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 of the Dead 開箱+規則+心得 - 桌遊

By Elvira
at 2013-10-31T13:59
at 2013-10-31T13:59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好讀版http://gamesoncloud.blogspot.tw/2013/10/card-of-dead.html
作者:Motohiro Nakamura
中文名稱:死亡卡片
遊戲人數:2~5人
遊戲時間:15分鐘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遊戲難度:新手
語言需求:卡牌上有簡單文字
牌套尺寸:6.5x9
遊戲元素:手牌管理
開箱版本:英語二版(Alderac Entertainment Group,2013)
個人喜好:★★★★★★☆☆☆☆
BGG連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469/card-of-the-dead
記得去年萬聖節本來要介紹Fearsome Floor來應應景,沒想到一忙就忘了這檔事了;轉眼
今年萬聖節又將到來,這次介紹2013新出的小遊戲,一樣是要逃離僵屍的魔掌,不過是個
卡牌遊戲,沒什麼驚悚,卻有點惡搞與歡樂。
開箱
◎一般卡牌遊戲的小盒包裝,拿著電鋸歇斯底里的少女跟呈現呆滯表情的殭屍,哪一個比
較令人毛骨悚然呢?
◎15分鐘的小遊戲。
◎狂奔、還擊、架設障礙...總之不要被殭屍咬到就好。
◎盒背。
◎規則書,簡潔有力的封面。
◎裡面的牌不多,只有一疊,內部的收納隔間已經有一邊被壓凹了。
◎先來看看主要的對手-殭屍。主要有4種造型:楊婆婆、斷臂型男、觀光客魯夫和殭屍
新娘。
◎運氣不好的時候會遇到殭屍成群結隊出現。殭屍卡以綠色為標題。
◎玩家為了逃離殭屍的追趕,行動卡右上角都有腳印,上面的數字累積夠多就可以逃出生
天了。
◎行動卡標題是黃色的,玩家可以選擇用各式武器反擊。
◎玩家當然也可以選擇躲藏'、搜刮補給品或萊格同歸於盡。
◎穿上武裝、坐上賣場購物車或吹哨子(?)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情況危急,被絆倒或咬傷應該是常有的事。
◎藍色標題是事件卡。被逼到絕境時該死的電話鈴聲響起真的是很要命。
◎有時候恐怖的不是殭屍,而是人類的自相殘害。Ruffians這張牌可以用Slugger驅散到
其他玩家手上,克勞德玩的時候都會刻意的標Slugger保留下來以防萬一。
◎Fog這張牌是遊戲裡最有趣的一張牌,玩家必須互抽對手的牌2張,身旁的僵屍有可能因
為濃霧的關係而大洗牌。
規則
遊戲準備
◎將所有卡牌洗牌,面向下置於桌面中央行成牌庫。
◎每位玩家從牌庫抽10張牌,並從中最多選擇3張移動點數1的行動卡,然後將其他卡牌放
回牌庫。
◎將牌庫重新洗牌再放回桌上。
遊戲開始
◎由最近去過大賣場的玩家為起始玩家。
◎輪到玩家的回合玩家從牌庫上方抽一張卡牌,依據抽到的牌做不同的處理。
▲行動卡:將此卡加入手牌。
▲殭屍卡:將此卡面向上置於面前。
▲事件卡:立刻依照此卡的指示行動。
◎接著從手牌出一張卡,玩家可以執行行動卡的文字敘述或移動點數。
▲如果執行文字敘述將卡牌置入棄牌堆。
▲如果執行移動點數,將牌面向上置於面前,讓所有玩家可清楚的看到你目前有多少移動
點數。
殭屍爆滿
◎如果玩家回合結束時在面前的殭屍爆滿,則玩家不能執行行動卡的移動點數(文字敘述
可以)。
◎爆滿數量:
▲2人遊戲-5張
▲3~4人遊戲-4張
▲5人遊戲-3張
進食時間
◎如果玩家面前的殭屍超過爆滿的數量,玩家會被生吞活剝,退出此輪遊戲。
◎開動數量:
▲2人遊戲-7張
▲3~4人遊戲-6張
▲5人遊戲-5張
死亡的結局
◎當遊戲進行到下列其中一種狀況時該輪遊戲結束:
▲只剩下一位玩家生存,倖存者得5分。
▲當有一位玩家移動點數達到逃脫成功,所有玩家得到等同於面前累積移動點數的分數。
◎逃脫所需移動點數:
▲2人遊戲-7點
▲3~4人遊戲-6點
▲5人遊戲-5點
◎玩家回合結束後牌庫沒有剩下任何的牌,依成功逃脫的方式記分。
◎當一輪遊戲結束,將所的卡牌收回重新洗牌,開始新的一輪。
遊戲結束
◎3輪遊戲後,累積總分最高的玩家獲勝,如果平手則共享勝利。
心得
Card of the Dead是日本作者Motohiro Nakamura的紙牌遊戲,日/英雙語一版的美術殭屍
較寫實恐怖,到了AEG的英文二版反而變得可愛俏皮,有許多玩家比較喜歡原本一版的美
術風格,不過克勞德倒是覺得二版的美術更符合遊戲的調性,要跟家庭或女性同胞同樂時
接受度也較高,至少艾莉絲在玩時不會覺得美術很可怕就不玩了。
遊戲的進行很大部分都依賴著運氣,運氣和策略比大概是9:1吧!每個回合玩家翻一張牌
,然後再選擇從手牌出一張牌,雖然出牌是憑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其實翻牌的運氣還是決
定遊戲主要因素,有種翻牌決定輸贏的感覺。
雖然牌運決定了勝負,但遊戲時給人的感覺是有趣味的,這些趣味建立在擺脫殭屍的糾纏
或互相陷害的互動上。玩家可以出行動卡將跟在你身旁的殭屍甩掉,或者將自己的殭屍嫁
禍到其他玩家身上;一些事件卡也很妙,其中大家最喜歡遇到濃霧了,這時候要互抽對手
的殭屍,就像抽鬼牌一樣緊張又刺激,運氣背人在濃霧散去後,就會發現自己被一群不知
打哪來的殭屍所包圍了。
整體來說Card of the Dead是一款非常輕,抽牌看結果的遊戲,遊戲十分快速,三輪遊戲
10分鐘就可以解決了,雖然運氣成分超重,但就慶氛的營造、遊戲的流暢度與玩家的互動
來說,這款小遊戲是挺歡樂的,克勞德會用這個遊戲跟小朋友玩,畢竟這麼不恐怖甚至可
愛的殭屍真的是不多見了。
相關連結
◎克勞德自製卡牌中文化
◎Card of the Dead Review - with Tom Vasel
--
2013 Dice Tower 史上最佳百大遊戲
People's Choice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http://ppt.cc/EwYk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Ryan Metzler http://ppt.cc/~ET0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Eric Summerer http://ppt.cc/IkaA
Tom Vasel's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http://ppt.cc/Mg6J
--
克勞德的桌上遊戲工作室
http://gamesoncloud.blogspot.com
--
作者:Motohiro Nakamura
中文名稱:死亡卡片
遊戲人數:2~5人
遊戲時間:15分鐘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遊戲難度:新手
語言需求:卡牌上有簡單文字
牌套尺寸:6.5x9
遊戲元素:手牌管理
開箱版本:英語二版(Alderac Entertainment Group,2013)
個人喜好:★★★★★★☆☆☆☆
BGG連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29469/card-of-the-dead
記得去年萬聖節本來要介紹Fearsome Floor來應應景,沒想到一忙就忘了這檔事了;轉眼
今年萬聖節又將到來,這次介紹2013新出的小遊戲,一樣是要逃離僵屍的魔掌,不過是個
卡牌遊戲,沒什麼驚悚,卻有點惡搞與歡樂。
開箱
◎一般卡牌遊戲的小盒包裝,拿著電鋸歇斯底里的少女跟呈現呆滯表情的殭屍,哪一個比
較令人毛骨悚然呢?
◎15分鐘的小遊戲。
◎狂奔、還擊、架設障礙...總之不要被殭屍咬到就好。
◎盒背。
◎規則書,簡潔有力的封面。
◎裡面的牌不多,只有一疊,內部的收納隔間已經有一邊被壓凹了。
◎先來看看主要的對手-殭屍。主要有4種造型:楊婆婆、斷臂型男、觀光客魯夫和殭屍
新娘。
◎運氣不好的時候會遇到殭屍成群結隊出現。殭屍卡以綠色為標題。
◎玩家為了逃離殭屍的追趕,行動卡右上角都有腳印,上面的數字累積夠多就可以逃出生
天了。
◎行動卡標題是黃色的,玩家可以選擇用各式武器反擊。
◎玩家當然也可以選擇躲藏'、搜刮補給品或萊格同歸於盡。
◎穿上武裝、坐上賣場購物車或吹哨子(?)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情況危急,被絆倒或咬傷應該是常有的事。
◎藍色標題是事件卡。被逼到絕境時該死的電話鈴聲響起真的是很要命。
◎有時候恐怖的不是殭屍,而是人類的自相殘害。Ruffians這張牌可以用Slugger驅散到
其他玩家手上,克勞德玩的時候都會刻意的標Slugger保留下來以防萬一。
◎Fog這張牌是遊戲裡最有趣的一張牌,玩家必須互抽對手的牌2張,身旁的僵屍有可能因
為濃霧的關係而大洗牌。
規則
遊戲準備
◎將所有卡牌洗牌,面向下置於桌面中央行成牌庫。
◎每位玩家從牌庫抽10張牌,並從中最多選擇3張移動點數1的行動卡,然後將其他卡牌放
回牌庫。
◎將牌庫重新洗牌再放回桌上。
遊戲開始
◎由最近去過大賣場的玩家為起始玩家。
◎輪到玩家的回合玩家從牌庫上方抽一張卡牌,依據抽到的牌做不同的處理。
▲行動卡:將此卡加入手牌。
▲殭屍卡:將此卡面向上置於面前。
▲事件卡:立刻依照此卡的指示行動。
◎接著從手牌出一張卡,玩家可以執行行動卡的文字敘述或移動點數。
▲如果執行文字敘述將卡牌置入棄牌堆。
▲如果執行移動點數,將牌面向上置於面前,讓所有玩家可清楚的看到你目前有多少移動
點數。
殭屍爆滿
◎如果玩家回合結束時在面前的殭屍爆滿,則玩家不能執行行動卡的移動點數(文字敘述
可以)。
◎爆滿數量:
▲2人遊戲-5張
▲3~4人遊戲-4張
▲5人遊戲-3張
進食時間
◎如果玩家面前的殭屍超過爆滿的數量,玩家會被生吞活剝,退出此輪遊戲。
◎開動數量:
▲2人遊戲-7張
▲3~4人遊戲-6張
▲5人遊戲-5張
死亡的結局
◎當遊戲進行到下列其中一種狀況時該輪遊戲結束:
▲只剩下一位玩家生存,倖存者得5分。
▲當有一位玩家移動點數達到逃脫成功,所有玩家得到等同於面前累積移動點數的分數。
◎逃脫所需移動點數:
▲2人遊戲-7點
▲3~4人遊戲-6點
▲5人遊戲-5點
◎玩家回合結束後牌庫沒有剩下任何的牌,依成功逃脫的方式記分。
◎當一輪遊戲結束,將所的卡牌收回重新洗牌,開始新的一輪。
遊戲結束
◎3輪遊戲後,累積總分最高的玩家獲勝,如果平手則共享勝利。
心得
Card of the Dead是日本作者Motohiro Nakamura的紙牌遊戲,日/英雙語一版的美術殭屍
較寫實恐怖,到了AEG的英文二版反而變得可愛俏皮,有許多玩家比較喜歡原本一版的美
術風格,不過克勞德倒是覺得二版的美術更符合遊戲的調性,要跟家庭或女性同胞同樂時
接受度也較高,至少艾莉絲在玩時不會覺得美術很可怕就不玩了。
遊戲的進行很大部分都依賴著運氣,運氣和策略比大概是9:1吧!每個回合玩家翻一張牌
,然後再選擇從手牌出一張牌,雖然出牌是憑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其實翻牌的運氣還是決
定遊戲主要因素,有種翻牌決定輸贏的感覺。
雖然牌運決定了勝負,但遊戲時給人的感覺是有趣味的,這些趣味建立在擺脫殭屍的糾纏
或互相陷害的互動上。玩家可以出行動卡將跟在你身旁的殭屍甩掉,或者將自己的殭屍嫁
禍到其他玩家身上;一些事件卡也很妙,其中大家最喜歡遇到濃霧了,這時候要互抽對手
的殭屍,就像抽鬼牌一樣緊張又刺激,運氣背人在濃霧散去後,就會發現自己被一群不知
打哪來的殭屍所包圍了。
整體來說Card of the Dead是一款非常輕,抽牌看結果的遊戲,遊戲十分快速,三輪遊戲
10分鐘就可以解決了,雖然運氣成分超重,但就慶氛的營造、遊戲的流暢度與玩家的互動
來說,這款小遊戲是挺歡樂的,克勞德會用這個遊戲跟小朋友玩,畢竟這麼不恐怖甚至可
愛的殭屍真的是不多見了。
相關連結
◎克勞德自製卡牌中文化
◎Card of the Dead Review - with Tom Vasel
--
2013 Dice Tower 史上最佳百大遊戲
People's Choice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http://ppt.cc/EwYk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Ryan Metzler http://ppt.cc/~ET0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Eric Summerer http://ppt.cc/IkaA
Tom Vasel's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http://ppt.cc/Mg6J
--
克勞德的桌上遊戲工作室
http://gamesoncloud.blogspot.com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3-11-03T01:41
at 2013-11-03T01:41

By Vanessa
at 2013-11-06T17:00
at 2013-11-06T17:00

By Skylar Davis
at 2013-11-10T07:21
at 2013-11-10T07:21
Related Posts
MOM劇本的選擇

By Oscar
at 2013-10-31T13:38
at 2013-10-31T13:38
談合作遊戲

By Puput
at 2013-10-31T13:35
at 2013-10-31T13:35
Fun4桌遊 妙筆神猜 Pictomania 介紹文

By Hazel
at 2013-10-31T12:55
at 2013-10-31T12:55
11月2日(六)中和桌遊團~

By Isla
at 2013-10-31T10:48
at 2013-10-31T10:48
請問東京之王配擴充

By Freda
at 2013-10-31T08:44
at 2013-10-31T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