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魔法牌 (7) - 魔法風雲會

By Necoo
at 2011-04-03T05:06
at 2011-04-03T05:06
Table of Contents
(7)
2001年2月台北世貿資訊展,《中國魔法牌》年度總決賽,也是《中國魔法牌》的巔峰之
戰。因為,我們都可想而知:這麼多獎金應該是先前敲定的,而遊戲銷售表現若不如預期
,智冠便不可能再拿出這麼多經費來給這個團隊辦比賽了。
我當時所組的妖快攻套牌,內容究竟如何?如果官方網站「黃道之龍」還存在的話,大家
一查就可以看到;但這個網站消失了,所以我只好又把袋子拿出來翻了一下……應該還在
吧?
嘿,真的還在──MTG與中國魔法牌通用的粉紅色塑膠卡套盒,背面還貼著比賽時他們發
的識別貼紙,印著「黃道之龍」中英文,還有紅色麥克筆寫下的我的選手編號:1號。不
知道這張1號貼紙可以給這副套牌增加多少文物價值。
打開來看──怎麼裡面還夾了幾張沒裝套子的獸屬性牌,還有四張日後第三系列的R卡?
我在這場決賽後就沒再玩了啊?且不管,大家都知道重點是牌組內容。牌都還整理得滿整
齊的,同樣的放在一起;可是,我分不出哪些是正編、哪些是備牌,還有哪些是以上皆非
的備用牌了……
這裡只能把雜牌剔掉,列出這1號卡盒(命名了命名了,這件文物有名字了,而且是有歷
史學位的本主命名的,喔耶)之中的所有卡牌。先補充基本知識:比賽套牌,水晶牌庫至
少15張,主牌庫至少35張,無上限;備牌為12張(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1號卡盒內有
:
水晶:
紅水晶 14
甲殼水晶 3
通靈水晶 3 共20張
靈體:
小妖 3
王變─王天君(封) 3
蜂魅 3
釣叟 2
巨僧 1
太公望(封) 2
金修羅 3
王魔(封) 2 共19張
陣法:
火陣 3
木人陣 3 共6張
招術:
幻魅妖球 3
妖魂衝霄 2
迷天花障 3
妖火(封) 3 共11張
法寶:
禁鞭(封) 2
萬魂幡 3
九龍神火罩(封) 2 共8張
陷阱:
惡意陷害(封) 2
洞燭先機 3 共5張
最強牌「禁鞭」和也很能打的3點3/3康康人「太公望」只各2張,或許是因為戰後回到卡
本裡面了,這等強牌我應該是都有放滿的,但也可能我真的只有放2張,因為上列主牌庫
共47張,恰是35與12的和。水晶我應該就是為考量基本水晶與特殊水晶比例而放了20張,
不然若紅水晶比例過小,起手2-3張水晶(開局抽的7張牌可自由決定抽幾張水晶)沒一個
紅的就糗了。
這些牌都是什麼牌,請各位朋友自去對照卡表;我把屬於《封神演義》系列的都夾註一個
(封)字以便檢索。這裡再貼一次網址:
http://sites.google.com/site/arcanedragons/ka-biao
看著這件文物,我的記憶回來了一些:是的,我的確在總決賽前參加過幾次小比賽,因為
這幾張就是看別人所組的妖快攻厲害,才放進去的;同是2RR(兩點靈力放,須有兩點妖
靈氣),2/3可擋兩隻的「釣叟」比3/2不能擋的「豬僮」好用,畢竟大家都打生物戰就不
能只顧攻擊;3 點叫2/2的「金修羅」可移除墳場內生物牌得+2/+0,關鍵時刻有用,但也
不過強,難得設計得如此平衡,我好像被這張打敗過一次,所以放個1張;指定區域所有
靈體+2/+1的3點招術「妖魂衝霄」曾讓我逆轉勝了一局,但正編好像只放了1張;「迷天
花障」(所有靈體這回合不造成過招傷害,對手所有靈體在他的下個聚氣階段不得聚氣)
在這妖獸大戰的環境裡是個大招,我用它陰過人也被陰過;有幾近「反獸保護」的王魔必
是在備牌裡(但好像並未發揮過作用);看到「木人陣」才想到「火陣」並非唯一實用的
陣法,它可以一點叫一個2/2,不考慮一回合只能蓋一張牌(陣法、陷阱出手時是蓋牌,
發動再翻面;一回只能架設一個但可發動多個)的話比小妖還強一些;「萬魂幡」大家都
放,常常演變成削血大戰;「洞燭先機」是康法寶、陷阱的陷阱牌,在這環境中必定有用
,也幾乎是大家都放……「九龍神火罩」當屬備牌,以防對手也出可以分散燒5點的「妖
火」或「不分敵我」等傷害性掃場牌……我不放「不分敵我」應該是因為自己也主打小隻
,只須正面硬幹,有障礙就用燒牌或禁鞭排除……「惡意陷害」應該也是備牌,忘了有沒
有用到過……
總之,這副妖快攻很簡單,非常標準,有生物有燒,再配一點殺招、控制、康牌;打起來
也很簡單,在快和穩之間把握平衡,留一點後手,別一下全被掃掉就是了。
總決賽一共多少人參賽?我都忘了,好在剛剛一查,終於搜出重要史料:當年歐陽斌貼的
比賽資訊──
發信人: oyb (實習醫生) 看板: cardgame
日期: Thu Feb 1 17:48:52 2001
標題: [中國魔法牌]2/10-13台北多媒體展中國魔法牌活動
●2/10-13台北多媒體資訊展中國魔法牌活動訊息
以下活動地點在台北世貿廣場多媒體展黃道之龍展示場地舉行
◆黃道之龍積分認證標準賽、輪抽賽
時間:2/10-2/13 每日早上10點、下午1點舉行。
比賽方式:依黃道之龍標準、輪抽比賽規定舉辦。每場4人參賽。
報名費:標準賽50元,輪抽賽200元。
獎品:標準賽 第一名 限量金卡增強包1包,天子傳奇增強包1包。
第二名 限量金卡增強包1包。第三、四名 基本水晶金卡1張
輪抽賽 第一、二名 限量金卡增強包1包。第三、四名 基本水晶金卡1張
◆中國魔法牌名人邀請賽
時間:2/11 中午12點開始。
受邀人:黃道之龍積分前16強、試煉法師、各公會會長或代表。由以上名單中邀請
16人參賽。
比賽方式:金卡增強包3包加封神演義增強包2包進行現開賽,共比四場,其餘按規
定辦理。
報名費:免費。
獎品:受邀參賽者均贈送〔五色黃牛〕金卡一張、〔封神榜〕金卡一張。
第一名 雙尖水晶金卡一套、封神演義雙靈氣水晶金卡一套、獎金五千元。
第二名 雙尖水晶金卡3張、封神演義雙靈氣水晶金卡3張、獎金三千元。
第三、四名 雙尖水晶金卡1張、封神演義雙靈氣水晶金卡1張、獎金一千
元。
第五-八名 雙尖水晶金卡1張。
◆台灣大賽八強總決賽
時間:2/12 中午12點開始。
參賽者:胡又天、黃信淳、鄭東弘、翁承榆、鄭丞恩、江志浩、吳健民、孫麒智。
(按預賽名次排列)黃道之龍獎全額補助以上八位參賽者之交通費用。
比賽方式:採三場瑞士制配對。
獎品:第一名獎金八萬元。第二名獎金四萬元。第三、四名獎金二萬元。第五-八名
獎金一萬元。
嗯,我是預賽第一名,所以我之前是有打過很多場的。我這1號是抽到的還是排的?忘了
。這是一個好號碼,第一名的威名畢竟可給對手一點精神壓力。當然,對上MTG轉來的職
業玩家(上列八人中有幾位屬之?大家認認看)就不管用了,因為情況會變成我怕他,而
不是他怕我。我只能憑藉理性控制,或道家心法,或再加上一點名校生的虛榮(嗯,我玩
得沒你精,但我書讀得比你好──這真是惹人討厭的附庸社會主流價值的精神建設法啊。
能用這招的朋友在心理想想就好,別表露出來),以在氣勢上作到不落人下。
前戲扯這麼多,該講正式比賽情況了。我第一場對上預賽第八名,「大智」孫麒智,有名
的冠軍級MTG職業玩家,他打中大隻的獸系。我輸了。
細節忘了,但我是一路被壓著打,一方面手風不順,一方面牌組被剋,而備牌的應對也不
夠。妖快攻雖快,但若不順或對方擋了下來,到對手能出得比你大隻時,你只能一換一、
多換一,最好也不過一換二(因為他會留後手,不會讓你一次掃場掃光),就要陷入劣勢
;雖然大家都沒有增加手牌優勢(如抽牌)的牌,但耗下去小隻是耗不贏的。先前我的妖
快攻沒出現這種敗象,因為我夠快、對手不夠快;現在遇到法力曲線布置得更完善的獸系
套牌,就只能碰運氣。兩方運氣相等的話,妖快攻可能仍略遜一籌,何況這場他的運氣、
技術都比我強。
中大隻獸系打些什麼呢?除了本體夠強的打手如花斑豹、雲龍(5點5/6飛行不能阻擋),
就是變巨類和「呼朋引伴」(4G施放:奉獻一隻靈體=從你的主牌庫中找一張獸屬性靈體
牌進入祭壇由你控制,重洗你的主牌庫。──這是決定獸系有得打一張強力U卡)之類招
術。《天子傳奇》時獸系以群攻獸搭配呼朋引伴、雲龍居多,到《封神演義》掃場牌太多
,群攻的小隻也容易被妖快攻剋,所以改放中大隻。控制上也有屍地蜈蚣、龍龜哀嚎等一
兼二顧的好牌,何況還有大家都能用的陷阱、法寶,環境內大概也就只有同型套牌或妖快
攻能一拚了。
第二、三場的戰況我都忘了,只記得應該是打出前四名後,四強再作一次循環戰。我還是
打入了四強,二戰大智,再敗。另外兩場對到誰也忘了,對手牌組似是一妖一獸,妖也是
和我大同小異的快攻,我靠妖魂衝霄贏了關鍵的一局。
最後的戰果是──有三個人2勝1負,一個人3敗穩坐殿軍,那個人不是我。這樣就要比前
三名的預賽戰績(還是用什麼規則決定?還是再加賽?忘了),結果,孫麒智奪冠,而我
和另外一位選手的戰績,怎麼比都是相等,只好共居亞軍,平分二、三名獎金,一人三萬
。
然後,頒獎、拍照……我已忘了那時的情景、心情,也忘了有沒有公會同仁來觀戰,陳暐
有來嗎?……只記得那幾位MTG職業玩家聚在一起談笑,我跟他們不熟,也沒去攀談,只
想到他們頂的「獵人公會」名號,又想到以前聽誰抱怨過的:「這些人本來也沒在玩我們
這個,就跑過來拿獎金。」不禁也有了些牴觸的惡感。但回頭一想,我不也是看準獎金才
從 MTG轉過來的嗎?而我這年除了欺人不會,撈了幾筆獎金外,對這遊戲又有什麼貢獻
呢?我對中國魔法牌設計的不平衡頗有些見解,也想過幾回「如果我來作,該怎麼設計」
,但和歐陽斌見面幾次算熟了,卻也從未提出建言與他討論過。我根本沒有發展出那位抱
怨者那樣對這遊戲的「認同」(當然他也可能只是以新手的心態在酸一下),本質上和這
群獵人也一樣,只是來得較早,又能有什麼立場去厭惡人家?想到這裡,也就作罷了。
走出世貿,時間是傍晚(這不是記憶,是計算:中午開打,一定要打到五、六點的)搭上
公車就回家;明天還要去學校自習、準備申請入學(這檔事我就有寫文章記錄下來)。
在此之後,我就再也沒參加過中國魔法牌的比賽了,只上網時會去看一下為數甚少的相關
訊息;如果有相關討論我也很有興趣去看,甚至參加的,但就沒看過幾篇。留存至今的中
山大學美麗之島cardgame板尚有許多史料,有興趣的朋友可去爬文。
不久,黃道之龍又公布了中國魔法牌的第三系列名稱──《時間之輪》(The Wheel of
Time),這是Robert Jordan所著作的一系列奇幻小說。這實在令人費解。記得我最後一次
看到歐陽斌時就問他:「怎麼中國魔法牌卻來搞個西方的故事?」只見他笑一笑說:「多
元化。」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就不講了。不過,同是KKCity奇幻修士會的站友,我對個
中緣由還是能推出個大概的吧。
初,1980年代末,隨著美式RPG電腦遊戲的引進(大多由智冠科技翻版),培養出了台灣
第一批曉得西方奇幻文化的年輕玩家;1991年朱學恒學長在《軟體世界》雜誌撰文介紹《
魔戒》,1993年林偉甫在《電腦玩家》連載《傳說紀元》轟動一時(但是下面接著出個遊
戲就沒有了);1995年第三波《新遊戲時代》雜誌也辦奇幻文學獎;又於1996年推出《龍
槍編年史》小說中譯本;風氣漸開後,1998年,新一代旗手灰鷹Grawhawk開始大批引介西
方奇幻文學,《時間之輪》就是許多同好都推薦的大作。然後就是1999年《哈利波特》的
橫掃全球,及2001年底《魔戒》電影之終教風氣大開了。然而在2001年2月時,除了玩電
腦遊戲的,還有少數讀西洋文學的,一般台灣讀者大概也還只知道童話故事與哈利波特。
(所以《魔戒》前傳和《哈利波特》一開始都是被出版社定位為童書的,那些大人沒玩
RPG,不懂。)
中國魔法牌的製作小組,肯定也是在這十年的遊戲歲月中練出了奇幻的親和性(affinity)
與英文能力,才能讀到尚無改編遊戲、更沒有中譯本的《時間之輪》。我不知道的是為什
麼他們就能把這小說作成中國魔法牌推出,公司不管這種搭配的突兀嗎?又版權上沒問題
嗎?
不管怎樣,這些不是我的問題。高三下學期,我申請入學沒上,回去準備聯考,打牌也回
去跟MTG《大戰役》的第二、第三系列,但當然玩得少了。考完最後一屆聯考(之後改成
指考,換湯不換藥),上了大學,我也沒去參加打魔法牌的社團,只偶爾還去打打MTG的
售前現開;中國魔法牌方面,其比賽獎金好像愈來愈縮水了(詳情可爬文),第三系列開
始正式推出六角戰棋規則,據說變化比先前的標準賽更多,但我也已無心探究;奇幻文學
,看了幾部,也算不得什麼達人;單機電腦遊戲,《異域鎮魂曲》真好,《柏德之門二》
買了中文版打到一半就沒繼續;線上遊戲,我就停留在文字MUD時代,那些網遊還是留給
別人去耗時間吧……也就《魔獸爭霸三》的DOTA有從原版、EX一直打到現在的Allstars。
我到大三、大四好像還偶爾上站看看自己總排名仍在第三,也看到歐陽斌發文說MTG這一
系列出了一張「八陣圖」……有時候也想,我寫了那麼多記錄高中生活的文章,卻沒提到
魔法牌,應該補寫一兩篇,尤其中國魔法牌。但想著想著,卻也一直沒寫。
就這樣過了十年,到現在,將要出清舊物,再一翻查,才知道中國魔法牌還有出第四系列
《水滸傳》,然後就消失了。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Tags:
魔法風雲會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11-04-05T07:58
at 2011-04-05T07:58

By Callum
at 2011-04-08T16:16
at 2011-04-08T16:16

By Ida
at 2011-04-09T14:09
at 2011-04-09T14:09

By Harry
at 2011-04-10T15:21
at 2011-04-10T15:21

By Valerie
at 2011-04-13T16:20
at 2011-04-13T16:20

By Rae
at 2011-04-16T01:50
at 2011-04-16T01:50

By Zenobia
at 2011-04-16T06:56
at 2011-04-16T06:5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4-19T18:44
at 2011-04-19T18:44

By Gary
at 2011-04-21T12:49
at 2011-04-21T12:49

By Linda
at 2011-04-21T22:34
at 2011-04-21T22:3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4-23T17:45
at 2011-04-23T17:45

By Ivy
at 2011-04-28T10:07
at 2011-04-28T10:07

By Ethan
at 2011-04-28T17:47
at 2011-04-28T17:47

By Bethany
at 2011-04-30T12:06
at 2011-04-30T12:06

By Yedda
at 2011-05-02T02:16
at 2011-05-02T02:16

By Bennie
at 2011-05-06T21:52
at 2011-05-06T21:52

By Daniel
at 2011-05-08T22:23
at 2011-05-08T22:23

By Michael
at 2011-05-10T06:33
at 2011-05-10T06:33

By Victoria
at 2011-05-11T07:11
at 2011-05-11T07:11
Related Posts
魔法力曲線

By Elizabeth
at 2011-04-03T00:04
at 2011-04-03T00:04
宜蘭打牌4/3

By Jacob
at 2011-04-02T23:44
at 2011-04-02T23:44
組裝振翼機

By John
at 2011-04-02T21:10
at 2011-04-02T21:10
鏡映品與進場效應

By Kumar
at 2011-04-02T17:47
at 2011-04-02T17:47
四月艾客米週六構築賽 @ 艾客米公館

By Callum
at 2011-04-02T17:24
at 2011-04-02T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