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940 世界版 戰報與戰術分析 - 戰棋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2-03-12T19:5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BoardGame 看板 #1FNUH6er ]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站內: BoardGame
標題: Re: [心得] A&A 1940 世界版 戰報與戰術分析
時間: Mon Mar 12 19:55:48 2012

  先感謝一下戰報,然後來回一下當天壓力很大但是打得很過癮的日本方面
的行動跟看法。

※ 引述《DarkLoli (Elegant Gothic Lolita)》之銘言:
: T1
: 日本在太平洋與東南亞沿岸部下海上的封鎖線
: 同時對中國傾全力發動猛烈的攻擊,特別是對滇緬公路的要衝
: 意圖阻止中國取得額外的收入

  因為一開始被基本設定的開戰美國會多$30收入嚇阻,所以在不敢主動
對英宣戰的情況下,只能故意把艦隊分開移動到可被英國或ANZAC擊破的
位置,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引誘英軍上鉤,但英軍並沒有上當;不過沒有上當
也算是好事,畢竟如果英國如日本所願而宣戰,然後全力摧毀日本艦隊並協防
中國的話,美國將可輕易控制太平洋海權,進而掩護亞洲英國與ANZAC的
攻擊行動。

  於是目標只剩下中國,方針就訂為全力搶佔並摧毀中國軍力,所以生產了
2運輸艦與陸軍(步跟砲兵),然後把中國沿岸軍隊往內陸推進,其他往沿岸
運輸。

  不過之後看到英國與ANZAC因為接收荷蘭領土與額外ICP所增加的
收入,開始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 T2
: 日本此時海上佈陣也大抵上完成
: 同時也中斷了中國來自滇緬公路的資源,在此得到了階段性的勝利
: 但由於軸心盟友的要求,並沒有和同盟國宣戰

  說是海上布陣其實也還好,就是把分散的艦隊以對英、A都是絕對優勢的
數量調整之後,放在可以攻擊到的位置;然後本回合雖然試探性的向盟友德義
詢問開戰可能,不過並未被接受,之後看到遠東英國與ANZAC的收入與生
產才覺得大事不妙,下定決心就算之後德義反對也要獨走。

  進攻中國倒是意外順利,中國方面一時間不清楚日本空軍之強大,所以誤
判認為足以對峙而無須後撤,於是在強大空軍掩護之下,一口氣全滅中國軍隊
,並切斷滇緬公路,讓其於這回合行動結束時僅餘四地五個師團。

: T3
: 日本幾乎完全將中國領土納入控制
: 開始對同盟全面宣戰,一口氣打下東南亞群島
: 並殲滅美國在馬尼拉撤退太慢的部隊
: 準備開始對印度的總攻擊

  由於之前下定了決心,所以就對英宣戰,因為事先做好了準備,所以消滅
了除英國後撤至印度與ANZAC後撤回澳洲海岸的船艦,並且一口氣把日本
追加ICP之一的東南亞各島拿下,也佔下菲律賓並配派遣分艦隊追擊並消滅
美國自菲律賓撤出的艦隊。

  然後在法屬印度支那建立了小工廠,做為前線基地。

: T4
: 日本則是開始在東南亞群島上建立小工廠
: 一方面增加產量,同時準備對印度進行總攻擊

  由於美國很明顯的把資源與注意力都集中在大西洋側,所以艦隊實力已經
佔上風的日本沒有追加海軍的必要,然後完全消滅遠東英國與ANZAC所有
的殘存艦隊;而為了確保對英印度或澳洲的攻擊能量,所以在東南亞兩個島上
追加了小工廠,事實上那兩個地方都可以一回合就把部隊運上澳洲或加爾各答
旁邊,算是對兩邊都有威脅性。

  本回合對日本來說,還有兩個重點:1是佔下馬來半島與荷屬新幾內亞,
讓遠東英國與ANZAC完全失去任何額外IPC,至此兩方加起來的收入只
有$18,幾乎只是日本收入的1/4略多,加上海軍被摧毀,所以只能被動
地防守;2。派遣部隊佔領澳洲西岸,雖然該地收入為$1,但是若澳空軍想
要威脅東南亞艦隊,則該地是必要起降場,這使得澳日後完全對日無力。

  這回合的美國將太平洋的艦隊擴充到航母與日本同,其他軍用船艦略弱於
日本,但無戰艦的規模。

: T5
: 日本繼續小工廠路線

  其實是島上開始生產登陸組合(運輸艦、步兵與炮兵各1),與法屬印支
3個戰車師團,然後佔領中國全土。

  由於遠東英國與ANZAC無力化,但軸心歐陸戰事不順,所以拋棄先澳
後印的計畫,準備全力奪取印度;另一方面,為了回應美國擴張艦隊,日本開
始大量生產潛艇(7)。

: T6
: 日本繼續小工廠路線,並且開始對俄國西伯利亞地區進行攻擊
: 同時中國的部隊開始往俄國南線推進

  雖然俄國在中俄交界處仍有自遠東往歐俄回防的龐大陸軍,但為了牽制俄
軍,仍然對俄宣戰,然後出兵佔領並打通前往阿富汗的通道,在非戰鬥移動時
移入取得阿富汗援軍,北線則是在滿洲國建立工廠與進入蒙古獲得生力軍。

  然後一方面是為了進攻印度,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誘騙美軍艦隊出兵,所
以撤光北線空軍,並將艦隊主力移至兩回合無法到達夏威夷或回防本土的位置
,希望讓美軍出擊,這樣一來,若美國在西岸追加艦隊,則損耗美國資金,可
讓德國多點喘息,而艦隊分開則日本方有全勝的機會;而若美國不追加艦隊,
則主力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與否,主動權在我,而無論如何,都可以派分艦
隊拿下夏威夷(因為日本運輸艦要兩回合才能走到,但美國在西岸生產然後下
一回合移動也是兩回合,而日本行動順序在美國前面)。

  不過美國出乎日本意料外的連同原有的少量登陸部隊一同移動,並佔領了
朝鮮。

  失去朝鮮本身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美國因為有三航母,所以進攻時可以
額外追加六隊空軍,而日本最近的陸軍除了剛生產小工廠的滿洲國以外,不是
在印度旁準備進攻就是在俄國境內,如果美軍之後強攻滿洲國並將軍隊四散去
收復中國失地的話,日本則必然要放棄中國,這對雖然數量旁大但需要花錢的
地方太多所以預算已經相當緊張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 T7
: 日本攻下印度,英國在亞洲的控制消失,全數納入太陽旗版圖
: 同時在俄國南線的部隊亦攻入沒有太多防守的史達林格勒

  由於日本先行動並將部分空軍回防滿洲國,所以美國改選擇了成功率極低
但成功後回報極高的-強攻日本本土,不過完敗;但是因為日本回撤了部分的
空軍回防,加上預定使用在攻俄分掉的空軍兵力,讓攻印時損失略高。另外就
是應義大利邀請拿下伊拉克也分走一小部分部隊,不過那對全體有利所以還是
應當如此作。

  至此,日本的主要目標就只剩下拿下ANZAC,再來就是要援助歐洲了
(包括對俄進行前期牽制堆兵,後期進攻的作戰);而以日本的收入,要達成
這種雙線作戰並不困難。

: T8

  日本拿下阿拉伯半島與登陸了非洲,並強攻史達林與消滅試圖助中國復國
的俄軍。

  之後的行動應該就是繼續在印度西側建小工廠或升級東側工廠,產出空陸
各半的兵力,空軍直飛歐洲協防,陸軍進高加索並在高加索建小工廠堆兵,待
能夠守穩之後發動攻勢,並拉扯俄軍兵力;另外慢慢派兵登陸澳洲,等數回合
之後兵力與ANZAC持平,再開始進軍雪梨。

: 戰略分析:
: 基本上,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玩世界版
: 所以多少犯了一些錯誤

  其實犯錯誤難免,而且有時候人會在明明已經找出最佳解的情況下嘗試一
下新玩法,那也不能說是犯錯,不過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有趣。

: 加上Alpha3(官方出的後期patch,在規則和兵力配置上有調整)玩太多次
: 突然回到基本配置就一整個不習慣 XD

  真的,Alpha3的德國比基本配置的德國好用超過50%....而日本雖然說那
鬼神一般的空軍有削弱,不過在艦隊與陸軍上多少有一些彌補,且美國收入也
下降,讓軸心戰力大增。

: 在基本配置的情況下
: 軸心比較實際的作法應該是說好在第二回合開始就全面對同盟宣戰
: 接著集中所有兵力,德國往俄國狂車
: 日本則放棄中國,全力對英國和澳洲開戰
: 但是這場遊戲中,德國打的比較保守,所以錯失一回合的時機
: 日本也因為這個原因少一回合的收入
: 而且事後來看是拖慢一回合東進的速度,稍微有點傷
: 簡單來說,軸心沒有太多的時間,而同盟則是有越多時間越好
: 這是軸心整體戰略上的失誤

  其實事後再想想,軸心要不要早早宣戰,是要看美國的行動而定的。

  倘若美國的主要目標放在大西洋側,那麼日本就該早日宣戰來壯大自
身並試圖牽扯美俄兵力以便協助德義;但若是美軍第一回合就全力擴建太
平洋艦隊,那麼先控制中國以便之後對俄後方襲擊也是一種選擇。

  畢竟前期(前五回合)的重點全在歐洲戰場上,就算日本被佔領,德
國能夠對英俄壓制一邊打敗一邊的話,戰局仍然大有可為之處,更何況日
本要撐過去很容易,而美國不可能放歐洲局勢全面縻爛不管,不然就是自
取敗亡。

  當然,所謂的早跟晚其實是二跟三的差別,一的話太早,準備不充份
的情況下很可能會讓英澳有機可趁,四的話....反正美國都一定全宣戰了
,日本宣不宣戰有差嗎?

: 德國
: 打的太保守是一個問題,加上德國境內的大工廠,都有一點拖到時間
: 同時為了幫義大利解圍的海軍部隊也造成陸上的衝擊力減弱
: 雖然整體來看沒有犯太大的錯誤,但是可以說是造成軸心打不順的原因

  只能說不習慣基本配置的戰力強度,所以規劃的戰略之後需要一再修
正,加上盟軍又比alpha3有戰力,而且英軍選擇存在艦隊的方針也讓戰略
需要再修正,所以影響很大,讓德國一整場打下來都不是很順手。

: 俄國
: 也是打的太保守,以當時德國東線的兵力來說
: 應該早就有辦法把德國趕出國境,甚至對德國本土進行攻擊
: 而且在T8沒有把列寧格勒和史達林格勒打下來,算是比較大的Miss
: 這兩個原因也讓德國有辦法得到喘息

  這個真的偏保守,俄軍雖然前期是弱勢,但其實並沒有差那麼多,再
加上德國動作慢了一些,中盤開始其實可以考慮有限度的反擊,後面甚至
可以抓住德軍東線兵力分散的時機將其各別擊破。

: 日本
: 受到軸心盟友的要求晚打了一回合,結果論來看多少是吃虧的
: 中國戰線打的很順,一路小工廠的作法也沒太大問題
: 日本在1940這個新版本有更多的路線可以選擇
: 玩起來很有趣

  因為還沒有機會玩過太平洋版就玩了世界版,缺乏了一些嘗試各種招
數的機會,所以其實本來我個人在起先定位就是中規中矩以配合盟國為主
,後來才發現說:原來日本非常搶戲,而且意外的強力。

: 美國
: 馬尼拉的部隊晚跑了一回合,雖然日本也晚打一回合
: 但是跑不掉還是稍微有點損失
: 然後選擇了登陸西班牙的路線,但陸地單位卻沒有持續往前推進
: 算是錯失進攻的良機
: T7的日本登陸作戰則是個悲劇就不說了(骰Game囉 XD)

  骰Game的部分先不論,其實打西班牙取得穩定登陸場與前線基地的想
法不錯,畢竟那也是歐洲版先前討論過的可能手段之一,不過太過愛惜著
士兵性命,所以堆兵期待一波推倒,反而讓軸心有更多的活動空間與機會
就有點可惜。

(英義不是很有印象就跳過)

: 以終局的情況來看
: 接下來三個回合內應該會在西德有一場大決戰
: 約是德國80~100步兵和15~20的飛機部隊
: 迎戰英美接近等量的步兵裝甲飛機混合部隊
: 這場決戰打下來的人,大概就是遊戲的勝方

  其實那個決戰是:盟軍贏了就真的贏了,軸心贏了就要看日義對俄的
戰況能不能夠迫使俄國放棄從德國東線入侵。

  畢竟雖然英國在其他地方的兵力都損失殆盡,而日義都要開始攻略非
洲打擊英國經濟,但光美國就可以用幾乎與德國相等的數量再堆兵,即便
日本提供空軍協防也是一樣(因為日軍還有其他任務,能協防的有限)。

  但之後的重點就會放在日義對俄南線的戰鬥能不能夠讓俄國盡早放棄
從德國東線入侵,讓德國的經濟可以支撐住與美國的堆兵,甚至可以對莫
斯科產生威脅。不過這應該是需要個四五回合才能分的出來的事了吧。

: 整體來說,兩邊都有犯一些錯誤
: 但是軸心晚一回合宣戰的決定,加上基本版的遊戲設定
: 讓戰事還是比較容易偏向同盟
: 如果同盟把握機會,東西兩線全力往德國境內推進的話
: 遊戲可能會結束的更早
: 總之最後是在大家神志已經差不多的情況下
: 以同盟優勢的和局作收
: 下次要的話,應該會採用後面patch過的起始了吧 XD
: 不然軸心要贏真的沒辦法犯任何錯誤

--
Tags: 戰棋

All Comments

新帝國主義 New Imperialism in China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2-02-21T15:22
遊戲背景: 十九世紀末,歐美列強進入工業時代,需要更多的產地原料與海外市場,日本自明治維新 後躍上強國之路,歐美日的強大勢力正朝向亞洲各國擴張與殖民,日本和俄國的利益衝突 ,是否會隨時爆發,大清帝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否能維持列強勢力的平衡,美國的門戶 開放政策是否能避免亞洲被瓜分殆盡,「新帝國主義」正悄悄在亞 ...

LotR 策略版 Cruel Weather 事件牌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2-01-26T09:20
※ [本文轉錄自 BoardGame 看板 #1F7xMNti ] 作者: Eiichirou (水曜日的情事) 看板: BoardGame 標題: [問題] LotR 策略版 Cruel Weather 事件牌 時間: Wed Jan 25 15:56:04 2012 Cruel Weather ...

Sword of Rome-羅馬之劍 中文卡表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2-01-11T10:34
呼~ 這是我翻的最久的遊戲。 翻這套遊戲時, 翻一翻就看到一堆典故, 查一查 就給它一直看下去.... 還挺有意思的.... 不過拉丁文的資料好難查... 結果翻了一半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典故都可以在Play Book的後面找到! 整個人哭笑不得..... Any way, here is the li ...

戰棋雜誌《三國戰記》教學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1-12-28T11:21
2012年1月8日中午12:00,在台北Deroot休閒空間(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60號B1)有《三國 戰記》教學,有興趣的玩家讀者可以來試試,請連絡我 silvanus321athotmail.com 或自行 前往。場地遊戲費用為假日12:00-18:00每人150元。 - ...

2019:北極爭霸戰 (2019: The Arctic)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1-12-26T22:08
※ [本文轉錄自 BoardGame 看板 #1Ezxt046 ] 作者: cwl (cchopman, 湯瑪士小火車) 看板: BoardGame 標題: [規則] 2019:北極爭霸戰 (2019: The Arctic) 時間: Mon Dec 26 08:20:12 2011 【2019:北極爭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