢慢能記的住更多手棋的變化?
死活題有標準流程
照著流程一步步檢查下去,會讓你的思路比較有系統
1.縮小對手做活的空間(常見的是一線或二線的扳黏)
做活的第一步通常也是擴大生存的空間
2.縮小地域之後,對方如果還可以一手補活,那就要嘗試空降到對手陣營
(常見有點殺,多送一子等等)
3.如果上述兩種方式都沒有用,那最後一定是氣緊
死活題大致上只有這三種可能的組合,之後要怎麼下
就是技巧和經驗的累積,像是打劫或角隅的特殊性,只要習慣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通常第三種最容易看錯,所以你可以用氣來計算,也就是用數學的減法輔助
時時計算對手的氣,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欺騙
做一道死活題,建議你不要花超過三分鐘(我通常兩分鐘就是極限)
平常一盤網路圍棋都在十分鐘上下,花太多時間對實戰也沒有幫助
時間超過就直接看解答,不用擔心會有不好的影響
事實上,自己計算出來和直接看解答的差異不明顯
中國的道場就是這樣練的,大量的資料直接install到腦海
雖然算得很薄,可是相對也算得很廣,棋也很靈活
大腦的潛力比像像中還可怕,潛移默化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像小林光一這種從小做發陽論長大,做錯了還不能睡覺的case
只能說是上一個時代的土法煉鋼,很生猛,不過也很苦
可能在兩日制的賽制下很有利,可是放到今時今日
或許會因為想太多而吃虧也不一定
--
--
: 買書自學大概一兩個月了
: 目前在做丁組(11~15k)左右的詰棋
: 我覺得自己想像力很差...腦中棋形變化個5,6步後面就亂掉了
: 有些題目我大概一看就猜的出那個位置大概是答案,可是腦子想著變化卻算不出來
: 想問下各位前輩做題目的思考方式是啥?
: 像死活 我一般是先看看哪裡可能是眼位 白下哪大概會活 黑就下那殺
: 可是遇到像http://lgs.tw/qwmiz02
: 這種空礦的題目就很頭痛
: 20~30k的題目一小時大概可以做個60~100題
: 可是現在做這本一小時大概只能做個20~30題
: 感覺計算還是沒啥太大的進步...
: 每個人學棋真的都是這樣做題目慢慢增強細算的嗎?
: 一直做真的會慢慢能記的住更多手棋的變化?
死活題有標準流程
照著流程一步步檢查下去,會讓你的思路比較有系統
1.縮小對手做活的空間(常見的是一線或二線的扳黏)
做活的第一步通常也是擴大生存的空間
2.縮小地域之後,對方如果還可以一手補活,那就要嘗試空降到對手陣營
(常見有點殺,多送一子等等)
3.如果上述兩種方式都沒有用,那最後一定是氣緊
死活題大致上只有這三種可能的組合,之後要怎麼下
就是技巧和經驗的累積,像是打劫或角隅的特殊性,只要習慣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通常第三種最容易看錯,所以你可以用氣來計算,也就是用數學的減法輔助
時時計算對手的氣,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欺騙
做一道死活題,建議你不要花超過三分鐘(我通常兩分鐘就是極限)
平常一盤網路圍棋都在十分鐘上下,花太多時間對實戰也沒有幫助
時間超過就直接看解答,不用擔心會有不好的影響
事實上,自己計算出來和直接看解答的差異不明顯
中國的道場就是這樣練的,大量的資料直接install到腦海
雖然算得很薄,可是相對也算得很廣,棋也很靈活
大腦的潛力比像像中還可怕,潛移默化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像小林光一這種從小做發陽論長大,做錯了還不能睡覺的case
只能說是上一個時代的土法煉鋼,很生猛,不過也很苦
可能在兩日制的賽制下很有利,可是放到今時今日
或許會因為想太多而吃虧也不一定
--
--
Tags:
圍棋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0-04-18T01:07
at 2010-04-18T01:07
By Connor
at 2010-04-18T11:38
at 2010-04-18T11:38
By Joseph
at 2010-04-20T20:24
at 2010-04-20T20:24
By Harry
at 2010-04-23T15:09
at 2010-04-23T15:09
By Aaliyah
at 2010-04-28T14:09
at 2010-04-28T14:09
By David
at 2010-05-03T09:33
at 2010-05-03T09:33
By Anthony
at 2010-05-04T11:37
at 2010-05-04T11:37
By Ida
at 2010-05-06T23:11
at 2010-05-06T23:11
By James
at 2010-05-11T10:21
at 2010-05-11T10:21
By Una
at 2010-05-11T19:22
at 2010-05-11T19:22
By Gary
at 2010-05-12T15:01
at 2010-05-12T15:01
Related Posts
對局請教
By John
at 2010-04-15T13:37
at 2010-04-15T13:37
對局請教
By Quanna
at 2010-04-15T10:33
at 2010-04-15T10:33
2010年社會組職業棋士甄選
By Mary
at 2010-04-15T02:39
at 2010-04-15T02:39
台棋
By Iris
at 2010-04-14T20:10
at 2010-04-14T20:10
Re: 第23屆富士通杯
By Franklin
at 2010-04-14T18:08
at 2010-04-14T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