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戰心得 - 桌遊

By Noah
at 2010-10-03T00:19
at 2010-10-03T00:19
Table of Contents
自從第一次玩李宗仁被打爆之後
對李宗仁便產生了非常強大的怨念
看著牌庫裡滿滿的爛牌,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把李宗仁給玩強呢?
下面是測試過三場之後得到的結論
先講一些基本的東西
1.這個遊戲是非常強調攻擊的遊戲
基本上攻擊有兩大好處,能攻擊就儘量攻擊
a.換手牌,可以將手上的廢牌迅速用掉,更換成新的牌
b.消耗兵力,攻方可以丟兩顆骰子,由期望值來看在初期士氣相差不遠時
幾乎都可以消耗一點差距,加上很多地形又都是平原
2.儘量不要撤退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每一個token有四點兵力值可以消耗,如果不是最後一點
就不要撤退,掌握好每一個推進的據點,如果輕易撤退的話,雙方就會陷入僵持的狀態
你進攻他撤退,他進攻你撤退,這樣只是在消耗回合數而已,拖下來對反蔣方十分不利
特別是李宗仁就會被卡死在老家
一般我會撤退只有兩種狀況
a.撤退當前進
李宗仁有時可以利用這個推進到贛縣
b.在死一點就會被拿掉token,而那隻token又正好是進攻據點或鐵甲車
3.token的數量不代表什麼
一隻token其實也只有一點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士氣(和骰運XD)
token的意義在於進攻據點的確立
接下來談談反蔣軍的卡牌
這邊要談的其實不多,因為每次抽到的不同
只有一兩點要把握
1.儘量用光你的手牌,手牌的流動性越高越有利(有點像是廢話)
2.一般而言我都會選擇犧牲反蔣軍的派遣命令,一方面是很難做到,一方面是捨不得浪費
僅有的兩個動作
3.善用那些可以免費攻擊的卡片,因為反蔣軍的動作只有兩個,其實相當有限,某種程度
比加士氣更重要
反蔣軍的進攻模式
基本上我覺得這裡是最重要的
1.李宗仁部分
綱領:快速進攻
基本上李宗仁只要龜在家裡就一定會死,如果起始手牌有能快速移動的牌最好了
如薛岳、李宗仁、張發奎。
第一回合先把桂平的兩隻部隊移到梧州進攻曲江,這時敵人有十之八九會撤退
這時有兩種狀況
a.撤到衡陽或廣州
這是最好的狀況,因為接下來被打的時候可以順勢退到贛縣賺了一步,之後再進攻
南昌,這時就會需要把那隻token吃下來,然後上九江就可以壓武漢或南京了,這時
何應欽完全無法從長沙或岳陽支援
能的話最好是兩隻一起行動,正常的話應該會被拿掉一個token
b.退贛縣或死守曲江
這時阻力會比較大,還要提防長沙的增援,敵軍token一多就難推進了,這時就要取
決於隊友對武漢的壓力
廢話講了這麼多,簡單說就是建議走曲江上九江,路上遭遇的token比較少,推進
容易,走衡陽等於要一路跟著何應欽撤退武漢,沒有多大意義,不如直接打武漢
如果進攻的那兩隻都被拔掉了,就專心守好老家,等做好桂平任務拿到第四隻再說
基本上骰運不要太差的話,一定可以在自己掉一隻之前拿掉何應欽一個token,
因為你的兵力值比他多1
2.閻錫山部分
綱領:鐵甲車遠調
看地圖鐵甲車的部分似乎離蔣中正較近,剛開始玩都會習慣進攻濟南,但是蔣中正那一
條路線實在是太硬了,不可能打下來,比較好的做法是將他調到武勝關,增加攻武漢的
戰力,別看那麼遠,鐵甲車一次走三步,偃城一回合就到了
所以第一回合的重點在於將鐵甲車移到偃城,接下來就只要猛攻武勝關,下武漢就可以
老家兵那麼多,老蔣根本打不到太原的
3.馮玉祥部分
綱領:進攻偃城
其實跟閻錫山差不多,不過要配合一隻騎兵,這樣抽到馮玉祥時可以大爆發
基本上這兩個人的進攻重點在於武勝關,妳給武勝關的壓力越大,何應欽回防的就越快
李宗仁就越容易打上去,當佔到武勝關和九江時,一回合就可以打三次,武漢很快就破了
用這樣的戰法和室友測試了三次,都獲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一次甚至李宗仁才攻到南昌
何應欽就死到只剩下廣州部隊了
上面基本上忽略掉卡牌的部分,其實還有相當大的變數
希望其他板友也能分享一下自己習慣的路線,特別是中央軍的
目前還沒有花時間去想中央軍的打法(沒辦法,第一場慘敗的怨念太深了,全滅啊!)
最後特別要感謝chenglap大,你的文章給了我很多啟發
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是我這個桌遊閱歷不深的人想不出來的
也希望大家要多玩玩中原大戰啊!這真的是個國產的好遊戲!
--
對李宗仁便產生了非常強大的怨念
看著牌庫裡滿滿的爛牌,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把李宗仁給玩強呢?
下面是測試過三場之後得到的結論
先講一些基本的東西
1.這個遊戲是非常強調攻擊的遊戲
基本上攻擊有兩大好處,能攻擊就儘量攻擊
a.換手牌,可以將手上的廢牌迅速用掉,更換成新的牌
b.消耗兵力,攻方可以丟兩顆骰子,由期望值來看在初期士氣相差不遠時
幾乎都可以消耗一點差距,加上很多地形又都是平原
2.儘量不要撤退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每一個token有四點兵力值可以消耗,如果不是最後一點
就不要撤退,掌握好每一個推進的據點,如果輕易撤退的話,雙方就會陷入僵持的狀態
你進攻他撤退,他進攻你撤退,這樣只是在消耗回合數而已,拖下來對反蔣方十分不利
特別是李宗仁就會被卡死在老家
一般我會撤退只有兩種狀況
a.撤退當前進
李宗仁有時可以利用這個推進到贛縣
b.在死一點就會被拿掉token,而那隻token又正好是進攻據點或鐵甲車
3.token的數量不代表什麼
一隻token其實也只有一點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士氣(和骰運XD)
token的意義在於進攻據點的確立
接下來談談反蔣軍的卡牌
這邊要談的其實不多,因為每次抽到的不同
只有一兩點要把握
1.儘量用光你的手牌,手牌的流動性越高越有利(有點像是廢話)
2.一般而言我都會選擇犧牲反蔣軍的派遣命令,一方面是很難做到,一方面是捨不得浪費
僅有的兩個動作
3.善用那些可以免費攻擊的卡片,因為反蔣軍的動作只有兩個,其實相當有限,某種程度
比加士氣更重要
反蔣軍的進攻模式
基本上我覺得這裡是最重要的
1.李宗仁部分
綱領:快速進攻
基本上李宗仁只要龜在家裡就一定會死,如果起始手牌有能快速移動的牌最好了
如薛岳、李宗仁、張發奎。
第一回合先把桂平的兩隻部隊移到梧州進攻曲江,這時敵人有十之八九會撤退
這時有兩種狀況
a.撤到衡陽或廣州
這是最好的狀況,因為接下來被打的時候可以順勢退到贛縣賺了一步,之後再進攻
南昌,這時就會需要把那隻token吃下來,然後上九江就可以壓武漢或南京了,這時
何應欽完全無法從長沙或岳陽支援
能的話最好是兩隻一起行動,正常的話應該會被拿掉一個token
b.退贛縣或死守曲江
這時阻力會比較大,還要提防長沙的增援,敵軍token一多就難推進了,這時就要取
決於隊友對武漢的壓力
廢話講了這麼多,簡單說就是建議走曲江上九江,路上遭遇的token比較少,推進
容易,走衡陽等於要一路跟著何應欽撤退武漢,沒有多大意義,不如直接打武漢
如果進攻的那兩隻都被拔掉了,就專心守好老家,等做好桂平任務拿到第四隻再說
基本上骰運不要太差的話,一定可以在自己掉一隻之前拿掉何應欽一個token,
因為你的兵力值比他多1
2.閻錫山部分
綱領:鐵甲車遠調
看地圖鐵甲車的部分似乎離蔣中正較近,剛開始玩都會習慣進攻濟南,但是蔣中正那一
條路線實在是太硬了,不可能打下來,比較好的做法是將他調到武勝關,增加攻武漢的
戰力,別看那麼遠,鐵甲車一次走三步,偃城一回合就到了
所以第一回合的重點在於將鐵甲車移到偃城,接下來就只要猛攻武勝關,下武漢就可以
老家兵那麼多,老蔣根本打不到太原的
3.馮玉祥部分
綱領:進攻偃城
其實跟閻錫山差不多,不過要配合一隻騎兵,這樣抽到馮玉祥時可以大爆發
基本上這兩個人的進攻重點在於武勝關,妳給武勝關的壓力越大,何應欽回防的就越快
李宗仁就越容易打上去,當佔到武勝關和九江時,一回合就可以打三次,武漢很快就破了
用這樣的戰法和室友測試了三次,都獲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一次甚至李宗仁才攻到南昌
何應欽就死到只剩下廣州部隊了
上面基本上忽略掉卡牌的部分,其實還有相當大的變數
希望其他板友也能分享一下自己習慣的路線,特別是中央軍的
目前還沒有花時間去想中央軍的打法(沒辦法,第一場慘敗的怨念太深了,全滅啊!)
最後特別要感謝chenglap大,你的文章給了我很多啟發
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是我這個桌遊閱歷不深的人想不出來的
也希望大家要多玩玩中原大戰啊!這真的是個國產的好遊戲!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0-10-03T15:17
at 2010-10-03T15:17

By Dora
at 2010-10-07T17:30
at 2010-10-07T17:30

By Isabella
at 2010-10-10T05:37
at 2010-10-10T05:37

By Agatha
at 2010-10-10T23:58
at 2010-10-10T23:58

By Hedwig
at 2010-10-13T02:08
at 2010-10-13T02:08

By Linda
at 2010-10-17T21:06
at 2010-10-17T21:06
Related Posts
Small World - Be not Afraid

By Heather
at 2010-09-30T12:32
at 2010-09-30T12:32
阿蒙神(Amun-Re)遊戲介紹

By Andy
at 2010-09-30T12:11
at 2010-09-30T12:11
山中小屋2010 (完整圖文開箱)

By Bethany
at 2010-09-29T18:57
at 2010-09-29T18:57
山中小屋開箱分享~

By Hazel
at 2010-09-29T15:52
at 2010-09-29T15:52
雷霆之石基本規則一問

By Damian
at 2010-09-27T22:23
at 2010-09-27T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