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busters: Sanctum of Slime - XBOX

By Lucy
at 2011-03-26T17:51
at 2011-03-26T17:51
Table of Contents
剛好看到版友分享的免費情報就去下載來玩了,之前完全沒注意到有要出這遊戲
(我平常用美帳在玩,進賣場找到後還想說怎麼要花800點啊,換成台帳才免費)
早先光碟版的那款魔鬼剋星我本來是想買的,後來覺得操作不太上手就放棄了,
原本想說電影很經典的,少年時代的回憶啊,再怎麼樣都該買來玩的…
沒想到這款不過是個Arcade,但又能聽到那經典的主題曲,一整個就來勁!
"Who you gonna call? Ghostbusters!"
< 系統概述 >
人物:有4個可供選擇
關卡:共12個
難度:沒有提供選項(該說開發小組貼心呢?還是懶呢XD)
連線:可4人線上同樂
成就:12個,共200G(僅有1個成就必須要online組隊解開)
< 操作方式 >
左類比:人物移動
右類比:瞄準兼發射武器
X/Y/B :切換武器鍵(對應顏色快速切換)
LB/RB :切換武器鍵(輪流切換)
RT :丟出捕鬼器(只有特定某些頭目會需要它;對方瀕死時才會用到)
A :對話/拯救同伴
< 武器簡介 >
Proton Beam
很傳統的魔鬼剋星光束槍,距離中等,推著右類比不放,可以不中斷地維持著
鞭子狀的發射狀態,專門用來對付發著紅光的惡鬼們,將右類比作 360度迴旋
可說是最方便的護身手段。另外對於特定幾個魔王戰,也是最普遍使用的武器
Fermion Shock
電網波,一次一發,距離略短,但是單發有效範圍最大,適合用來清除雜物跟
發著黃光的惡鬼。
Plasma Induction
電漿彈,一次一發,有效距離最長,擊中牆壁還會反射,專門對付發著藍光的
惡鬼。缺點大概就是瞄準敵人比起光束槍來得更不容易。
< 其他道具 >
看到黃或藍的"$"就是專門加分數用的,什麼都不能買。有個長得像醫學標誌的
(柱狀物,下半部有兩條蛇纏繞著,頂端有兩片翅膀)可恢復全HP。另有個長得
像雙槍的銅色物品,可以暫時增加攻擊力。藍色的盾牌可以讓玩家暫時隱形(待
確認,因為我吃了之後,敵人照樣追著我跑)。棉花糖絨毛玩具,就是長得像米
其林的那個"Stay Puft",除了蒐集全部30個來解開成就跟加錢以外,沒啥用處。
< 正文開始 >
劇情什麼的先不管(雖然有過場畫面,但是字太小,加上一堆單字都是口語化之
後的半火星文,沒有常看美漫讀起來很痛苦),總之就是殺鬼,拯救紐約這樣。
形式就是四個人在畫面上跑來跑去射殺惡鬼,除了魔王級關卡是單一場地,其他
關卡都是分成好幾個房間要打,清乾淨了才會開啟下一個房間,最後房間再奉送
個中頭目。一旦角色掛了,就會躺在地上,旁邊擺個急救箱作為標示;主動去救
掛掉的隊友,在他身上用A 鍵連打到HP全滿才算復活成功;我掛了電腦也會過來
幫我復活,不過最常見的慘況就是救人救到一半被圍爐,全體掛點,只能接關(
幸好接關可以從該房間重來,而不是強迫從第一個房間開始)
以單人模式來說,難度還不低,我覺得最有挫折感的就是Level 10,三種顏色的
惡鬼不斷地湧上來,切換武器又要快,又要瞄得準,更重要的是要躲得更快;三
種顏色的敵人及其遠距離攻擊,以及我方的各種顏色攻擊摻在一起,整個畫面只
能用「亂」來形容。敵人多的是那種會遠距離扔泥巴過來的,一旦中了移動速度
就會變慢,成了待宰羔羊。敵人多就算了,最頭疼的大概還是CPU隊友的AI吧 ,
什麼時候該救人什麼時候該打怪,優先度不太規律。
關卡名稱 & {隱藏布偶數量共30個}
Level 1:Training Day {4} Level 7:Back to the Sedgewick {5}
Level 2:Asylum Brawl {4} Level 8:Mean Streets
Level 3:River of Ooze {4} Level 9:Lair of the Huge Spider {5}
Level 4:NYC Mayhem Level 10:Gates of the Dead {4}
Level 5:Subway Smasher Level 11:Parkview Retribution
Level 6:Graveyard Plot {4} Level 12:Temple of the Destroyer
場地包含了旅館、精神病院、下水道、一般街道以及墓園,說不上豐富但是也差
不多就是這樣了,以12個關卡來說的話。
第4和第8關都是加入了搭乘捉鬼車的場景,在車上的期間只能使用光束槍來對付
來襲的敵人,下車就是一般的殺敵,這兩關都沒有棉花糖玩偶。 第5關是直接打
魔王級的Subway Smasher,嚴格說來不算難打;同樣也是沒有玩偶要拿。上面我
提到第10關是個瓶頸,或許也正是因為它是倒數第三關,所以敵人特別多。第11
關就是把前面遇到過的中頭目全部再打一遍,沒什麼特別的,而第12關當然就是
最後魔王了……也不太難打。
真要說有什麼單人玩的好對策的話,大概就是分批擊破加上隨機反應的走位吧。
前面介紹過各武器的特性,提到藍色Plasma不易瞄準的缺點,在三種顏色敵人混
在一起的時候,盡可能把藍色敵人留到最後打,多利用繞圈圈把紅黃敵人都引到
前面來打,尤其紅色敵人的防禦力似乎相對比較低,用光束槍很快就能打倒,清
乾淨後再來料理藍色的就不容易打偏了;不過,中期開始藍色敵人大多會丟泥巴
,留到最後清反而會增加風險,所以看個人技術了。
雖說電腦隊友的AI不是很高,但是也比沒有好,能救一個是一個;要是遇到三人
躺下只有玩家苦撐…這時還是自保要緊,把敵人磨到剩一兩個,把敵人引到遠處
再跑回來救人才是上策。
< 短評 >
以一個賣800點的Arcade game來說(先不論我們用台帳免費),我覺得還算可接
受範圍。畫面細緻度OK,流暢度不錯(敵人多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慢但是影響
不大),除了經典主題曲之外,配樂略微單調;讀取速度快,操作複雜度不高。
關卡我覺得略微冗長,可能是房間分太多了,敵人種類變化度也有限,有點枯燥
加上第一輪我還刻意找隱藏玩偶,得要每個易碎物品都要試著破壞看看,這樣下
來花了不少時間在從事一些機械化的動作,於是會覺得打起來不太爽快。耐玩度
我想……說不上太高吧,大概玩一兩輪就飽了(尤其是單人),上線合作應該會
增加一點可玩性。
雖說提供難度調整的選項可能會增加耐玩度,不過我認為效果或許不大。受限於
武器種類的貧乏跟對敵人的戰法很固定,不太容易創造出新花樣,除非把世界觀
作大(就是關卡多一點,多些不同場地,例如支線劇情或隱藏關卡),增加敵人
和武器的種類及其「特色」以增進趣味度。另外也可以考慮加入人物的能力培養
(簡單說就是練功升級)與武器的power up調整機制,也可能有助於耐玩度。
以成就來看,算是蠻營養的,要全成就達成不算困難(單機都可以完成11個了)
劇情以美式漫畫來呈現也算是不錯的手法,如果能加一些動畫就更完美了。總的
來說,推薦度我個人大概會給75分吧~
"I ain't afraid of no ghost."
--
□ 動姆指,你覺得這真讚 ( ′︶‵)b
□ 動食指,你覺得不夠看 (  ̄ c ̄)y▂ξ
☑ 動中指,你覺得這真幹 ( ︶︿︶)_╭∩╮
--
(我平常用美帳在玩,進賣場找到後還想說怎麼要花800點啊,換成台帳才免費)
早先光碟版的那款魔鬼剋星我本來是想買的,後來覺得操作不太上手就放棄了,
原本想說電影很經典的,少年時代的回憶啊,再怎麼樣都該買來玩的…
沒想到這款不過是個Arcade,但又能聽到那經典的主題曲,一整個就來勁!
"Who you gonna call? Ghostbusters!"
< 系統概述 >
人物:有4個可供選擇
關卡:共12個
難度:沒有提供選項(該說開發小組貼心呢?還是懶呢XD)
連線:可4人線上同樂
成就:12個,共200G(僅有1個成就必須要online組隊解開)
< 操作方式 >
左類比:人物移動
右類比:瞄準兼發射武器
X/Y/B :切換武器鍵(對應顏色快速切換)
LB/RB :切換武器鍵(輪流切換)
RT :丟出捕鬼器(只有特定某些頭目會需要它;對方瀕死時才會用到)
A :對話/拯救同伴
< 武器簡介 >
Proton Beam
很傳統的魔鬼剋星光束槍,距離中等,推著右類比不放,可以不中斷地維持著
鞭子狀的發射狀態,專門用來對付發著紅光的惡鬼們,將右類比作 360度迴旋
可說是最方便的護身手段。另外對於特定幾個魔王戰,也是最普遍使用的武器
Fermion Shock
電網波,一次一發,距離略短,但是單發有效範圍最大,適合用來清除雜物跟
發著黃光的惡鬼。
Plasma Induction
電漿彈,一次一發,有效距離最長,擊中牆壁還會反射,專門對付發著藍光的
惡鬼。缺點大概就是瞄準敵人比起光束槍來得更不容易。
< 其他道具 >
看到黃或藍的"$"就是專門加分數用的,什麼都不能買。有個長得像醫學標誌的
(柱狀物,下半部有兩條蛇纏繞著,頂端有兩片翅膀)可恢復全HP。另有個長得
像雙槍的銅色物品,可以暫時增加攻擊力。藍色的盾牌可以讓玩家暫時隱形(待
確認,因為我吃了之後,敵人照樣追著我跑)。棉花糖絨毛玩具,就是長得像米
其林的那個"Stay Puft",除了蒐集全部30個來解開成就跟加錢以外,沒啥用處。
< 正文開始 >
劇情什麼的先不管(雖然有過場畫面,但是字太小,加上一堆單字都是口語化之
後的半火星文,沒有常看美漫讀起來很痛苦),總之就是殺鬼,拯救紐約這樣。
形式就是四個人在畫面上跑來跑去射殺惡鬼,除了魔王級關卡是單一場地,其他
關卡都是分成好幾個房間要打,清乾淨了才會開啟下一個房間,最後房間再奉送
個中頭目。一旦角色掛了,就會躺在地上,旁邊擺個急救箱作為標示;主動去救
掛掉的隊友,在他身上用A 鍵連打到HP全滿才算復活成功;我掛了電腦也會過來
幫我復活,不過最常見的慘況就是救人救到一半被圍爐,全體掛點,只能接關(
幸好接關可以從該房間重來,而不是強迫從第一個房間開始)
以單人模式來說,難度還不低,我覺得最有挫折感的就是Level 10,三種顏色的
惡鬼不斷地湧上來,切換武器又要快,又要瞄得準,更重要的是要躲得更快;三
種顏色的敵人及其遠距離攻擊,以及我方的各種顏色攻擊摻在一起,整個畫面只
能用「亂」來形容。敵人多的是那種會遠距離扔泥巴過來的,一旦中了移動速度
就會變慢,成了待宰羔羊。敵人多就算了,最頭疼的大概還是CPU隊友的AI吧 ,
什麼時候該救人什麼時候該打怪,優先度不太規律。
關卡名稱 & {隱藏布偶數量共30個}
Level 1:Training Day {4} Level 7:Back to the Sedgewick {5}
Level 2:Asylum Brawl {4} Level 8:Mean Streets
Level 3:River of Ooze {4} Level 9:Lair of the Huge Spider {5}
Level 4:NYC Mayhem Level 10:Gates of the Dead {4}
Level 5:Subway Smasher Level 11:Parkview Retribution
Level 6:Graveyard Plot {4} Level 12:Temple of the Destroyer
場地包含了旅館、精神病院、下水道、一般街道以及墓園,說不上豐富但是也差
不多就是這樣了,以12個關卡來說的話。
第4和第8關都是加入了搭乘捉鬼車的場景,在車上的期間只能使用光束槍來對付
來襲的敵人,下車就是一般的殺敵,這兩關都沒有棉花糖玩偶。 第5關是直接打
魔王級的Subway Smasher,嚴格說來不算難打;同樣也是沒有玩偶要拿。上面我
提到第10關是個瓶頸,或許也正是因為它是倒數第三關,所以敵人特別多。第11
關就是把前面遇到過的中頭目全部再打一遍,沒什麼特別的,而第12關當然就是
最後魔王了……也不太難打。
真要說有什麼單人玩的好對策的話,大概就是分批擊破加上隨機反應的走位吧。
前面介紹過各武器的特性,提到藍色Plasma不易瞄準的缺點,在三種顏色敵人混
在一起的時候,盡可能把藍色敵人留到最後打,多利用繞圈圈把紅黃敵人都引到
前面來打,尤其紅色敵人的防禦力似乎相對比較低,用光束槍很快就能打倒,清
乾淨後再來料理藍色的就不容易打偏了;不過,中期開始藍色敵人大多會丟泥巴
,留到最後清反而會增加風險,所以看個人技術了。
雖說電腦隊友的AI不是很高,但是也比沒有好,能救一個是一個;要是遇到三人
躺下只有玩家苦撐…這時還是自保要緊,把敵人磨到剩一兩個,把敵人引到遠處
再跑回來救人才是上策。
< 短評 >
以一個賣800點的Arcade game來說(先不論我們用台帳免費),我覺得還算可接
受範圍。畫面細緻度OK,流暢度不錯(敵人多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慢但是影響
不大),除了經典主題曲之外,配樂略微單調;讀取速度快,操作複雜度不高。
關卡我覺得略微冗長,可能是房間分太多了,敵人種類變化度也有限,有點枯燥
加上第一輪我還刻意找隱藏玩偶,得要每個易碎物品都要試著破壞看看,這樣下
來花了不少時間在從事一些機械化的動作,於是會覺得打起來不太爽快。耐玩度
我想……說不上太高吧,大概玩一兩輪就飽了(尤其是單人),上線合作應該會
增加一點可玩性。
雖說提供難度調整的選項可能會增加耐玩度,不過我認為效果或許不大。受限於
武器種類的貧乏跟對敵人的戰法很固定,不太容易創造出新花樣,除非把世界觀
作大(就是關卡多一點,多些不同場地,例如支線劇情或隱藏關卡),增加敵人
和武器的種類及其「特色」以增進趣味度。另外也可以考慮加入人物的能力培養
(簡單說就是練功升級)與武器的power up調整機制,也可能有助於耐玩度。
以成就來看,算是蠻營養的,要全成就達成不算困難(單機都可以完成11個了)
劇情以美式漫畫來呈現也算是不錯的手法,如果能加一些動畫就更完美了。總的
來說,推薦度我個人大概會給75分吧~
"I ain't afraid of no ghost."
--
□ 動姆指,你覺得這真讚 ( ′︶‵)b
□ 動食指,你覺得不夠看 (  ̄ c ̄)y▂ξ
☑ 動中指,你覺得這真幹 ( ︶︿︶)_╭∩╮
--
Tags:
XBOX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1-03-29T11:58
at 2011-03-29T11:58

By Ursula
at 2011-04-03T08:02
at 2011-04-03T08:02

By Connor
at 2011-04-08T02:15
at 2011-04-08T02:15

By Callum
at 2011-04-09T11:39
at 2011-04-09T11:39

By Franklin
at 2011-04-13T06:31
at 2011-04-13T06:31

By Candice
at 2011-04-15T23:46
at 2011-04-15T23:46

By Edith
at 2011-04-19T11:33
at 2011-04-19T11:33

By Xanthe
at 2011-04-21T06:49
at 2011-04-21T06:49

By Doris
at 2011-04-25T12:24
at 2011-04-25T12:24

By Andrew
at 2011-04-26T20:20
at 2011-04-26T20:20
Related Posts
續約金會員送的遊戲來了!

By Joe
at 2011-03-26T16:53
at 2011-03-26T16:53
Nexon 宣布將推出 Xbox 360 版《DNF》預計於今年內上市

By Aaliyah
at 2011-03-26T15:39
at 2011-03-26T15:39
《進化世代2:全面解放》試玩體驗會心得

By Rae
at 2011-03-26T13:49
at 2011-03-26T13:49
在一台主機雙人同樂的遊戲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3-26T13:03
at 2011-03-26T13:03
請問玩kinect遊戲時拍下的照片會存在哪 …

By Michael
at 2011-03-26T12:37
at 2011-03-26T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