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O開箱+兩個小孩試玩 (影片+心得) - Switch

By Mia
at 2018-05-28T00:00
at 2018-05-2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在組裝LABO的時候,想起以前朋友講的一句蠻喜歡的話,她說:
「鉛筆的筆尖在紙上劃過所產生的觸感回饋,讓我喜歡寫字」
現代人打鍵盤的機會多過於寫字太多了,但就算鍵盤的觸感再好,也無法取代
實體拿著筆在紙上寫字這件事情,或許兩者可以並進,或許用鍵盤打字更快更準,
但終究是不同的體驗。
製作LABO的時候,就是完全給我這種感覺。
相較於電子遊戲,多了一份實體的玩具觸感與體驗。
https://imgur.com/ZUsGVTF.jpg
當初在看到老任發表影片的時候,心裡想著「就是他了!」
然後幻想著發售之後跟孩子同樂的情境,雖然大女兒現在五歲未滿,
但愛打電動的老爸,比起悲慘的電玩童年,更想要創造一個給孩子們
開心成長又健康的愉快回憶,同時能加入一些老爸愛的電玩元素!
畢竟我們的過去,電玩總是背負莫名的罪名。
發售日當天就去地下街扛了兩大箱回來,很興奮地拍了開箱文,
但就真的只有「開箱」而已。
https://imgur.com/uleh2rZ.jpg
https://imgur.com/eKQtv08.jpg
https://imgur.com/TVfkZvO.jpg
雖然只是開箱,但對家長來說,能買到這種質感的玩具,
在充斥著塑料玩具的現在,兩千多塊在市面上還真沒有什麼選擇能挑。
由於孩子都未滿五歲,(大女兒5y / 小兒子3y)
只能趁他們不在家或是熟睡之後才開始組裝,否則根本都不用玩了,
https://imgur.com/FpKuGHs.jpg
邊組裝邊讚嘆:「不愧是老任,竟然連紙箱都能做到這種程度」
真的組裝才是本體!!!
組裝時把零件從紙板中剝離的「啪啪」聲,
是整個過程中最療癒,也是玩其他玩具時沒有過的體驗。
https://imgur.com/3VfVyUB.jpg
還有許多老任的設計,讓紙板產生各種不同回饋,ex.反彈、阻力、伸縮...等
這種「手作感」真的是在玩其他玩具時不曾有過的體驗!
對於30幾歲有遊戲經歷的大人,必須很可惜的說,
在組裝之後的遊戲體驗,真的就只是體驗而已
最好玩的過程就在邊組裝邊讚嘆他的驚奇!
https://imgur.com/6WMdgXO.jpg
https://imgur.com/eLwpenF.jpg
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紙箱應用,真的是邊做邊想...
「這群開發者的腦袋不知道都裝什麼東西!」
除了紙板神奇的應用之外,不得不說這組裝的引導介面精美到
很多時候會讓你捨不得下一頁!
https://imgur.com/zNWVEwD.jpg
難怪網路上一堆組裝3-4個小時,很多時間都在慢慢看步驟吧XD
雖然體感的方式很有回饋感,製作過程也充滿驚喜,
但遊戲體驗還是以體驗樂趣為主,
目前所附的遊戲對成人來說比較難稱上有什麼遊戲性
但我想這對孩子應該很足夠了!
https://imgur.com/aQNcSrA.jpg
https://imgur.com/M53Wg2V.jpg
https://imgur.com/nzjUE0J.jpg
https://imgur.com/8GeHwSq.jpg
不論是三廠或是老任自己,開創了這條路...就如LABO實驗室其名,
希望走出一條屬於老任自己特別的路啊!
當然還是有留了一點點給孩子親手製作,
就留最簡單的遙控車(蟲子?)
https://imgur.com/nmivLrT.jpg
https://imgur.com/VlXhxjE.jpg
https://imgur.com/XuzwF3G.jpg
身為父母,其實各種玩具對小孩都一樣,再厲害玩久都會膩
遊戲只是媒介,讓父母在陪伴的過程中多了不少樂趣,
但最重要的還是陪伴本身。
當了父母之後才發現,如果能讓孩子歡笑,就算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也彌足珍貴,
如果能讓孩子自己在那邊玩兩個小時,那就無價了XD
站在家長的角度,買給小孩的玩具如果能選擇無毒、無塑料,甚至是木質的,
那會是我選擇玩具材質的第一優先,
雖然紙板不像木製材質如此堅固,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在3C充斥的世界中,
也能藉由一些不同材質,不論是觸摸、製作、遊玩,來刺激他們的感官,
(然後進而以後可以跟爸爸一起開心的打電動?)
希望孩子們能在快樂與歡笑中健康成長就是父母最大期望。
開箱製作+玩樂影片:https://youtu.be/3chdFEX_5Lw
--
將標題改回LABO,若無資格參加徵文也沒關係,
版主辦活動不容易,辛苦了!
--
「鉛筆的筆尖在紙上劃過所產生的觸感回饋,讓我喜歡寫字」
現代人打鍵盤的機會多過於寫字太多了,但就算鍵盤的觸感再好,也無法取代
實體拿著筆在紙上寫字這件事情,或許兩者可以並進,或許用鍵盤打字更快更準,
但終究是不同的體驗。
製作LABO的時候,就是完全給我這種感覺。
相較於電子遊戲,多了一份實體的玩具觸感與體驗。
https://imgur.com/ZUsGVTF.jpg
當初在看到老任發表影片的時候,心裡想著「就是他了!」
然後幻想著發售之後跟孩子同樂的情境,雖然大女兒現在五歲未滿,
但愛打電動的老爸,比起悲慘的電玩童年,更想要創造一個給孩子們
開心成長又健康的愉快回憶,同時能加入一些老爸愛的電玩元素!
畢竟我們的過去,電玩總是背負莫名的罪名。
發售日當天就去地下街扛了兩大箱回來,很興奮地拍了開箱文,
但就真的只有「開箱」而已。
https://imgur.com/uleh2rZ.jpg
https://imgur.com/eKQtv08.jpg
https://imgur.com/TVfkZvO.jpg
雖然只是開箱,但對家長來說,能買到這種質感的玩具,
在充斥著塑料玩具的現在,兩千多塊在市面上還真沒有什麼選擇能挑。
由於孩子都未滿五歲,(大女兒5y / 小兒子3y)
只能趁他們不在家或是熟睡之後才開始組裝,否則根本都不用玩了,
https://imgur.com/FpKuGHs.jpg
邊組裝邊讚嘆:「不愧是老任,竟然連紙箱都能做到這種程度」
真的組裝才是本體!!!
組裝時把零件從紙板中剝離的「啪啪」聲,
是整個過程中最療癒,也是玩其他玩具時沒有過的體驗。
https://imgur.com/3VfVyUB.jpg
還有許多老任的設計,讓紙板產生各種不同回饋,ex.反彈、阻力、伸縮...等
這種「手作感」真的是在玩其他玩具時不曾有過的體驗!
對於30幾歲有遊戲經歷的大人,必須很可惜的說,
在組裝之後的遊戲體驗,真的就只是體驗而已
最好玩的過程就在邊組裝邊讚嘆他的驚奇!
https://imgur.com/6WMdgXO.jpg
https://imgur.com/eLwpenF.jpg
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紙箱應用,真的是邊做邊想...
「這群開發者的腦袋不知道都裝什麼東西!」
除了紙板神奇的應用之外,不得不說這組裝的引導介面精美到
很多時候會讓你捨不得下一頁!
https://imgur.com/zNWVEwD.jpg
難怪網路上一堆組裝3-4個小時,很多時間都在慢慢看步驟吧XD
雖然體感的方式很有回饋感,製作過程也充滿驚喜,
但遊戲體驗還是以體驗樂趣為主,
目前所附的遊戲對成人來說比較難稱上有什麼遊戲性
但我想這對孩子應該很足夠了!
https://imgur.com/aQNcSrA.jpg
https://imgur.com/M53Wg2V.jpg
https://imgur.com/nzjUE0J.jpg
https://imgur.com/8GeHwSq.jpg
不論是三廠或是老任自己,開創了這條路...就如LABO實驗室其名,
希望走出一條屬於老任自己特別的路啊!
當然還是有留了一點點給孩子親手製作,
就留最簡單的遙控車(蟲子?)
https://imgur.com/nmivLrT.jpg
https://imgur.com/VlXhxjE.jpg
https://imgur.com/XuzwF3G.jpg
身為父母,其實各種玩具對小孩都一樣,再厲害玩久都會膩
遊戲只是媒介,讓父母在陪伴的過程中多了不少樂趣,
但最重要的還是陪伴本身。
當了父母之後才發現,如果能讓孩子歡笑,就算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也彌足珍貴,
如果能讓孩子自己在那邊玩兩個小時,那就無價了XD
站在家長的角度,買給小孩的玩具如果能選擇無毒、無塑料,甚至是木質的,
那會是我選擇玩具材質的第一優先,
雖然紙板不像木製材質如此堅固,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在3C充斥的世界中,
也能藉由一些不同材質,不論是觸摸、製作、遊玩,來刺激他們的感官,
(然後進而以後可以跟爸爸一起開心的打電動?)
希望孩子們能在快樂與歡笑中健康成長就是父母最大期望。
開箱製作+玩樂影片:https://youtu.be/3chdFEX_5Lw
--
將標題改回LABO,若無資格參加徵文也沒關係,
版主辦活動不容易,辛苦了!
--
Tags:
Switch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8-05-28T04:38
at 2018-05-28T04:38

By Cara
at 2018-06-01T04:14
at 2018-06-01T04:14

By Mary
at 2018-06-05T10:40
at 2018-06-05T10:40

By Mary
at 2018-06-06T01:26
at 2018-06-06T01:26

By Necoo
at 2018-06-07T21:14
at 2018-06-07T21:14

By Annie
at 2018-06-09T14:45
at 2018-06-09T14:45

By Kumar
at 2018-06-14T07:25
at 2018-06-14T07:25

By Kelly
at 2018-06-16T05:40
at 2018-06-16T05:40

By Oliver
at 2018-06-16T15:23
at 2018-06-16T15:23

By Tracy
at 2018-06-16T20:16
at 2018-06-16T20:16

By Dorothy
at 2018-06-17T14:11
at 2018-06-17T14:11

By Ina
at 2018-06-22T05:28
at 2018-06-22T05:28

By Gilbert
at 2018-06-25T00:59
at 2018-06-25T00:59

By Freda
at 2018-06-28T00:31
at 2018-06-28T00:31

By Brianna
at 2018-06-28T06:53
at 2018-06-28T06:53

By Elizabeth
at 2018-06-28T19:50
at 2018-06-28T19:50

By Megan
at 2018-06-30T10:18
at 2018-06-30T10:18

By Connor
at 2018-07-05T00:30
at 2018-07-05T00:30

By Elizabeth
at 2018-07-08T04:44
at 2018-07-08T04:44

By Emily
at 2018-07-10T08:34
at 2018-07-10T08:34
Related Posts
跟遊戲機一起玩的手作玩具

By Caitlin
at 2018-05-28T00:00
at 2018-05-28T00:00
雙人同樂零門檻上手! 重拾手作的樂趣

By Faithe
at 2018-05-27T23:48
at 2018-05-27T23:48
魔兵1的服裝

By Caitlin
at 2018-05-27T23:07
at 2018-05-27T23:07
LABO微心得!!

By Poppy
at 2018-05-27T22:13
at 2018-05-27T22:13
煮過頭適合小孩玩嗎

By Hedda
at 2018-05-27T21:11
at 2018-05-27T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