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鋼彈G世代3D》影音評論 - NDS

By Dora
at 2011-12-29T12:23
at 2011-12-29T12:2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PlayStation 看板 #1E--g4Ie ]
作者: Inhotep (嶄新世界) 看板: PlayStation
標題: [情報] 《SD鋼彈G世代3D》影音評論
時間: Thu Dec 29 12:20:17 20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RUzNc1oPJOM
編輯:蝸牛
由你親眼見證鋼彈的歷史吧!
《SD鋼彈G世代》新作登上3DS平臺,全3D化的戰場,等著玩家來一一挑戰。
3D部分景深十分明顯,不管是宇宙場景或是地球場景都可看出深邃的景深,
但機體卻是2D圖,遠看尚可,但近距離特寫時就可看出背景與機體的突兀。
機體攻擊的特效相當用心,每架機體都有各自不同的招式,
每位角色的特寫也都有兩到三張,為戰鬥動畫帶來更多的期待與新鮮感。
戰鬥中會依照駕駛員不同,而搭配不同的戰鬥音樂。
語音只有戰鬥動畫中會出現,一般過場則是完全沒有語音,
與之前系列作中或多或少會插入一兩句特殊臺詞的情況不同,
在觀賞劇情時不免會覺得缺少了些什麼,且語音僅駕駛員有,
副駕駛是沒有語音也沒有插入畫面的,加上本作不少角色只能擔任副駕駛,
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本作完全利用按鈕操作,並沒有使用到觸控,由於3DS本身按鈕配置的關係,
玩久也許手部會感到不適。相較與系列作,機體開發與生產指令被簡化,
角色培育點數也給得較多,加上本作新增加的精神指令系統,
對於沒有接觸過系列作的新手玩家來說較容易入門,但玩習慣舊作的玩家,
可能就會覺得難度較低。
由於系列作都相當重視角色與機體等級,本作自然也不例外,
特別是當玩家想要開發特定機體時,需要不停地刷關卡,
提升機體等級以達到開發需求,會讓人感到機械作業,
但這部分的不耐感可藉由對開發機體的期待來抵消。
劇情上每關雖然都有各自的劇情,但當玩家達成「世代爆發」條件後,
劇情即變得毫無章法可言,但這為本系列作特有的系統,
也可說是給喜愛各種不同世代鋼彈玩家的大雜燴式劇情,即使看不懂日文,
也可以享受到各世代鋼彈那充滿魄力的戰鬥。
本作搭配通信官,在殖民地中擔任解說的任務,
隨著劇情進展也會取得新的通信官,可依個人喜好更換角色,
但由於沒語音加上解說內容都差不多,感覺有些雞肋。
本作收錄的人物與機體,相較於前幾作大幅縮水,
《閃光的哈薩威》與《SD鋼彈三國傳》等作品被完全刪除,
其他系列作品機體也都相對變少。
雖然官方說會透過本作新增的AR/QR掃瞄,讓玩家到店家掃瞄海報,
或是透過活動取得新機體,但這項活動目前日本尚未展開,
加上臺灣並未代理本作,取得新機體是難上加難,相對地降低了玩家遊玩的意願。
人物部分由於新增的容姿變更系統,等於是變相地刪減角色,
小隊組成的自由度降低,無法像前幾作一樣,讓玩家自由發揮。
本作整體表現不錯,3D景深相當清楚,操作也不會刻意刁難,
但是在人物與機體數量上差強人意,若是鋼彈的忠實愛好者可能會稍嫌不足。
不過若是想以此片來體驗《SD鋼彈》的世界,那麼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畫面:8
音響:7
操作:6
情節:7
耐完:5
總評:6 臨門一腳
--
所以蝸牛是鋼彈粉絲?(筆記)
--
作者: Inhotep (嶄新世界) 看板: PlayStation
標題: [情報] 《SD鋼彈G世代3D》影音評論
時間: Thu Dec 29 12:20:17 20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RUzNc1oPJOM
編輯:蝸牛
由你親眼見證鋼彈的歷史吧!
《SD鋼彈G世代》新作登上3DS平臺,全3D化的戰場,等著玩家來一一挑戰。
3D部分景深十分明顯,不管是宇宙場景或是地球場景都可看出深邃的景深,
但機體卻是2D圖,遠看尚可,但近距離特寫時就可看出背景與機體的突兀。
機體攻擊的特效相當用心,每架機體都有各自不同的招式,
每位角色的特寫也都有兩到三張,為戰鬥動畫帶來更多的期待與新鮮感。
戰鬥中會依照駕駛員不同,而搭配不同的戰鬥音樂。
語音只有戰鬥動畫中會出現,一般過場則是完全沒有語音,
與之前系列作中或多或少會插入一兩句特殊臺詞的情況不同,
在觀賞劇情時不免會覺得缺少了些什麼,且語音僅駕駛員有,
副駕駛是沒有語音也沒有插入畫面的,加上本作不少角色只能擔任副駕駛,
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本作完全利用按鈕操作,並沒有使用到觸控,由於3DS本身按鈕配置的關係,
玩久也許手部會感到不適。相較與系列作,機體開發與生產指令被簡化,
角色培育點數也給得較多,加上本作新增加的精神指令系統,
對於沒有接觸過系列作的新手玩家來說較容易入門,但玩習慣舊作的玩家,
可能就會覺得難度較低。
由於系列作都相當重視角色與機體等級,本作自然也不例外,
特別是當玩家想要開發特定機體時,需要不停地刷關卡,
提升機體等級以達到開發需求,會讓人感到機械作業,
但這部分的不耐感可藉由對開發機體的期待來抵消。
劇情上每關雖然都有各自的劇情,但當玩家達成「世代爆發」條件後,
劇情即變得毫無章法可言,但這為本系列作特有的系統,
也可說是給喜愛各種不同世代鋼彈玩家的大雜燴式劇情,即使看不懂日文,
也可以享受到各世代鋼彈那充滿魄力的戰鬥。
本作搭配通信官,在殖民地中擔任解說的任務,
隨著劇情進展也會取得新的通信官,可依個人喜好更換角色,
但由於沒語音加上解說內容都差不多,感覺有些雞肋。
本作收錄的人物與機體,相較於前幾作大幅縮水,
《閃光的哈薩威》與《SD鋼彈三國傳》等作品被完全刪除,
其他系列作品機體也都相對變少。
雖然官方說會透過本作新增的AR/QR掃瞄,讓玩家到店家掃瞄海報,
或是透過活動取得新機體,但這項活動目前日本尚未展開,
加上臺灣並未代理本作,取得新機體是難上加難,相對地降低了玩家遊玩的意願。
人物部分由於新增的容姿變更系統,等於是變相地刪減角色,
小隊組成的自由度降低,無法像前幾作一樣,讓玩家自由發揮。
本作整體表現不錯,3D景深相當清楚,操作也不會刻意刁難,
但是在人物與機體數量上差強人意,若是鋼彈的忠實愛好者可能會稍嫌不足。
不過若是想以此片來體驗《SD鋼彈》的世界,那麼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畫面:8
音響:7
操作:6
情節:7
耐完:5
總評:6 臨門一腳
--
所以蝸牛是鋼彈粉絲?(筆記)
--
Tags:
NDS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1-12-29T22:31
at 2011-12-29T22:31

By Mia
at 2011-12-30T16:50
at 2011-12-30T16:50

By Regina
at 2012-01-04T08:34
at 2012-01-04T08:34

By Zanna
at 2012-01-04T20:27
at 2012-01-04T20:27

By Anonymous
at 2012-01-07T01:15
at 2012-01-07T01:15

By Zora
at 2012-01-11T01:33
at 2012-01-11T01:33

By Jacob
at 2012-01-12T22:43
at 2012-01-12T22:43

By Lauren
at 2012-01-15T10:30
at 2012-01-15T10:30

By Xanthe
at 2012-01-15T19:38
at 2012-01-15T19:38
Related Posts
FF節奏遊戲demo 試玩心得

By Frederic
at 2011-12-29T04:04
at 2011-12-29T04:04
3DS的使用者名稱...

By Leila
at 2011-12-29T03:11
at 2011-12-29T03:11
FF節奏遊戲demo 試玩心得

By Regina
at 2011-12-29T00:49
at 2011-12-29T00:49
請版友幫我看一下連線問題

By Oscar
at 2011-12-29T00:00
at 2011-12-29T00:00
ndsill再陪我繼續奮戰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12-28T23:38
at 2011-12-28T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