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冷戰熱鬥攻略網頁 - 桌遊

By Emily
at 2012-02-17T03:13
at 2012-02-17T03:13
Table of Contents
大意第二發~
http://twilightstrategy.com/2011/12/12/general-strategy-opening-setup/
一般策略:開局
雙方一開始都可以在歐洲放置影響力。(可空降)
蘇聯可以放置六點在東歐,美國可以放置七點在西歐。
**蘇聯**
蘇聯的標準開局是四點在東德、四點在波蘭、一點放在南斯拉夫。
很少有理由不這樣做。蘇聯超控制二個在後期因為事件顯得脆弱的戰略國。
放在南斯拉夫的一點提供你進佔義大利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進佔希臘。
有些人會把一點放在保加利亞,但這一點卻無法連進義大利。
另一種打法是,經濟互助理事會阱陷。蘇聯放三點在東德、四點在奧地利、
二點在南斯拉夫。頭條使用經濟互助理事會得到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的控制
(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華沙公約,但華沙在後期是很強力的牌)
在第一回合的第一個動作,你擁有加1的優勢可以重組西德和義大利。
對抗美國的標準起手,如果你成功的話,你可以透過一個動作,將美國
在歐洲的勢力完全殲滅。
然而,這一招同樣具有賭博性。不只你無法政變伊朗,這將使得美國
可以進入西亞,同時這招也很容易被美國的頭條所反制。例如叛逃者
、杜魯門、躲避和掩護,甚至包含馬歇爾計劃。
**美國**
標準的開局是四點在西德、三點在義大利。
你擁有在西歐最安全的二個戰略國,而且超控制義大利,將可以對抗
蘇聯頭條使用社會主義政府或蘇聯對義大利進行的政變。
如果你擁有馬歇爾計劃,並且打算頭條使用它。
那麼你可以如此開始:三點西德、二點義大利、一點希臘、一點土耳其。
你仍然擁有四點西德、三點義大利,但你擁有三分之二的關鍵非戰略國。
(同時這二個是蘇聯最有機會拿下的)。而這將導致蘇聯很難在歐洲佔優。
--
http://twilightstrategy.com/2011/12/12/general-strategy-opening-setup/
一般策略:開局
雙方一開始都可以在歐洲放置影響力。(可空降)
蘇聯可以放置六點在東歐,美國可以放置七點在西歐。
**蘇聯**
蘇聯的標準開局是四點在東德、四點在波蘭、一點放在南斯拉夫。
很少有理由不這樣做。蘇聯超控制二個在後期因為事件顯得脆弱的戰略國。
放在南斯拉夫的一點提供你進佔義大利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進佔希臘。
有些人會把一點放在保加利亞,但這一點卻無法連進義大利。
另一種打法是,經濟互助理事會阱陷。蘇聯放三點在東德、四點在奧地利、
二點在南斯拉夫。頭條使用經濟互助理事會得到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的控制
(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華沙公約,但華沙在後期是很強力的牌)
在第一回合的第一個動作,你擁有加1的優勢可以重組西德和義大利。
對抗美國的標準起手,如果你成功的話,你可以透過一個動作,將美國
在歐洲的勢力完全殲滅。
然而,這一招同樣具有賭博性。不只你無法政變伊朗,這將使得美國
可以進入西亞,同時這招也很容易被美國的頭條所反制。例如叛逃者
、杜魯門、躲避和掩護,甚至包含馬歇爾計劃。
**美國**
標準的開局是四點在西德、三點在義大利。
你擁有在西歐最安全的二個戰略國,而且超控制義大利,將可以對抗
蘇聯頭條使用社會主義政府或蘇聯對義大利進行的政變。
如果你擁有馬歇爾計劃,並且打算頭條使用它。
那麼你可以如此開始:三點西德、二點義大利、一點希臘、一點土耳其。
你仍然擁有四點西德、三點義大利,但你擁有三分之二的關鍵非戰略國。
(同時這二個是蘇聯最有機會拿下的)。而這將導致蘇聯很難在歐洲佔優。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12-02-19T08:30
at 2012-02-19T08:30

By Sandy
at 2012-02-19T14:26
at 2012-02-19T14:26

By Valerie
at 2012-02-23T09:56
at 2012-02-23T09:56

By Isla
at 2012-02-27T00:22
at 2012-02-27T00:22
Related Posts
冰與火之歌2012.02.12

By Joe
at 2012-02-17T03:00
at 2012-02-17T03:00
小手作貨物

By Hedwig
at 2012-02-17T01:57
at 2012-02-17T01:57
Sherlock私家偵探介紹

By Heather
at 2012-02-17T01:07
at 2012-02-17T01:07
The Adventures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2-16T23:11
at 2012-02-16T23:11
女僕之心3 心跳假期 卡片效果中文化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2-16T23:06
at 2012-02-16T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