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Switch CPU/GPU時脈傳言 - Switch
By John
at 2016-12-21T21:36
at 2016-12-21T21:3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rousxchen (城府很深)》之銘言:
: 基本上NS就看成是WiiU的三年後完全進化版本就好
: 第一
: WiiU的耗電量少,NS用的是ARM還考慮到掌機模式,耗電量也大不到哪
: 掌機模式720P、家機1080P,剛好是一半的解析度,家機模式只高一倍其實很合理
: NS的性能可以視作這三年低耗電的性能進化
: 第二
: WiiU Pad的概念之一,就是在客廳中執行小應用,但無法離開WiiU太遠導致沒人這麼作
: 於是 WiiU Pad + Wii U主機 = NS,也就是NS是WiiU的完全進化版本
如果未來沒有其他的新資訊,
主打點應該就是電視畫面與攜帶版的互換機能,作一個統合。
這樣任何出在上頭的遊戲都可以轉換成掌上型帶著走,而不必做兩個版本。
這能力確實很威,也對家機廠商有很大的誘因。
(不過這樣就掃到掌機市場了,而且顯然還有個手機對手)
說到WiiU連結Upad的概念,
以前也有GC連動四台GBA的例子,
不過GC是家機,GBA是掌機,搞這個連動的難度不小。
WiiU連結Upad往前跨了一步,可是連任天堂自己也應用不多。
NS如果要延續這個路線應該要加上觸控才對。 (可是這樣就太貪心了... )
: 第三
: PS4跟PS4 Pro,除非你有火眼金睛,不然就是有4K螢幕,不然要看出差異很難
: 也就是硬體性能足夠滿足遊戲畫面所需,再上去就是加高解析度、高品質貼圖
: 除非有劃時代的畫面運算需求,需要超高的性能,不然NS的性能足以移植本世代遊戲
離順暢移植是有段距離啦,畢竟硬體數字就擺在那裡。
不過基本上可以移植多一點作品的話,
他的攜帶便利性會變得非常強勢。
(雖然說我是傳統家機派不會帶出去玩)
: 第四
: 掌家合一,這樣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一個是任天堂家機不強勢,一個是任天堂開發力要開發雙平台遊戲有點吃力
: 集中火力開發一台主機的遊戲,才能完全體現任天堂的完整體
這點我持不同看法,我不認為任天堂出NS是要解決自家開發問題。
因為NS目前資訊沒有觸控,也沒有3DS的3D(雖然是噱頭)
如果NS是拿來解決兩個問題,我會說他是放棄掌機獲得的市場。
可是任天堂也沒有說死,
他可以不管NS有無獲得掌上型廠商/高清廠商/玩家市場支持時抽退,
繼續出"官方定位的家機與掌機"。
(以下開始都是從廠商角度的思考:)
NDS/3DS 的觸控,以及低解析成本好撈錢的市佔讓SONY打不下,
在在都顯示高清太花錢需要有養父母的存在。
高清太花錢的問題任天堂自己也跑不掉,
為了養出XBX 和健壯的Zelda BW犧牲了不少。(從WiiU移到3ds的遊戲可以窺見)
(其他廠商也不必多說,FYK 以及最近SE為了賣跑車浪漫旅15代的醜態)
我在想任社的NS著眼點會不會重點在拉回三廠。
畢竟NS從公佈到現在,和Wii雙節棍和WiiU的Upad相比,實在是沒什麼亮點,
對玩家而言就只是個攜帶功能,
有人很愛攜帶但傳統家機市場並不介意這點,有遊戲比較重要。
這也是任社發布NS時股價下滑的原因,太平凡了。
從掌機廠商來說,我就是著眼在開發費低市場大才給你老任掌機捧場,
你要拉我上家機我可是百般的不願意(用低多邊形建模抗議)
我要的是可以低開發費又有噱頭可以搞到市場的機體。
對掌機廠商來說,NS是個問題。
可是從高清遊戲廠商角度來看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利用高清移植橫掃攜帶型,
PS4/XBOXone家機賺一次,轉化成掌機再賺。
尤其是歐美廠技術力弄出來的遊戲,
同樣的硬體,畫面技術卻完全屌打日廠。
任天堂可以利用這個優勢拉攏各家廠商進一步談遊戲合作。
這樣就不會出現Wii 和WiiU有很棒的玩法和噱頭,卻沒大廠遊戲支援的窘境。
有點類似當初微軟利用PC優勢拿XBOX切入一樣。
先求穩定的遊戲陣營再一步一步走。
......
不過說真的,對多主機的玩家而言,這種角度的想法真的看看笑笑就好。
--
: 基本上NS就看成是WiiU的三年後完全進化版本就好
: 第一
: WiiU的耗電量少,NS用的是ARM還考慮到掌機模式,耗電量也大不到哪
: 掌機模式720P、家機1080P,剛好是一半的解析度,家機模式只高一倍其實很合理
: NS的性能可以視作這三年低耗電的性能進化
: 第二
: WiiU Pad的概念之一,就是在客廳中執行小應用,但無法離開WiiU太遠導致沒人這麼作
: 於是 WiiU Pad + Wii U主機 = NS,也就是NS是WiiU的完全進化版本
如果未來沒有其他的新資訊,
主打點應該就是電視畫面與攜帶版的互換機能,作一個統合。
這樣任何出在上頭的遊戲都可以轉換成掌上型帶著走,而不必做兩個版本。
這能力確實很威,也對家機廠商有很大的誘因。
(不過這樣就掃到掌機市場了,而且顯然還有個手機對手)
說到WiiU連結Upad的概念,
以前也有GC連動四台GBA的例子,
不過GC是家機,GBA是掌機,搞這個連動的難度不小。
WiiU連結Upad往前跨了一步,可是連任天堂自己也應用不多。
NS如果要延續這個路線應該要加上觸控才對。 (可是這樣就太貪心了... )
: 第三
: PS4跟PS4 Pro,除非你有火眼金睛,不然就是有4K螢幕,不然要看出差異很難
: 也就是硬體性能足夠滿足遊戲畫面所需,再上去就是加高解析度、高品質貼圖
: 除非有劃時代的畫面運算需求,需要超高的性能,不然NS的性能足以移植本世代遊戲
離順暢移植是有段距離啦,畢竟硬體數字就擺在那裡。
不過基本上可以移植多一點作品的話,
他的攜帶便利性會變得非常強勢。
(雖然說我是傳統家機派不會帶出去玩)
: 第四
: 掌家合一,這樣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一個是任天堂家機不強勢,一個是任天堂開發力要開發雙平台遊戲有點吃力
: 集中火力開發一台主機的遊戲,才能完全體現任天堂的完整體
這點我持不同看法,我不認為任天堂出NS是要解決自家開發問題。
因為NS目前資訊沒有觸控,也沒有3DS的3D(雖然是噱頭)
如果NS是拿來解決兩個問題,我會說他是放棄掌機獲得的市場。
可是任天堂也沒有說死,
他可以不管NS有無獲得掌上型廠商/高清廠商/玩家市場支持時抽退,
繼續出"官方定位的家機與掌機"。
(以下開始都是從廠商角度的思考:)
NDS/3DS 的觸控,以及低解析成本好撈錢的市佔讓SONY打不下,
在在都顯示高清太花錢需要有養父母的存在。
高清太花錢的問題任天堂自己也跑不掉,
為了養出XBX 和健壯的Zelda BW犧牲了不少。(從WiiU移到3ds的遊戲可以窺見)
(其他廠商也不必多說,FYK 以及最近SE為了賣跑車浪漫旅15代的醜態)
我在想任社的NS著眼點會不會重點在拉回三廠。
畢竟NS從公佈到現在,和Wii雙節棍和WiiU的Upad相比,實在是沒什麼亮點,
對玩家而言就只是個攜帶功能,
有人很愛攜帶但傳統家機市場並不介意這點,有遊戲比較重要。
這也是任社發布NS時股價下滑的原因,太平凡了。
從掌機廠商來說,我就是著眼在開發費低市場大才給你老任掌機捧場,
你要拉我上家機我可是百般的不願意(用低多邊形建模抗議)
我要的是可以低開發費又有噱頭可以搞到市場的機體。
對掌機廠商來說,NS是個問題。
可是從高清遊戲廠商角度來看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利用高清移植橫掃攜帶型,
PS4/XBOXone家機賺一次,轉化成掌機再賺。
尤其是歐美廠技術力弄出來的遊戲,
同樣的硬體,畫面技術卻完全屌打日廠。
任天堂可以利用這個優勢拉攏各家廠商進一步談遊戲合作。
這樣就不會出現Wii 和WiiU有很棒的玩法和噱頭,卻沒大廠遊戲支援的窘境。
有點類似當初微軟利用PC優勢拿XBOX切入一樣。
先求穩定的遊戲陣營再一步一步走。
......
不過說真的,對多主機的玩家而言,這種角度的想法真的看看笑笑就好。
--
Tags:
Switch
All Comments
By James
at 2016-12-22T15:57
at 2016-12-22T15:57
By Robert
at 2016-12-25T18:07
at 2016-12-25T18:0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12-30T01:00
at 2016-12-30T01:00
By Margaret
at 2017-01-01T17:09
at 2017-01-01T17:09
By Damian
at 2017-01-03T12:55
at 2017-01-03T12:55
By Frederic
at 2017-01-08T12:48
at 2017-01-08T12:48
By Isla
at 2017-01-11T17:54
at 2017-01-11T17:54
By Olive
at 2017-01-16T06:26
at 2017-01-16T06:26
By Franklin
at 2017-01-17T10:38
at 2017-01-17T10:38
By Mary
at 2017-01-20T11:57
at 2017-01-20T11:57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1-24T01:01
at 2017-01-24T01:01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1-24T08:39
at 2017-01-24T08:39
By Christine
at 2017-01-29T05:25
at 2017-01-29T05:25
By Jack
at 2017-01-31T09:40
at 2017-01-31T09:40
By Regina
at 2017-02-01T05:47
at 2017-02-01T05:47
By Emily
at 2017-02-04T06:08
at 2017-02-04T06:08
By Sierra Rose
at 2017-02-07T07:33
at 2017-02-07T07:33
By Bennie
at 2017-02-08T20:51
at 2017-02-08T20:51
By Harry
at 2017-02-12T22:00
at 2017-02-12T22:00
By Dorothy
at 2017-02-14T03:45
at 2017-02-14T03:45
By Dorothy
at 2017-02-15T15:38
at 2017-02-15T15:38
By Ethan
at 2017-02-20T03:02
at 2017-02-20T03:02
By Lauren
at 2017-02-20T18:46
at 2017-02-20T18:46
Related Posts
勇者鬥惡龍11 確定會在 Switch 上發售
By Doris
at 2016-12-19T18:45
at 2016-12-19T18:45
有請瑪車WII高手
By Belly
at 2016-12-18T14:26
at 2016-12-18T14:26
NS的Dock希望能作到類WiiU Pad的功能
By George
at 2016-12-18T13:54
at 2016-12-18T13:54
與Switch有關的專利註冊
By Agnes
at 2016-12-16T16:30
at 2016-12-16T16:30
林克滑雪
By Ingrid
at 2016-12-16T02:29
at 2016-12-16T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