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ris on facebook - 俄羅斯方塊
By Hardy
at 2011-08-08T01:20
at 2011-08-08T01:20
Table of Contents
臉書遊戲連結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_battle/
(熱門的"杯偷",支援連線對戰。)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friends/
(單人模式,但可以在看FB朋友與自己的錄影檔。)
維基百科說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tris
(1) Tetris 就是"俄羅斯方塊" 它已經是很古老的電子遊戲了~
但是只能是電子遊戲,因為它無法在現實生活中以實體物質運作進行
(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
(2) Tetris遊戲是有版權的 但是因為程式編寫很容易,所以有很多非官方版本
....甚至有時程式設計的課程,可能期末作業 就是要求寫出這個遊戲...
(3) Tetris 這個字,據說是發明者喜歡打網球,這個字是結合 "四"的字跟與"網球"
(網球的英文為tenis,發明者為前蘇聯科學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
(4) Tetris 這個遊戲跟任天堂很有淵源,可以說是任天堂的救命恩人....
任天堂公司曾經在公司一蹶不振的時候還砸下大錢買下 Tetris 的版權
但也因為這個遊戲出在GAMEBOY平台而東山再起~~
NDS上我花最多時間玩的遊戲 就是TETRIS了 ~~~
(5) 過去玩 Tetris 需要遊戲主機或電腦才可以玩,但由於雲端技術的發達
,只要直接連上網址,現在用瀏覽器也可以玩。
http://www.tetrisfriends.com/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_battle/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friends/
.....
(其他的網站還麻煩版友們幫忙提供囉,有看過闆友分享過^^)
嚴格來說還是需要電腦啦,建議大家選擇Chrome瀏覽器,比較順一點
下載網址 http://www.google.com/chrome/
(6) 目前最新官方版的Tetris 採用SRS系統 也就是Super rotaion system
這個系統允許了特殊的wall kick技巧,使得傳統的玩法發生了一些改變
.....簡單的說
就是可以利用方塊與牆壁互踢的特性,使原本不該發生的嵌入旋轉...成為可能...
系統還會特別為Perform此技巧的 Player 加分,
也就是會丟更多的 garbage Layer給你的對手,
由於只針對T方塊加分,所以又稱為T-spin技巧。
俄羅斯方塊的高手很多,但會Perform此技巧的玩家其實不多,
許多人甚至是連聽都沒有聽過這種技巧,不過本版神人很多。
與本人一樣 會使用此技巧 >///<
現在臉書上的俄羅斯方塊也是採用SRS系統 而且有錄影功能放在塗鴉牆上 ^0^
如果想知道T-spin 是什麼 可以點點版友們分享的的錄影記錄就可以
每次只要展現此技巧 畫面中央會有T 的旋轉特效...
畫面旁邊也會閃出" T-SPIN " 字樣
如果想學怎麼排T-SPIN 在下與眾多版友...可是有曾經詳細的研究過
依照自己的理解力 寫成了一些入門教材放在網路上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看
--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_battle/
(熱門的"杯偷",支援連線對戰。)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friends/
(單人模式,但可以在看FB朋友與自己的錄影檔。)
維基百科說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tris
(1) Tetris 就是"俄羅斯方塊" 它已經是很古老的電子遊戲了~
但是只能是電子遊戲,因為它無法在現實生活中以實體物質運作進行
(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
(2) Tetris遊戲是有版權的 但是因為程式編寫很容易,所以有很多非官方版本
....甚至有時程式設計的課程,可能期末作業 就是要求寫出這個遊戲...
(3) Tetris 這個字,據說是發明者喜歡打網球,這個字是結合 "四"的字跟與"網球"
(網球的英文為tenis,發明者為前蘇聯科學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
(4) Tetris 這個遊戲跟任天堂很有淵源,可以說是任天堂的救命恩人....
任天堂公司曾經在公司一蹶不振的時候還砸下大錢買下 Tetris 的版權
但也因為這個遊戲出在GAMEBOY平台而東山再起~~
NDS上我花最多時間玩的遊戲 就是TETRIS了 ~~~
(5) 過去玩 Tetris 需要遊戲主機或電腦才可以玩,但由於雲端技術的發達
,只要直接連上網址,現在用瀏覽器也可以玩。
http://www.tetrisfriends.com/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_battle/
http://apps.facebook.com/tetrisfriends/
.....
(其他的網站還麻煩版友們幫忙提供囉,有看過闆友分享過^^)
嚴格來說還是需要電腦啦,建議大家選擇Chrome瀏覽器,比較順一點
下載網址 http://www.google.com/chrome/
(6) 目前最新官方版的Tetris 採用SRS系統 也就是Super rotaion system
這個系統允許了特殊的wall kick技巧,使得傳統的玩法發生了一些改變
.....簡單的說
就是可以利用方塊與牆壁互踢的特性,使原本不該發生的嵌入旋轉...成為可能...
系統還會特別為Perform此技巧的 Player 加分,
也就是會丟更多的 garbage Layer給你的對手,
由於只針對T方塊加分,所以又稱為T-spin技巧。
俄羅斯方塊的高手很多,但會Perform此技巧的玩家其實不多,
許多人甚至是連聽都沒有聽過這種技巧,不過本版神人很多。
與本人一樣 會使用此技巧 >///<
現在臉書上的俄羅斯方塊也是採用SRS系統 而且有錄影功能放在塗鴉牆上 ^0^
如果想知道T-spin 是什麼 可以點點版友們分享的的錄影記錄就可以
每次只要展現此技巧 畫面中央會有T 的旋轉特效...
畫面旁邊也會閃出" T-SPIN " 字樣
如果想學怎麼排T-SPIN 在下與眾多版友...可是有曾經詳細的研究過
依照自己的理解力 寫成了一些入門教材放在網路上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看
--
Tags:
俄羅斯方塊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11-08-12T10:02
at 2011-08-12T10:02
By Madame
at 2011-08-15T19:55
at 2011-08-15T19:55
By Margaret
at 2011-08-17T21:00
at 2011-08-17T21:00
By Rebecca
at 2011-08-20T09:39
at 2011-08-20T09:39
By Odelette
at 2011-08-21T10:33
at 2011-08-21T10:33
By Delia
at 2011-08-21T16:06
at 2011-08-21T16:06
By Eden
at 2011-08-24T07:10
at 2011-08-24T07:10
By Adele
at 2011-08-27T02:01
at 2011-08-27T02:01
By Yedda
at 2011-08-28T23:09
at 2011-08-28T23:09
By Carol
at 2011-09-01T16:04
at 2011-09-01T16:04
By Rosalind
at 2011-09-02T21:47
at 2011-09-02T21:47
By Una
at 2011-09-04T13:20
at 2011-09-04T13:20
By Regina
at 2011-09-04T18:11
at 2011-09-04T18:11
By Agatha
at 2011-09-07T16:30
at 2011-09-07T16:30
By Isla
at 2011-09-11T14:49
at 2011-09-11T14:49
By Lydia
at 2011-09-16T04:46
at 2011-09-16T04:46
By John
at 2011-09-18T10:43
at 2011-09-18T10:43
By Wallis
at 2011-09-19T05:36
at 2011-09-19T05:36
By Enid
at 2011-09-22T12:56
at 2011-09-22T12:56
By Andrew
at 2011-09-23T14:35
at 2011-09-23T14:35
Related Posts
FB tetris battle的炸彈
By Brianna
at 2011-08-07T15:01
at 2011-08-07T15:01
DT砲開局接TD
By Jack
at 2011-08-07T14:53
at 2011-08-07T14:53
請問有人有Tetris Battle的手機遊戲嗎?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8-07T03:10
at 2011-08-07T03:10
Mini T-spin大全與方型坑洞改造理論
By Donna
at 2011-08-06T04:36
at 2011-08-06T04:36
The Love Love ㄣㄣ
By Genevieve
at 2011-08-06T04:30
at 2011-08-06T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