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14 台北戰旗團1989:自由曙光戰報 - 桌遊

By Heather
at 2012-07-18T23:56
at 2012-07-18T23:56
Table of Contents
時間:2012/7/15,戰棋團第34次聚會
共產:頭目。(初學者,玩過冷戰熱鬥)
民主:DVE。(本文原PO。實戰經驗4場,左手打右手約15場)
因為遊戲進行了約四個小時,這篇戰報還蠻長的。建議搭配下列資料,閱讀此篇戰報
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遊戲地圖(GMT):http://www.gmtgames.com/1989/1989Map-Final-72.jpg
中文卡表: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MHhyMjlQU1c1YTQ
英文卡圖: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WjJyZzVReUw4dTg
戰報中描述的事件卡會標示卡片編號,方便對照中文卡表/英文卡圖。
起始影響力配置階段:
共產第一手兩點影響力放在波蘭精英地區Bydgoszcz,而非兩個完全沒有影響力的匈
牙利戰區。民主的第一手三點影響力,則佔了波蘭華沙南方的戰區Lodz,已及匈牙利
布達佩斯東北方的戰區Miskolc。
共產第二手三點影響力佔了波蘭西側的戰區以及匈牙利西方的非戰場區,民主第二手
四點影響力則用來鞏固已經有點數的三個戰區:波蘭北側的格但斯克、Lodz,以及匈
牙利的布達佩斯。共產最後一手兩點影響力則放在波蘭南側的非戰區,以及匈牙利作
家地區。
早期:
第一回合共產主動觸發了共產事件:Pozsgay Defends the Revolution(18),在匈
牙利空降了四個一點影響力。不過Pozsgay Defends the Revolution空降一點影響力
在布達佩斯西側的匈牙利學生地區,這反而給了民主一個發動檢定的好機會:第一次
檢定民主拿下了波蘭學生地區(補正+1),第二次檢定又把匈牙利作家地區的共產影
響全部排除(補正+1)。
民主第一回合的牌點數普通,不過有抽到並觸發幾個重要的關鍵事件:Sajudis(33),
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在保加利亞的少數民族地區Razgrad。以及Eco-Glasnost(39),
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在保加利亞東北側的戰區Ruse。為了放置影響力,民主打出了共產
事件:Heal Our Bleeding Wound(35),-3VP。雙方也各自把一張對方的牌送上天
安門。
第二回合共產第一手打出了強力的事件牌:Perestroika(25)——本回合共產打的
牌點數+1。和冷戰熱鬥的類似牌「遏制政策」以及「布里茲涅夫主義」相比,
Perestroika沒有點數4的上限。而且1989一張牌可以發動兩次檢定,四點牌可以發動
兩次5點的檢定非常強力。
這一回合民主發生了一個嚴重的判斷錯誤:波蘭華沙只有一點共產影響力,民主對華
沙發動檢定有+1補正。民主此時對華沙用四點牌發動檢定,心想第一次檢定應該可以
把華沙的共產影響力拔掉,第二次檢定還可以去進攻別的目標。沒想到兩次擲骰的點
數是1、2,只把華沙的一點共產影響力拔掉,共產當然馬上就放了三點影響力控制華
沙。但民主只要把四點點數全部在華沙放影響力的話,不就控制住華沙了嗎 囧>?
民主這回合抽到了匈牙利計分牌,因此用了一些點數拿下匈牙利支配。共產則是完全
放棄匈牙利這個存在-控制-支配是1-2-4VP的小國,全力進攻波蘭這個存在-控制-支配
是3-6-9VP的重要目標。共產毫不遲疑地打出了民主在匈牙利最強的事件牌:匈牙利民
主論壇(40),配合點數+1的事件效果席捲了波蘭西側的戰區。民主雖然有機會佔領
匈牙利所有戰區、拿下匈牙利控制,但不可能讓共產把波蘭整碗端走,因此決定見好
就收馬上打出匈牙利記分。
共產在匈牙利連存在都沒有,民主則是兩個戰區的支配。共產在匈牙利沒有控制任何
一個地區,因此拿不到政權鬥爭牌。民主先是棄了三張政權鬥爭牌讓政權鬥爭的勝敗
獎懲+1,再打出廣場集會在政權鬥爭獲勝,讓政權鬥爭的勝敗獎懲再+2。一口氣推翻
了匈牙利的共產政權!VP從-2上升到+5,匈牙利計分牌也永久移出遊戲。
共產則繼續對波蘭發動猛烈攻勢,觸發事件:馬歇爾計劃的遺產(1),把Lodz的一點
民主影響力換成共產影響力並發動一次檢定。靠著點數+1拿下格但斯克,最後又靠著
檢定拿下了Lodz,並且在第二次檢定把捷克戰區:捷克作家地區的兩點民主影響力換
成一點共產影響力。民主只能勉強守住波蘭最南方的戰區Krakow,並且靠著事件
Jan Palach Week(29)在捷克扳回一城,以及循環事件:知識分子(31),拿下波蘭
作家地區並放一點影響力到捷克作家地區。
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一張非常討厭的共產事件牌:東德總理何內克(15)。事件效果是
讓共產可以從棄牌堆挑一張非計分牌加入手牌,並且共產選擇可以在這一回合多執行
一個行動輪。換句話說,如果民主打出這張牌的話,共產可以拿回一張四點牌,配合
Perestroika事件效果點數+1,免費發動一次五點的行動。民主當然只能先扣住這張
牌,等待下一個回合。
第三回合共產的第一行動輪,就是波蘭記分!共產是七個地區、五個戰區的支配,民
主是三個地區、一個戰區的存在。政權鬥爭時,共產當然棄三張牌提高讓勝敗獎懲+1,
並且在政權鬥爭獲勝。政權鬥爭-2VP,共產維持政權-3VP,地圖記分-7VP,波蘭計分
讓共產一口氣拿了12VP,從+5VP降到-7VP!在1989,一次計分獲得10VP絕不罕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民主把握棄牌堆只有一張波蘭計分牌的大好機會,打出了前一
回合扣住的共產事件:東德總理何內克(15)——共產沒辦法從棄牌堆拿回任何一張
牌。民主也用何內克的三點拿下了東德東側的重要戰區Leipzig。因為早期計分的匈牙
利和波蘭計分牌都出現過了,下一次波蘭記分會是第七回合重洗之後,雙方自然把目
標轉移到東德、捷克、保加利亞三個中期計分國家。
這一回合民主抽到了兩張關鍵的紅字事件牌:團結工聯合法化(2)以及聖尼可拉斯
教堂(24)。雖然波蘭大部分的地區都已經被控制住,團結工聯只能在剩下的三個工
人/農人非戰區各增加一點民主影響力。但要突破共產已經牢牢控制住的波蘭,只能
靠著團結工聯合法化生效之後,才能執行的另一個事件:華勒沙(3)來試著翻盤。
因為Sajudis(33)和Eco-Glasnost(39)事件都已被執行,早期可以在保加利亞空
降共產影響力的事件:The July Concept(38)則被民主送上天安門。因此共產選擇
先佈局保加利亞,拿下索菲亞這個戰區以及在保加利亞精英地區Starz Zagora放影響
力。民主則搶先拿下了東德另一個關鍵戰區:Karl-Marx-Stadt。捷克方面,共產拿
下了布拉格與布爾諾(Brno),民主則拿下Bratislava這個捷克最南側的戰區。接下
來就看誰先搶進Ostrava這個Brno—Bratislava—Ostrava三角地區的第三點。
共產留下的最後一張牌是民主事件: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26)。效果是之後共產對
學生/知識份子每做一次檢定就+1VP——它是民主非常強大而且重要的事件。因此共產
決定放棄多執行一個行動輪。
第三回合結束時,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aHdyMVNBRktrRTQ
第三回合結束時,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MS1VZjB4WFdpLXM
中期:
這一場共產比較積極地觸發早期共產事件,而這也讓共產嚐到了苦果——中期牌民
主:共產的數目是23:12!
第四回合共產抽到了滿手民主牌。在必須應對民主事件負面效果的同時,也讓民主有
更多自由布局的機會。趁著共產在處理民主事件牌,民主拿下了Ostrava這個捷克戰
區,並且靠著+1補正的檢定,拿下了捷克作家這個原本共產/民主各有一點影響力的
戰區。捷克戰區的布局晚了一步,共產只能先拿下了捷克西側的兩個非戰區:Plzen
以及Ceske Budujovice。民主也搶先佔領了保加利亞東側的戰區Burgas。
因為共產控制了波蘭南側的非戰區Katowice以及Brno,此時共產對捷克戰區Ostrava
檢定有+1補正,民主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捷克的天主教堂,形成Ostrava—Bratislava—
Catholic Church互相支援的三角型。因此民主打出了事件:外幣債務負擔(49),
指定共產本回合不能對捷克發動檢定。之後打出事件:教宗來訪(19)在捷克天主教
堂放置三點民主影響力。只要再放一點拿下捷克天主教堂,民主就能完成這個穩固的
三角形,並且拿下捷克支配!
令人意外的是,在民主打出事件:外幣債務負擔(49)的下一個共產行動輪(AR6),
共產主動打出了民主事件:總罷工(5)。這張事件的效果相當類似冷戰熱鬥的困境/
捕熊陷阱,一般狀況下共產方不會主動觸發。在民主打出教宗來訪(19)之後,共產
打出了本回合最後一張牌:捷克斯洛伐克計分!在總罷工的效果移除之前,計分牌依
然是可以打的。此時共產和民主在捷克都是控制四個地區的存在,不過民主比共產多
了兩個戰區。政權鬥爭的結果,民主獲勝並且推翻了共產政權。這次計分總計+4VP,
比數變成-3VP。
隨著捷克斯洛伐克記分牌移出遊戲,雙方再次將注意力回到東德。第五回合第一行動
輪,因為共產必須棄牌擲骰移除總罷工的事件效果,民主提早一步拿下了東德中央的
Halle這個非戰區,控制住了Karl-Marx-Stadt—Halle—Lepizig這個三角地區。這一
回合民主抽到了強力的東德事件:週一示威活動(61)。不過因為民主已經在東德佔
有優勢,因此決定不發動事件,而是用週一示威活動的四點對柏林發動檢定
(補正+1),成功移除了共產的影響力。
在地圖最南端的保加利亞,共產拿下了南側的戰區Plovdiv,民主也拿下了Varna這個
保加利亞最東側的戰區,形成Ruse—Varna—Burgas這個穩固的三角形。在保加利亞,
共產佔有三個地區、兩個戰區,民主佔有四個地區、三個戰區——民主也獲得了保加
利亞支配。
在處理民主事件的過程中,共產最終還是打出了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26)這個民主
事件。拉茲羅˙托克斯(73)這個讓民主在羅馬尼亞空降影響力的事件也被打出,共
產因此花了一些點數布局羅馬尼亞。民主則抽到了蘇聯安定條的第二個事件:波羅的
海之路(81),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到羅馬尼亞的少數民族地區Harghita/Covasna。
第六回合,共產率先發動了事件:中央委員會改組(57),在東德最西側的戰區
Magdeburg空降了三點影響力。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了民主事件:辛那屈主義(50),
可以讓這一回合的點數+1。但因為在遊戲早期,共產事件:柏林圍牆(9)已經被打
出來。此時共產若對東德的Karl-Marx-Stadt發動檢定會有補正+2。民主決定放棄辛
那屈主義這個事件,搶先對Magdeburg發動檢定(補正+2)。民主這一回合的檢定骰
運不是很好,雙方重複著民主檢定→共產補充影響力→民主檢定這個輪迴,民主一連
用了三張三點牌發動檢定,終於讓共產屈服、決定放棄Magdeburg這個東德戰區。
民主隨後發動了事件:外國電視(56),移除了Magdeburg以及華沙的兩點影響力——
民主沒有忘記下一回合就會重洗牌庫,波蘭計分可能會再次出現!藉著共產失去華沙
控制,民主對波蘭戰區Lodz檢定有+2補正的機會,民主發動檢定成功奪回Lodz。
這一回合民主抽到了棘手的共產事件牌:四十週年紀念(51)。因為VP還是負分,事
件的效果會讓共產在東德放置四點影響力並且-1VP。為了把這張卡留住,等待VP由負
轉正,民主不得不觸發了共產事件:The July Concept(38)。不過此時保加利亞已
經大勢底定,所以民主就只是回補影響力。
到目前為止,民主的天安門進程比共產順利許多。民主率先登上了第三與第四這兩個
一次性效果的天安門階段,第六回合也民主抽到了李鵬(53)這張可以讓共產上天安
門補正+1的事件牌,當然就送上了天安門。
第七回合是這場遊戲的關鍵轉折:因為到第六回合為止,中期計分只出現了捷克斯洛
伐克計分。換句話說,東德與保加利亞計分都會在第七回合出現。結果共產抽到了東
德計分,民主抽到了保加利亞計分——以及棄牌重洗之後的波蘭計分!
回合一開始共產發生一個失誤: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學生地區各放置一點影響力取
得控制,民主馬上打出三點牌對這兩個地區發動檢定,拿下這兩個安定值一的地區。
民主接著拿下了保加利亞作家地區,一瞬間民主在保加利亞控制的地區數目就從四個
變成六個。稍早民主其實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拿下保加利亞的東正教教會地區,讓自己
在政權鬥爭更添優勢(多抽兩張牌,可以使用教會領袖)。不過晚期牌有一張共產事
件:背叛(92),會讓民主在一個東正教教會的勢力全部變成共產勢力,這讓民主有
所猶豫。但現在民主多拿下了兩個地區——尤其是保加利亞作家地區,民主當然就打
出了保加利亞計分,並且棄了三張政權鬥爭牌提昇勝敗獎懲。結果民主成功推翻保加
利亞的共產政權,分數也上升到-2VP。
此時波蘭的狀況是共產四個戰區、民主兩個戰區——共產依然是波蘭支配。不過這一
回合民主終於抽到了最重要的波蘭關鍵事件:華勒沙(3)。空降四點影響力加上發動
兩次檢定,民主一口氣掃除了波蘭西側兩個戰區的共產影響力,讓波蘭從共產支配變
成民主支配!民主隨後也打出了波蘭計分,並且在政權鬥爭獲勝,不過因為擲骰點數
不夠,共產政權在波蘭的政權並沒有被推翻。此時共產面臨抉擇:該不該主動放棄波
蘭的共產政權?如果不放棄的話,共產可以馬上拿到維持政權的-6VP。遊戲結束前棄
牌不會重洗,波蘭計分牌不會再次出現。最終計分時,波蘭的共產政權可以-4VP。因
此共產決定不放棄波蘭政權。
第七回合,波蘭記分牌被打出的瞬間: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NmJkeHRickFLdVk
在保加利亞與波蘭計分出現之後,計分上升到+5VP左右。前一回合民主很難處理的共
產事件牌:四十週年紀念(51),終於可以用-1VP的代價處理掉了。保加利亞和波蘭
計分都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東德計分……。結果第七回合結束,東德計分牌沒出來?
一問之下,才知道被共產扣在手上。稍早我在講解規則的時候,因為共產玩家頭目玩
過冷戰熱鬥,我忘了提醒他計分牌和冷戰熱鬥一樣,不能保留到回合結束。因為算是
我講解規則的疏失,所以就讓遊戲繼續進行下去。
晚期:
第八回合開局,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VlVNZDhySlVQeG8
第八回合開局,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Y3ZQSUI0YTJ4cmM
晚期事件牌的分布是共產13/民主13,這讓共產可以稍稍喘口氣。第八回合東德計分
牌終於被打出;民主控制了六個東德地區,共產只控制兩個東德地區,政權鬥爭牌的
數目是16:8,民主當然棄掉三張政權鬥爭牌提高勝敗獎懲……。沒想到,這場政權
鬥爭竟然是由共產獲勝!
共產抽到了兩張精英領袖,以及兩張請願。民主可用的領袖牌只有一張,請願也是兩
張(52張政權鬥爭牌當中,請願總共有六張)。藉由民主使用Wildcard讓共產獲得主
攻權的機會,共產連續打出兩張請願、兩張當成請願使用的精英領袖獲勝。雖然控制
的區域數目大幅領先,民主在東德並沒有控制住學生與知識份子地區,減少了可以使
用的領袖牌,這也讓民主在這場政權鬥爭嘗到苦果。因為東德計分牌不會再出現,共
產選擇維持住東德的政權多拿-3VP,這次東德記分只讓計分小幅上升到+10VP。這回合
共產打出了民主事件:The Wall Must Go!(86),民主也順利推倒柏林圍牆,VP上升
至+13。
雖然民主在VP上佔有優勢,但馬上要面對最後的戰場——羅馬尼亞。這一場共產在中
期就開始布局羅馬尼亞(但也因此讓民主在東德/捷克/保加利亞獲得普遍的優勢),
此時共產已經控制住四個羅馬尼亞戰區,僅剩東側的Brasov以及Galati這兩個戰區還
沒被控制。靠著稍早放在布加勒斯一點民主影響力,民主拿下了與布加勒斯相鄰的
Brasov,共產則拿下了Galati。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了羅馬尼亞的重要事件:群眾反抗
西奧塞古(54),但為了在羅馬尼亞放置影響力,就被當成點數打掉了。
第九回合,民主抽到了最不想見到的牌:羅馬尼亞記分。但共產在第一行動輪的殺著
更是見血封喉:組織化(69)!事件的效果可以把一個羅馬尼亞地區從地圖上移除,
移除的目標當然就是民主唯一控制的羅馬尼亞戰區:Brasov,共產因此拿下羅馬尼亞
控制。如果打出計分牌的話,光是地圖計分就-9VP,更不用提維持政權計分的-2VP,
以及政權鬥爭的獎懲了。
此時民主的手牌事件能在羅馬尼亞一搏的,只有:戈巴契夫吸引西方(10),以及工
人起義(78)。戈巴契夫吸引西方的事件效果,是移除對方一個國家內兩點影響力,
再使用此牌的點數對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發動一次檢定。工人起義的事件效果類似冷
戰熱鬥的局部戰爭,成功的話可以把對方的影響力換成己方。但因為共產有控制相鄰
地區,此時在羅馬尼亞發動工人起義事件的話,成功率只有1/3。因此民主決定先拿下
羅馬尼亞東南方的非戰區Constanta,取得對羅馬尼亞東側戰區Galati的檢定補正+1。
再發動戈巴契夫吸引西方的事件,移掉鄰區lasi的影響力讓共產失去檢定補正,然後
檢定拿下Galati。沒想到共產竟然打出了一般狀況下絕不可能打出的民主事件:波羅
的海三小國分離(84)!
波羅的海三小國分離是四點牌,會+5VP。這讓計分上升到+18,距離+20只有一步之遙。
共產會執行這個事件,該不會是抽到了克里姆林宮政變(109)吧!但民主手上沒有
任何一張會+VP的牌,而且波羅的海三小國分離有一個副作用——禁止戈巴契夫吸引
西方(10)作為事件打出。民主只好放棄爭奪羅馬尼亞東側的戰區,用放置影響力的
方式佔領西側的非戰區,希望能為之後羅馬尼亞記分的政權鬥爭增添一點籌碼。共產
此時對羅馬尼亞東南方的非戰區Constanta有+1檢定補正,因此連續發動檢定。民主
只得先放棄這個地區。眼看行動輪一個一個流逝,共產打出的民主事件也沒辦法扭轉
民主在羅馬尼亞的頹勢……。就在此時,轉機——或者說奇蹟——發生了。
共產打出了民主事件:地下出版物(77),事件效果是讓民主可以覆蓋一張手牌,並
從牌庫抽一張牌補充。下一回合一開始,覆蓋的這張牌會回到民主手牌。民主當然覆
蓋了羅馬尼亞記分。因為覆蓋的牌不算手牌,所以並沒有違反記分牌在回合結束時,
留在手牌會自動落敗的規則。民主心中暗自祈禱下回合抽到一些可以+VP的牌……。
骨牌理論(89)!在第十回合發牌階段,民主抽到這張民主事件已經不是中大獎,而
是中特獎了。因為民主掌權兩個國家以上(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民主可以從
棄牌堆挑一張計分牌馬上執行。民主選擇了共產只控制一個地區的東德計分;稍早共
產在第八回合打出了民主事件:新論壇(66),讓民主空降三點影響力到東德。民主
藉此拿下了德國作家以及學生地區,在東德控制了八個地區。民主理所當然在這次政
權鬥爭獲勝,光是勝分獎勵就達到+20VP。第十回合民主第一行動輪,民主達到+20VP
自動獲勝!
第十回合遊戲結束,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czYtZ2JyV3FiTGM
第十回合遊戲結束,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cWEtSDJPbGZtRFU
地圖板上的四張牌由上而下分別是:羅馬尼亞計分、地下出版物(77)、
骨牌理論(89)、東德計分——正是遊戲最後的關鍵四張牌。
後記:
受到Twilight Strategy(http://twilightstrategy.com/category/annotated-games)
的啟發,我一直很想試著寫一篇比較詳細的1989戰報。不過之前對卡片的熟悉程度不
夠,自然比較難回想起遊戲的過程。這次的戰友:頭目兄本身就有意願拍照記錄一下
遊戲流程,因此我也拍了幾張照片幫助回想。
這場民主方的牌運和骰運都比較好,除了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重要的早期民主紅字
事件都有抽到。天安門的進程也比共產順利的多,最後領先了三個階段。共產方後半
的骰運尤其不佳,用四點牌發動檢定連續擲出兩個1,民主打出共產事件:Nepotism
(80)時,卻又擲出只能空降一點影響力的5。
雖然從最後結果來看,民主是+20VP壓倒性地獲勝。但遊戲的過程多有轉折:民主先
+5VP,共產又拉到-7VP。民主慢慢地拉回到+10VP,共產打出的兩個民主事件更是上升
到+18VP。但民主在此時抽到了會-10P以上的計分牌,卻因為共產觸發了意外的事件讓
民主得以拖延一個回合。最後民主靠著從棄牌挖出記分牌call game,可說是峰迴路轉。
畢竟原PO自己有買這個遊戲,經驗也比較多,對事件的掌握程度與遊戲的流程熟悉度
都比較高。在東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三個中期國家,民主都比共產早了一步
拿下關鍵三角地區的第二個點。共產太早布局羅馬尼亞,導致了三個中期國家全部被
民主拿下支配。共產早期比較主動地觸發共產事件,也讓共產在中期打得比較掙扎。
個人認為這場的關鍵是第三與第七回合。第三回合共產打出了強力的事件:
Perestroika(25),民主使用四點牌對華沙發動檢定卻無功而返,這是早期共產在波
蘭獲得壓倒性優勢的主要原因。如果民主直接使用點數拿下華沙,應該就有機會守住
波蘭東南側的三個戰區,這樣波蘭就是雙方各三個戰區的存在。
第七回合,民主同時抽到民主事件:華勒沙(3)以及波蘭計分更是好運中的好運。
此時共產與民主在波蘭的戰場國數目是4:2。波蘭計分地圖分數共產就-5VP,假設共
產政權沒有被推翻的話,還可以再-6VP。若真的發生這種狀況,很可能就會進入終局
計分,勝負也會是未定之天。但因為華勒沙的事件效果讓波蘭的戰場國狀況從4:2變
成2:4,這讓民主拿下了羅馬尼亞以外五個國家的支配。就算沒有+20VP提前call
game,最終計分也應該會獲勝。
目前和幾位玩過冷戰熱鬥的玩家開1989,迴響都相當不錯。認為遊戲的自由度與可能
性都更高,比較不會遇到冷戰熱鬥抽不到關鍵牌就進不了中期地區的困境。雖然1989
的遊戲機制和冷戰熱鬥大同小異,政權鬥爭的系統也是來自漢尼拔:羅馬對迦太基。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1989在BGG的Geek Rating一直不高。(類似的狀況似乎也發生在
另一款GMT今年同期的大作:Virgin Queen。這款是Here I Stand的續作)不過在BGG
的War Game排名,1989已經上升到27名了。不少玩過1989的外國玩家,也認為1989是
今年最佳的兩人遊戲。在此推薦這款遊戲給大家:)。
註:如果有興趣嘗試1989,可以去wargameroom的網站下載單機連線版。雖然卡片只
有文字沒有圖,但遊戲的機制做得相當完備。VASSAL也有1989的模組……我不太會操
作就是了:P。
最後感謝戰棋團的支援,下次有機會再來戰過:D!
--
共產:頭目。(初學者,玩過冷戰熱鬥)
民主:DVE。(本文原PO。實戰經驗4場,左手打右手約15場)
因為遊戲進行了約四個小時,這篇戰報還蠻長的。建議搭配下列資料,閱讀此篇戰報
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遊戲地圖(GMT):http://www.gmtgames.com/1989/1989Map-Final-72.jpg

英文卡圖: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WjJyZzVReUw4dTg
戰報中描述的事件卡會標示卡片編號,方便對照中文卡表/英文卡圖。
起始影響力配置階段:
共產第一手兩點影響力放在波蘭精英地區Bydgoszcz,而非兩個完全沒有影響力的匈
牙利戰區。民主的第一手三點影響力,則佔了波蘭華沙南方的戰區Lodz,已及匈牙利
布達佩斯東北方的戰區Miskolc。
共產第二手三點影響力佔了波蘭西側的戰區以及匈牙利西方的非戰場區,民主第二手
四點影響力則用來鞏固已經有點數的三個戰區:波蘭北側的格但斯克、Lodz,以及匈
牙利的布達佩斯。共產最後一手兩點影響力則放在波蘭南側的非戰區,以及匈牙利作
家地區。
早期:
第一回合共產主動觸發了共產事件:Pozsgay Defends the Revolution(18),在匈
牙利空降了四個一點影響力。不過Pozsgay Defends the Revolution空降一點影響力
在布達佩斯西側的匈牙利學生地區,這反而給了民主一個發動檢定的好機會:第一次
檢定民主拿下了波蘭學生地區(補正+1),第二次檢定又把匈牙利作家地區的共產影
響全部排除(補正+1)。
民主第一回合的牌點數普通,不過有抽到並觸發幾個重要的關鍵事件:Sajudis(33),
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在保加利亞的少數民族地區Razgrad。以及Eco-Glasnost(39),
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在保加利亞東北側的戰區Ruse。為了放置影響力,民主打出了共產
事件:Heal Our Bleeding Wound(35),-3VP。雙方也各自把一張對方的牌送上天
安門。
第二回合共產第一手打出了強力的事件牌:Perestroika(25)——本回合共產打的
牌點數+1。和冷戰熱鬥的類似牌「遏制政策」以及「布里茲涅夫主義」相比,
Perestroika沒有點數4的上限。而且1989一張牌可以發動兩次檢定,四點牌可以發動
兩次5點的檢定非常強力。
這一回合民主發生了一個嚴重的判斷錯誤:波蘭華沙只有一點共產影響力,民主對華
沙發動檢定有+1補正。民主此時對華沙用四點牌發動檢定,心想第一次檢定應該可以
把華沙的共產影響力拔掉,第二次檢定還可以去進攻別的目標。沒想到兩次擲骰的點
數是1、2,只把華沙的一點共產影響力拔掉,共產當然馬上就放了三點影響力控制華
沙。但民主只要把四點點數全部在華沙放影響力的話,不就控制住華沙了嗎 囧>?
民主這回合抽到了匈牙利計分牌,因此用了一些點數拿下匈牙利支配。共產則是完全
放棄匈牙利這個存在-控制-支配是1-2-4VP的小國,全力進攻波蘭這個存在-控制-支配
是3-6-9VP的重要目標。共產毫不遲疑地打出了民主在匈牙利最強的事件牌:匈牙利民
主論壇(40),配合點數+1的事件效果席捲了波蘭西側的戰區。民主雖然有機會佔領
匈牙利所有戰區、拿下匈牙利控制,但不可能讓共產把波蘭整碗端走,因此決定見好
就收馬上打出匈牙利記分。
共產在匈牙利連存在都沒有,民主則是兩個戰區的支配。共產在匈牙利沒有控制任何
一個地區,因此拿不到政權鬥爭牌。民主先是棄了三張政權鬥爭牌讓政權鬥爭的勝敗
獎懲+1,再打出廣場集會在政權鬥爭獲勝,讓政權鬥爭的勝敗獎懲再+2。一口氣推翻
了匈牙利的共產政權!VP從-2上升到+5,匈牙利計分牌也永久移出遊戲。
共產則繼續對波蘭發動猛烈攻勢,觸發事件:馬歇爾計劃的遺產(1),把Lodz的一點
民主影響力換成共產影響力並發動一次檢定。靠著點數+1拿下格但斯克,最後又靠著
檢定拿下了Lodz,並且在第二次檢定把捷克戰區:捷克作家地區的兩點民主影響力換
成一點共產影響力。民主只能勉強守住波蘭最南方的戰區Krakow,並且靠著事件
Jan Palach Week(29)在捷克扳回一城,以及循環事件:知識分子(31),拿下波蘭
作家地區並放一點影響力到捷克作家地區。
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一張非常討厭的共產事件牌:東德總理何內克(15)。事件效果是
讓共產可以從棄牌堆挑一張非計分牌加入手牌,並且共產選擇可以在這一回合多執行
一個行動輪。換句話說,如果民主打出這張牌的話,共產可以拿回一張四點牌,配合
Perestroika事件效果點數+1,免費發動一次五點的行動。民主當然只能先扣住這張
牌,等待下一個回合。
第三回合共產的第一行動輪,就是波蘭記分!共產是七個地區、五個戰區的支配,民
主是三個地區、一個戰區的存在。政權鬥爭時,共產當然棄三張牌提高讓勝敗獎懲+1,
並且在政權鬥爭獲勝。政權鬥爭-2VP,共產維持政權-3VP,地圖記分-7VP,波蘭計分
讓共產一口氣拿了12VP,從+5VP降到-7VP!在1989,一次計分獲得10VP絕不罕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民主把握棄牌堆只有一張波蘭計分牌的大好機會,打出了前一
回合扣住的共產事件:東德總理何內克(15)——共產沒辦法從棄牌堆拿回任何一張
牌。民主也用何內克的三點拿下了東德東側的重要戰區Leipzig。因為早期計分的匈牙
利和波蘭計分牌都出現過了,下一次波蘭記分會是第七回合重洗之後,雙方自然把目
標轉移到東德、捷克、保加利亞三個中期計分國家。
這一回合民主抽到了兩張關鍵的紅字事件牌:團結工聯合法化(2)以及聖尼可拉斯
教堂(24)。雖然波蘭大部分的地區都已經被控制住,團結工聯只能在剩下的三個工
人/農人非戰區各增加一點民主影響力。但要突破共產已經牢牢控制住的波蘭,只能
靠著團結工聯合法化生效之後,才能執行的另一個事件:華勒沙(3)來試著翻盤。
因為Sajudis(33)和Eco-Glasnost(39)事件都已被執行,早期可以在保加利亞空
降共產影響力的事件:The July Concept(38)則被民主送上天安門。因此共產選擇
先佈局保加利亞,拿下索菲亞這個戰區以及在保加利亞精英地區Starz Zagora放影響
力。民主則搶先拿下了東德另一個關鍵戰區:Karl-Marx-Stadt。捷克方面,共產拿
下了布拉格與布爾諾(Brno),民主則拿下Bratislava這個捷克最南側的戰區。接下
來就看誰先搶進Ostrava這個Brno—Bratislava—Ostrava三角地區的第三點。
共產留下的最後一張牌是民主事件: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26)。效果是之後共產對
學生/知識份子每做一次檢定就+1VP——它是民主非常強大而且重要的事件。因此共產
決定放棄多執行一個行動輪。
第三回合結束時,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aHdyMVNBRktrRTQ
第三回合結束時,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MS1VZjB4WFdpLXM
中期:
這一場共產比較積極地觸發早期共產事件,而這也讓共產嚐到了苦果——中期牌民
主:共產的數目是23:12!
第四回合共產抽到了滿手民主牌。在必須應對民主事件負面效果的同時,也讓民主有
更多自由布局的機會。趁著共產在處理民主事件牌,民主拿下了Ostrava這個捷克戰
區,並且靠著+1補正的檢定,拿下了捷克作家這個原本共產/民主各有一點影響力的
戰區。捷克戰區的布局晚了一步,共產只能先拿下了捷克西側的兩個非戰區:Plzen
以及Ceske Budujovice。民主也搶先佔領了保加利亞東側的戰區Burgas。
因為共產控制了波蘭南側的非戰區Katowice以及Brno,此時共產對捷克戰區Ostrava
檢定有+1補正,民主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捷克的天主教堂,形成Ostrava—Bratislava—
Catholic Church互相支援的三角型。因此民主打出了事件:外幣債務負擔(49),
指定共產本回合不能對捷克發動檢定。之後打出事件:教宗來訪(19)在捷克天主教
堂放置三點民主影響力。只要再放一點拿下捷克天主教堂,民主就能完成這個穩固的
三角形,並且拿下捷克支配!
令人意外的是,在民主打出事件:外幣債務負擔(49)的下一個共產行動輪(AR6),
共產主動打出了民主事件:總罷工(5)。這張事件的效果相當類似冷戰熱鬥的困境/
捕熊陷阱,一般狀況下共產方不會主動觸發。在民主打出教宗來訪(19)之後,共產
打出了本回合最後一張牌:捷克斯洛伐克計分!在總罷工的效果移除之前,計分牌依
然是可以打的。此時共產和民主在捷克都是控制四個地區的存在,不過民主比共產多
了兩個戰區。政權鬥爭的結果,民主獲勝並且推翻了共產政權。這次計分總計+4VP,
比數變成-3VP。
隨著捷克斯洛伐克記分牌移出遊戲,雙方再次將注意力回到東德。第五回合第一行動
輪,因為共產必須棄牌擲骰移除總罷工的事件效果,民主提早一步拿下了東德中央的
Halle這個非戰區,控制住了Karl-Marx-Stadt—Halle—Lepizig這個三角地區。這一
回合民主抽到了強力的東德事件:週一示威活動(61)。不過因為民主已經在東德佔
有優勢,因此決定不發動事件,而是用週一示威活動的四點對柏林發動檢定
(補正+1),成功移除了共產的影響力。
在地圖最南端的保加利亞,共產拿下了南側的戰區Plovdiv,民主也拿下了Varna這個
保加利亞最東側的戰區,形成Ruse—Varna—Burgas這個穩固的三角形。在保加利亞,
共產佔有三個地區、兩個戰區,民主佔有四個地區、三個戰區——民主也獲得了保加
利亞支配。
在處理民主事件的過程中,共產最終還是打出了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26)這個民主
事件。拉茲羅˙托克斯(73)這個讓民主在羅馬尼亞空降影響力的事件也被打出,共
產因此花了一些點數布局羅馬尼亞。民主則抽到了蘇聯安定條的第二個事件:波羅的
海之路(81),空降了四點影響力到羅馬尼亞的少數民族地區Harghita/Covasna。
第六回合,共產率先發動了事件:中央委員會改組(57),在東德最西側的戰區
Magdeburg空降了三點影響力。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了民主事件:辛那屈主義(50),
可以讓這一回合的點數+1。但因為在遊戲早期,共產事件:柏林圍牆(9)已經被打
出來。此時共產若對東德的Karl-Marx-Stadt發動檢定會有補正+2。民主決定放棄辛
那屈主義這個事件,搶先對Magdeburg發動檢定(補正+2)。民主這一回合的檢定骰
運不是很好,雙方重複著民主檢定→共產補充影響力→民主檢定這個輪迴,民主一連
用了三張三點牌發動檢定,終於讓共產屈服、決定放棄Magdeburg這個東德戰區。
民主隨後發動了事件:外國電視(56),移除了Magdeburg以及華沙的兩點影響力——
民主沒有忘記下一回合就會重洗牌庫,波蘭計分可能會再次出現!藉著共產失去華沙
控制,民主對波蘭戰區Lodz檢定有+2補正的機會,民主發動檢定成功奪回Lodz。
這一回合民主抽到了棘手的共產事件牌:四十週年紀念(51)。因為VP還是負分,事
件的效果會讓共產在東德放置四點影響力並且-1VP。為了把這張卡留住,等待VP由負
轉正,民主不得不觸發了共產事件:The July Concept(38)。不過此時保加利亞已
經大勢底定,所以民主就只是回補影響力。
到目前為止,民主的天安門進程比共產順利許多。民主率先登上了第三與第四這兩個
一次性效果的天安門階段,第六回合也民主抽到了李鵬(53)這張可以讓共產上天安
門補正+1的事件牌,當然就送上了天安門。
第七回合是這場遊戲的關鍵轉折:因為到第六回合為止,中期計分只出現了捷克斯洛
伐克計分。換句話說,東德與保加利亞計分都會在第七回合出現。結果共產抽到了東
德計分,民主抽到了保加利亞計分——以及棄牌重洗之後的波蘭計分!
回合一開始共產發生一個失誤: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學生地區各放置一點影響力取
得控制,民主馬上打出三點牌對這兩個地區發動檢定,拿下這兩個安定值一的地區。
民主接著拿下了保加利亞作家地區,一瞬間民主在保加利亞控制的地區數目就從四個
變成六個。稍早民主其實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拿下保加利亞的東正教教會地區,讓自己
在政權鬥爭更添優勢(多抽兩張牌,可以使用教會領袖)。不過晚期牌有一張共產事
件:背叛(92),會讓民主在一個東正教教會的勢力全部變成共產勢力,這讓民主有
所猶豫。但現在民主多拿下了兩個地區——尤其是保加利亞作家地區,民主當然就打
出了保加利亞計分,並且棄了三張政權鬥爭牌提昇勝敗獎懲。結果民主成功推翻保加
利亞的共產政權,分數也上升到-2VP。
此時波蘭的狀況是共產四個戰區、民主兩個戰區——共產依然是波蘭支配。不過這一
回合民主終於抽到了最重要的波蘭關鍵事件:華勒沙(3)。空降四點影響力加上發動
兩次檢定,民主一口氣掃除了波蘭西側兩個戰區的共產影響力,讓波蘭從共產支配變
成民主支配!民主隨後也打出了波蘭計分,並且在政權鬥爭獲勝,不過因為擲骰點數
不夠,共產政權在波蘭的政權並沒有被推翻。此時共產面臨抉擇:該不該主動放棄波
蘭的共產政權?如果不放棄的話,共產可以馬上拿到維持政權的-6VP。遊戲結束前棄
牌不會重洗,波蘭計分牌不會再次出現。最終計分時,波蘭的共產政權可以-4VP。因
此共產決定不放棄波蘭政權。
第七回合,波蘭記分牌被打出的瞬間: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NmJkeHRickFLdVk
在保加利亞與波蘭計分出現之後,計分上升到+5VP左右。前一回合民主很難處理的共
產事件牌:四十週年紀念(51),終於可以用-1VP的代價處理掉了。保加利亞和波蘭
計分都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東德計分……。結果第七回合結束,東德計分牌沒出來?
一問之下,才知道被共產扣在手上。稍早我在講解規則的時候,因為共產玩家頭目玩
過冷戰熱鬥,我忘了提醒他計分牌和冷戰熱鬥一樣,不能保留到回合結束。因為算是
我講解規則的疏失,所以就讓遊戲繼續進行下去。
晚期:
第八回合開局,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VlVNZDhySlVQeG8
第八回合開局,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Y3ZQSUI0YTJ4cmM
晚期事件牌的分布是共產13/民主13,這讓共產可以稍稍喘口氣。第八回合東德計分
牌終於被打出;民主控制了六個東德地區,共產只控制兩個東德地區,政權鬥爭牌的
數目是16:8,民主當然棄掉三張政權鬥爭牌提高勝敗獎懲……。沒想到,這場政權
鬥爭竟然是由共產獲勝!
共產抽到了兩張精英領袖,以及兩張請願。民主可用的領袖牌只有一張,請願也是兩
張(52張政權鬥爭牌當中,請願總共有六張)。藉由民主使用Wildcard讓共產獲得主
攻權的機會,共產連續打出兩張請願、兩張當成請願使用的精英領袖獲勝。雖然控制
的區域數目大幅領先,民主在東德並沒有控制住學生與知識份子地區,減少了可以使
用的領袖牌,這也讓民主在這場政權鬥爭嘗到苦果。因為東德計分牌不會再出現,共
產選擇維持住東德的政權多拿-3VP,這次東德記分只讓計分小幅上升到+10VP。這回合
共產打出了民主事件:The Wall Must Go!(86),民主也順利推倒柏林圍牆,VP上升
至+13。
雖然民主在VP上佔有優勢,但馬上要面對最後的戰場——羅馬尼亞。這一場共產在中
期就開始布局羅馬尼亞(但也因此讓民主在東德/捷克/保加利亞獲得普遍的優勢),
此時共產已經控制住四個羅馬尼亞戰區,僅剩東側的Brasov以及Galati這兩個戰區還
沒被控制。靠著稍早放在布加勒斯一點民主影響力,民主拿下了與布加勒斯相鄰的
Brasov,共產則拿下了Galati。民主這一回合抽到了羅馬尼亞的重要事件:群眾反抗
西奧塞古(54),但為了在羅馬尼亞放置影響力,就被當成點數打掉了。
第九回合,民主抽到了最不想見到的牌:羅馬尼亞記分。但共產在第一行動輪的殺著
更是見血封喉:組織化(69)!事件的效果可以把一個羅馬尼亞地區從地圖上移除,
移除的目標當然就是民主唯一控制的羅馬尼亞戰區:Brasov,共產因此拿下羅馬尼亞
控制。如果打出計分牌的話,光是地圖計分就-9VP,更不用提維持政權計分的-2VP,
以及政權鬥爭的獎懲了。
此時民主的手牌事件能在羅馬尼亞一搏的,只有:戈巴契夫吸引西方(10),以及工
人起義(78)。戈巴契夫吸引西方的事件效果,是移除對方一個國家內兩點影響力,
再使用此牌的點數對這個國家的一個地區發動一次檢定。工人起義的事件效果類似冷
戰熱鬥的局部戰爭,成功的話可以把對方的影響力換成己方。但因為共產有控制相鄰
地區,此時在羅馬尼亞發動工人起義事件的話,成功率只有1/3。因此民主決定先拿下
羅馬尼亞東南方的非戰區Constanta,取得對羅馬尼亞東側戰區Galati的檢定補正+1。
再發動戈巴契夫吸引西方的事件,移掉鄰區lasi的影響力讓共產失去檢定補正,然後
檢定拿下Galati。沒想到共產竟然打出了一般狀況下絕不可能打出的民主事件:波羅
的海三小國分離(84)!
波羅的海三小國分離是四點牌,會+5VP。這讓計分上升到+18,距離+20只有一步之遙。
共產會執行這個事件,該不會是抽到了克里姆林宮政變(109)吧!但民主手上沒有
任何一張會+VP的牌,而且波羅的海三小國分離有一個副作用——禁止戈巴契夫吸引
西方(10)作為事件打出。民主只好放棄爭奪羅馬尼亞東側的戰區,用放置影響力的
方式佔領西側的非戰區,希望能為之後羅馬尼亞記分的政權鬥爭增添一點籌碼。共產
此時對羅馬尼亞東南方的非戰區Constanta有+1檢定補正,因此連續發動檢定。民主
只得先放棄這個地區。眼看行動輪一個一個流逝,共產打出的民主事件也沒辦法扭轉
民主在羅馬尼亞的頹勢……。就在此時,轉機——或者說奇蹟——發生了。
共產打出了民主事件:地下出版物(77),事件效果是讓民主可以覆蓋一張手牌,並
從牌庫抽一張牌補充。下一回合一開始,覆蓋的這張牌會回到民主手牌。民主當然覆
蓋了羅馬尼亞記分。因為覆蓋的牌不算手牌,所以並沒有違反記分牌在回合結束時,
留在手牌會自動落敗的規則。民主心中暗自祈禱下回合抽到一些可以+VP的牌……。
骨牌理論(89)!在第十回合發牌階段,民主抽到這張民主事件已經不是中大獎,而
是中特獎了。因為民主掌權兩個國家以上(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民主可以從
棄牌堆挑一張計分牌馬上執行。民主選擇了共產只控制一個地區的東德計分;稍早共
產在第八回合打出了民主事件:新論壇(66),讓民主空降三點影響力到東德。民主
藉此拿下了德國作家以及學生地區,在東德控制了八個地區。民主理所當然在這次政
權鬥爭獲勝,光是勝分獎勵就達到+20VP。第十回合民主第一行動輪,民主達到+20VP
自動獲勝!
第十回合遊戲結束,地圖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czYtZ2JyV3FiTGM
第十回合遊戲結束,地圖南側概況: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8YEZ-GoCgIucWEtSDJPbGZtRFU
地圖板上的四張牌由上而下分別是:羅馬尼亞計分、地下出版物(77)、
骨牌理論(89)、東德計分——正是遊戲最後的關鍵四張牌。
後記:
受到Twilight Strategy(http://twilightstrategy.com/category/annotated-games)
的啟發,我一直很想試著寫一篇比較詳細的1989戰報。不過之前對卡片的熟悉程度不
夠,自然比較難回想起遊戲的過程。這次的戰友:頭目兄本身就有意願拍照記錄一下
遊戲流程,因此我也拍了幾張照片幫助回想。
這場民主方的牌運和骰運都比較好,除了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重要的早期民主紅字
事件都有抽到。天安門的進程也比共產順利的多,最後領先了三個階段。共產方後半
的骰運尤其不佳,用四點牌發動檢定連續擲出兩個1,民主打出共產事件:Nepotism
(80)時,卻又擲出只能空降一點影響力的5。
雖然從最後結果來看,民主是+20VP壓倒性地獲勝。但遊戲的過程多有轉折:民主先
+5VP,共產又拉到-7VP。民主慢慢地拉回到+10VP,共產打出的兩個民主事件更是上升
到+18VP。但民主在此時抽到了會-10P以上的計分牌,卻因為共產觸發了意外的事件讓
民主得以拖延一個回合。最後民主靠著從棄牌挖出記分牌call game,可說是峰迴路轉。
畢竟原PO自己有買這個遊戲,經驗也比較多,對事件的掌握程度與遊戲的流程熟悉度
都比較高。在東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三個中期國家,民主都比共產早了一步
拿下關鍵三角地區的第二個點。共產太早布局羅馬尼亞,導致了三個中期國家全部被
民主拿下支配。共產早期比較主動地觸發共產事件,也讓共產在中期打得比較掙扎。
個人認為這場的關鍵是第三與第七回合。第三回合共產打出了強力的事件:
Perestroika(25),民主使用四點牌對華沙發動檢定卻無功而返,這是早期共產在波
蘭獲得壓倒性優勢的主要原因。如果民主直接使用點數拿下華沙,應該就有機會守住
波蘭東南側的三個戰區,這樣波蘭就是雙方各三個戰區的存在。
第七回合,民主同時抽到民主事件:華勒沙(3)以及波蘭計分更是好運中的好運。
此時共產與民主在波蘭的戰場國數目是4:2。波蘭計分地圖分數共產就-5VP,假設共
產政權沒有被推翻的話,還可以再-6VP。若真的發生這種狀況,很可能就會進入終局
計分,勝負也會是未定之天。但因為華勒沙的事件效果讓波蘭的戰場國狀況從4:2變
成2:4,這讓民主拿下了羅馬尼亞以外五個國家的支配。就算沒有+20VP提前call
game,最終計分也應該會獲勝。
目前和幾位玩過冷戰熱鬥的玩家開1989,迴響都相當不錯。認為遊戲的自由度與可能
性都更高,比較不會遇到冷戰熱鬥抽不到關鍵牌就進不了中期地區的困境。雖然1989
的遊戲機制和冷戰熱鬥大同小異,政權鬥爭的系統也是來自漢尼拔:羅馬對迦太基。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1989在BGG的Geek Rating一直不高。(類似的狀況似乎也發生在
另一款GMT今年同期的大作:Virgin Queen。這款是Here I Stand的續作)不過在BGG
的War Game排名,1989已經上升到27名了。不少玩過1989的外國玩家,也認為1989是
今年最佳的兩人遊戲。在此推薦這款遊戲給大家:)。
註:如果有興趣嘗試1989,可以去wargameroom的網站下載單機連線版。雖然卡片只
有文字沒有圖,但遊戲的機制做得相當完備。VASSAL也有1989的模組……我不太會操
作就是了:P。
最後感謝戰棋團的支援,下次有機會再來戰過:D!
--
Tags:
桌遊
All Comments

By James
at 2012-07-22T11:08
at 2012-07-22T11:08

By Poppy
at 2012-07-26T21:31
at 2012-07-26T21:31

By Elma
at 2012-07-30T10:44
at 2012-07-30T10:44
Related Posts
盜夢都市 皇城

By Jake
at 2012-07-18T23:50
at 2012-07-18T23:50
BRASS怒戰20場心得

By Ingrid
at 2012-07-18T18:25
at 2012-07-18T18:25
smoox大大的前車之鑑....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7-18T18:14
at 2012-07-18T18:14
諜影危機(風聲繁中)角色技能一問

By Sandy
at 2012-07-18T18:00
at 2012-07-18T18:00
自製魂-壹連 小橘版PARADE

By Margaret
at 2012-07-18T17:00
at 2012-07-18T17:00