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胖親自介紹,DOTA2卡牌遊戲亮相:PC今年 - Steam
By Jack
at 2018-03-12T20:31
at 2018-03-12T20:31
Table of Contents
G胖親自介紹,DOTA2卡牌遊戲亮相:PC今年、手遊明年
http://www.gamelook.com.cn/2018/03/322851
【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導/美國華盛頓時間3月8日,應V社邀請,IGN、PCGamesN等多家遊戲媒體前往V
社(Valve)位於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城的總部,一座叫天際線高塔的建築中。
在這裡,V社總裁G胖(Gabe Newell)親自向眾多媒體,首次展示了DOTA2卡牌遊戲
Artifact的諸多細節,隨後各大媒體都試玩到了這款遊戲的內測版本。據悉,該次見面會
持續了整個下午。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Gabe-Newell_Artifact.jpg
這次公佈的信息當中,Artifact很多事實都顛覆了我們之前的猜想。首先Artifact不會是
一款免費遊戲,另外G胖著重澄清了一個事實,Artifact也不是一款基於DOTA2 IP的改編
遊戲。「它從來未被明確設計過」,只是基於「Valve著手製作最好的卡牌遊戲」的前提
,「DOTA2(背景)恰好是最有用的」。更甚者,Artifact中出現的角色,還有可能成為
DOTA2里的新英雄。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HeroCards_Artifact.jpg
據悉,Artifact將會在2018年年內發佈,2019年公測。2019年年初,Artifact將會舉行一
場總獎金額達到100萬美元的比賽。有趣的是,這個獎金池恰好和DOTA2第一屆國際邀請賽
的總獎金一致。
此外,2019年中旬Artifact將會推出iOS和安卓版本,採用和DOTA2相同的起源2引擎製作
,這也會是V社第一款手遊作品。
萬智牌設計師擔當製作人
上面的信息已經足夠勁爆,更令人驚奇的是,對於Artifact的製作,V社採取了和DOTA2一
樣的外部明星製作人牽頭的模式。由著名美國數學家、集換式卡牌(Trading Card
Game,TGC)鼻祖《萬智牌》的設計者Richard Garfield擔綱遊戲製作。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Richard-Garfield.jpg
可惜不清楚的是,Richard Garfield是否會像DOTA2製作人冰蛙那樣,加入V社並擔當全職
工作。
不止於此,處在內測階段的Artifact,還請來職業的TGC玩家和從業人員,來幫助測試這
款遊戲。據瞭解,已經有大量的資深TGC玩家玩到了這款遊戲。
IGN記者Tom Marks試玩Artifact後,對這款遊戲給出了高度評價。他在推特上寫道:「這
是一款極其獨特且有趣的CCG(Collectible Card Game,集換式卡牌的另一種說法),V
社仍然知道怎麼樣做一款好遊戲。」
目標:最好的卡牌遊戲
1.卡牌屬性
從目前曝出的遊戲截圖來看,初看Artifact的UI佈局設計有點像萬智牌,並且Artifact的
卡牌和萬智牌一樣擁有顏色的屬性設定。目前在Artifact中,一共有超過200張卡,其中
有44張是英雄卡。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laneinscreen_Artifact.jpg
所有的卡被分為黑、紅、藍、綠四種顏色,相比萬智牌唯獨少了白色。每種顏色的卡牌代
表了不一樣的側重,比如黑色通常是強大的個體和位移功能;紅色擁有強悍的英雄和低強
度法術;藍色相反擁有強大的法術和低強度的英雄;綠色則通常是Buff卡和生物卡。
Artifact的規則是,如果你在某一條路上沒有某種顏色的英雄,那麼你就無法使用該顏色
的法術卡。
2.遊戲玩法
和之前傳聞的一樣,Artifact有3條路,不過這3條路的表現形式有點出乎意料。遊戲主屏
幕從左至右排列了3個幾乎相同的戰場,戰場中的戰鬥是同時自動進行的,並且還有方向
的設定。
https://i.imgur.com/LJ2xo0Y.jpg
玩家可以在戰場中有選擇性地放置英雄卡或者生物卡,卡牌會自動攻擊在它正前方的敵方
卡牌。每一輪戰鬥開始,戰場都會隨機填充空白空間和道路,這會改變卡牌的攻擊方向。
當卡牌前方沒有任何敵方卡牌時,它就會攻擊防禦塔。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nocreep-lane_Artifact.jpg
每一條路上,都擁有一座防禦塔,防禦塔擁有40點生命值,當一名玩家丟失了3座防禦塔
,那麼對方就贏得了遊戲的勝利。此外每當一座防禦塔倒下,都會被替換成擁有雙倍生命
值的遺蹟,當遺蹟也被攻陷,玩家同樣會判定失敗。這種設定讓3條路至始至終都是有用
的。
除了基本的英雄卡和生物卡,玩家還能用各式各樣的魔法卡來影響戰場,比如添加Buff增
強己方、傳送英雄去其他路、或者沉默敵方英雄等等。
3.資源點數
Artifact中有兩種可以使用的資源,分別是魔法和金幣。魔法的設置類似《爐石傳說》,
使用大多數卡牌要消耗魔法點數,而魔法點數每一回合開始都會增加一點。
另一種資源則是金幣,這也是Artifact有別於許多卡牌遊戲的地方。金幣獲得方式和
DOTA2類似,能夠通過擊殺敵人獲得。玩家可以使用金幣購買裝備,這些裝備可以被裝備
到英雄卡上,從卡面來看,Artifact的英雄卡擁有武器、防具、飾品三個槽位,最多只能
裝備3件物品。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eq_Artifact.jpg
不必擔心英雄死亡後裝備會丟失,每當一張英雄卡死亡後,它就會在下一回合重生,帶著
身上的裝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金幣購買的裝備卡,使用時是不會消耗魔法點數的。
4.卡牌數量
Artifact要求玩家牌庫中至少要有40張卡牌,而且遊戲沒有對資源點增長做限制,只要比
賽仍在繼續,魔法點數就會一直增長。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戰場上存在的怪物總數,Artifact每一條路上可以放置的生物都是無限
的,據稱本次試玩就有V社員工在一條路上就放了超過100只生物卡。
5.盈利方式
據悉,Artifact是一款網絡對戰遊戲,不會考慮設計單人戰役。遊戲的售價暫時還不確定
,此外玩家還需要花錢購買一些卡牌,來組成牌庫才能開始遊戲。
卡牌既可以從遊戲內置的商城購買,也能在Steam的社區市場上和其他玩家交易。
今後V社可能會像DOTA2一樣為Artifact出售一些不影響數值的外觀飾品,此外Artifact還
會開放創意工坊,允許藝術家給遊戲添加MOD,當然也是不影響遊戲性的外觀設計。
跟任天堂扳手腕
實際玩過、並觀摩過V社員工對戰的GameBeat記者Mike Minotti在報導中寫道:「如果你
擔心Artifact是《爐石傳說》的山寨,那你可以放一百個心了,Artifact的運行機制更複
雜,並且確保依靠這種深度,開創了一種更加依靠技術而非運氣獲勝的遊戲體驗。」
https://i.imgur.com/DuVNLUV.jpg
玩家也無需擔心Artifact的獨創性,前文就提到,Artifact不會是DOTA2的改編遊戲。同
時它也不完全像市面上任何一款卡牌遊戲,Artifact既有萬智牌的屬性設計、也有類《爐
石傳說》的資源設置、還有DOTA2的分路模式。
但更多的,Artifact體現了一套此前完全沒有的新鮮打法。它把MOBA那一套三路對抗,裝
備和英雄復活帶到了卡牌遊戲當中,又讓最古老的集換式卡牌的創造者,來做這樣一款最
新潮的卡牌遊戲。從目前的媒體反饋來看,V社幹得還不錯。
如果要說什麼是創新,大概這就是創新了。GameLook之前就曾斷定,憑藉V社的此前的研
發能力,和掌握的龐大用戶,Artifact的成功是必然。
但V社決心製作Artifact手遊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從透露的信息來看,似乎是V社已經認識
到近年來公司過於關注平台的發展,忽略了老本行研發遊戲,因此決定用一款遊戲來證明
自己。
G胖也在這次專門針對Artifact的媒體見面會上,表達了V社的決心,他在大量美國媒體面
前承認,自己嫉妒任天堂。在歐美,2017年是屬於任天堂的一年,憑藉一部Switch、一款
荒野之息、一款奧德賽鹹魚翻身的任天堂,在全世界造足了話題。
我們同樣知道,V社曾經和任天堂有過合作意向,並進入過商討階段,但最終未能成真。
眼見任天堂名利雙收,在製作遊戲沉寂許久的V社,終於忍不住了,V社似乎要用一款
Artifact,在同行面前好好秀一把,讓所有人都知道最好的卡牌遊戲長啥樣。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Artifact2.jpg
----------------------------------------------------------------------------
看起來還不錯~!!!
不過還是想玩V社的FPS新作~!!!
--
http://www.gamelook.com.cn/2018/03/322851
【GameLook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GameLook報導/美國華盛頓時間3月8日,應V社邀請,IGN、PCGamesN等多家遊戲媒體前往V
社(Valve)位於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城的總部,一座叫天際線高塔的建築中。
在這裡,V社總裁G胖(Gabe Newell)親自向眾多媒體,首次展示了DOTA2卡牌遊戲
Artifact的諸多細節,隨後各大媒體都試玩到了這款遊戲的內測版本。據悉,該次見面會
持續了整個下午。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Gabe-Newell_Artifact.jpg
這次公佈的信息當中,Artifact很多事實都顛覆了我們之前的猜想。首先Artifact不會是
一款免費遊戲,另外G胖著重澄清了一個事實,Artifact也不是一款基於DOTA2 IP的改編
遊戲。「它從來未被明確設計過」,只是基於「Valve著手製作最好的卡牌遊戲」的前提
,「DOTA2(背景)恰好是最有用的」。更甚者,Artifact中出現的角色,還有可能成為
DOTA2里的新英雄。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HeroCards_Artifact.jpg
據悉,Artifact將會在2018年年內發佈,2019年公測。2019年年初,Artifact將會舉行一
場總獎金額達到100萬美元的比賽。有趣的是,這個獎金池恰好和DOTA2第一屆國際邀請賽
的總獎金一致。
此外,2019年中旬Artifact將會推出iOS和安卓版本,採用和DOTA2相同的起源2引擎製作
,這也會是V社第一款手遊作品。
萬智牌設計師擔當製作人
上面的信息已經足夠勁爆,更令人驚奇的是,對於Artifact的製作,V社採取了和DOTA2一
樣的外部明星製作人牽頭的模式。由著名美國數學家、集換式卡牌(Trading Card
Game,TGC)鼻祖《萬智牌》的設計者Richard Garfield擔綱遊戲製作。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Richard-Garfield.jpg
可惜不清楚的是,Richard Garfield是否會像DOTA2製作人冰蛙那樣,加入V社並擔當全職
工作。
不止於此,處在內測階段的Artifact,還請來職業的TGC玩家和從業人員,來幫助測試這
款遊戲。據瞭解,已經有大量的資深TGC玩家玩到了這款遊戲。
IGN記者Tom Marks試玩Artifact後,對這款遊戲給出了高度評價。他在推特上寫道:「這
是一款極其獨特且有趣的CCG(Collectible Card Game,集換式卡牌的另一種說法),V
社仍然知道怎麼樣做一款好遊戲。」
目標:最好的卡牌遊戲
1.卡牌屬性
從目前曝出的遊戲截圖來看,初看Artifact的UI佈局設計有點像萬智牌,並且Artifact的
卡牌和萬智牌一樣擁有顏色的屬性設定。目前在Artifact中,一共有超過200張卡,其中
有44張是英雄卡。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laneinscreen_Artifact.jpg
所有的卡被分為黑、紅、藍、綠四種顏色,相比萬智牌唯獨少了白色。每種顏色的卡牌代
表了不一樣的側重,比如黑色通常是強大的個體和位移功能;紅色擁有強悍的英雄和低強
度法術;藍色相反擁有強大的法術和低強度的英雄;綠色則通常是Buff卡和生物卡。
Artifact的規則是,如果你在某一條路上沒有某種顏色的英雄,那麼你就無法使用該顏色
的法術卡。
2.遊戲玩法
和之前傳聞的一樣,Artifact有3條路,不過這3條路的表現形式有點出乎意料。遊戲主屏
幕從左至右排列了3個幾乎相同的戰場,戰場中的戰鬥是同時自動進行的,並且還有方向
的設定。
https://i.imgur.com/LJ2xo0Y.jpg
玩家可以在戰場中有選擇性地放置英雄卡或者生物卡,卡牌會自動攻擊在它正前方的敵方
卡牌。每一輪戰鬥開始,戰場都會隨機填充空白空間和道路,這會改變卡牌的攻擊方向。
當卡牌前方沒有任何敵方卡牌時,它就會攻擊防禦塔。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nocreep-lane_Artifact.jpg
每一條路上,都擁有一座防禦塔,防禦塔擁有40點生命值,當一名玩家丟失了3座防禦塔
,那麼對方就贏得了遊戲的勝利。此外每當一座防禦塔倒下,都會被替換成擁有雙倍生命
值的遺蹟,當遺蹟也被攻陷,玩家同樣會判定失敗。這種設定讓3條路至始至終都是有用
的。
除了基本的英雄卡和生物卡,玩家還能用各式各樣的魔法卡來影響戰場,比如添加Buff增
強己方、傳送英雄去其他路、或者沉默敵方英雄等等。
3.資源點數
Artifact中有兩種可以使用的資源,分別是魔法和金幣。魔法的設置類似《爐石傳說》,
使用大多數卡牌要消耗魔法點數,而魔法點數每一回合開始都會增加一點。
另一種資源則是金幣,這也是Artifact有別於許多卡牌遊戲的地方。金幣獲得方式和
DOTA2類似,能夠通過擊殺敵人獲得。玩家可以使用金幣購買裝備,這些裝備可以被裝備
到英雄卡上,從卡面來看,Artifact的英雄卡擁有武器、防具、飾品三個槽位,最多只能
裝備3件物品。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eq_Artifact.jpg
不必擔心英雄死亡後裝備會丟失,每當一張英雄卡死亡後,它就會在下一回合重生,帶著
身上的裝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金幣購買的裝備卡,使用時是不會消耗魔法點數的。
4.卡牌數量
Artifact要求玩家牌庫中至少要有40張卡牌,而且遊戲沒有對資源點增長做限制,只要比
賽仍在繼續,魔法點數就會一直增長。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戰場上存在的怪物總數,Artifact每一條路上可以放置的生物都是無限
的,據稱本次試玩就有V社員工在一條路上就放了超過100只生物卡。
5.盈利方式
據悉,Artifact是一款網絡對戰遊戲,不會考慮設計單人戰役。遊戲的售價暫時還不確定
,此外玩家還需要花錢購買一些卡牌,來組成牌庫才能開始遊戲。
卡牌既可以從遊戲內置的商城購買,也能在Steam的社區市場上和其他玩家交易。
今後V社可能會像DOTA2一樣為Artifact出售一些不影響數值的外觀飾品,此外Artifact還
會開放創意工坊,允許藝術家給遊戲添加MOD,當然也是不影響遊戲性的外觀設計。
跟任天堂扳手腕
實際玩過、並觀摩過V社員工對戰的GameBeat記者Mike Minotti在報導中寫道:「如果你
擔心Artifact是《爐石傳說》的山寨,那你可以放一百個心了,Artifact的運行機制更複
雜,並且確保依靠這種深度,開創了一種更加依靠技術而非運氣獲勝的遊戲體驗。」
https://i.imgur.com/DuVNLUV.jpg
玩家也無需擔心Artifact的獨創性,前文就提到,Artifact不會是DOTA2的改編遊戲。同
時它也不完全像市面上任何一款卡牌遊戲,Artifact既有萬智牌的屬性設計、也有類《爐
石傳說》的資源設置、還有DOTA2的分路模式。
但更多的,Artifact體現了一套此前完全沒有的新鮮打法。它把MOBA那一套三路對抗,裝
備和英雄復活帶到了卡牌遊戲當中,又讓最古老的集換式卡牌的創造者,來做這樣一款最
新潮的卡牌遊戲。從目前的媒體反饋來看,V社幹得還不錯。
如果要說什麼是創新,大概這就是創新了。GameLook之前就曾斷定,憑藉V社的此前的研
發能力,和掌握的龐大用戶,Artifact的成功是必然。
但V社決心製作Artifact手遊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從透露的信息來看,似乎是V社已經認識
到近年來公司過於關注平台的發展,忽略了老本行研發遊戲,因此決定用一款遊戲來證明
自己。
G胖也在這次專門針對Artifact的媒體見面會上,表達了V社的決心,他在大量美國媒體面
前承認,自己嫉妒任天堂。在歐美,2017年是屬於任天堂的一年,憑藉一部Switch、一款
荒野之息、一款奧德賽鹹魚翻身的任天堂,在全世界造足了話題。
我們同樣知道,V社曾經和任天堂有過合作意向,並進入過商討階段,但最終未能成真。
眼見任天堂名利雙收,在製作遊戲沉寂許久的V社,終於忍不住了,V社似乎要用一款
Artifact,在同行面前好好秀一把,讓所有人都知道最好的卡牌遊戲長啥樣。
http://www.gamelook.com.cn/wp-content/uploads/2018/03/Artifact2.jpg
----------------------------------------------------------------------------
看起來還不錯~!!!
不過還是想玩V社的FPS新作~!!!
--
Tags:
Steam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8-03-17T02:00
at 2018-03-17T02:00
By Frederic
at 2018-03-21T10:11
at 2018-03-21T10:11
By Hedda
at 2018-03-23T07:58
at 2018-03-23T07:58
By Lauren
at 2018-03-27T08:10
at 2018-03-27T08:10
By Daph Bay
at 2018-03-29T18:04
at 2018-03-29T18:04
By Noah
at 2018-03-31T11:11
at 2018-03-31T11:11
By Callum
at 2018-04-01T16:24
at 2018-04-01T16:24
By Rebecca
at 2018-04-05T10:29
at 2018-04-05T10:29
By Suhail Hany
at 2018-04-09T10:09
at 2018-04-09T10:09
By Valerie
at 2018-04-12T11:37
at 2018-04-12T11:37
By Charlie
at 2018-04-15T01:47
at 2018-04-15T01:47
By Audriana
at 2018-04-17T10:57
at 2018-04-17T10:57
By James
at 2018-04-20T00:35
at 2018-04-20T00:35
By Oliver
at 2018-04-20T18:11
at 2018-04-20T18:11
By Frederic
at 2018-04-24T03:56
at 2018-04-24T03:56
By Freda
at 2018-04-28T20:49
at 2018-04-28T20:49
By Gilbert
at 2018-04-30T12:27
at 2018-04-30T12:27
By Mia
at 2018-05-03T16:08
at 2018-05-03T16:08
By Franklin
at 2018-05-07T19:56
at 2018-05-07T19:56
By Andrew
at 2018-05-11T04:49
at 2018-05-11T04:49
By Daniel
at 2018-05-13T00:45
at 2018-05-13T00:45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5-17T16:05
at 2018-05-17T16:05
By Susan
at 2018-05-20T04:47
at 2018-05-20T04:47
By Agatha
at 2018-05-21T12:18
at 2018-05-21T12:18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5-22T04:38
at 2018-05-22T04:38
By Olga
at 2018-05-25T13:07
at 2018-05-25T13:07
By Regina
at 2018-05-27T06:07
at 2018-05-27T06:07
By Jacky
at 2018-05-31T12:19
at 2018-05-31T12:19
By Dorothy
at 2018-06-03T21:59
at 2018-06-03T21:59
By Connor
at 2018-06-08T10:34
at 2018-06-08T10:34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6-09T23:18
at 2018-06-09T23:18
By Victoria
at 2018-06-10T14:14
at 2018-06-10T14:14
By Leila
at 2018-06-13T10:14
at 2018-06-13T10:14
By James
at 2018-06-15T02:57
at 2018-06-15T02:57
By Quintina
at 2018-06-15T22:27
at 2018-06-15T22:27
By Rebecca
at 2018-06-17T17:14
at 2018-06-17T17:14
By Kelly
at 2018-06-22T01:18
at 2018-06-22T01:18
By Delia
at 2018-06-22T18:52
at 2018-06-22T18:52
By Rae
at 2018-06-26T07:32
at 2018-06-26T07:32
By Oliver
at 2018-06-30T13:55
at 2018-06-30T13:55
By Margaret
at 2018-07-04T03:15
at 2018-07-04T03:15
By Andrew
at 2018-07-04T23:12
at 2018-07-04T23:12
By Irma
at 2018-07-07T21:05
at 2018-07-07T21:05
By Ophelia
at 2018-07-08T23:22
at 2018-07-08T23:22
By Sierra Rose
at 2018-07-09T18:51
at 2018-07-09T18:51
By Bethany
at 2018-07-12T19:18
at 2018-07-12T19:18
By Emma
at 2018-07-13T17:26
at 2018-07-13T17:26
By Hedda
at 2018-07-18T16:31
at 2018-07-18T16:3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7-21T01:21
at 2018-07-21T01:21
By Emma
at 2018-07-25T04:10
at 2018-07-25T04:10
By David
at 2018-07-29T06:32
at 2018-07-29T06:32
By Kyle
at 2018-07-30T17:52
at 2018-07-30T17:52
By Aaliyah
at 2018-08-03T03:00
at 2018-08-03T03:00
By Hedy
at 2018-08-04T06:50
at 2018-08-04T06:50
By Margaret
at 2018-08-05T21:52
at 2018-08-05T21:52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8-08T05:55
at 2018-08-08T05:55
By Olivia
at 2018-08-08T17:05
at 2018-08-08T17:05
By Donna
at 2018-08-11T03:05
at 2018-08-11T03:05
By Robert
at 2018-08-12T09:33
at 2018-08-12T09:33
By Mia
at 2018-08-14T07:13
at 2018-08-14T07:13
By Jacky
at 2018-08-14T14:11
at 2018-08-14T14:11
By Caroline
at 2018-08-17T03:06
at 2018-08-17T03:06
By Carol
at 2018-08-21T20:54
at 2018-08-21T20:54
By Mason
at 2018-08-24T18:01
at 2018-08-24T18:01
By Oliver
at 2018-08-28T01:44
at 2018-08-28T01:44
By Mia
at 2018-08-30T01:31
at 2018-08-30T01:31
By David
at 2018-09-03T14:06
at 2018-09-03T14:06
By Lily
at 2018-09-05T04:57
at 2018-09-05T04:57
By Cara
at 2018-09-10T00:47
at 2018-09-10T00:47
By Irma
at 2018-09-14T20:52
at 2018-09-14T20:52
By Tom
at 2018-09-15T12:14
at 2018-09-15T12:14
By Erin
at 2018-09-15T23:34
at 2018-09-15T23:34
By Necoo
at 2018-09-17T21:01
at 2018-09-17T21:01
Related Posts
The curious Expedition奇妙探險隊好難
By Audriana
at 2018-03-12T15:10
at 2018-03-12T15:10
Surviving Mars 火星生存試玩心得
By Hedwig
at 2018-03-12T15:01
at 2018-03-12T15:01
關於HB的月包訂閱"暫停一個月"功能
By Harry
at 2018-03-12T14:07
at 2018-03-12T14:07
不公開Steam個人檔案下來與他人交易物品
By Ida
at 2018-03-12T14:07
at 2018-03-12T14:07
全境封鎖2開發人數可能超過一千人
By Xanthe
at 2018-03-12T13:05
at 2018-03-12T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